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影响着高校学生的培养质量,面对社会发展、教育变革等新形势所带来的挑战,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有必要改进以往传统管理方式,从过去"他治"的学生管理模式,转向以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管理为常态的"自治"管理模式。文章通过介绍目前我国高校学生管理中的"他治"现状,分析新时期加强高校学生"自治"管理的必要性及可能性,提出应该从提高学生自治管理能力与意识、完善管理规章制度、构建合理的自治管理组织机构、拓宽社会融资渠道解决自治资金缺乏问题和将学生"自治"管理与党建工作相结合以把好政治关五个方面来强化高校学生"自治"管理。  相似文献   

2.
作为社会发展变化的体现与标志,社会转型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变迁过程,社会治理则是社会转型的有效途径.从社会发展史看,人类社会治理经历了从统治型社会治理到管理型社会治理再到服务型社会治理的历史演变.服务型社会治理是以服务而不是以权力的扩张或法律的制约为宗旨的一种社会治理模式,它是实现法治与德治相统一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作为社会发展变化的体现与标志,社会转型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变迁过程,社会治理则是社会转型的有效途径。从社会发展史看,人类社会治理经历了从统治型社会治理到管理型社会治理再到服务型社会治理的历史演变。服务型社会治理是以服务而不是以权力的扩张或法律的制约为宗旨的一种社会治理模式,它是实现法治与德治相统一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
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自由主义思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晓平 《探索》2003,(6):73-76
在我国大规模、多层面的利益调整与社会结构分化开始进行的社会变革时期,自由主义重新浮出水面.但是中国的现实国情不会选择自由主义;因为,从文化层面看,哲学自由主义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没有相对应的资源;从社会现实层面来看,经济自由主义和政治自由主义都误读中国现实.自由主义的社会变革主张是具有欺骗性且危险的,自由主义思潮在中国社会转型中注定会再次被时代淘汰.  相似文献   

5.
论农村社会转型中的弱势群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当代农村社会转型中的弱势群体在我国农村社会转型期 ,由于社会分化的加速、现代社会保护系统的不健全 ,以及由于历史、自然条件、个人素质等方面的原因 ,形成了在经济收入、社会地位、权益维护、竞争能力等方面处于不利地位 ,需要社会关爱的弱势群体。主要包括 :1 农业劳动者中的贫困人口。按照社会学家陆学艺的划分 ,在社会转型期 ,我国农村社会内部可以分为 :农业劳动者、农民工人、雇佣劳动者、智力型劳动者、个体工商户与个体劳动者、私营企业主、集体企业管理者、农村社会管理者等八个阶层。其中 ,农业劳动者占农村社会的 77%左右…  相似文献   

6.
王帆宇 《求实》2017,(12):84-93
当前我国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社会结构转型。在快速社会转型进程中,我国社会建设领域出现了滞后的现象:相对于快速增长的物质财富,社会领域进展缓慢;相对于不断分化的社会结构,社会利益协调不足;相对于日趋壮大的社会力量,社会动力运用不足;相对于持续扩大的社会空间,社会管理支撑不足。推进我国社会建设改革必须从优化社会结构、激发社会活力、强化社会整合和完善社会治理等四方面寻求突破口。  相似文献   

7.
借鉴吉登斯的权力来源资源论的观点,文章从“权力+资源”的角度理解村民自治实践困境的生成逻辑与化解机制.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物质性资源的日益匮乏、权威性资源的逐步萎缩、权力运作合法性释义空间的日渐丧失,使党领导下的村民委员会可以调度使用的各种资源逐渐缺失,村级组织的治权严重不足,越来越难以满足村庄治理的现实需要,这加重了村民自治制度实施的负荷.真正想要超越“权力+资源”的村民自治实践困境,必须理顺国家权力、村民自治权力(权利)与农民权利的关系,充实村民自治实践的资源基础,引导村民自治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21世纪的头2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也是社会矛盾的凸显期,由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在本世纪初以群体性、非制度化的方式集中爆发出来,社会风险在迅速而且是加速地积累,这为激进理想主义思潮的勃兴和发展提供了可能。反思激进理想主义的历史渊源和理论基础,警惕并防止其卷土重来危及社会稳定,阻碍经济发展,中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韩瑞波 《探索》2020,(1):154-165
在乡村振兴和探索村民自治有效实现形式的背景下,片区已成为部分地区进行村民自治试点的新型治理工具。片区自治将人为划分的片区嵌入乡村治理结构,使其成为村与组之间的一种非正式治理单元,从而实现治理单元的适度下沉和重塑治理单元的配置模式,以及促进乡村治理结构层级化和弹性化的一种实践形态。片区自治的生成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村治体系困境的体制性因素、政策试点空间的政策性因素、社会关系网络的认同性因素以及适度规模效应的组织性因素等相互激荡而成。行政力量持续助推、基层党组织建设、新型自治组织营造、治理规则创制成为片区自治得以运转的有效支撑。然而,作为一场探索中的实验,片区自治尽管在强化党在农村基层的领导核心地位、完善村民自治组织网络、提升村民自治能力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还需通过激活内生动力、厘清自治权能、提升组织能力等途径提升农民主体性。  相似文献   

