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全国部分农村地区试点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状况有所缓解,但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具体的实践中也暴露出了许多的问题。本文先从三个方面指出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两点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对策意见。  相似文献   

2.
浅析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问题及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彤 《法制与社会》2010,(24):211-21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一项解决我国农民大病统筹问题的制度,它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的社会医疗保障制度,也适度减轻了农民的医疗负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自2003年在全国试点推行以来的确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在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推进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对农村医疗保障问题认识的深化,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建立和完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势在必行。本文以青岛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的情况为个案,分析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的现状以及试点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目前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可行性政策建议,并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发展方向作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辽西地区推广以来,取得了较大成效。但是,因地域差别和经济发展不平衡,这项利国利民的政策在具体操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课题组对辽西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与原因,提出了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建议,旨在为辽宁西部,乃至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有序健康地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有效执行的路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建立和完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执行情况的分析,从政策科学视角考察分析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执行过程中的问题,提出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可行性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关键词:农村合作医疗,国务院决定加快建立新型农村合 作医疗制度 2005年8月lO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 务会议,研究加快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问题。会议听取 了卫生部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有关情况的汇报。会 议认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从2003年开展以来,进 展顺利,取得比较明显的成效。试点地区的农民得到了实实在 在的好处,农民的医疗经济负担有所减轻,因病致贫和因病返 贫有所缓解,初步探索了新形势下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新 路子。  相似文献   

7.
张颖 《法制与社会》2014,(16):33-34
自2003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制度在全国进行推广试点以来,一直备受学界的关注,截止到今年为止,已施行了十余年并初步显示其制度的进步性和有效性。但是纵观其他国家的农村医疗制度的进步之处,我国作为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经济发展情况在各个地区不尽相同,新农合的具体实施情况不均衡,具有其自身的局限性,问题的出现并不利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可持续发展。本文试图通过汲取国外成功的实施经验,提出完善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8.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问题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8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已在全国基本推行,取得了明显效果,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分析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实施中产生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产生的背景入手,分析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推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法制化对策.  相似文献   

10.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从2003年在全国部分县(市)开展以来,较大地促进了农村医疗水平的提高,受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但该项制度推行过程中还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本文结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的实践情况,提出了对该问题相关见解分析。  相似文献   

11.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但是,几年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践暴露出一个突出问题是筹资难。笔者在深入淮安市调研的基础上探讨如何解决筹资问题,以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健康运行和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建立以来运行顺利,基金运转安全,制度运行平稳,制度方案在试点中不断完善。农民医疗负担得到减轻,切实获得了实惠,参合人数逐渐增加,卫生服务利用率不断提高。但同时也暴露出制度本身以及运行过程所存在的问题,本文对试点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完善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农村合作医疗的公共利益属性,政府参与农村合作医疗建设是其必须承担的义务,这也是被实践证明的事实。20世纪50年代,政府以"引导者"身份号召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1世纪初,政府以"主导者"身份全面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今后,若要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持续发展,必须对政府准确定位。随着社会建设理念的强化以及政府职能转变的深化,以法律形式将政府定位为"指导者",并以此身份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持续、健康、稳步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我国迅速发展,成为保障农民生命健康权的重要制度。但由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立法滞后,使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迟迟不能走上正规。本文通过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现有立法现状的分析,寻找现有立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借鉴日本先进的农民健康保险的立法经验,提出对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一立法的构想。  相似文献   

15.
公开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群体及大病患者的相关信息是确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透明运行以实现惠民目的的重要举措。但是,在强调患者信息公开的同时应妥善处理体现公共利益的信息公开与彰显个体私权的患者隐私权保护之间的冲突。在稳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并立足建立长效机制的前提下,既要强调公开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群体尤其是大病患者的相关信息来引导并强化公众监督、消除参与者疑虑以提高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同时有必要基于个体隐私权的保护而对大病患者的相关信息进行技术处理后再行公开,以在强化公共利益的同时又不损害患者的个体私权,平衡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体现以人为本的宗旨,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相似文献   

16.
左菁 《河北法学》2006,24(5):139-142
在我国,占总人口15%的城市人口享用着2/3的卫生保健服务,而占总人口85%的农村人口却只能享用1/3的医疗卫生保健服务,农村居民正在沦为最大的自费医疗群体.农村医疗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农村医疗卫生保障制度的建立.自2003年,我国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为最终科学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行局部试验.各试点地区应在充分考虑农民的利益的基础上进行制度设计,如选择科学的账户模式,合理确定报销方案,建立大病医疗救助制度等,从而保障农村合作医疗政策效果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坚持以人为本,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型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作为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我们必须从深层次上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构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法律体系,通过法律规范调整,形成新型合作医疗社会关系,以法律的稳定性、强制性和权威性来发展和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相似文献   

18.
刘炜 《法制与社会》2010,(33):245-245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在政府的组织、引导、支持下,农民自愿参加,由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本文将主要从加快立法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提供法律保障的角度论述政府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与完善过程中的责任。  相似文献   

19.
三次督办促进议案落实在今年1月11日召开的蒙城县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上,5个代表团分别提出5件有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议事原案,这引起了大会主席团的重视。议事原案针对蒙城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民生工程农民参保率偏低等问题提出,要让农民更好地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解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垫资形成的村级债务问题,积极探索筹资方式,完善"新农合"制度,不断提高"新农合"运行质量。  相似文献   

20.
我国在全国农村逐步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政策实施过程中,发现了地方政府套取中央财政资金的行为,通过对政策的评估得出根本原因是资金筹集中、农民缺乏参与性。为解决实施偏差,在政策实施中要注意各政策主体间的利益协调,通过完善筹资工作与补偿模式等方式改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达到政策的推进与政策目标的最终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