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党课》2012,(15):72-73
今年以来,“吃空饷”曝光案例屡见不鲜:山西省某县委书记之女,五年累计在省疾控中心“吃空饷”十万元;还在上学的某县教育局局长之子,入编为当地一所中学的正式教职工“吃空饷”。目前,已完成清理工作的四川、海南、重庆、湖南、河南、宁夏、内蒙古等七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清理出“吃空饷”者七万多人。如果以年人均消耗财政支出5000元至2万元计算,完成清理工作的七个省份一年共增加支出3.5亿元至14亿元。  相似文献   

2.
双簧     
"在编不在岗、拿钱不干活"——"吃空饷",既是违法违规行为,更是一种腐败。尽管中央多次向"吃空饷"亮剑,但新华社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吃空饷"现象依然存在,在一些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仍然有一些既得利益者抱着侥幸心理,虚报冒领财政资金,顶风而上。湖北黄石去年清查2958名"吃空饷"人员;江西仅6个设区市已核定并处理"吃空饷"人员2500多人;内蒙古调查发现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吃空饷"人数3708人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名党员、一名人民教师币,我放任自己走上了这样一条违法犯罪的道路,我后悔不已……"宜宾市高县胜天镇初级中学教师付汝林,低垂着头,用双手捂住脸,泪水从指缝中流出. 2020年10月,付汝林因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40份,价税合计434.9万余元,涉及税额63.2万余元,被四川省叙永县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其长期"在编不在岗""吃空饷"的问题也被彻底曝光.  相似文献   

4.
"吃空饷"近年来不断有媒体曝光,其社会关注程度日益提高,然而在有关责任人员承担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之后,鲜见有人因此被追究刑事责任。本文在总结分析"吃空饷"的类型及产生原因的基础上,确认现有的惩治措施不能有效遏制这一现象的发生。之后通过剖析"吃空饷"背后的违法犯罪行为,分别对人事主管和领导人员涉及的渎职犯罪,"吃空饷"涉及的贪污犯罪、贿赂犯罪和侵占财产犯罪的刑事责任问题进行了论述。通过完善刑法有关规定,使"吃空饷"背后的犯罪行为受到严厉惩罚,形成治理"吃空饷"完整、有效的机制。  相似文献   

5.
蔡金道  张矢 《奋斗》2006,(6):60-61
2005年,四川省在全省开展了财政供养(救助)人员清理工作。截止到2005年底,全省共清理出“吃空饷”人员37302人。每年可减少财政支出6404万元。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陕西渭南市大荔县副县长任教训得到了教训——安排读书的儿子"吃空饷"、领取工资4万多元,被给予党内警告处分。儿子吃空饷,老子仅受党内警告处分,不仅乌纱帽照样戴,而且警告连"严重"二字都没带,着实令人吃惊。事实上,近年来全国因吃空饷被查处的例子很多。这些案例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对于吃空饷者处罚偏轻。即便媒体曝光处理"很重"者,也仅仅是免职、开除党籍,并未受到法律的追究。党内处分、行政处分,在此似乎成了一张"挡箭牌"。  相似文献   

7.
《党建文汇》2014,(9):14-14
重拳整治“吃空饷”——江西安远县承拳整治“吃个饷”行为。采取个人申报、单位内部自查、举报反映、督查核实相结合的方式.先后清理“吃空饷”的停薪留职人员70人、自动离岗人员19人、长期旷工人员29人、违规借调人员196人。  相似文献   

8.
正提起"吃空饷",想到最多的是有一定级别的官员,用手中的权力,为身边的人提供方便,不劳而获。比如陕西大荔县副县长任教训,为正在上学的儿子办理了工资关系。这是最明目张胆的"吃空饷",可能也是最特例的"吃空饷"。在一个县采访时,我们了解到当地普通公务员"吃空饷"的方式有十多种。可以说千奇百怪,甚至无孔不入。比如有工作调动了,但就是不转工资关系的。至于  相似文献   

9.
<正>最近公布的一项数据显示,全国共清理清退162629名"吃空饷"人员,数量让人触目惊心。这样一个庞大的人群,居然能够长期虚支冒领公共财政资金,若非此番中央自上而下的强力推动,这些"吃空饷"的人员是不是还会继续"潜伏"下去?"吃空饷"很难核查吗?显然不是。且不说一个单位、机构内部每年都会有例行的定编定岗,人员核定,相关员工在不在岗,并非什么高度机密。即便是以民众持续不断的举报而言,有关  相似文献   

10.
<正>日前,山东贫困妇女陈淑芳承担了村里"互助养老护理员"的公益岗工作,帮助照料本村3户生活不能自理的家庭日常生活,每月工资700元。"这样做一举两得,陈淑芳在家门口脱了贫;老人的生活也有了保障。"当地干部将其称为"养老不离家,服务送上门;脱贫不离家,岗位送上门"。然而,也有不少干部群众反映,一些地方的公益岗存在"吃空饷"或变相"吃空饷"现象。"有些公益岗早已失去了应有之义,沦为  相似文献   

