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元市文化旅游产业统一规划,集中投资建设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和示范基地;加强文化旅游景区开发建设,以景区建设推进旅游目的地建设;注重培育本土品牌,丰富文化旅游内涵;强势开展宣传促销并关注文化旅游产品的流动性特征,形成“广元经验”,促进了文化旅游产业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乡村旅游成为农民致富的重要手段,但乡村旅游景区的建设多数偏重硬件,忽略软件,文化内涵的挖掘更是不足。资金投入不足,文化设施建设滞后,文化意识淡薄,重视不够,人才缺乏,农村难以留住人才是制约景区文化内涵挖掘的原因。重视人才的作用,构建由专家学者、景区建设者和当地农民"三位一体"的人才体系;和当地的地域特点结合,形成品牌效应;根据文化所具有的不同属性,探寻不同的方式传承文化等是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云南省丘北县紧紧抓住云南省实施“旅游二次创业”的机遇,在抓好景区景点开发和资源保护的同时,不断探索民族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形成了以“文化演绎旅游,用文化丰富旅游载体内涵”的发展慎式,进一步提升了普者黑景区旅游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河北省乡村旅游蓬勃发展,但目前这些景区的文化内涵挖掘不足,缺少品牌意识。以河北省沙河市乡村旅游为例,在深度挖掘乡村旅游景区的文化内涵基础上,塑造文化品牌,关注消费者的旅游体验和反馈,做好文化品牌的传播,培育与当地景观相适应的文化品牌。通过政府主导下的多元协作,体制机制的创新,做好文化品牌推广的长效策略等方式使文化品牌得以推广,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5.
摘要:我国旅游景区门票价格管理主要实行的是分级管理、分类作价,在经历了政府统一定价、市场无序竞争后,已逐步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但仍存在很多问题,如景区过度依赖门票收入,部分景区未能实现明码标价,非正当竞争手段泛滥等。我国旅游门票价格管理的对策主要包括:尽量实现景区门票的价格与价值相符;拓宽收入渠道,完善配套设施;科学制定价格水平,等等。  相似文献   

6.
丰富都江堰市旅游文化内涵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旅游业是文化性很高的经济产业 ,又是经济性很高的文化事业。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和根基 ,旅游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和载体。没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旅游业就不可能持续健康发展。都江堰市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 ,素有“天府之源”的美称。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厚重的历史文化沉淀。形成都江堰、青城山、龙池三大核心景区 ,有青城后山、青城外山、灵岩古刹等 72个主要旅游景区点 ,形成了融历史文化、水文化、宗教文化、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五大特点的四季…  相似文献   

7.
乌尤寺院不仅是佛教信仰的载体,也是我市十分重要的社会文化设施,寺院在文物保护、旅游观光、寺庙建筑、经书收藏、对外交流、以及亭园绿化等各个方面,都有其不容忽视的文化价值。提升乌尤文化内涵,是大佛旅游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乌尤寺院不仅是佛教信仰的载体,也是我市十分重要的社会文化设施,寺院在文物保护、旅游观光、寺庙建筑、经书收藏、对外交流、以及亭园绿化等各个方面,都有其不容忽视的文化价值.提升乌尤文化内涵,是大佛旅游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旅游文化是旅游的核心,也是旅游业的灵魂。当代旅游者对旅游差异性和体验性的需求日益增强,深入挖掘资源的文化价值成为景区吸引旅游者的重要举措。青岛八大关景区素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具有重要的建筑、历史和园林文化价值,可以通过划分资源等级、丰富旅游形式、打造旅游路线、加大宣传力度和提高导游素质来促进旅游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昙石山遗址文化内涵深厚,影响广泛,发展昙石山遗址文化旅游意义深远。但昙石山遗址文化旅游开发存在诸多困难,应充分挖掘昙石山遗址文化旅游的丰富内涵,采取各种有效对策,促进昙石山遗址文化旅游更好更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11.
贵州省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景类繁多,气候宜人,物产丰茂,各具特色,很有开发价值,发展旅游事业潜力很大。但是,贵州旅游文化还有很大的差距。大力开发和建设我省的旅游文化,是提升旅游质量和档次的关键,也是"建设旅游大省"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程。  相似文献   

