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的重要观点和一系列涉及"收支管平"影响财政支出导向的改革措施。基于Armey曲线分析,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财政支出与社会福利之间都存在非线性关系,且改善民生和促进经济增长这两个目标并不矛盾;基于民生支出的前提下,财政支出规模还有上升的空间,但当前财政支出结构极为不合理,故要改变"重经济,轻民生"的导向。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实施以民生为导向的财政政策,民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但其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用于民生领域的财政支出仍显不足,财政支出管理和控制机制尚未健全,民生支出难以实现持续高增长等.因此,要着力落实以民生为导向的财政政策,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规范权力运作机制,支持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收入分配政策,建立充分反映民意的利益表达机制和以民生为导向的政府绩效评估机制,健全各级政府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  相似文献   

3.
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在2020年实现居民收入倍增,为我国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公共财政逐渐向民生财政发生演变。笔者通过Eviews软件分析了民生财政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密切相关性,同时指出虽然民生财政支出结构在经济增长的环境下不断优化,但是还存在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占民生财政比重过大、医疗卫生比例还需要提高、教育支出占民生财政支出比重不均衡、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整体水平偏低等问题,因此,在居民收入倍增的计划下,优化民生财政结构尤其重要,应通过降低一般性公共服务支出、提高医疗卫生比例和教育支出、增加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等措施满足居民收入倍增环境下对社会保障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财政政策对经济运行的影响是宏观经济研究的核心问题.但相关文献都侧重于财政支出、税收等对宏观经济的单方面影响.本文构建了基于财政支出、税收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从模型推导可知,在给定税收、财政支出政策的变化路径时,税率与经济增长存在"倒-U"型关系,政府投资性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正相关,社会福利不仅与政府支出规模有关,还受到其支出结构的影响.实证检验显示,在我国经济运行中,总产出、消费、投资、政府支出、税率、利息率、工资水平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存在最优宏观税率,政府投资性支出对经济增长率存在正向影响,但对社会福利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且在不同经济区域上存在较大差异性.这说明财政支出、收入政策的稳定性,差异性的区域税收制度安排和政府支出结构,有利于不同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5.
经济增长成果被不合理分配、还富对象界定困难、国家主义政策路径的选择,这些是现阶段中国国情下构建“藏富于民”财政政策的困境. 构建我国“藏富于民”财政政策的路径有:推动税制改革,加强财政监管,限制高收入;经济转型走向消费主导,扩充中等收入;财政支出用之于民,托高低收入.  相似文献   

6.
1877年德国经济学家瓦格纳预言财政支出比重将有扩大的趋势.100多年来的世界各国的发展史也证明了这一点.但最近的数据表明,财政支出比重在许多国家不升反降.我们通过考察财政支出增长的若干理论,认为财政支出比重并不能反映政府干预经济的水平,并且财政支出比重今后可能不会再上升.  相似文献   

7.
樊勇  王蔚 《公共管理学报》2013,10(1):10-18,138
“扩权强县”改革作为现行政府间行政管理体制的重大调整,“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要求扩大县城发展自主权,稳步推进“扩权强县”改革试点.运用差分内差分方法和个体固定效应模型,以浙江省县政扩权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对比分析了“扩权强县”改革对扩权和未扩权以及扩权内部强、弱县之间的县城经济和财政收入的不同影响.结果表明:改革有力地促进了扩权县的县域经济和财政收入;改革对强县的促进作用比弱县更为显著;强县发展在较大程度上依赖固定资产投资和地方财政支出;二、三产则更有助于弱县的发展.基于上述研究结论,对各省下一阶段推行“扩权强县”改革的提出如下政策建议:省市政府应实现从“强县扩权”到“扩权强县”的跨越;强县政府应摆脱对“投资型”增长方式的过度依赖;弱县政府则应优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中,税收水平的增长差异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一方面,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相比,宏观税率和税收增长率对经济增长的抑制效应不同;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很大的不平衡性,与之相联系的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转移、扩大对外开放、经济逐渐融入全球化、市场化和城市化等差异深刻地影响了税收增长的程度和方式.因此,要提高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税收贡献度,应建立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与宏观税负之间良性互动的影响机制;增强中西部地区承受税收负担冲击的能力及处理税收与财政支出关系的理财能力.  相似文献   