11.
<正>枣庄市督导"吃空饷"专项整治工作近期,枣庄市抽取市直30%的部门(单位)进行了"吃空饷"问题专项整治督导。一是指明督导重点:有举报问题的单位,自查中存在"吃空饷"问题的单位,核查表格人员类别填写不清楚的部门。二是确定督导内容。对发现的"吃空饷"情形上报,一并整治。抽取部分单位职工个别谈话,了解单位是否存在在编不在岗、伪造编制冒领工资、兼职领取报酬等需整治的问题。三是公  相似文献   

12.
徐浩程 《廉政瞭望》2014,(23):13-13
提起“吃空饷”,想到最多的是有一定级别的官员,用手中的权力,为身边的人提供方便,不劳而获。比如陕西大荔县副县长任教训.为正在上学的儿子办理了工资关系。这是最明目张胆的“吃空饷”,可能也是最特例的“吃空饷”。在一个县采访时,我们了解到当地普通公务员“吃空饷”的方式有十多种。  相似文献   

13.
在编人员"吃空饷"乱象产生的根源,主要在于编制配置不合理、预决算公开不周详、人事管理不严格、用权行令不公平和正风肃纪不给力等方面。治理"吃空饷"乱象,需要人员编制透明化、领导用权规范化、问责惩戒法治化、预决算公开明细化和治理整顿长效化。  相似文献   

14.
兵团农九师团结农场现有耕地3.6万亩,人口总计3091人,职工804人.自1963年建场以来,累计亏损233万元.1984年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团场出钱,职工种地,出现"盈利归己,亏损挂账"的现象,截止2001年底,职工累计欠款850万元.1995年兵团农九师推行两费自理、租赁经营,虽然扭转了"负盈不负亏"的现象,但因职工缺少生产发展资金,职工生产费用自理率低,依然存在团、连垫资经营的情况.团场生产经营靠银行贷款来维持,截止2001年底,累计欠银行短期贷款830万元,长期贷款2967万元,每年支付银行利息150万元,资产负债率86.5%,总资产报酬率只有4.1%.  相似文献   

15.
平昌县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农业大县、人口大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县.全县总人口94.2万人,农业人口78.2万人,乡村劳动力资源41.8万人,其中富余劳动力达25万人.对此,县委、县政府确立了"食品工业强县、畜牧产业兴县、劳务经济富县"的产业发展战略.2003年,全县共实现劳动力向县外转移就业18.5万人,实现劳务收入4.6亿元,较2002年净增0.9亿元,分别占全县GDP的20%、占农业总产值的47.6%、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2.3%.5.82万户贫困家庭靠务工脱贫,1.78万户贫困户靠劳务致富.劳务经济收入已成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主渠道,成为农村经济的"半壁江山"和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6.
公益岗是由政府出资或筹资开发,以服务公共利益为目的的管理和服务岗位,可优先安排给困难人员或特殊群体。不过,有群众反映,公益岗监管存在漏洞,有的地方将其违规安排给"特定关系人",出现"上不上班没人管,干多干少都领钱"的"吃空饷"怪象。据《半月谈》杂志报道,一些地方公益岗甚至存在"吃空饷"被通报后仍存在类似问题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范校军 《世纪桥》2015,(4):56-57
在无锡市滨湖区,"低碳"行动无处不在,滨湖与低碳经济示范区的目标渐行渐近。节能减排——"煤改气""节能评估""编制清单"一个不少"公司煤气发生炉改造后每年可节约标准煤8000吨,节省开支近800万元。"这是上海电气(无锡)锻压有限公司投资1500万元,对8台煤气生产炉改造取得的效果,该改造项目的投用创造了该类改造投资体量的纪录。2012年以来,滨湖区以  相似文献   

18.
2004年,达州市遭受"9·3"暴雨洪灾,直接经济损失61亿元,受灾人口404万人,死亡72人,失踪10人.……  相似文献   

19.
五里村地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阆中市城郊,因距城区仅"五里"而得名.该村辖11个组、432户、1142人,有党员37人.近年来,该村按照"果菜兴村、旅游活村、服务城市、富裕农民"的发展思路,坚定不移地依靠科技进步,进行结构调整,奏响了一曲科技兴农之歌.2002年,该村实现农业总产值551万元,其中果菜产值39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350元,全村有线电视人户率达100%,电话入户率达30%以上.该村先后获得"全国绿化千佳村"、"四川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南充市小康示范村"等多种荣誉称号,率先成为阆中市科技示范村和现代生态农业示范村.  相似文献   

20.
伏镇村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改善了,生活环境变美了,文化科技水平提高了,一跃成为全区"双文明建设示范村".让群众体会最深的是村子里出现了"三多三少"的可喜现象,即学法、守法的人多了,违法乱纪、打架斗殴的人少了;学科学、勤劳致富的人多了,好吃懒做、不务正业的人少了;助人为乐、维护公德的人多了,自私自利、扰乱公共秩序的人少了.村子里还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共产党员、致富能手、贩运大户和"十星级"文明户,富裕文明已成为全村人共同的目标和心愿.去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到87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13元,村级集体积累达到105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