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承》2016,(11)
"能人腐败"现象的发生,究其根源主要是个别党员领导干部思想观念蜕化,经不起金钱和利益的诱惑,出现权力寻租、权钱交易、权力私化等腐败行为。抑制和治理"能人腐败",要从根本上和制度上选准人用对人,注重"阳光监督",防止"带病提拔",坚决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易腐的保障机制、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  相似文献   

2.
声音语丝     
《楚天主人》2013,(3):49-49
甘当"太平官",这种不作为,对事业造成的危害不比贪污腐败小。——安徽省委书记张宝顺改革必须破除部门既得权力和利益格局形成的阻力,必须改变政府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的现象,"政府部门"不能成为"部门政府"。——武汉市市长唐良智  相似文献   

3.
<正>反腐风暴之下,落马官员之中多有"一把手"。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一把手"原来又多是"好同志"。究竟,他们是怎样一步步沦为"阶下囚"的?有的是被体制内身边人、下属、同僚拉下水,有的则是为体制外不法商贾所俘虏被"拿下",总之成了被"围猎"的对象。对于这种"围猎"现象,习近平同志在今年年初就严肃地指出,"一把手"手中掌握着很大权力,各种诱惑、算计都冲着你来,各种讨好、棒杀都对着你去,往往会成为被"围猎"的对象。"一  相似文献   

4.
"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命题,更是一个现实任务。在社会主义中国,权力的本质属性是人民性。"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人民主权原则在宪法上的体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既是中国共产党人  相似文献   

5.
<正>我们要看到:在种种权力中,组织权力是最大的权力;这个"提拔官员"的权力太大了,也就太危险了,"卖官"现象不断滋生就是一个明证。"宁在山头望监狱,不在监狱望山头。"这是土匪座山雕的"人生信条",现实中的座山雕恰恰是进了监狱、且病死在监狱;如果在今天,这话被演绎成"宁在官场望监狱,不在监狱望官场",那是怎样一个情景?  相似文献   

6.
《群众》2010,(11):59-59
<正>作为宿迁市主城区"一体两翼"中的"东翼",近年来,宿豫区围绕"两年再造新宿豫"的奋斗目标,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三化"带"三农",坚持基础设施配套、城市功能布局、社会事业发展、城市建设品级、城市管理标准"五大统筹"协调推进,各项经济和民生指标在"量"和  相似文献   

7.
有这样一些人。他们一辈子都学不会承认自己的错误。当这些人成为管理者后,他们得到了权力和手段.得以在下属面前掩饰和隐瞒自己所犯的错误,或背是通过狡猾的手段把责任推到下属身上二。当然这一切他们部做得不露痕迹。  相似文献   

8.
目前,村庄发生原子化的现象,以前的长老统治和礼治秩序不复存在。同时,乡镇政权性质发生改变,从以前的"汲取型"政权变为当前的"悬浮型"政权。这些凸显了目前基层政权所存在的"权力缺失"现象,即在基层政权缺乏基础性权力、权力的权威性资源和配置性资源。另外,上述问题也凸显了当下上访的结构变迁,从"维权型"上访变为"谋利型"上访,从"依法上访"变为"以法上访"。这种权力缺失与上访的结构转型导致了上访治理策略的非常规化。在上访治理中,基层政权开始使用各种策略替代权力进行上访治理,上访治理成为一种"权力的私性运作";同时,基层政权也开始使用策略对现有权力进行"最大化",利用村庄资源与话语,重构自身在村庄中的制度性能力与权力的权威性资源,为上访治理进行铺垫。权力缺失、上访转型同上访治理策略之间的关系反映了目前的上访治理不能仅仅围绕治理本身,而应该重建国家在村庄中的存在,重建基层政权的基础性权力,同时,打破权力话语,重建基层政权的权威性资源,以应对目前的上访大潮。  相似文献   

9.
排除市场壁垒,就是要把政府扛在自己身上原本属于市场的权力完璧归赵。只有破除政府制造的"暗门"、"偏门"、"后门"、"旋转门"、"玻璃门",才能真正解决政府管理经济权力非正当设置、非理性行使、非规范运作的问题,将市场壁垒扳倒出门。排除"暗门",须构建涵盖四级政府的权力清单制度体系;堵住"偏门",须完善统一规范的行政许可制度;取缔"后门",须构建审批流程标准制度;关闭"旋转门",须构建政企政社无利益瓜葛制度;剔除"玻璃门",须构建监管规范标准制度。  相似文献   

10.
正权力观是人们对待权力问题的基本看法和态度,是关于国家和社会权力的根本观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领导干部不论在什么岗位,都只有为人民服务的义务,都要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行使权力的最高位置,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行使权力的根本标准",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些重要论述,从权力主体、权力价值、权力行使、权力制约等方面,深刻揭示了共产党人权力观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进  相似文献   