9.
胡锦涛民生思想的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战略任务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基本要求是“三为民”,核心价值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其实践是目标“社会和谐”、过程“战略高瞻远瞩、政策求真务实、密切联系群众、应对机遇挑战、健全实践载体、制度改革创新”与效果“民生保障‘稳’、民生改善‘进’”的统一.这深刻揭示了发展民生,必须坚持民生本质与民生现象、民生现实与民生未来、民生主体与民生客体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求知》2017,(8)
<正>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是一次关系到未来五年津沽大地发展前途与命运的重要会议,会上李鸿忠书记在肯定以往成绩、赞赏过去成就的基础上,描绘了未来五年天津市发展的宏伟蓝图。五年以来,全市扎实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天津实施,坚持民生为本,将财政支出的75%用于民生领域,每年实施20项民心工程惠及千家万户,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2%和11.1%,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以内,为全  相似文献   

11.
蔡秀军 《民主》2013,(10):27-28
当前居民收入分配失衡问题突出,主要表现在: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尚不同步、居民收入分配“两个比重”相对偏低、城乡间居民收入分配差距难以缩小、行业间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增大等四个方面。笔者认为,要实现收入分配均衡的目标,应该以“民富、民生”为导向,从托底、扩中、限高三大方面发挥好财税政策的杠杆作用,推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2.
时政纵览     
<正>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8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会议强调,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强化就业优先导向,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稳定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13.
张秀英 《理论探索》2007,(3):106-108
就业是民生之本。当前扩大就业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就业机会不多,就业质量不高,农民实际上也存在着失业。为此,要改进和完善劳动力统计方式,加快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信息化建设;消除就业歧视,建立公平、公正的劳动力市场体系;建立以劳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教育培训体制,提高求职者的就业能力;发挥政府管理职能,把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结合起来,增加经济增长的就业含量。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重庆市坚持“民生导向促共富”的发展之路,对完善新时期社会结构,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实现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协调发展,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和探索,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全国具有一定的推广和示范价值。  相似文献   

15.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控制行政管理费过快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及政府职能的转变,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是现行财政支出中行政管理费增长过快的问题仍然突出.正确分析行政管理费用不正常增长的原因,加快财政预算制度改革,调整财政供养人口构成,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对于降低行政成本,控制行政管理费用过快增长,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四川民族地区的具体情况决定了其不应一律采用“经济增长主导型”的发展模式,而应区别不同地区的情况及地区的区域功能定位,选择不同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社会建设优先型”的发展模式指的是在国家和政府的主导下,优先发展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各项社会事业这样一种发展模式。这一发展模式的主要关注点不是努力缩小与先发展地区的经济差距,而是以提高人类发展指数、消除人类贫困为直接着眼点,以保护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为重要内容,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主导性目标。  相似文献   

17.
县级财政支出影响到本地的经济社会发展,财政支出结构对地方经济和社会各领域发展存在着明显的影响,通过对黑龙江省县级财政支出水平与本地经济社会发展不同领域的影响程度的实证分析,找出当前支出存在的问题,发现化解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科学评估引进外资效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把外资外贸的“数量导向”转变为“发展导向”,才能有效防止“贫困化增长”出现  相似文献   

19.
发展民主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抓手,保障和改善民生离不开民主制度的有效运转。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新形态,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鲜明的人民性,蕴含着“以民主促民生”的价值导向逻辑。所谓以民主促民生,即是通过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来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这既是在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的内在要求,又是全过程人民民主超越西式民主的优势所在。全过程人民民主以民主选举聚合民生需求偏好,以民主协商制定民生公共政策,以民主监督推进民生政策有力执行,以民主立法为民生建设提供法治保障,把民主机制贯穿于民生建设全过程,有助于切实解决人民群众需要解决的“急难愁盼”问题。新时代以全过程人民民主促进民生建设,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健全民主链条,增强人民群众的参与意识,将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优势转化为民生建设绩效,不断推动以民主促民生建设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0.
发展民主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抓手,保障和改善民生离不开民主制度的有效运转。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新形态,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鲜明的人民性,蕴含着“以民主促民生”的价值导向逻辑。所谓以民主促民生,即是通过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来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这既是在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的内在要求,又是全过程人民民主超越西式民主的优势所在。全过程人民民主以民主选举聚合民生需求偏好,以民主协商制定民生公共政策,以民主监督推进民生政策有力执行,以民主立法为民生建设提供法治保障,把民主机制贯穿于民生建设全过程,有助于切实解决人民群众需要解决的“急难愁盼”问题。新时代以全过程人民民主促进民生建设,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健全民主链条,增强人民群众的参与意识,将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优势转化为民生建设绩效,不断推动以民主促民生建设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