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22年5月18日,永久中立国芬兰和瑞典正式递交加入北约申请。两国加入北约并非“一时兴起”。事实上,两国与北约一直保持着密切合作。它们是北约机制性伙伴,早在1994年就加入了北约“和平伙伴关系计划”,又在1997年加入了“欧洲—大西洋伙伴关系委员会”。芬兰、瑞典定期参与北约组织的部分军事演习,并在本国设有北约支持的研究和培训机构。北约极有可能完成冷战后的第六次扩大,成员国增至32个,覆盖地理范围向北推进近80万平方公里。美国通过主导北约扩大并不断巩固地缘政治战果,将使俄罗斯面临空前的安全压力。  相似文献   

2.
高华 《当代世界》2014,(12):40-43
<正>2014年3月,乌克兰危机急剧升温。俄罗斯出兵占领克里米亚,引发了冷战以来最严重的东西方危机,俄罗斯与北约关系骤然剑拔弩张。乌克兰危机起因诸多,内部纷争难以和解,外部势力插手不断,但本质上是地缘政治争斗,源于俄美因北约东扩引发的战略博弈。北约东扩的缘起北约东扩是美国全球战略和北约战略转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冷战结束以来在全球范围内引起震动和争议的最重大事件之一。20世纪80年代  相似文献   

3.
柳思思 《当代世界》2012,(11):35-37
近期土叙边境连续发生的多起越境炮击事件,土耳其议会1月4日通过动议,授予政府为期一年的全权调遣军队跨国界作战。北约秘书长拉斯穆森10月9日在北约成员国国防部长会议上表示,如有必要北约会采取"一切必要手段"来支持成员国土耳其。至此,北约已经做好了借力土耳其以介入叙利亚危机的准备,即北约通过土耳其对叙利亚施加影响,  相似文献   

4.
吴鹏 《当代世界》2012,(6):50-52
2012年5月20日至21日,美国芝加哥北约峰会,蒙古国首次以北约“全球伙伴关系”框架内的“和平伙伴关系国地位”参会.与此同时,面对欧洲债务危机的不断蔓延,北约峰会提出“灵巧防卫(Smart Defence)战略”,被视为是在财政紧缩下,保障和提升北约防御能力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5.
2012年5月20-21日,在芝加哥召开的北约成员国领导人第25次峰会落下帷幕.虽然峰会报告宣称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各方就北约防务建设、阿富汗问题与伙伴关系这三个主要议题达成多项共识[1],但就其实质而言,这更像是一场“华美”的展览秀,无论是老选手的卖力表演,还是新选手的粉墨登场,都难掩峰会背后的激烈争议与种种困境,反映出北约众口难调,需要重新定位战略目标的不争事实.  相似文献   

6.
王林聪 《当代世界》2014,(10):53-56
<正>2014年堪称是当代土耳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安伊高铁[1]的开通和首次总统直选,彰显了土耳其社会经济和政治生活的重大变化。当选总统雷杰普·塔伊普·埃尔多安及其新政府全面推动实现土耳其梦,正在向人们展现一个不同以往的新时代。埃尔多安的胜选及其原因进入21世纪以来,土耳其揭开了正义与发展党的时代。正义与发展党(以下简称正发党)成立于  相似文献   

7.
赵博渊 《南风窗》2007,(7):11-11
3月13日,澳大利亚总理霍华德在东京与安倍晋三首相签署《日澳安保宣言》。该宣言对于日本的意义绝不仅仅是多了个战略伙伴,还标志着日本在战后60年重返太平洋,更堪称战后日本外交走向自主与成熟的里程碑。对澳大利亚而言,由于中国是其北部经济复苏的最大外因,一碗水端平中日两头是其最稳妥的外交路线,所以它再三强调日澳安保不针对中国。至于与日本建立准同盟关系的动力,则可视为美澳、美日双同盟的自然衍生。  相似文献   

8.
王思羽 《国际展望》2024,(2):141-160+166
准军事力量是民族国家概念与西方现代军事制度的早期实践产物,是一种在组织结构、文化甚至职能上与军队类似的半军事化力量,并拥有显著的政治属性。19世纪至20世纪初期的脆弱民族国家雏体和激进的民族主义,共同拓展了非正规武力的使用空间和暴力的道德尺度,强化了军事精英群体在国家政治生活与议程中的影响与作用。这构成了一种准军事主义的社会性文化土壤,直至冷战末期都被镌刻并保留在一些国家的制度记忆与民族身份的象征符号中。21世纪全球性非传统安全挑战的上升推动了不同国家安全战略的调整,使准军事力量获得了新的安全角色转型契机。通过对土耳其、波兰和乌克兰不同准军事力量的形成、演变和当代角色调整的比较,可以发现三国的准军事力量的模糊性在制度和规范影响下弱化,且在军队与警察之间获得更清晰的角色定位,并从原先的文化产物转变为制度产物。  相似文献   

