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会议     
Smith:Mary,我们计划在下午3点钟开会.你都安排好了 吗? Mary:是的,Smith先生。我们将使用二楼的会议室开会。 S:很好.这个会议很重要。开会前我们在哪里接待来宾? M:在餐厅吧。那里比较宽敞。 S:我们还有几位外宾来参加会议。 M:我已经安排了一位翻译员,不过我听说这些外宾都会 讲英语。  相似文献   

2.
正好多时候,我们跟这个世界过不去,其实只是跟身边的某个人过不去。比如上司。在中国人的精神世界里,一直有两个分裂的自己:一个是在上司面前唯唯诺诺的自己,一个是在上司背后骂骂咧咧的自己。于是,就有了一场漫长的拔河,你与领导,心与世界。用力吧,你会混得狼狈;撒手吧,内  相似文献   

3.
刘原 《廉政瞭望》2014,(9):74-74
能驱动人们回乡的节日,首推春节,其次便是清明节。清明在路上的人中,缅怀先祖者有之,祈求风水者有之,顺带省亲者有之,怕了城里的雾霾趁机开溜洗肺者有之,利用大好假期谈情说爱者亦有之,断魂说不上,销魂或许有。  相似文献   

4.
天地大之者莫过于人,人大之者莫过于做人,做人大之者莫过于时刻能为别人着想。关门本是微不足道的生活小事,可是笔者近日看到这样一则公告:“警告本单元经常半夜回:来的人,请务必轻手带门,因为你半夜关铁门的巨大声响已经使多人患失眠症及神经衰弱,严重侵害了我们的健康,请你看到本公告后自行改正,如果仍是执迷不悟,我们将联名告你,并找你索赔。”公告的署名是愤怒的众邻居。没想到吧,关门这等小事也会引发这么剧烈的邻里纠纷,甚至要诉诸法律。另外一件小事是我的同学讲  相似文献   

5.
《党建》2016,(4)
正"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又逢四月,又到清明,人们自然想起远去的亲人。在中华民族这个最重要的祭祀节日里,我们不能忘了千千万万为了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而英勇奋斗,直至献出宝贵生命的英烈们。一个伟人说过:每一个活着的人请多到烈士陵园走走吧,比比他们,我们前进道路上的困难算得了什么,我们还有什么私心杂念不可抛弃吗?革命英烈长眠之地,也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前仆后继走向一个又一个历史征程的缩影。每一块革命  相似文献   

6.
正2008年,在美国费城的沃顿印度经济论坛上,印度前总统阿卜杜尔·卡拉姆演讲的题目是《领导怎样处理失误》。有记者问:"你能从自身的经历中举例说明领导该如何处理失误吗?"卡拉姆回应道:"让我来告诉你我的一段经历吧。"1973年,我有幸成为印度卫星运载火箭项目的总指挥。我们的任务是在1980年之前,将罗西尼号  相似文献   

7.
朋友的儿子小李,一年前从一个普通乡干部走到县一级领导岗位。最近,他来我家看望我。我问他:“小李,你一年县官当下来,学习多、见识广,水平一定提高得很快吧?”小李则苦笑着答:“哪里!哪里!水平没有多少提高,酒量倒提高得很快。”听锣听声,听话听音。小李的话里有着一种难言之苦。我是很赞赏他这种坦率态度的。因为从小李的话音里,小李“水平”提高不快,这和酒量提高得很快,大有关系。  相似文献   

8.
从《看世界》杂志上阅读到一篇题为《芬兰的领导最廉洁》的文章,当看到该国“三十年来,只发生过一例官员受贿赂”的报道时,似乎有点儿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该不是在吹牛皮吧?然而,应二叔之邀去芬兰,感受了一下芬兰人的廉洁,这种疑惑迅速地烟消云散了。我的二叔在中国驻芬兰大使馆工作,在我刚到的这天晚上,他就与我聊起了我最感兴趣的话题——廉政。二叔就该国的廉政评论说:“芬兰政府的廉洁值得各国学习。每年的新年前夕,当地都有送礼的习俗。我们大使馆给有关政府官员送的礼很简单:一瓶茅台酒一筒茶叶,另外再加一瓶红酒,感谢他们一年来给…  相似文献   

9.
正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讲了这样一段很深刻的话:"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走向何方?中国到了今天,我无时无刻不提醒自己,要有这样一种历史感。""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五千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来端详今天,是我们自信的一个重要依据。中国道路是一个大概念,全方位地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  相似文献   

10.
太行之魂     
"红日照遍了东方,自由之神在纵情歌唱!看吧!千山万壑、铜壁铁墙,抗日的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气焰千万丈。听吧!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我们在太行山上,山高林又密,兵强马又壮。故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他在哪里灭亡……"  相似文献   

