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命之河     
冥冥之中,大千世界似有无数条河——生命之河。它如同西瓜表皮上的纹路,在我们生活的星球之上,蜿蜒曲折,浩浩荡荡,横无际涯,裹胁着世间的一切生命。豪门权贵也好,富商巨贾也好,农夫乞丐也好,都只是河中的一片涟漪或一朵浪花。那河的尽头,便是大海。生命之河一旦汇入大海,那涟漪和浪花便失去了一切声息。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在为自己70岁生日写的一首诗中,就把生命比做一条河。他写道“再长的生命终必要入海”,晚年,是河的下游,再往下,是入海口。“宁静的深夜,你听/河口隐隐传来海啸/而河源雪水初融/正滴成清细的涓涓。”…  相似文献   

2.
陈英  陈威  陈伦 《民主》2004,(5):29-30
死神的请柬终于在我们意想不到的时刻发来了……父亲陈舜礼在一个寒冷而漆黑的夜晚走了。父亲的人生句号定格在洁白的病床上, 他一动不动地听任生命之河静静地流淌。86岁高龄的父  相似文献   

3.
青春演绎     
青春是什么?是优美的抒情诗?还是浪漫的交响曲?是香醇可口的琼浆玉液?还是扑朔迷离的斯芬克斯之谜…… 宇宙无垠,生命有限,上苍公平地给每个人一次生命,没有来生转世,更没有轮回。在人生的历史长河中,青春这“良辰美景”,如半夜昙花,似海市蜃楼或闪现的灵感,稍纵即逝。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苏东坡因此吟出了“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惋唱。生命短暂,才令人们只争朝夕;青春瞬逝,不更应珍惜分秒?发现电光的“科学之父”富兰克林劝诫我们:  相似文献   

4.
人生的藩篱     
有位朋友大约是觉得我的人生态度至少不似他那么积极,特地给我发来一位成功者感悟人生的格言集萃。那集萃中的头一句是: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这句话显然是对涉世之初者的激励,希望他们勇敢面对社会,面对现实,面对自己将要开始漫长跋涉的人生道路,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然  相似文献   

5.
<正>人生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明白我们的生命和我们的事业到底是怎么回事。有一句话说的是:"生命是一个过程,事业是一种结果。""生命是一个过程",这就意味着我们每一天都要过得很快乐,因为我们的每一天加起来就是我们生命的全部。如果你每天都不快乐,加起来就是不快乐,如果你每天都快乐,加起来就是快乐。但另一方面,"事业是一种结果",这就意味着,当你开始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你就必须对事情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郭威  邓凤滨 《学理论》2008,(13):I0001-I0001
磨盘山,张广才岭延脉。在它郁郁葱葱的腹地,一条清洌的河流蜿蜒流淌。如今,就是这条清澈温婉的拉林河。在一条硕大的管道的牵引下,以无比的勇气和气概,劈掉鹿鼎山、跨过牤牛河,几十次穿越铁路和公路,流经180公里,一路欢歌,流入冰城寻常百姓家,为数百万人送去了纯净之水、健康之水、生命之水。  相似文献   

7.
人生的站     
星云 《党政论坛》2014,(12):39-39
“站”是人生路上的一个小点,对人生而言,非常必要,假如世间少了这许多的站,我们停靠在哪里呢?兹就人生路上的站,约略一说:1.加油站:人生的道路是漫长的,漫长的道路需要加油站。不管你乘坐的是什么车辆,加了油才能跑更远的路。例如宗教的道场,就是一种加油站,因为人生的路走得疲倦了,需要鼓励,需要增强力量,人生才能更有希望,更有动力往前迈进。  相似文献   

8.
生活的真谛     
生 活的艺术之一就是要知道什么时候收 ,什么时候放 ,因为生活即是矛盾 :一方面它鞭策我们不懈追求 ,另一方面又强迫我们在生命终结时放弃一切。睿智者说 :“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时 ,他紧握双拳 ;离去时 ,却松开了双手。”我们当然得热爱生活 ,生活充满了奇迹和美丽。我们常只有在回首往事的时候 ,才领悟到这条真谛。这时我们曾经的所有都已远去。而时光是不能倒流的。我们怀念消失的美丽和逝去的爱 ,但更令人痛苦的是当美丽之花绽开时我们却视而不见 ;当沐浴着爱的光辉时却未能以爱来回报。最近一次经历使我重新认识了这条真理。由于心脏病…  相似文献   

9.
<正>共读民进淮安市委会 经典论述一条河活起来,一段历史就有了逆流而上的可能,穿梭在水上的那些我们的先祖,面目也便有了愈加清晰的希望。对我来说,运河之所以这么重要,不是因为它是一个大题材,而是因为我从小对这条河很熟悉,很多年来我一直是靠着这条河想象世界。这条河流得越远,它带着我的想象力,带着我对这个世界的认识越走越远。这条河开拓了我对这个世界的想象,认识了对它的虚构,所以,运河就是我文学意义上的原乡。  相似文献   

