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百姓呼声     
新学期开始一个多月了,我们不禁想起了那些父母不在身边的留守儿童们,新学期这些孩子会有父母陪伴在身旁吗?在编辑本期稿件前,我们在诸多读者来信中惊讶地发现,全国各地竟然有那么多人都在关注着留守儿童,为他们的学习生活建言献策,他们有人民教师、机关干部、还有同样远在他乡打工的农民工们。本期百姓呼声栏目选登一组来信,以飨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既为未成年人的成长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同时一些缺乏道德自律的网站又严重威胁了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如何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网络环境,已经成为一个国际性难题。如今,未成年人的健康上网环境问题,成为社会关注和忧虑的焦点。救救我们的孩子吧我们先说一个案例,叫“美男子迷恋紫色男孩,大学生割尸连杀6人”,这是一起令人震惊的案件。在一个大城市里,连续发生杀人案件,一共有6个人被杀,被杀的手法很相似,都是男子,而且年龄都在20~30之间,作案地点有被害人的家、男公共厕所,还有在野外,作案手段非常残忍,不仅杀…  相似文献   

3.
约翰的困惑     
在我们的生活中,原则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但是,很多人却轻易地抛弃了原则。抛弃了原则,自然会受到原则的惩处,这个时候,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就只有自己了。约翰是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一天,他准备好简历以后便去了一家知名企业应聘,经过初试复试的角逐后,他顺利地进人到最后的面试阶段。面试的最后一道题是:有十个孩子在铁轨上玩耍,其中九个孩子都在一条崭新的铁轨上玩儿,只有一个孩子觉得这可能不安全,所以他选择了一条废弃的、锈迹斑斑的铁轨,他的行为遭到了另外九个孩子的嘲笑。  相似文献   

4.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作为合肥市蜀山区的一名人大代表,近年来,我一直在关注儿童的生活状况,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让每一个孩子,特别是有困难的孩子都能得到党和政府以及社会的关爱。都能拥有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对下一代的培养与教育问题逐渐成为家长们所关注的焦点,如何培养自己的孩子,如何才能不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本文重点从遗传和教育两个视角来探讨它们在个体发展中究竟扮演着怎样的角色。遵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一切为了人"的教育目的,我们来谈谈,在个体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两个伙伴——遗传和教育  相似文献   

6.
一个星期六的傍晚.4个不足10岁的孩子在一起相互玩耍打闹,我的孩子也在其中。在玩耍打闹中.我的孩子突然被其他孩子从背后推倒.造成左手腕骨折、门牙磕碎.花去4000多元医疗费.我的孩子不知道自己是被谁推倒的,其他3个孩子都说自己没有推.以致无法确认具体侵权责任人。请问。我们该找谁赔偿损失?  相似文献   

7.
黄莎  夏丹  孙晓娟  许榴琴 《方圆》2023,(20):50-53
<正>检察官们在汇报案件时,会因为涉案孩子的遭遇哽咽落泪,还会因为孩子们重回正轨感到由衷的欢喜,这非常触动我。我一直都觉得,这支队伍是有情怀、有干劲的,队伍里的每个人都是把工作作为一项事业去奋斗追求的“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是老百姓关心、社会各界都非常关注的工作。未成年人案件的办理,也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通过一个案件,我们可以看到孩子家庭教育的问题,看到社会的问题。”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张娟这样告诉《方圆》记者。  相似文献   

8.
李滢 《检察风云》2013,(23):76-77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一个和睦的家庭环境对家中每仑人的身心都有益,特别是稳定愉快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可是。正如再怎么小心舌头和牙齿也会偶尔“打架”一样。两个家庭背景、成长环境、人生经历都不相同的人朝夕生活在一起,  相似文献   

9.
我们生活在一个不断提速的时代。出差是飞机高铁,上网是极速体验,吃饭要争分夺秒,就连蹒跚学步的孩子,都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快些!再快些!”这已经成为了每个人生活中的潜台词。可是,社会的非正常之“快”让我们经历了一月前的高铁之殇:生活方式的非正常之快,让我们的身心面临“不能承受之伤”,攀升的慢性病和心理疾病发病率,很多都是这个“快时代”的副产物。  相似文献   

10.
闹心事几年前,我们收养了一个孩子。现在,孩子的亲生父母找上门来,想把孩子要回去。我们也不想让孩子因为我们而不能与亲生父母生活在一起,但毕竟  相似文献   

11.
《法人》2023,(12):73-76
生活,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场经历和体验。在即将逝去的2023年,我们经历着喜怒哀乐,体验着酸甜苦辣。而法律,则为我们的经历和体验提供着无可替代的保障。本期将带您从法规、案例、处罚三个方面,回顾这一年里广受关注、意义重大的法治事件。从法的角度,为2023年作一个总结。  相似文献   

12.
王直和他的“助教中心”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教育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唤起了更多人对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的关注。留守儿童温暖的“家”在安徽省泾县孤峰村,每当上学和放学的时候:有这样一个动人景象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弯弯的山道上,一位慈容花发、身体硬朗的老人,呵护着几十个孩子,排着整齐的队伍去上学或回“家”。老人名叫王直,今  相似文献   

