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市场化改革的深入,一方面激发了社会的活力,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积累了社会矛盾,群体性事件频频发生。面对现实的挑战,如何预防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是急需研究的重大现实课题。本文从社会认同的角度对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进而探讨了化解群众认同危机,预防群体性事件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社会转型与利益格局调整过程中发生的群体性事件,是与法治之价值相冲突的。群体性事件的诱发因素众多,是社会冲突与矛盾的体现,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必须直接面对和予以破解的实践课题。面对群体性事件,探寻其背后蕴藏的法治因素,继而在法治路径上予以处置是法治之应然。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由于社会转型产生的矛盾和冲突而导致的各类群体性事件日渐增多,对社会稳定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因此,正确认识群体性事件以及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来预防和减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以维护社会稳定,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而以博弈论的视角来深入分析群体性事件的原因。可为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由于社会转型产生的矛盾和冲突而导致的各类群体性事件日渐增多,对社会稳定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因此,正确认识群体性事件以及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来预防和减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以维护社会稳定,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而以博弈论的视角来深入分析群体性事件的原因,可为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5.
网络群体性事件作为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形式危机,对个人乃至社会、国家都产生了巨大的现实影响。从利益视角出发梳理我国网络群体性事件的产生原因,并以此为基础提出治理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对策机制,构建以利益为核心的调节机制,可以有效防止和治理网络群体性事件,促进我国社会和谐、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实施农村警务战略,延伸公安工作的触角,建立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新型农村警务机制,是新形势下维护农村地区社会治安稳定,促进农村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自2006年以来,贵州强力推行农村警务战略,取得了如下阶段性的成效:一是以制度规范为抓手,农村警务建设有序推进;二是警力下沉和警务管理前移,农村治安环境得到优化;三是民警接"地气",警民关系和谐发展;四是以情报信息主导警务为导向,警务模式由传统向现代跨越发展;五是深入实施"创新强警"战略,警务模式推陈出新。  相似文献   

7.
考察我国近30年城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不难发现城镇化在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数量众多的群体性事件。城镇化目的的偏差、农民生存权遭受侵害、行政纠纷解决机制的失灵以及农民群体的非理性维权是导致我国群体性事件频发的主要原因。为了有效防治日益激化的农村群体性事件,稳步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应该从建构失地农民权益保障机制、新型城镇化发展机制以及农民利益代言人机制三个方面进行积极努力,实现我国农村群体性事件的法治化治理。  相似文献   

8.
个体事件发生后,网络上有可能形成正向、理性的社会情绪,也可能形成负向、偏激的社会情绪,而这种不良情绪极易推动个体事件演变成群体性事件。为了避免这种演变的发生,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需要采取相应措施。首先,要明确责任,加强对网络社会情绪的监测、分析;其次,要多措并举,促进对网络社会情绪的回应与引导;最后,应当建立个体事件平息后的跟进机制,防范个体事件再次发酵,演变为群体性事件。  相似文献   

9.
借助网络自身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影响力巨大的特点,网络已成为群体性事件产生和发展的一个新兴载体,群体性事件一旦发生,往往会超出政府及公安部门的管控范围,还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危害。公安机关加强网上舆情引导,是新时期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关键。公安机关必须树立网络舆论先行的意识,切实做到群体性事件处置与舆论引导同步推进,尽快提高对群体性事件的驾驭能力,主动、迅速地抢占网络舆论制高点,快速抢占在群体性事件中的治理话语权。  相似文献   

10.
村民自治是我国广大农民依法通过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形式,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一项基本制度。但由于不良竞选、村委会定位模糊和行为失范侵害了村民权利,导致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只有建立村委会的责任机制,明确村民自治的主体地位,完善监督体系,才能确保村民当家做主的权力,才能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群体性事件的增多,使人们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和法治的展开而忧虑.和谐法治无疑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和法治的展开提供了新的路径.和谐法治是一种承认差别事实,以差别对策应对,旨在平衡、协调、整合差别的艺术.和谐法治作为一种新型法治,应超越形式主义法学观的旧思维,真正在实质主义法学观的指导下,立足社会本位,通过差别衡平化和衡平差别化,推进社会福利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群体性事件多发本身是社会风险凸显的一种表现形式。从风险社会理论视角来看,群体性事件的治理路径是提高风险意识,培植正确认知;摈弃传统应对模式,注重矛盾化解;提升治理能力,凸显合力效应;创新社会管理,强化治理责任;加强预警机制建设,彰显媒介消解力。  相似文献   

