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文 《今日浙江》2005,(15):9-11
去年8月,我省经历了强台风“云娜”的严峻考验。那壮怀激烈的抗台救灾场景,至今还使我们记忆犹新,历历在目。时隔不到一年,我省又一次经受了强台风“海棠”的洗礼。今年第5号强台风“海棠”,虽然没有直接在我省登陆,但由于来势猛、风力强、降雨量集中,其破坏力依然大得惊人。面对“海棠”的袭击,省委、省政府科学决策,周密部署,各级领导高度重视,靠前指挥。全省上下众志成城,未雨绸缪,争分夺秒转移和抢救群众,竭尽全力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壮歌。台风来临前:未雨绸缪,将危险地带群众大转移我省是一个洪、涝、台、潮…  相似文献   

2.
丁文 《今日浙江》2006,(16):19-19
最近这次50年未遇的超强台风“桑美”袭来前,我省各地转移群众100余万人,沿海地区回港避风船只共34313艘。其中,“桑美”登陆点所属地温州此次人员转移人数有50多万人,达到历年之最。有专家评价,在短短的三天左右时间内,实现百余万人转移并安置,对组织严密的军队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强台风过后,人们在总结反思。有人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假如没有这么多人转移,在这次强台风中,我省会有多少人员伤亡?也许,谁也无法给出一个准确的数字,但大家都一致认为,伤亡人数肯定要比目前多得多。“人是最可宝贵的。人命关天。”…  相似文献   

3.
《今日浙江》2005,(16):1
今年第5号台风“海棠”和第9号台风“麦莎”已相继离去。相隔时间极短的两次台风,以其巨大的破坏力,让浙江人民在巨大的自然灾害面前经受了严峻考验。正是由于在省委省政府科学决策、靠前指挥下,全省上下坚决落实防台工作措施,科学主动地避灾救灾,在抗御强台风的艰巨斗争中创造了“了不起的奇迹”,实现了温家宝总理提出的“尽最大努力减少灾害损失”的工作要求,取得了抗台救灾斗争的胜利。正如省委书记习近平所指出的,这充分反映了我们的广大党员干部宗旨意识得到明显增强,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高;充分体现了我们较强的执政能力、扎实的工作作…  相似文献   

4.
去年7月18日至10月4日,我省连续遭受“海棠”、“麦莎”、“泰利”、“卡努”、“龙王”强台风袭击和影响。“麦莎”、“卡努”分别横贯、纵穿我省腹地,影响全省,在浙江大地狂刮12级以上强风, 倾降百年一遇暴雨,肆虐人民生命财产。面对一次次狂风骤雨、惊涛骇浪的凶猛袭击, 面对一场场与狂风、暴雨、洪水争抢人民生命财产的硬仗恶战,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有力指导下,省委、省政府科学决策、正确领导,全省军民奋起抗击、连续作战,用战胜一次又一次台风灾害的崭新成  相似文献   

5.
金哲 《今日浙江》2013,(19):24-25
这是一场令人震撼的大考:最高级别的红色预警响起,强台风“菲特”10月来临,浙江多地汛情告急,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6.
舟来 《今日浙江》2004,(16):7-10
又一场严峻考验摆在了省委、省政府决策层的面前。2004年8月8日20时,台风“云娜”在吕宋岛以东洋面生成后,旋转着、咆哮着向偏北方向推进。几天以后,猛然变向,向西北方向扑来。这里,正是浙江海域。浙江省气象台24小时不间断地收集、整理、分析卫星传输回来的各种数据,最终的结论是:8月12日20时,云娜,即2004年第14号强台风,正面突讲浙江腹地。月盛以人为本,尊重人的生命,一甄艘黑减少人员伤亡,是我们党委政府防台抗灾的首要任务8月12日傍晚,暴风雨来临前的杭州城。一辆辆小车驶进浙江省水利厅大院。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习近平等省领导…  相似文献   

