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报告文学在台湾称为报导文学。这种文学样式自70年代中期在台湾兴起后,立即引起文学界的关注与广大读者的兴趣,越来越多的作者投入了报导文学的创作,以至很快地蔚然成风,形成一股至今不衰的创作热潮。目前,台湾已有一支阵容可观  相似文献   

2.
《台声》2016,(10)
正日前,由北京市作协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媒体主编赵国明创作的史诗类近体诗集《诗说台湾》由九州出版社出版。该书按历史时期共分7个乐章,由1070首近体诗组成,利用两岸考古最新成果、海外的相关著述及研究资料,以及鲜为人知的历史档案,来讲述我国台湾地区的民族诞育和发展的历史,表现台湾远古至今的最真实、最重要的人和事。该书按规范的近体诗要求进行创作,是文学史上第一部用近体诗形式创作的台湾史诗,是一部将近体诗创作和历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台湾回到祖国怀抱五十八周年。一部反映日据时期和光复之后台湾人民生活的影片《台湾往事》即将与观众见面。这部描写台湾日常生活的影片由中国大陆、台湾及日本三地人员共同出演、创作,这在影视作品中还属首例。  相似文献   

4.
被誉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的台湾是如何成“龙”的?台湾商界风云变幻,但总有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以换而不舍的精神,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把握商机,运筹帷幄,一路拼杀,终于在商海中崭露头角,并成为台湾乃至世界范围里闻名的企业家。台湾巨商的发迹史,即是台湾40余年经济发展、由“虫”变“龙”的缩影和生动写照。特别是祖国大陆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这些巨商又将生意的触角伸向祖国内地,从“食品大王”高清愿经营的“统一”牌方便面到闻名遐迩的“电脑大王”施振荣的“宏”电脑,无不展现出这些成功的企业家所向披靡的商战谋…  相似文献   

5.
1987年台商迈开了投资大陆的步伐。此后10多年中,台湾传统产业曾掀起投资大陆的第一波。2000年,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台商投资大陆的第二波又被掀起,这就是台湾的高科技产业。巅峰状态凸显颓势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台湾在发展传统产业的同时,抓住了发展高科技产业的机遇,取得了迅猛的发展。1989年,资讯业的硬件产值开始崭露头角,约55亿美元,到1999年时却猛增至399亿美元,11年内便增长了6倍多,仅次于美国和日本。从1995年开始,台湾电子产品就一直位居世界第三名,其中笔记本电脑还于1999年首度击败日本,以年产值935万台、53.7%的成…  相似文献   

6.
台湾文学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三十多年来,一大批在校大学生散文作品的陆续问世,扩大了散文创作的新领域。年轻的作者面对台湾教育景观和社会现实,以独特的感受与追求,谱写出一支支激荡人心的音曲。考察他们创作的内容与特色,探讨其生发环境和存在问题,对加强台湾散文的研究无疑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7.
张炯 《台声》1996,(12)
朱秀娟女士是台湾作家中有特色的一位.她在经营企业的同时坚持从事文学创作.她特别关注女性的命运.她迄今创作小说、散文二十多种,且以创作长篇小说为主.她的长篇小说《女强人》不仅荣获1984年中山文艺奖,而且连续多年成为台湾的畅销书.关于她的创作,大陆学者撰写的多种台湾文学史和小说史,都给予相当地位.因而可以说,她的名字对于关心台湾文学发展的祖国大陆广大读者并不陌生.  相似文献   

8.
金芒 《台声》2001,(9):31-31
8月7日上午。来自台湾的长河雅集画会在中国美术馆举办“新世纪台湾水墨名家联展”。这是长河雅集首次来大陆办画展。长河雅集由10位台湾中生代水墨名家组成,他们当中大部分是台湾土生土长的本土画家,并在各大学美术系任教,在台湾美术创作和美术教育界都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黄幸编译 《台声》2013,(5):80-83
上世纪30年代后期,日本军国主义相继发动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并加紧对台湾的殖民统治,在岛内推行“皇民化”运动,用种种手段要把台湾同胞改造成“皇民”(日本人);在文学领域则发起“皇民丈学”运动,逼迫台湾作家用目文进行创作。在此环境之下,赖和、杨逵、张文环、龙瑛宗、吕赫若、吴浊流等一批台籍作家用自己的方式对“皇民文学”进行抵制,他们虽然用日文进行创作,但作品或表现台湾的风土人情,或表现台湾同胞的被殖民处境,或表现曲折却坚定的民族意识。他们在被迫用殖民者语言进行书写的同时,也用文字对日本殖民者进行着抵制和反抗。  相似文献   

10.
台湾现代诗的发展,是两个球根的开花、王:您是《笠》诗社的主要成员,曾亲身参加了台湾现代诗的运动和创作,是否请您谈谈台湾现代诗运动的历史。有人说,台湾现代诗是大陆新诗的延续和发展,您对这种看法持何种态度? 杜:中国新文学的发展。做为新文化运动中的一环,始于1917年开始的文学革命,而以胡适的尝试集为新诗的滥觞。到了1925年,中国新诗发展为新月派(格神诗)、现代派(象  相似文献   

