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新闻闪回     
《观察与思考》2006,(13):10-11
中印恢复两国中断40多年的边境贸易6月18日,中印两国官员在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举行会谈,公布了重启乃堆拉山口边境贸易的时间。中国和印度将于7月6日重新开放连接西藏和印度锡金段的乃堆拉山口边贸通道,恢复两国中断40多年的边境贸易。乃堆拉山口位于西藏日喀则地区亚东县与印度锡金段的交界处,海拔4545米,距拉萨460公里,距印度沿海城市加尔各答约550公里,曾是中印之间主要的陆路贸易通道。20世纪初,这里的年交易额最高时达到上亿银元,占当时中印边境贸易总额的80%以上。但自1962年中印边境冲突后,两国相继撤销了原边贸市场的海关等机构,  相似文献   

2.
19世纪后期,俄国构建了打通中亚地区直到印度洋的扩张战略,而英国构建了"拱卫印度安全"的扩张战略。英俄各自构建的印度周边扩张战略,加剧了两国在印度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争夺。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英国加紧了对中国新疆、西藏的侵略,造成了中国与印度边界地区的领土争议问题,成为了当今中印边界领土争端问题的源头。中印边界领土争端问题的形成和发展,给中印两国的国际关系以及中国的边疆安全、政局稳定都造成了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3.
2000年以来,中印贸易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中国已成为印度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进口来源和第三大出口市场。随着双边贸易额的增加,中印贸易差额问题也日益凸显。2010年印度对华贸易逆差200亿美元,占印度整个对外贸易逆差的1/5、占中印贸易总额的1/3。由此导致印度对华贸易保护措施不断升级,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印度对华贸易保护主义明显加强。印度在贸易救济调查中拒绝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同时,也是对中国发起反倾销案件调查最多的国家。这些问题均涉及印度贸易政策形成及其运行机制、中印贸易差额的实际利益分配等深层次问题。  相似文献   

4.
涂莉丽 《友声》2015,(1):33-35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60多年来开展了大量对印度民间友好活动,在中印建交65周年之际,回顾历史,重温友谊,必将鼓舞我们在中印民间友好事业上越走越远,对中印友好更有信心。  相似文献   

5.
张然 《友声》2013,(3):41-42
<正>4月25至28日,第二届中印大学生论坛在北京大学举办。中印大学生论坛是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国印度友好协会、北京大学南亚研究中心印度研究中心和察哈尔学会联合主办的。论坛为中印大学生提供最为广泛的交流平台,增进两国青年友谊,拓宽中印交往领域,为两国长远的合作与发展储备年轻力量,并为中印青年  相似文献   

6.
荀央 《乡音》2013,(7):50-50
自2002年以来,中印两国领导人互访增多,推动了两国友好关系的发展,也让印度国内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中国热"。随着中印两国经济文化交流活动不断增多,使用汉语沟通和培养汉语人才已成为印度一些部门当务之急。学习中文,对很多印度年轻人来说,已经成为关系到个人前途与未来发展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7.
刘宏敏 《友声》2012,(3):21-21
<正>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中国印度友好协会主办的第三届中印联合医疗队活动于6月24日至7月2日在北京和河北举行。今年是国家主席胡锦涛和印度总理辛格共同宣布的"中印友好合作年"。本届医疗队活动是"中印友好合作年"系列活动之一,包括印度医生访华义诊和中国医生访印义诊两大部分。今年又恰逢中印友协成立60周年,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援华印度医生柯棣华逝世70周年。  相似文献   

8.
单滨新 《北京观察》2014,(11):75-79
正泰戈尔这次应蔡元培等邀请访华,使国人在西方思潮不断涌入的背景下,聆听了一位东方智者的声音,那清新秀丽的诗作对初期的新文学运动产生深刻影响,也掀开了近代中印文化交流的崭新篇章。中国和印度具有悠久友好交往史,两国文化大使为缔结中印友谊做出了重要贡献。倡导文化"融和"、推崇中印交流的蔡元培(1868—1940年),曾经促成了亚洲首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印度诗哲泰戈尔(1861—1941年)首次访问中国,此后两人竭力筹建中印学  相似文献   

9.
印度已成全球第二大纺织品出口国,为我国的主要竞争者。文章从中印纺织品贸易现状、中印纺织贸易产品种类、中印纺织产业优势比较等方面借鉴前期研究进行了系统论述,最后提出我国纺织品贸易做大做强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弹指一挥间,1962年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已经过去了整整50年。由于中国方面长期争取同印度恢复和维持友好关系,对那一仗采取低调处理,在公开媒体上很少谈及,社会上许多人不大了解此事,且对一些决策很不理解。建议遭拒中印两国之间的边界,在历史上从来没有划定过。两国长期以难以逾越的喜马拉雅山和喀喇昆仑山为大致的分界,形成了传统的习惯界线。当年,中国的战略重点主要是应对美国及其支持的台湾当局的威胁,本不想树敌于印度。但印度不满足于在中印边界东段享受英国殖民当局划  相似文献   