13.
当前,随着网络舆情影响的不断扩大,其在群体性事件应对处置中的作用也日趋明显。因此,公安机关更好地认识网络舆情的传播机制,分析研究网络舆情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范围和传播过程的规律特点,有效应对群体性事件中的网络舆情危机,对提升政府的执政水平和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我国进入社会转型期后,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社会矛盾日益凸显。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群体性事件不断爆发,呈现急剧上升的趋势,并以其强大的社会破坏力影响着社会的秩序。政府在处理群体性事件的过程中,暴露出公共危机预防意识淡薄、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网络、缺少专业的危机处理机构等问题。可以通过建立“安全阀”系统、强化公众危机意识、培养政府危机处理能力、建立信息沟通网络等措施有效解决并努力避免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运用政治学中利益分析法对群体性事件重新定义,通过对民众正当利益诉求和冲突双方利益矛盾的分析,探索群体性事件的根源和利益矛盾引发群体性事件的成因,提出代价计算的概念并从利益分析角度理解群体性事件,随之提出引发群体性事件的三个环节,即民众通过代价计算后决定与冲突对象抗争、冲突对象触及民众利益底线却不愿分割既有利益引发冲突、有着相同被剥夺感的多数人,并提出事前预防、事中处置和事后恢复三个阶段的处置对策,最后探讨有关处置原则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转型时期因医患纠纷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数量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种类和形式趋于多样化,对社会造成的危害也日益增强。当前医患关系呈现矛盾尖锐性复杂性,行为的过激性突发性群体性的特点。防控因医患纠纷引发群体性事件时,公安机关应该争取处置工作主动,及时掌握情报信息,坚持教育打击相结合,依法公正处置事件,要加强法律法规宣传教育,营造和谐社会氛围,及时了解情况,稳定患者及其家属的情绪,完善患方家属诉求表达的渠道和途径。  相似文献   

17.
群体性事件的本质是一种利益表达形式,是现代化过程中公民权利意识觉醒后社会冲突的一种表现形式,是符合矛盾运动规律的一种现象。应对群体性事件的基本策略是,构建一种容纳并可以制度化的解决机制,群体性事件在合理的框架内予以解决,而不至于造成社会秩序失范。当前,应当着力从四个方面着力构建利益表达机制:即利益主体的培育机制、利益表达渠道的实现机制、利益表达方式的规范机制和利益表达主体与客体的保障机制。而且这一机制的构建与完善,应当成为今后规范化解决群体性事件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呈明显增多趋势。群体性事件主要是由于利益关系的失衡,加之有关利益表达机制和矛盾解决机制不完善,产生各种民怨和社会不良情绪,最终导致矛盾激化而发生。只有积极回应群众的利益诉求,理顺利益关系,化解各种社会不良情绪,才能从根本上防治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近期针对群体性事件频发,如何预防处置成为理论界关注的重点,事件的处置必然带来严厉的问责,在一味重视行政问责的背景下,人们忽略了另一个重要的问题,即行政首长的应急能力,应急能力有效提高才能预防更多的群体性事件。正确认识行政首长在群体性事件中的法律地位,积极探索提升行政首长应急能力的思路,建立规范科学的行政首长问责保障机制,必将有助于改善当前的社会问题,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20.
侦查中有限信息条件下的风险决策是常态。考察侦查风险决策中的概率判断、信息因素、认知心理及反馈机制,可发现错案风险或在侦查风险决策中萌芽和产生,或在侦查风险决策中强化和演化。要防控错案,侦查风险决策除应避免思维定势、认真处理信息、确保反馈及时有效外,还应重视证据的外在把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