10.
丁祥艳 《求实》2012,(8):75-78
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多样化,既是社会转型的必然结果,又是对社会转型这个社会存在的反映。具体说来,就是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价值观念深刻变化、文化生活日趋多样化的结果及其反映。  相似文献   

11.
将村民自治单元下沉到自然村的"自救"改革,虽然有利于重拾自然村作为治理单元的特有价值,但并不适宜在人口外流型农村地区推广。作为人口外流型村庄的鄂西南B村,以"三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创新为契机,建立了乡贤道德评判团、村民自治议事团、"雷锋"志愿服务队、"五老"协会、全域有机协会以及红白理事会等新型村民自治组织,对村民自治有效实现形式进行了"横向拓展"。这是一种在保留和发展村委会的基础上,以多元主体共治为特征的村庄治理模式,丰富了村民自治的理论和实践体系。虽然这一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有助于提高村民的民主治理能力,保障精准扶贫工作的落实,促进乡村社会的和谐稳定,但仍存在治理权源缺失、生成逻辑不足、组织设置冗杂、发展支撑阙如等问题,应通过寻求法律赋权、夯实底层基础、优化体系设置以及创新支撑制度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2.
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在内的社会的整体的根本性变革。这一变革既具有社会转型的一般性特征,又有其特殊性质和特殊表现形态。社会转型与社会矛盾辩证统一、多元互动,社会矛盾对社会转型的发展与稳定造成了威胁,但同时赋予了社会转型持续进行和动态稳定的内在推动力。  相似文献   

13.
刘帅顺  杨嘉莹 《前线》2023,(2):80-83
发展社区社会组织是实现社区治理现代化的政策要求,也是人民群众共建共治共享美好生活的行动取向。北京市通州区在社区社会组织培育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州区社区社会组织从治理结构上具有内生性、自洽性和联结性的特征,从治理功能上表现出精准服务、社区整合、价值倡导和沟通政社的优势。社区社会组织基于对居民日常生活逻辑和政府治理逻辑的适恰结合促成了嵌入式治理,为打造社区治理共同体和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4.
人类社会是一个开放复杂的系统,有其纵向历时态的历史性、过程性、阶段性、过渡性;有其横向共时态的区域性、领域性、层次性、多质性。社会转型问题是一个既普遍又特殊的极其复杂的社会问题,这些社会问题都与政治及政治生态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和联系。在对待人类的社会转型与具体民族国家的社会转型的关系问题上,应当遵循普遍与特殊的规律和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如果处理不好社会转型的普遍与特殊、共同但有区别的关系,具体民族国家的社会转型就会面临重重陷阱。如何解读社会转型陷阱?人类社会现处在何种历史方位?我国社会有哪些特色?向何处去?本文拟就这些问题主要侧重于广义政治的宏观视角对社会转型陷阱生成的普遍性、特殊性与政治生态作初步的探析。认为基于大历史观,避免各种教条主义,从传统封建社会到新民主主义社会再到未来够格的社会主义社会,是中国社会转型的基本轨迹。  相似文献   

15.
试论社会转型中的社区归属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归属感是组成社区的基本要素之一。当前我国社区建设中普遍存在着社区归属感缺位的现实状况。解析社区归属感缺位的深层原因,探讨社会转型期建立社区归属感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6.
现阶段我们国家的主要矛盾仍旧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无直接利益冲突”则是矛盾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这一现象的产生具有其历史根源、社会背景、现实依据以及诱发因素。为此,必须从引导人民价值观入手,发挥市民社会的积极作用,政府也应该主动地向服务型政府转变,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7.
社会治理:中国政府治理模式的逻辑延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贺龙栋 《唯实》2005,2(12):24-26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政府的职能从重政治统治向重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转换。因此,从逻辑上说,推进社会治理不仅具有可能性,而且还具有可行性。同时,面对全新的社会格局,建立和完善新型的社会治理管理体制也是刻不容缓的。  相似文献   

18.
社会管理创新中的社会自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对社会自治认识的局限性、长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政府管理体制的惯性思维和社会自治组织的自身缺陷是社会自治面临的障碍。促进社会自治需要政府向社会自治组织放权放手和培育、扶持社会自治组织以及建立健全相关的制度和法律。  相似文献   

19.
伴随我国乡村国情的变迁,现行的“乡政村治”的治理体制面临巨大挑战,“撤并乡镇”的治理体制改革模式也深陷困境。构建“县政乡治村派”的新型乡村治理体制,实现从“村自治”到“乡自治,”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和民主事业发展的新航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最佳治理体制。  相似文献   

20.
社区一般是指特定区域空间范围内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社区治理即基层党组织和政府与社区内的各类组织及居民等多元主体参与社区公共事务治理的活动及其过程。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国内研究者主要从制度视角、组织视角、权利视角、参与视角、秩序视角等对社区问题和治理状况进行了学理分析,研究趋向主要体现在如下五个方面:从"自治制度"到"治理制度",从"自治组织"到"多元组织",从"房产私权"到"社区公权",从"精英参与"到"大众参与",从"行政主导"到"党建引领"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