9.
难民外交是指国家将难民问题工具化用以实现外交目标。难民外交具有道义约束强、议题联系广、地缘政治属性强等特点,主要分为公共型、干预型和交易型三种类型。从2010年持续至今的难民危机对当代国际关系产生了复杂而深远的影响。作为最大的难民接收国,土耳其利用难民问题推行对叙利亚和欧盟的外交议程,主要表现为干预型难民外交和交易型难民外交,通过大打“难民牌”实现自身外交目标。土耳其的难民外交服务于其地缘政治利益、维护大国地位和国家安全等目标,但面临道义与利益的矛盾、目标与手段的错位、意愿与能力的失衡等三重制约,这对认识当代难民政治化、难民与外交关系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0.
于时语 《南风窗》2007,(1):86-86
“种族灭绝”作为外交利器的妙用的例子是在乌克兰,在巴尔干曾有过拙劣的应用,在土耳其则受阻于华盛顿的“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11.
徐海燕 《当代世界》2009,(8):42-44,54
如果给当今大国关系的热点排一个序列,恐怕没有比俄罗斯与美国为首的北约之间的“恩怨”更能吸引人们的目光。最近,这对爱恨纠结了半个多世纪的老对手又有了新的举措,并瞬间成了国际政治观察家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相似文献   

12.
于时语 《南风窗》2010,(25):84-85
<正>里斯本峰会上的协作和争吵,预示了北约的新定位、阿富汗战争前途以及俄罗斯的亚洲雄心。11月19~20日北约里斯本峰会上,美欧缩小战略分歧与俄罗斯北约增进合作是两大趋势,而阿富汗可能倒退回1994年塔利班异军突起时的局面,则是其中的催化剂。进一步看,这次峰会上的协作和争吵还预示了北约的新定位、阿富汗战争前途以及俄罗斯的亚洲雄心。  相似文献   

13.
<正>自实行多党制以来,土耳其国内政党林立,目前合法政党多达50余个。2002年11月,具有伊斯兰宗教背景的正义与发展党(简称正发党)上台执政。十余年来,正发党在外交、经济和政治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提升了土耳其的综合实力,提高了民众生活水平,赢得了民众高度信任和普遍支持。2011年6月13日,  相似文献   

14.
香港社会在身份认同和政治认同上均体现出二元特征。在身份认同层面,港人表现出香港人与中国人之间的区分;在政治层面,港人多年来在渐进式民主与急速发展民主之间争论,并在一国与两制之间纠结。上述认同特征体现了半个多世纪的地缘政治对香港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尽管中国中央政府和香港特区政府做了诸多努力,但是由于英国在香港回归前对香港实施了近半个世纪的去中国化和美式政治认同培育,不可避免地为今天香港政治发展带来争议。  相似文献   

15.
土耳其的产业结构是一种发展中的传统产业结构。作为中东地区强国,其国民经济部门比较齐全,但产业发展极不平衡;经济总体发展较快,但基础并不强固;经济总量较大,但产业偏向中低端,其传统优势产业除纺织工业外日趋式微,新兴产业优势尚不突出。这种状况为中土两国开展产业协作、共同推进产业升级提供了机会。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初期,随着俄国突厥语穆斯林精英移居奥斯曼帝国,泛突厥主义开始在土耳其兴起和发展。此后,它在土耳其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即传入初期的政治化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被工具化和武力化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冷战时期的全面泛滥阶段,以及苏联解体后向文化领域回归的阶段。当前,泛突厥主义在土耳其仍有其存在的政治和学术土壤,在土耳其对外经济和文化活动有一定程度的体现,并成为土耳其加强与某些突厥语国家和地区合作的基础。在其他主要突厥语国家和地区中,阿塞拜疆和哈萨克斯坦也重视泛突厥主义的文化功能,而俄罗斯和亚美尼亚则对泛突厥主义持强烈的戒备态度。  相似文献   

17.
<正>11月24日,土耳其击落一架正在叙利亚执行空袭极端组织伊斯兰国任务的俄罗斯战斗机,引起土俄关系空前紧张。俄罗斯总统普京谴责土行动犹如从背后捅刀,充当恐怖主义的帮凶,并将严重影响土俄关系。土俄关系的恶化是土耳其外交面临的一个新的重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地缘安全环境中的“安全困境”问题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听昌 《国际展望》2012,(3):41-58,140
"安全困境"是国际安全领域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是构成国际紧张、对立乃至冲突的动因之一。在现实的国际社会中,"安全困境"现象很难完全消除。中国在崛起的进程中,其地缘安全环境中的"安全困境"问题尤为突出。美国把中国列为主要的地缘战略对手,认为中国的崛起挑战美国的霸权甚至威胁美国的安全;日本面对中国崛起,表现出严重的不适应,千方百计强化日美同盟,增强军事实力以牵制中国;中俄互有需求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但中俄地理上的邻近使发展动力有限,也存在若隐若现的"安全困境"问题;印度作为拥有核武器的军事大国的崛起,肯定会分散中国的精力,使中国的地缘安全环境更趋复杂。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乌克兰危机的发生,以及克里米亚归并俄罗斯,一场冷战结束以来从未有过的深刻变动正在拉开序幕。关于乌克兰危机原因的争论即使从西方世界的观点来看,关于这场危机原因的解说也是众说纷纭。从较为保守主义的立场来看,这场危机的发生缘起于西方对俄罗斯战略的彻底失败,认为俄罗斯远非如原  相似文献   

20.
近一段时期以来,俄乌边境冲突不断升级。欧盟担心俄罗斯对乌克兰用兵,俄罗斯则明确反对北约东扩到乌克兰。在俄欧因乌克兰问题发生冲突的背景下,双方开始“斗气”,俄罗斯以停止向欧洲供应天然气相威胁,试图迫使德国加快批准“北溪-2”运行,但德国并无让步之意,欧盟民众只好忍受天然气供应不足和气价不断上涨之苦。无论是俄乌冲突还是俄欧争端,其背后都是大国的地缘政治博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