11.
《台声》2015,(14)
<正>第一个研究张大千博士论文的台湾画家第一个获得"优秀博士论文奖"的台湾画家第一个取得美术学博士学位的台湾山水画家两岸《新富春山居图》八大画家之一在台湾出生,受中华文化熏陶长大,于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以《张大千晚年在台湾绘画艺术研究》论文取得美术学博士学位,并获中国艺术研究院颁发"优秀论文奖",同时赢得中央美院博导邵大箴教授极高的评价。这样的背景,使得白宗仁在两岸水墨画家之间显得独树一帜。2011年,两岸《新富春山居图》的创作只邀请了海峡两岸最具声望的8位艺术家共同参与,在这8位艺术家中,最年轻的一位是来自台湾的白宗仁。白宗仁俨然是绘画界的一颗"新星",是溥心畲、张大千和黄君壁3位艺坛泰斗的隔代传人,也是台湾在大陆最有影响力的中国艺术研  相似文献   

12.
负笈远来的台湾年轻学子吴和珍,日前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台湾风情画展”,在观众面前展现了宝岛台湾带着海潮薰风的熙攘生活。吴和珍毕业于台湾艺术学院美术系油画专业,是今年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首届届毕业的台湾研究生。吴和珍对家乡台湾充满深情,她创作的反映台湾文化精神和乡土情怀的油画,“竹楼”、“采茶”、“农家小院”、“新故乡运动”等,以其独特的视角表现了台湾具有深厚传统文化底蕴的现代文明,传达出一种真诚、自然、浓烈的乡情,这是一种返朴归真的回归情怀,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回归乡土、回归自然进人们精神上的…  相似文献   

13.
刘智伦 《台声》2014,(2):72-74
刘智伦,祖籍台湾宜兰。甘肃省台联副会长、甘肃省天水市台联会长。经济师,曾长期在甘肃市级政府和群团等部门任职。长期从事两岸关系研究并发表专著和论文,又有诗词、散文在大陆和台港澳报刊上发表。《我于台湾飞翔》是作者用自传游记体裁创作的长篇文学作品,于2013年6月由台湾店山出版社用简体出版发行。现经作者与出版社同意,特摘录连载,以飨渎者。  相似文献   

14.
唐时风 《台声》2006,(7):65-69
阎延文博士历时10年,终于完成“台湾三部曲”(《台湾风云》、《沧海神话》、《青史青山》)的创作,真可谓10年磨一剑。那么,“台湾三部曲”的具体内容是什么?阎延文在创作中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她是如何处理历史小说的“正说”与“戏说”矛盾?记者带着这些问题专访了阎延文博士。美国汉学家盛赞“台湾三部曲”记者:我知道您刚从美国宣传《青史青山》回来,能跟我们说说此行的见闻吗?有没有什么让您感动或印象至深的事例?海外华人对这本书的反映如何?阎延文:我这次是受全美中国作联的邀请到美国进行文学交流和访问。早在2003年,《台湾风云》…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15,(22)
<正>10月24日,常州·台湾"两岸情"摄影艺术交流25周年纪念系列活动之一的"台湾摄影家看常州"摄影作品展在台北市图书馆隆重举行。本次摄影展由台湾中华艺术摄影家学会、台湾摄影学会联合主办,参展作品汇集了25年来台湾摄影家历次来常创作的百余幅优秀作品。30余位台湾摄影家获颁优秀作品奖章。摄影展共吸引台湾各地观众8000余人到场参观,百余位两地摄影艺术家开展了摄影艺术研讨活动。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80年代以来,女性主义文学潮流蓬勃兴起,到90年代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散文创作中的一个特点即"感性"与"知性"的交融.本文具体分析了台湾女作家钟怡雯散文创作中感性与知性的呈现与交融,并将其置于台湾女性文学历史中加以考察,从中找出当今女性创作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17.
梁月佩 《传承》2009,(14):80-81
台湾义勇队的抗日斗争是中华民族抗战的一部分,他们在敌后进行宣传、策反、医疗工作,在前线抗击日军,为祖国抗战和收复台湾作出了卓越贡献。台湾义勇队的工作不仅大大增强了两岸人民的亲情,极大地加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也再次说明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人民始终是祖国大家庭中的一员。  相似文献   

18.
王志彬 《前沿》2011,(22):131-135
台湾少数民族汉语文学在岛内文坛的崛起,引起了两岸学者的关注,他们从不同视角展开研究并取得了相应的研究成果。但由于受困于研究资料不足或政治意识形态干扰等因素,致使两岸台湾少数民族汉语文学研究尚不深入。开展台湾少数民族汉语文学研究,两岸学者既要将其置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内进行审视,也要注意台湾地区特殊的社会政治环境。以宏阔的视野,在中国少数民族汉语创作的普遍意义和理论意义上不断寻求突破,以推动台湾少数民族汉语文学创作健康而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宝岛"小黄"独有创意访台归来,痴心都市创作的文友急着来电询问:你对台湾城市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我脱口一句话:"小黄"。"小黄",在这里特指的是台湾城市出租车。全岛"的士"使用统一的黄色,是因为黄色光谱在恶劣气候下传播距离最远、最为醒目。"小黄"成了岛上各城市无时不在的一道流动风景线。  相似文献   

20.
<正>5月26日,第十一届两岸电影展之台湾电影展在北京开幕。该活动由国家电影局指导,中国电影基金会、两岸电影交流委员会、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资料馆主办。开幕式后,放映了台湾影片《狂徒》并进行了主创交流活动。据介绍,本届台湾电影展在北京和承德两地举行,期间展映《狂徒》《寒单》《山的那一边》《疯狂电视台疯电影》《只有大海知道》《小美》6部影片。主办方还策划了李行电影展和"两岸电影创作人才与市场"主题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