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继2002年10月巴西左翼党劳工党领袖卢拉·达席尔瓦(Lula da silva)当选巴西总统后,11月厄瓜多尔前左翼上校卢西奥·古铁雷斯(Lucio Gutierrez)又当选为厄瓜多尔总统。12月2-4日,来自拉美国家以及欧洲、亚洲、非洲和大洋洲44个左翼党派和组织的近700名领导人或代表出席了在中美洲危地马拉首都危地马  相似文献   

2.
在1998年12月的委内瑞拉大选中,行伍出身的左翼政治家查韦斯以“改革者”的面目出现在选民面前,提出了一系列激进的竞选纲领,最终获得了56%的选票,当选总统。2002年10月27日,蓝领工人出身的巴西劳工党领袖卢拉同样以左翼政治家的面目出现在选民面前,赢得了大选,成为世界上第五大国家的总统。同年11月24日,厄瓜多尔“1月21日爱国社团”领导  相似文献   

3.
巴西:新自由主义发展路径与新依附经济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2年10月,巴西左翼劳工党领袖卢拉当选总统,取代了自1994年以来任总统的卡多佐。此事受到世界各国普遍重视,被认为是拉美第一大国——巴西人民渴望变革的结果。英国《新左翼评论》2002年7-8月号刊载了盖萨·玛丽亚·罗哈题为《巴西的新依赖经济》的文章,认为卡多佐当政8年来推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使巴西经济  相似文献   

4.
中巴关系:历史回顾与展望——纪念中国巴西建交35周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1974年中国与巴西建交至今,中巴双边关系走过了不平凡的35年,两国从建交之初的“谨慎外交”发展成多领域广泛合作的战略伙伴关系,特别是进入2l世纪以来,两国在政治、经贸、文化等方面的合作进入高速发展的新时期,中巴关系因此而成为当前南南合作的典范:2009年5月中旬,在巴西总统卢拉对中国的第二次国事访问中,两国政府着手制定2010--2014年共同行动计划,这也标志着中巴关系正朝着“深化平等互信的政治关系”、“扩大互利双赢的务实合作”、“促进内涵丰富的人文交流”和“密切协调配合的多边合作”等多个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当地时间10月30日,巴西劳工党候选人卢拉在总统大选第二轮投票中险胜极右翼现任总统博索纳罗,这位曾经的冶金工人、工会领袖将第三次出任总统。卢拉在胜选后发表讲话表示,“我将为2.13亿巴西人民执政”,“我们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伟大的国度”。2003年至2010年,卢拉连续担任两届总统,但如今其面对的国内外形势已同21世纪头十年完全不同。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巴西的经济社会结构性问题以及高度撕裂的国内政治环境,都在考验着这位“巴西政坛传奇人物”。  相似文献   

6.
《南风窗》2016,(17)
正奥运天然带有地缘政治属性。里约热内卢在本国系列危机下办奥运的无奈,如果被世人理解为一种"巴西诅咒",毫无疑问会降低奥运在潜在主办者中的吸引力。"如果我现在就死了,我也感到人生值得。"2009年10月2日,在哥本哈根举行的国际奥委会会议上,时任巴西总统卢拉得知里约热内卢赢得2016年奥运主办权时说了这样的话。当时,卢拉总统激动得热泪盈眶:"巴西需要  相似文献   

7.
和静钧 《南风窗》2010,(17):80-81
<正>查韦斯的"万世总统"创举没有扩张自己的既有声誉,其南美领袖的名气面临着老资格一代左派领袖卢拉的挤压。把劳工党出身的巴西总统卢拉,与憧憬着玻利瓦尔社会主义的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放在一起来拧巴,的确是件充满挑战的事。他们既无楚汉双雄之斗,也没瑜亮之争,他们只不过在政治颜色上碰  相似文献   

8.
陈晓玲 《当代世界》2014,(11):54-55
<正>2014年10月26日,变数迭现的巴西大选尘埃落定。现任总统、劳工党候选人、"政坛铁娘子"罗塞芙以51.64%的支持率战胜社会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少壮派精英"内维斯,再次当选总统。劳工党因此实现四届蝉联执政,成为巴西再民主化以来执政时间最长的政党,前总统卢拉关于"劳工党连续执政20年以上"的预言也不再遥不可及。治国有方,铁娘子险中求胜此次大选是巴西自1985年再民主化以来竞争最激烈、形势最复杂、过程最扑朔的一次选举。罗塞芙胜选  相似文献   

9.
卢拉的巴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3月31日,英国著名新左派理论家佩里.安德森在《伦敦书评》第33卷第7期上发表《卢拉的巴西》一文,评述了2010年年底卸任的巴西前总统卢拉所创造的政坛奇迹。卢拉是巴西历史上学历最低、但支持率最高的总统。在民主体制下,领导人下台时比上台时更受欢迎实属不易。  相似文献   

10.
巴西劳工党(下称“劳工党”)成立于1980年2月10日,1982年2月11日获巴西最高选举法院批准登记,是巴西规模最大的左翼政党,也是拉美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左翼政党之一。过去40年,劳工党的发展轨迹折射出巴西政局的起伏波动:1980年,劳工党兴起于工人运动,是推动巴西再民主化的重要力量;1989—1998年,劳工党先后3次在总统大选中失利;2002—2016年,劳工党连续4次赢得总统大选;2016年,罗塞芙总统在其第二任期内被议会弹劾,劳工党执政黯然收场,巴西陷入政治动荡、经济衰退的系统性危机;2019年以来,劳工党再度成为巴西选民的“选择偏好”,有较大可能“重新执政”。  相似文献   