12.
梵净山佛教文化是中国灿烂文化中不可多得的一块瑰宝,但在发展佛教文化旅游开发的层次和档次方面还存在不足。本文从发展理念、规划建设、产品开发、管理体制等因素制约进行深入分析,得出在全域旅游视角下发展佛教文化旅游产业的生态共生模式,提出了要及时更新发展理念、合理挖掘和开发佛教文化旅游资源、拓展景区开发空间、加强宣传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3.
辽宁省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前清文化、红色文化、工业文化、奇观文化吸引力巨大,但文化资源开发深度不够,文化内涵挖掘较少,管理水平较低,针对这些问题,辽宁省在发展文化旅游方面应该提升文化旅游资源质量,扩大宣传力度,提高服务质量,开发主题旅游线路。  相似文献   

14.
黄河三角洲作为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文化多元,既有底蕴深厚的古齐文化和薪火相传的革命文化,又有源远流长的黄河文化和神奇独特的生态文化,更有沿渤海湾,富有鱼盐之利的海洋文化,以及艰苦创业的石油文化,这些多元文化可以归纳为特色鲜明的四色文化。把积极打造“四色文化”作为黄河三角洲旅游开发的长远定位和目标,用文化的理念和目光推动景区建设、旅游产品开发、旅游服务完善等,将会增强区域旅业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旅游要以特色文化为亮点,打造出自己独特的文化旅游品牌.为此,淄博市在景区建设方面,应全力打造“穿越齐国”文化旅游品牌、用大项目提升鲁商文化以及一站式体验蒲文化、主题公园式爱情文化、参与式陶琉工业文化和“舌尖上的淄博”饮食文化等区域旅游目的地品牌,彰显特色文化魅力.  相似文献   

16.
福州市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州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取得较好成绩,但存在的问题也比较明显。福州要进一步提升文化旅游大开放大发展的观念,完善融合发展机制,深入挖掘旅游项目的文化内涵,加快海丝文化旅游开发,打响福州特色文化旅游品牌形象,打造特色鲜明的海西文化旅游目的地城市。  相似文献   

17.
秦皇岛旅游文化开发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人们旅游观赏的文化品位也越来越高,如何满足旅游者日益提高的文化需求,是发展旅游业亟待解决的问题。秦皇岛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浩繁的历史遗产,然而其对外最有影响的旅游景点和宣传形象只有北戴河海滨,深层次的文化内涵还不为人们所熟悉。分析秦皇岛旅游资源,挖掘出秦皇岛这一旅游地的帝王文化、秦文化、孤竹文化、长城文化等文化内涵,提出突出“帝王文化”特色、恢复和构建秦文化和孤竹文化、加强研究长城文化和商贸文化等旅游文化开发思路。  相似文献   

18.
滨海旅游文化内涵不足、海洋文化开发水平低已经成为限制滨海旅游业发展的一个瓶颈。因此,对滨海旅游文化进行系统深入的理论研究,尤其是构建滨海旅游文化结构体系,对丰富滨海旅游文化理论,指导开发滨海旅游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旅游文化理论入手,在总结概括当前关于旅游文化结构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包含滨海旅游景观文化、滨海旅游制度文化和滨海旅游精神文化的滨海旅游文化的构成体系,以期对当前滨海旅游文化理论探讨和实践指导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旅游活动作为一种文化活动,只有充分挖掘本土文化内涵,体现特色的文化精髓,才会更具吸引游客的魅力,才能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宁乡旅游资源根据其文化主题,可以概括为历史名人、宗教文化、保健疗养、文物遗址、新城建设和儒学传统六个方面.将宁乡打造成文化旅游名城须:大力强化政府引导;充分挖掘文化内涵;加强旅游文化建设;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全力打造提升平台.  相似文献   

20.
概念研究是专业研究的基础,从旅游管理专业看,尽管学者专业研究成果已经越来越多,但学科的某些基本概念,如"旅游景区"概念仍然模糊不清,且易与其他概念混淆,给初学者带来了诸多困惑。对此,通过梳理国内外学者关于旅游景区的定义,了解当前旅游景区的概念内容,可以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因此有必要与相似的易混淆的定义加以辨析,结合当前旅游景区发展的现实,提出了旅游景区的定义,并认为旅游景区最重要的内涵特征即旅游吸引力、旅游服务功能和有限的地域空间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