10.
王蒙一生坎坷。有人说,中国古代文人的许多曲折经历,在他身上都重现了。可不,一个14岁成为中共地下党员的他,在24岁时被划为“右派”;一个在19岁时写就名作《青春万岁》的作家,29岁时被发往新疆,与大地为伍:一个18岁担任北京东四区团委副书记的“九品芝麻官”,48岁时成为中共中央候补委员。这位不曾进过高等学府的文人,还成为中国文化界最高领导者——中华人民共和国第8任文化部部长,今天仍是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大起大落、大悲大喜、大彻大悟,在进入人生秋季以后,王蒙用4年时间,向读者奉献了《我的人生哲学》。在北京王府井、在上海福州路……王蒙签名售书的地方,都出砚了人挤人的热闹场面。在上海书城,购书的长龙从四楼蜿蜒至二楼。很多人一买就是几本,主办方不得不出台限购1本的临时“政策”。《我的人生哲学》首版发行即10万册。 《我的人生哲学》讲了些什么?记者花两个晚上时间通读了一遍。全书分12个章节:生存与学习、我是学生、人生之化境、人际21条、我的无为观、什么是价值、人生健康论、人生处境论、大道无术、人生之有为、享受老年、人生漫笔。显然,谈的是人生感悟、为人之道;话的是人际关系、行为规范;说的是价值观念、道德准则;论的是生命意义、生活哲理;议的是情感取  相似文献   

11.
张昱洋 《学理论》2013,(6):34-36
《庄子》的人生处世哲学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察:一是个体逍遥的心灵境界,一是对世俗政治、教化的批判,一是个体生命在世俗世界中的融合。通过这三个方面,我们可以了解《庄子》,并能透过《庄子》来反观当下社会所出现的问题以及个体所面临的生命困境,然后依循、借鉴《庄子》中的人生智慧,在当下社会中走出合理的人生之路。  相似文献   

12.
<正>痛苦和磨难是人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只有接受这一事实,我们才能超越它,更加看清生命的意义。你说你不要这些苦难,那么生命也就失去了框架。很多自杀的人,就是因为没有理会这种意义,一厢情愿地认为生命是应该只有甘甜没有挫败的。特别是在恋爱早期,那种汹涌的荷尔蒙带来的欢愉,让人把激情当成了常态。生命的常态,其实就是平稳和深邃,还有暗流。在最深刻的  相似文献   

13.
有一位上任不久的县长,上班时见秘书赶来告诉他,县政府大门口站着一群上访的群众,让他最好从后门到机关。这位县长听了一愣,说:“我是人民代表选举的县长,怎么能够躲着群众?回避群众就会脱离群众,回避矛盾就会激化矛盾,所以到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迎着群众的方向走。” 很快,这位县长来到上访的群众中间,热情地把他们迎到县政府会议室,用近两个小时的时间听取他们的意见,然后又把有关部门的领导找来,当天就对所反映的问题进行了妥善解决。这些群众非常高兴,走到哪儿就说到哪儿:“县长亲自接见了我们”,“县长真能为老百姓作主”。 这件事对这位县长启发很大,因此他采取了三条措施:一是在县电  相似文献   

14.
正我们常常觉得"念头"是一段一段的,实际上不是。心像一条流动的河,无数的念头刹那生灭,相续不断,前一个念头刚过去,下一个念头又生起……起什么念头对我们的生活、生命是有影响的,它会制造出"产品"。念头制造的产品包括我们当下的苦乐感受、说的话、做的事、身体的反应,以及记忆。例如心胸狭隘又容易激动的人,觉得自己受辱时,立刻勃然大怒,  相似文献   

15.
是游戏人生还是历炼人生。我想这就是凡夫俗子与英才俊杰的区别。作为一个人,只有当他领悟并试图去捕捉生命“辉点”时,他的生命才开始得到升华。读完《走进西藏》,让我感动的不单是雪域高原的蓝天、白云、风俗民情,还有作者对祖国山河的挚爱之情和对生命极限一次次冲击的历炼勇气。这些文字和图片再一次证明:  相似文献   

16.
一位智者在探讨人生之道时曾经说过一句话:人生要"知足、知不足、不知足",只有达到"三知"的人生才是完整的人生。  相似文献   

17.
信仰之光     
<正>信仰是内心的光,它照亮了一个人的人生之路。没有信仰的人犹如在黑暗中行路,不辨方向,没有目标,随波逐流,活一辈子也只是浑浑噩噩。信仰,就是相信人生中有一种东西,它比自己的生命重要得多,甚至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值得为之活着,必要时也值得为之献身。这种东西必定是高于我们日常生活的,像日月星辰一样在我们头顶照耀。我们相信它并且仰望它,所以称作信仰。但是,它又不像日月星辰那样可  相似文献   

18.
正多年来,民进徐州市委会聚力黄河故道综合开发、聚焦黄河故道沿岸民富的初心屡结硕果。初心初心来自黄河故道两岸农家期盼。一些民进会员还深深地记得第一次站在睢宁双沟镇段吴行桥上,一位张宋村村民说的话:你看这桥,破破烂烂;你看这草,都是茅草;你再看看,坡不像坡、河不像河,水又浅又浑又不流通,就是个"死河汊子"!百姓纯朴的话语是期  相似文献   

19.
知足知不足     
平白 《瞭望》1999,(33)
题目的两句话,倒个过儿,分两章,先说第二句,再说第一句。(一)知不足知不足,是所有有理想、有追求、有事业心的人的最可宝贵的品格。“盛德若不足”。人生追求,道德修养,总有不足,永无止境——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人,“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限的生命索取无限的知识,生命显得那么短暂。所以契河夫认为,“对自己的不满足,是任何真正有天才的人的根本特征”。叶于陶先个曾把自己的书斋题名为“未厌居”,他解释:“在任何情况下,对人生总抱着决不厌世的态度;而对自己的工作总感到不满意——永不厌足。”未厌,对人生充…  相似文献   

20.
思索的意义     
《党政论坛》2009,(18):38-39
哲人说:“智慧的花朵,常常开放在痛苦思索的枝头上。” 思索是人与天地万物的神圣对视,思索是心灵对真善美的不悔追寻,思索是一种强而有力的姿态干沉寂处点燃生命之火。智慧人生,边走边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