11.
“欧洲左翼党”是欧洲各国共产党和左翼政党力图适应欧洲一体化进程并希望影响欧洲一体化发展方向的产物。欧盟在政治体系和社会体系层次上发生的变化,激励和促使欧洲国家共产党和左翼党在欧盟层面上加强合作,“欧洲左翼党”的成立和发展是这种合作的表现,各党政治目标和策略在冷战后的调整以及它们在意识形态、组织网络方面的合作实践也为它们成立“欧洲左翼党”提供了可能性。“欧洲左翼党”的成立,标志着欧洲国家共产党和左翼政党在欧盟层面上的合作有了具体的内容和计划,为欧洲左翼运动向更广阔、更深入的方向发展带来了新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12.
德国《明镜》杂志2008年第20期(5月10日出版)刊载了对巴西总统卢拉的访谈记录。卢拉对巴西的社会政策、生物燃料和拉丁美洲国家激进化等问题发表了重要看法。现将其内容摘编如下。《明镜》:总统先生,5年前您就职时,许多人担心从前的工会领导人卢拉会采取一种社会主义路线。但您  相似文献   

13.
2018年10月,巴西社会自由党候选人博索纳罗以55.13%的得票率当选总统,成为自1985年巴西军人还政于民后的首位极右翼总统。作为反建制派代表人物,博索纳罗长期处于巴西政坛边缘地位,他的上台标志着巴西政党政治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将对巴西乃至拉美和国际形势产生重大影响。虽然成功当选巴西总统,但是博索纳罗新政府想要顺利施政还面临诸多挑战。中国与巴西经贸往来密切,博索纳罗当选后也一改竞选时对华强硬态度,中巴关系未来前景可期。  相似文献   

14.
2021年12月19日,智利总统大选在悬念中落下帷幕,左翼政党联盟“赞成尊严”(Apruebo Dignidad)候选人加夫列尔·博里奇(Gabriel Boric)在第二轮投票中出乎意料地以55.87%的得票率获胜,当选智利第34任总统。在11月的第一轮投票中,博里奇曾以微弱劣势屈居第二,略逊于右翼政党联盟“基督教社会阵线”(Frente Social Cristiano)候选人安东尼奥·卡斯特(Antonio Kast),而其余5名来自中右翼联盟和中左翼联盟的候选人均被淘汰出局。此次大选非比寻常,折射出智利政治生态的两大变化。  相似文献   

15.
2006年1月22日,在葡萄牙举行的5年一度的总统选举中,社会民主党和人民党联合推举的候选人、前总理卡瓦科·席尔瓦以270万张选票和50.6%的得票率在第一轮投票中就当选为新一届总统,并将于3月9日正式就职.席尔瓦的当选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也使人民看到改变现状的希望.他的当选刷新了葡萄牙政坛自1974年"4·25"革命摆脱法西斯独裁统治以来的传统政治格局,使葡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右翼总统与左翼政府共治的局面.  相似文献   

16.
《南风窗》2002,(20)
“以前那个激进的工党领袖已经不复存在了。”在接受《时代》周刊采访时,卢拉·达·席尔瓦,这位曾是车床工的总统候选人暗示自己更愿意成为“巴西的布莱尔”。也难怪,今年9月,IMF向巴西提供了300亿美元的贷款,这比给其它任何国家都多。IMF的目的就是要巴西遵从它的标准,而这对席尔瓦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诱惑。  相似文献   

17.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和地区形势出现深刻复杂变化,拉丁美洲左翼政治得到迅速发展。1998年查韦斯当选委内瑞拉总统,标志着拉美左翼力量新阶段的开始。莫拉莱斯、科雷亚分别在玻利维亚、厄瓜多尔执政后,激进左翼政权的执政版图进一步扩展。近年来,激进左翼政权在自身建设与巩固进程艰难前行的同时,与美国保持紧张并不时起伏的双边关系引起世人广泛关注,特别是委内瑞拉政变、哥伦比亚与厄瓜多尔边境冲突和洪都拉斯政变事件相继发生,无不体现出双方在政治、经济、外交和军事等方面的激烈角逐。  相似文献   

18.
徐海娜 《当代世界》2010,(12):66-69
1974年庇隆夫人当选为阿根廷总统,使得拉美地区成为全世界第一个女总统的诞生地,从此揭开了拉美女总统的政治篇章。算上2010年10月31日当选的巴西总统迪尔玛·罗塞夫,拉美政坛先后出现过11位女总统。本文对现任三位女总统作一一介绍。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拉美女性参政意识和热情高涨,女性参政蔚然成风,业已成为拉美国家政治生活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2010年2月,劳拉·钦奇莉亚在哥斯达黎加总统选举中获胜,成为该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统;10月,迪尔玛·罗塞夫以56.05%的得票率当选巴西首位女总统。  相似文献   

20.
去年11月26日,厄瓜多尔举行了总统大选的第二轮投票.左翼"主权国家联盟"总统候选人拉斐尔·科雷亚以56.67%的得票击败右翼"制度革新党"总统候选人阿尔瓦罗·诺沃亚,当选为新一任总统.他将于今年1月15日宣誓就职,任期4年.科雷亚虽然从政时间短暂,但凭借着出众的个人能力和正确的政治主张,顺利地登上了总统的宝座,可以说是厄瓜多尔政坛突然闪耀的一颗新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