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陆小志 《桂海论丛》2010,26(5):100-103
把广西建设成为中国与东盟的信息交流中心,对促进广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构建中国—东盟区域信息交流中心,必须按照信息化建设的原则和广西实际,制定有效的发展战略,对信息技术应用、信息资源、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和产业、信息化人才、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等信息要素进行整合与建设。  相似文献   

2.
中国-东盟高校合作中的民族人才培养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辉天 《传承》2011,(3):72-73,88
中国-东盟地区有着300多个民族。民族人才培养,对中国-东盟长远合作有着深刻的战略价值。中国-东盟政府和高校应在民族人才培养问题上,形成广泛共识,倡导并大力推动面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民族人才培养,克服各种障碍,从赋予孔子学院民族文化交流与民族人才培养新功能、建设友好学校或院系、推行3+1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合作以及提升互派留学生规模与层次方面,建立多元一体的民族人才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3.
中国-东盟地区有着300多个民族.民族人才培养,对中国-东盟长远合作有着深刻的战略价值.中国-东盟政府和高校应在民族人才培养问题上,形成广泛共识,倡导并大力推动面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民族人才培养,克服各种障碍,从赋予孔子学院民族文化交流与民族人才培养新功能、建设友好学校或院系、推行3+1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合作以及提升互派留学生规模与层次方面,建立多元一体的民族人才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4.
2008年金融危机后,中国国际经济地位显著提升,中国开始由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发展新阶段。中国对外经济关系发展面临参与国际政策协调,实现世界经济新平衡;加强能力建设,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参与国际金融监管合作,实现金融业在开放中的发展;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实现经济大国货币的国际地位;稳定周边环境,以和平包容发展推进区域合作的新主题。对外开放的转型升级需要实现改变过度依赖外部市场的增长结构,重建发展动力;改变价值链低端分工的发展模式,提高对外开放的经济效益;立足自主创新,在全球产业结构大调整中实现结构升级等任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的顶层设计应该把以大求强作为对外经济关系的战略基点,推进与新兴经济体的双边和多边合作,注重发挥现实优势实现发展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5.
"先行者""强人""富人""商人"等不同称谓,表明中国社会对中国民营企业家特质多重和矛盾的认识。他们在中国改革开放中逐步成长起来,身上带有中国复杂经济与政治环境的特色。在世界百年未有大变局中,中国开启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民营企业家也将面临新的机遇,完成其群体的迭代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以不同的民族结构为基础,前苏联、前南斯拉夫和中国三国分别形成了多元多体、一元多体、多元一体的民族关系格局,三种类型民族关系格局在民族分布状况、历史发展取向和民族文化发展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和特点。多民族国家只有努力促进各民族的共同发展、鼓励和培养国家认同意识、正确处理各民族之间的接近与融合,才能保持多民族国家的稳定和统一。  相似文献   

7.
8.
张晓玲  王若磊 《人权》2014,(3):22-24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之梦。而人权,是每个人有尊严地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权利,尊重和保障人权既是实现中国梦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中国梦的条件。  相似文献   

9.
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特别是加强与港澳台地区的交流与合作,是新世纪湖北武汉实现加速发展的重要前提之一。本文认为,加强湖北武汉与港澳台地区的联系,不仅要发展相互之间的经贸关系,而且要发展相互之间的文教关系。唯此方能相辅相成,绩效益彰。本文以 21世纪中国发展战略格局中的汉港关系为宏观背景,探讨了汉港教育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指出了具体的合作领域与途径。  相似文献   

10.
回顾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历史,我们能够看到一条清晰脉络:从民族民主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再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出了深刻蕴涵“中国特色”的民族民主革命道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发展之路。在科学理论的指引下,党领导中国人民通过这三次伟大革命不断创造着“中国特色”的辉煌实践。这三次革命不仅体现了中国革命、建设和发展的特殊性,深刻改变着中国面貌,又必然会对世界社会主义和人类进步事业产生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房宁 《人民论坛》2022,(4):62-67
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是中国长期以来面临的重大问题。经济区域发展不均衡和资源分布不均衡是中国国情的显著特征,“瑷珲—腾冲线”是标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性的“基本国情线”。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直面发展“不平衡”以及由“不平衡”引发并加剧的“不充分”两大问题。“瑷珲—腾冲线”两侧人口与资源配置的倒置与错配,是制约中国经济社会未来发展的瓶颈。改变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状况的根本之道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瑷珲—腾冲线”沿线区域客观上也具备了延续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基础性条件和资源,具备形成中国工业化、城镇化“第二波”的潜在条件。集中力量开发“瑷珲—腾冲线”沿线区域应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突破口和战略重点。  相似文献   

12.
包心鉴 《重庆行政》2010,12(4):7-15
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转型性发展的新时期。这一历史时期,正是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时代主题发生质的转换,全球化趋势逐步形成的重要历史时期。这一历史时期,也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形态逐步形成并在世界舞台上日益发挥显著作用的重要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13.
现代城市管理,是对影响城市发展诸因素的综合调节、合理配置和系统控制,它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建设后管理,而是贯穿于城市规划和建设发展始终的过程管理,具有总揽城市发展全局的意义。因此,在整个城市化进程中,特别是面对当前城市规模迅速扩展和功能形态不断提升的新形势、新要求,必须把加强现代城市管理的问题放到突出位置,至关重要的,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三个基本关系,一是战略、  相似文献   

14.
近代国际体系建立以来,大国始终占有独特的地位。特定历史时期大国的战略走向及其相互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人类的前途和命运。当今大国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走向合作、协调是时代发展的主旋律。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际形势的发展越来越把世界各大国拉到了一起,大国之间不应是敌人和对手,而应是合作共赢的伙伴。各大国唯有合作、协调,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方能应对共同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正在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中国将在国际舞台上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在增进大国协调共创和谐世界的伟业中发挥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