7.
8月6日凌晨3时45分,台风“麦莎”在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县干江镇登陆,毁掉了干江全镇一半的田地。由此,“麦莎”一路北上,肆虐百城:浙江温州、台州、宁波、舟山、丽水、嘉兴、湖州和绍兴等8个市、49个县市区,623个乡镇受台风“麦莎”影响,840.3万人受灾,倒塌房屋13000多间,因灾死亡2人,失踪2人。浙江直接经济损失达65.6亿元人民币。江苏,“麦莎”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2亿元。上海,地铁停运,机场关闭,16万人被安排转移。山东,已减弱为热带风暴的“麦莎”仍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7.6亿元,其中农业经济损失22亿元。北京以100万防汛之众等待“麦莎”。…  相似文献   

8.
“关键时刻站出来”,这是浙江遭受今年第14号强台风袭击后,胡锦涛总书记就抗台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时,对我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提出的明确要求。关键时刻站出来,这对领导干部和广大共产党员的政治素质是一大考验。去年春天,非典突如其来。抗击非典,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到国家利益和我国国际形象。我们看到,在这样的关键时刻,我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坚决地、勇敢地站了出来,与全省人民一起,夺取了抗击非典和经济建设的双胜利。同样,当14号强台风肆虐,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受到…  相似文献   

9.
朱卫东 《中国保安》2005,(19):42-43
8月5日凌晨1点30分,今年九号强台风“麦莎”袭击南通,长江中的开沙岛突然间狂风大作,暴雨倾盆。江苏省南通市保安服务总公司驻华能保安队保安陈建华根据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要求,提前一个小时和单位值班人员一同冒雨前往关闭防汛闸。当他们行至距防汛闸5米处,农用电线在高高的水杉树头上摇晃,不停地闪着火花,脚下是雨水浸湿的杂草丛。汛情就是命令,容不得半点犹豫,于是两人冒险分两次冲到闸上,开始下闸拦水。由于江水的迅速上涨与内河产生级差较大,闸门下至三分之一处被卡死,任凭两个人怎样用劲都没用。陈建华立即用电台报告队长,三名增援的…  相似文献   

10.
傅元 《今日浙江》2004,(16):11-14
14号强台风直接在台州一燕姗黑登陆这一天,台州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在暴风骤雨里,靠前指挥面对14号台风的直面冲击,台州市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把防台抢险工作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来抓。市领导靠前指挥,顶风冒雨奔赴一线指导防台抢险工作。12日白天,台风“云娜”虽然还未登陆,但狂风暴雨已挟威而至,靠海吃海的渔民站在了风口浪尖上。上午8时,台州市委书记蔡奇来到市防汛指挥部,当得知7时10分左右,浙临渔5310号船在温岭石塘外海螺旋桨失灵,风大浪高无法进港,船上9名人员安全受到威胁时,立即指示市海洋渔业局及海警支队、台…  相似文献   

11.
“宁听群众骂声,不听群众哭声”!这是在抗击台风“桑美”转移群众时浙江基层干部的口号。在台风来临之前,浙江各级基层干部按照上级要求,果断执行和落实“防、避、抢”应急预案,采取各种措施,及时组织了百万群众大转移,把台风“桑美”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骂声”无非有两种:一是对工作不满意会骂;二是对工作不理解也会骂。在涉及安全的工作方面,自然灾害面前,应该说大部分群众是比较通情达理,也有个别群众由于对组织在确保人员安全采取的强制性措施,怕麻烦、不理解,还会有抵触情绪,出现骂声。在事关原则、事关群众的利益,事关群众的安全问…  相似文献   

12.
怎样体现党员先进性,怎样做个先进党员?两个多月来,浙江苍南县党员干部在抗御“海棠”、“麦莎”、“泰利”、“卡努”四次强台风中,以实际行动作出了有力的回答。“只要还有一口气,也要把村民转移出来”2005年7月18、19、20日,第5号超强台风“海棠”。伴随着大潮肆虐袭击苍南县,全县普降暴雨和特大暴雨,局部雨量达734毫米,山洪暴发,水库暴满,霞关、桥墩、灵溪、观美等地倾刻成为汪洋大海,水深1.7米至2.2米,90万群众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霞关镇地处海边,地势较低,为全县重灾区之一,澄海村为该镇地势最低村,19日这天,有800多人将要被洪水…  相似文献   