11.
6月份最能吸引国际观察家眼球的事件莫过于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金砖四国"领导人的首次会晤,而作为四国中发展速度最快、人口最多的"两块金砖",中印之间未来如何合作倍加为人关注。有人认为,同为亚洲崛起的地区性大国,中印未来应该密切合作、共同发展,形成"Chindia"(中印大同);另一方面,中印也因其历史上的微妙关系常被视为"龙象之争",两国关系发展中也常有一些不和谐声音,如印度国内时有"中国威胁论"传出。该怎样看待印度国内的复杂声音?中印关系未来该在怎样的竞争与合作中向前发展?我们本期组织两篇文章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李敬臣  赵利根 《半月谈》2004,(15):30-32
中国和印度是彼此相邻的亚洲大国,两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1/3强,又同是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的经济体。中印合作搞得怎么样,事关亚洲区域合作乃至世界和平发展的大局。近年来,特别是去年印度总理瓦杰帕伊访华和今年印度新政府执政之后.人们高兴地看到,中印两国正越走越近,合作的路越走越宽。  相似文献   

13.
印度驻华大使館: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向印度驻华大使館致意,并且申述如下: 根据中国边防部队的报告,从1962年10月29日以来,駐扎在中印边境西段印度境內  相似文献   

14.
近来中印关系忽然成了一些媒体的焦点,起因主要是曼莫汉·辛格的两次讲话以及印军方决定向印中边境地区增兵。在一些媒体看来,中印关系骤然紧张,甚至有的媒体讨论"中印是否必有一战"。印度对两国关系的看法确有一些变化,但总体来说并没有什么实质变化,我们应该理性认识和对待印度的复杂心态,大力加强中印友好,争取和平发展的双赢局面。  相似文献   

15.
1999年年末,中国国际友人研究会理事、印度国际大学文学博士、88岁的萧山籍老人魏风江收到了印度总理阿泰尔·皮赫尔·瓦杰帕伊的来信。印度总理瓦杰帕伊的来信亲切平淡,他说:“2000年是中印两国建交50  相似文献   

16.
环球     
《群众》2019,(20)
<正>中印领导人第二次非正式会晤10月1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金奈会见印度总理莫迪,这是继去年武汉后,两国领导人的第二次非正式会晤。双方畅谈中印各自国内发展,交流治国理政经验,一致认为,中印要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携手实现共同发展繁荣,实现中印两大文明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7.
1995年12月4日,应印度外交部、印中协会和孟中友协邀请,以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红十字会会长、中印友协会长钱正英为团长的全国对外友协代表团一行6人离开北京对印度和孟加拉国进行了友好访问。  相似文献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駐印度大使潘自力閣下和印度工商部秘書印度文官斯·朗迦那頓先生今天交换函件,續訂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之間的貿易协定。中印貿易协定原来是在1954年10月14日签訂的,有效期限为兩年。兩国政府的代表在过去一个时期中,曾进行續訂該协定的談判。現在决定,中印兩国的貿易关系將繼續受原协定条款的約束,仅作某些修改。修改的条款主要是关于支付的手續和盧比兌換英鎊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那么短的时间里得到国际上如此多的国家的承认和支持,这确是中国外交上的成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1953年12月31日周恩来总理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来的。1954年4月29日,中印双方签署《中印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及交通协定》,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写入序言,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第一次写入正式的国际文件。1954年,周恩来又先后访问印度和缅甸,并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分别发表《联合声明》,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  相似文献   

20.
印度沙达尔.帕特尔(Sardar Patel)大学梵语研究生系主任Ajit I.Thakur(塔库尔)先生是印度著名的梵语诗学专家之一。近年来,他出版了多部研究梵语诗学理论的学术专著。他是目前印度学界大力倡导以梵语诗学为工具阐释东西方文学作品的学者之一,并且他还身体力行之。中国印度文学研究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黄宝生先生是中国目前惟一健在的梵语诗学专家,他曾经出版《印度古典诗学》等专著,发表《禅和韵》、《印度古典诗学和西方现代文论》等论文。黄宝生先生在引进和介绍印度梵语诗学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本访谈录涉及梵语诗学价值的现代评价、梵语诗学的现代运用、东方经典文学的文化阐释,也涉及到当前中国比较诗学界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它反映了当前中印学者对一些重大理论前沿问题的思考,也是一种自觉的中印学者对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