11.
正共产党员的生命,有两个起点:经过10个月的孕育,我们离开母体,拉开人生的序幕;经过更长时间的沉淀,我们加入党组织,开启政治的旅途。记住自己的生日,满怀的是对母亲的感恩;记住自己的"政治生日",践行的是对信仰的承诺。牢记这两个生日,我们才能时刻体认双重身份,时刻铭记从哪里来、为何出发,以及到哪里去、如何抵达!(《人民日报》)  相似文献   

12.
人贵好问     
正人是带着问号来到世界上的。人从有思维开始,就在不断地思考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会问,是人的"标签"之一。上学爱问,执经问难,可能成为学霸;做事爱问,可能成为专家;从政爱问,可能成为一方领袖。许多名人都有自己的不俗之问,我最欣赏的有四。第一是毛泽东:"问苍茫大地,谁主沉  相似文献   

13.
下基层     
正有个领导下基层,其中有项安排,就是参观菜市场。这个菜市场虽说规模不大,却看得出是个精品店。领导心里很高兴,走到一个肉摊前,和声细语地问:"肉不错啊,生意怎么样?"卖肉的是个年轻人,愣头愣脑地答道:"平时挺好,可今天一斤都没卖。"领导忙问:"为什么?""听说领导来了,一般顾客不让进。"领导似乎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就笑着说:"这样吧,小伙子,我来两  相似文献   

14.
智慧 《党风建设》2003,(7):40-40
去年底,从《看世界》杂志上阅读到一篇题为《芬兰的领导最廉洁》的文章,当看到该国“三十年来,只发生过一例官员受贿赂”的报道时,似乎有点儿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当然也不相信这一事实,30年仅有一位官员受贿,这该不是在吹牛皮吧?然而,今年初,应二叔之邀去芬兰,感受了一下芬兰人的廉洁,这种疑惑便迅速地烟消云散了。  相似文献   

15.
笔者在日常工作中观察到,上级机关的同志下基层检查工作,通常有两种走法:一种是跟人走,即跟着被检查单位的领导走;另一种是“跟我走”,就是让接受检查单位的领导跟着自己走,我想到哪里看就到哪里看。  相似文献   

16.
胡锦涛同志在一次讲话中明确指出:要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改进作风的实际行动取信于民,在全党大兴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的求真务实之风。十六大刚刚结束,胡锦涛同志就带领中央书记处的同志前往西柏坡学习考察,走访群众,重温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关于艰苦奋斗的论述,强调要始终牢记“两个务必”;非典肆虐期间,中央领导同志深入医院、学校、企业,哪里疫情严重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在中央的要求下和中央领导同志身体力行的感召下,全国各地如实报疫情,尽快办实事,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东西大大减少。这些,都让我们感到一股清新的务实之风…  相似文献   

17.
明光 《学习导报》2012,(8):54-56
"山鸟啼,红花开,阳光照大路,少先队员扫墓来……"清明将至,循着歌声,我们以天安门广场庄严肃穆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为基点,奔赴祖国大江南北,去寻访英烈最后的安息之地——  相似文献   

18.
<正>在重庆直辖17周年之际,重庆日报、重庆晨报推出了"君从何处来——重走湖广填四川移民之路"大型采访活动,在重庆和湖北屡掀热潮,影响全国。在我看来,这一策划,不是发思古之幽情,而是一段寻梦之旅。"君从何处来?"问得好。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忘本,要时时问问自己:我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三千年巴渝历史波澜壮阔、起伏跌宕,几多英雄、几多先贤、几多战乱、几多悲歌!这些悠远的历史、曲折的故事、传奇的人物、悲壮的往事,渐渐被淹没在时空的烟尘中,遗忘在记忆的深处。这就形成了重庆人的历史人文断层。这个断层,应当填  相似文献   

19.
仲和 《党建文汇》2009,(3):56-56
我们县政府办公室准备招考一名秘书,过了N次堂后,一百来人都在独木桥上落了水,现在剩下的是三选一了。我们领导说,组织一场考试吧。  相似文献   

20.
寻根问祖是炎黄子孙的世传家风和至高美德。一个人,一个团体,都应该问一问、找一找他的祖先是谁,他的起源在哪里?这里要考证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步兵旅的祖籍在哪里?祖籍之源——井冈山、东固山我们经过详细考察历史资料,苦苦追寻历史源头,简略的回答是:驻港部队的前身,是毛泽东、朱德亲手缔造和直接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第一军团之一师一团(红一团)。而红一团的最早来源却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时组建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三湾改编时第一师缩编为第一团,"朱毛会师"井冈山后,第一团编为红四军第三十一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