13.
正在一次次强台风的历练下,浙江人民摸索出了先进的抗台经验。面对今夏台风登陆数量明显偏多的情况,浙江坚持"生命至上"的防台理念和"转移避险"的科学举措,发挥基层防汛防台组织作用,强化监测预报预警,提前转移群众,有力有序应对了今年的台风。浙江傍海而生。汹涌的波涛、起伏的潮汐、不息的海流,无时不刻不在为她带来资源和动能,但在长达6600公里的海岸线上,也铭刻着大海带来的一次又一次的深创剧痛。最频繁的,莫过于台风。"汽车贴上墙,人在地上爬,瓦片树上插。"这是浙江人对台风最  相似文献   

14.
最近这次50年未遇的超强台风"桑美"袭来前,我省各地转移群众100余万人,沿海地区回港避风船只共34313艘.其中,"桑美"登陆点所属地温州此次人员转移人数有50多万人,达到历年之最.有专家评价,在短短的三天左右时间内,实现百余万人转移并安置,对组织严密的军队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相似文献   

15.
今年以来,我国珠江流域、闽江流域、辽河流域和淮河上游发生了大洪水,“海棠”、“麦莎”等强台风在福建、浙江等省登陆并影响内陆地区。国家防总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张志彤日前表示,目前全国主要江河主汛期基本结束,但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差异较大,灾害性天气随时可能发生。一是从历史情况看,9至10月份仍有部分江河可能发生大洪水,尤其  相似文献   

16.
蔡奇 《今日浙江》2005,(23):26-27
坚持思想重视,领导靠前;坚持以人为本,科学防避;坚持加强巡查,果断处置;坚持党政军民团结奋战。今年以来,台州市频频遭受台风袭击,“海棠”、“麦莎”、“泰利”、“卡努”等4次台风先后影响我市,其中“麦莎”、“卡努”在台州登陆,这在台州历史上是十分罕见的。除“泰利”台风与我市擦肩而过外,其余3次台风都来势凶猛,破坏力极强。在台风接连来袭的紧要关头,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以“不死人、少损失”为目标,全力以赴,连续作战,打了一场又一场硬…  相似文献   

17.
何利平 《中国保安》2004,(21):50-51
海面惊涛骇浪;陆地狂风肆虐,房屋倒塌,电线杆折断,大树连根拔起,铁架子扭成麻花状倒在路边。8月12日,令全国人民震惊的第14号强台风“云娜”在浙江省台州市登陆,风力达到12级以上,是1997年以来在浙江登陆的最强台风。此次台风范围广、风力强、雨量大、来势猛、灾害重,在13个小时内,夺去了115条生命,卷走了153亿元的财产,有859万人不同程度受灾。面对强台风的袭击,路桥保安以顽强无畏的气概,开展了一场与“云娜”抗争的救灾大行动。本着“在台风到来之前,充分做好各类应急预案,最大程度减少损失”的原则,台州市路桥区保安服务公司领导在风暴…  相似文献   

18.
“麦莎”、“珊瑚”“泰利”、“卡努”……8月以来,为应对来势汹汹的台风灾害,民政部已经启动1次三级响应,5次四级响应。救灾应急响应启动的根据,正是最新颁布的《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和《民政部应对突发性自然灾害工作规程》。2005年5月14日,《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正式经国务院批准,向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印发。这是我国救灾应急工作制度化建设进程中的一件大事。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各种重大自然灾害分布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慈溪市创新抗灾模式,全面实施减灾安居工程,经受住了去年的“7·22”龙卷风,“韦帕”、“罗莎”等强台风和今年年初罕见雪灾的考验,全市城乡无一例困难群众的房屋倒塌,基本实现了在自然灾害来临时“安居”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8月12日晚8时,14号强台风“云娜”正面袭击浙江,从台州、温州登陆。这是自1990年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强台风,造成的危害十分严重,民众生命和社会经济损失惨重。但是台温人却没有呼天抢地、咒怨上苍,有的只是不屈不挠、奋起抗灾的场面。细细感悟台温人救灾,所获甚多。感悟之一:自然。在台温所到之处,遇到的台温人都很平静,包括在台州第一人民医院里的伤者,没有情绪激动,不能自已。台州一位重灾区的官员说:天灾是无法避免的,况且在台风到来前,我们方方面面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尽可能减少危害损失。这应该说代表了绝大多数台州人的认识。感悟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