13.
前不久,一个到南京旅游的合肥女孩因没有回家的路费而打电话向110民警借钱。她之所以提出这个“非分要求”,是因为她知道警方有个“有困难找警察”的承诺:“早就听说南京的警察乐于助人……”在110报警服务台工作的罗警官在接受《法律与生活》半月刊记者采访时直摇头:“嗨,像这种事多了。一老太太打110说老伴心脏病犯了,让我们帮忙送医院,接警人员问家中还有其他人吗,老太太说儿子、孙子都在,并反问我们110送不是免费吗,还一再叮嘱我们千万别叫收费的救护车。还有一对夫妻打110,说他们都要上班,孩子在医院无人照料,让110派人帮他们照看孩子…  相似文献   

14.
《公民与法治》2011,(16):24-25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有一个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规范表述,即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相对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因而,我们过多地关注到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但却对其他方面的生活特别是政治生活的需求问题重视不够。事实上,人之所以是人,  相似文献   

15.
一个原本身世凄苦、被人收养的弃婴,在她11岁时,遭到了自己的伯父强奸后,竟然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生下了一个女婴.当她在养父母的共同努力下,把那个强奸她的禽兽伯父绳之以法时,这个年幼无知的妈妈和她那不谙人事的女儿,却又不得不面对一系列的新问题.作为自己都还需要别人监护的孩子,她的精神损害该如何赔偿?同时,她又如何去监护自己的孩子?作为一个犯罪的产物,孩子算不算是一个潜在的受害者?孩子的生父被判了刑,在这起"刑事附带民事"的案件中,孩子的抚养费又该由谁来支付?没有一个合法的生父,孩子连上户口都成了问题.  相似文献   

16.
李滢 《检察风云》2014,(19):42-43
说起存款我们都不陌生,存款是基本生活的保障。领了结婚证就如同两个人共同在银行开了一个户头,我们要不时往里面存款。这个存款一方面让我们有安全感,另一方面在遇到危机或是困难的时候可以提取,就婚姻关系来说就是当有一方生病、失业、发生意外时,夫妻双方还有信任和希望,而不至于—下子就透支破产,结束两个人的婚姻关系。  相似文献   

17.
《法律与生活》杂志关注丹永安案始于2003年12月。在一个雨夹雪的日子,本刊记者杜智娜走进了丹永安的家。那一年,丹永安的双胞胎儿子10岁。十年前,双胞胎出生时,因医院存在过错,导致两个孩子患上脑瘫,至今未愈。医院方不承认有过错,不愿赔偿。丹永安为给两个孩子治病倾家荡产,他的妻子承受不了打击与他离了婚,他的父母也因照看两个病孙子累倒,一前一后去世。1994年,丹永安走进法院,拿起法律武器捍卫两个孩子的权益,至今已走过漫长的20年时光。本刊关注此案至今,转眼间过去了11年。这期间,丹永安不断申诉,引起32名人大代表和有关领导的关注。《法律与生活》记者盛学友连续两年在全国两会上向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张立勇反映该案,引起张立勇的高度重视。如今,丹永安终于等来了"医院存在过错"的判决!  相似文献   

18.
可我们份钱照交啊”。《两案齐指出租车“政策不当”》、《“的哥”邵长良的反垄断十年》,记录了三个与出租车有关的个案,也记下了“的哥”的生存状态。孩子坠入网络游戏陷阱的父母、误入“淫窝”的良家女子,一样都是弱势群体,他们的情感世界,一样被我们在《我替天下母亲三诉〈魔兽争霸3〉》和《嫂子卧底,搬倒祸害妹妹“鸡头”检察官》中深切地关注。还有一个弱势群体,也颇为令人牵挂。她们是一群“未婚妈妈”!有人说,前足球明星高峰,一个人就造成了王纳文和那英两个未婚妈妈。但是,富足如歌后那英者,如果不是计划生育国策当前,她养育100个…  相似文献   

19.
杨璐 《法治纵横》2011,(8):58-61
“他们还没有长大就没有未来。”从第一次踏足麻风村。台湾女记者张平宜就关注如何让在麻风村长大的孩子回归社会的问题。她不是简单写文章呼吁。而是干脆辞职、放弃原本优越的生活投入到麻风村孩子的教育上来,用一个母亲的心情去关怀抚育这些弱小的生命。  相似文献   

20.
读者来信:我是一名普通的国企员工,我想用我退出国企的补偿金,再贷一部分款,购买经济适用房。我现有一些法律问题想请求贵刊给予解答:1、在婚姻存续期间,退出国企的补偿金算不算夫妻共有财产?2、我想和我丈夫进行房产公证,由于我丈夫自结婚买断工龄(补偿金他交给他母亲保管)后,自己在他妈家看孩子(孩子现在21个月)没有任何经济来源交给家里支配,租房等一切费用都由我一个人承担,他本人同意公证,若离婚不要房子。3、公证能产生效力吗?这是不是涉及我们离婚后的财产分割问题和孩子抚养费用问题?我欲拟的公证书如下:现有经济适用住房60平方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