11.
在新形势新任务下。如何搞好反腐败工作。是摆在新的中央领导班子面前一个非常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对于政治规律性的把握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也表明了我党反腐的决心,意义十分重大。同时。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防治腐败的制度机理。提出了反腐倡廉的现实路径。"反腐治本。重在制度"。  相似文献   

12.
黄也平  侯盼 《求索》2012,(2):176-178
在最近的10余年间,民生新闻已经成为了"火"遍天下的传播现象。无论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情况皆然。然而当下的新闻批评,对鸡毛蒜皮、小是小非的民生新闻现象似乎很不以为然。且,执有批评看法的人颇多。事实上,民生新闻所以会"审俗",主要是由于在普通民众中存在着本能的"审俗需要"。正是平民百姓的"审俗需要",才最终形成了民生新闻的"审俗现实"。所以,我们不仅需要正视民生新闻的审俗现实,也需要尊重民众所拥有的审俗权力。  相似文献   

13.
正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叶小文:如何把权力关在制度的笼子里,尤其是把支配资本的权力关进法治的笼子里。不受制约的权力难免腐败,绝对不受制约的权力有可能绝对腐败。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需要诊治"诚信缺失症",需要综合治党、德治、综治、长治等。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行政学院原副院长周文彰:提出"百善信为先",不仅是要在全社会道德建设中把诚信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而且是要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借助和依靠法  相似文献   

14.
评述由头:随着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加快,各种形式的"特权"被逐步取消或受到限制,但不可忽视的是,特权隐性化现象不断出现,成为诱发腐败的新形式。特权隐性化也称"隐性特权",主要是指公共部门及其公职人员基于自身掌握的公共权力,在法定利益之外隐蔽地享受  相似文献   

15.
代刃 《重庆行政》2008,(4):63-65
权力在词源上对应的拉丁语或英语词汇大致上有两种取向,一种认为是拉丁语中的"Potere",原意为"能够",或具有作某事的能力,后派生出英文"Power"。另一种认为"权力"一词出于拉丁语"Autorias",一是指意识和法令,二是指权威,由此派生出"Authority"这个英语单词。在汉语中"权"原指测定物体重量的器具,后引申为动词,衡量、揣度之意。现在把权力引申为"一个人依据自身的需要影响乃至支配他人的一种力量"。无论是《现代汉语词典》还是《社会学词典》都将权力  相似文献   

16.
古代掌权者为了使其权力得到人们的认同和服从,总是运用各种手段对其掌握的权力的合法性来源进行严密的论证:由追逐"天意"、标榜"神授"逐步发展到"权源于德",到了近代才转向"权源于法"。在现代中国,"权源于法"的思想已成为国家政治权力合法性来源的基础,但对国家政治权力的合法性来源进行研究仍然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7.
<正>政府是权力"瘦身"自我革命的主角,政府在此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切实举措,才能真正做到管住"乱动的手",放好该放的权。一是公布权力、责任两张清单。由于信息不对称,基层难免存在权力寻租现象。而权力清单将梳理出来的权力事项进行规范化,以列表形式公之于众,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挤压了权力寻租的空间,让政府"乱动的手"受到了约束。为此,各部门要优化权力运行流程,编制公开权力运行流程图,同时,还要通过整合现有电子政务网络资源,建设行政权力运行平台,推进清单内的权力事项在平台  相似文献   

18.
施平 《小康》2004,(10):22-24
湖北襄樊前后两届委书记都推 出了干部"公推公选",但结果截然不 同:上一届导致了基层组织"局部溃 烂",成为丑闻焦点,当事人也因此身败 名裂;而这一届则努力治疗"溃烂",并 试图从源头、程序设计上遏制腐败的产 生或蔓延,取得了初步成功。实质性的 区别在于,一个竭力借"公选"强化自 己的权力,另一个则藉改革主动弱化自 己的权力。  相似文献   

19.
龙小松  谭庆 《当代广西》2010,(10):52-53
<正>崇左市积极探索监督制约权力的新方法和新途径,利用电子监察系统这把反腐"利剑",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创造更多、更便捷的条件让政府工作接受来自社会各界的监督和批评,使反腐败工作走向"e时代"。  相似文献   

20.
管理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问。保安队伍中的管理者也应与时俱进,探寻更适时宜的多元化管理之道。简而言之,就是要管理者在管理队伍中树立自己的威信,用实际行动去感化队员,使下属心悦诚服,从而群策群力,完成好各项工作任务。人们通常把领导者的威信视为"无言的号召,无声的命令",那么管理者怎样才能树立起自己的威信呢?一、以"德"立威。"德"是管理者的道德、品行、作风修养、思想政治品格和道德品格。所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管理者只有心正、言正、行正、身正、才会赢得敬重,才可成为下属员工的贴心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