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钦建军 《求知》2001,(3):22-24
回首“九五”。河西区一路凯歌。优越的人文环境、良好的区位优势、繁荣的商贸商务已经使它成为海河西岸的一颗明珠。望“十五”。河西区人民满怀激情地踏上跨越式发展的征程。我们带着对河西区新世纪腾飞的祝愿,采访了中共河西区委书记吴金祖,请他谈谈河西区的新世纪畅想。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相关研究文献为基础,利用统计数据从实证角度分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面临的发展机遇与比较优势问题。本文认为:随着中国与东盟各国双边和对比贸易投资关系的发展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不断推进,为中国外向型经济发展创造了新的市场机会和国际化环境,北京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面临着新的发展的机遇;北京在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不仅具有优越的区位条件,还具有综合比较优势;如何抓住机遇,充分发挥北京在地理区位、研究开发与人才培养、经济辐射与金融服务、外向型经济发展经验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值得决策层和学术界思考。  相似文献   

3.
一、出口导向战略的弊病出口导向战略的基本理论前提有两个:一是一国运用自己的比较优势在国际贸易中立足及谋得发展。二是一国运用自身的要素优势,扩大产品出口以带动经济发展。然而,在当今社会这两个理论前提都暴露出了其自身的缺陷。  相似文献   

4.
李红梅 《求知》2013,(10):35-37
近年来.天津市河西区政协始终坚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咨政建言、凝心聚力”作为履行职能的主基调.谋划工作自觉把握大局,履职尽责积极融入大局.发挥优势主动服务大局.将政协工作深度融合到河西区全面建设现代化新城区的进程和建设美丽河西的大局之中.以政协的积极作为助推了全区经济社会的科学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自2019年以来,天津市河西区把握发展机遇,立足区位优势,提出“打造网信大厦,发展数字经济”的工作规划,经过三年多的不懈努力,位于新八大里地区的河西区数字经济主题园集聚效应初具规模,使数字经济比肩金融业、设计产业等成为河西区优势产业。2021年,天津市政府印发了《天津市加快数字化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将河西区数字经济主题园纳入全市数字经济“两谷两园两区”布局,这既是对河西区数字经济发展成效的高度认可,更是推动数字经济提质增效的有力契机。结合市委、  相似文献   

6.
郑志刚 《求知》2008,(6):34-35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的发展战略,为我们进一步破解“三农”问题指明了方向、规划了途径。市第九次党代会和宝坻区第三次党代会为我们基层的实际工作进一步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我们宝坻区钰华街道认真分析本街的优势和不足,从自身的实际出发,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身的区位优势,突出城郊结合的地域特色,统筹城乡发展,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协调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也为扎实推进全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7.
穆向荣 《求知》2011,(9):27-28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对于加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感召力和战斗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推动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同样意义重大。天津市河西区陈塘庄街秀峰里社区党委“一班入”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认真学习党中央和中共天津市委及河西区委的相关文件.充分认识到加强党的建设重点在基层,加强社会管理的重心在社区.改善民生的依托在社区,维护稳定的根基在社区,而引领、带动党员奉献社区、服务居民,扎实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的核心在社区党组织。  相似文献   

8.
剑君  珂明 《求知》2012,(4):14-17
河西区第十次党代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系统描绘河西区未来发展的新画卷,规划制定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的新举措,向全区党员、干部、群众提出了"解放思想,务实创新,科学发展,为建设现代化新城区而努力奋斗"的号召。带着对河西区美好未来的期待和祝愿,我们专门走访了中共河西区委书记张杰同志,请他就河西区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向广大读者作一介绍。记者:从现在开始,未来五年是河西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党委面对企业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人开展“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把党的思想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转化为推进公司科学发展的竞争优势,为实现“中国高端装备梦”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组织保证和政治保障。  相似文献   

10.
陈万达 《团结》2009,(1):9-10
近来年,民革贵州省委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中共贵州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发挥民革自身优势,认真履行参政党职能.积极建言献策.为加快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努力和贡献.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不断提高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质量。那么,现阶段及今后一个时期.民革贵州省委会将如何履行好参政党职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服务贵州跨越发展?我认为,要重点突出“三抓”。  相似文献   

11.
浅谈"入世"后陕西开发休闲产业的比较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晓丽 《理论导刊》2002,(10):64-65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产业已浮出水面,并逐渐成为新的重要的经济增长点。陕西在发展休闲业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应紧跟时代潮流,把握机遇,早作打算,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大力发展休闲产业,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相似文献   

12.
朱健 《求知》2022,(1):15-17
<正>"十四五"时期,是天津在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时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宁河区如何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找准自身发展优势,并将优势转化为胜势,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宁河?本刊记者专访了中共天津市宁河区委书记白凤祥。  相似文献   

13.
盖钢 《求知》2000,(5):15-16
近些年,河西区个体私营经济得到了快速、健康发展。这是由于通过多年的积极探索和实践,摆正了政府在发展区域经济中的位置,充分发挥应有的职能作用,突出“服务”特色,为个体私营经济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4.
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和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 ,在给我国产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的同时 ,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 ,迫切需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产业发展战略。本文在分析现有产业发展战略的基础上 ,提出我国在进行产业发展战略选择时应将遵循比较优势和发挥后发优势有机地结合起来 ,以比较优势促进发优势 ,以后发优势带动比较优势 ,形成“联合优势战略”。  相似文献   

15.
田飞  李红哲  陈楠 《求知》2014,(6):51-53
<正>近年来,天津市河西区围绕建设"国际商务城区、多元文化城区、生态宜居城区"的奋斗目标,抢抓机遇、应对挑战、砥砺奋进,全区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在新形势下如何优化产业结构,增强经济活力,用好首都资源,是河西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为此,我们对河西区的产业现状进行了深入调研与分析,并与先进地区进行了不同维度的比较,进而提出河西区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17.
打造河西、陇东两大能源基地,是甘肃省委、省政府的一项重要决策,也是国家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结合学习《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联系实际,我们要在新形势下围绕建设酒泉新能源基地、振兴工业“6+2”行动选干部、配班子,履行好服务、保障、激励三大职能,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科学发展优势、把党的组织活力转化为科学发展动力,让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成为加快新能源基地建设进程的主力军,让新能源基地建设成为检验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实绩的主战场。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温台模式”形成过程中地方政府作用的实证分析,认为在改革开放初期,正是以“反规则”为特征的外延式政府作用优势成就了以民营经济和市场先发优势为特征的“温台模式”,实现了政府与市场的第一次有机结合。但随着整个政府宏观行政生态环境的改变,特别是温台区域自身市场力量的发育成熟,温台区域的发展呈现出许多问题。温台要保持区域发展优势,就需要在加快政府自身改造,在创造内涵式政府作用上下功夫,实现政府和市场的第二次有机结合。而要达到适一目标,就必须实现政府职能的回归和超越。  相似文献   

19.
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发挥自身的理论优势、提升自身的文化内涵、进而稳固自身作为民族道德身份之地位等问题日益凸现出来,本文将从网络环境背后之问题和思想政治教育建设自身出发、于思想政治之根本精神和理论方向探讨其理论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20.
荣建勋 《求知》2008,(10):25-2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三农”工作、实现科学发展的战略性任务。作为具有传统优势的农业县,建设新农村的机遇不可多得,任务也十分繁重。对此,宁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把新农村建设作为全县工作的总抓手,按照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原则,精心谋划,狠抓落实,加快宁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