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寻人启事     
《黄埔》2014,(2)
正本人(在校名李伯海)1948年8月赴蚌埠工兵学校,报考初级军官训练班,经考试录取,后转入湖南零陵学习,于1949年7月毕业。后于1994年与同学陈世傑取得联系。陈说,台湾有同学40多人,年长者陈寿渊,年轻者苏明远、董学仲等。后世傑兄病故。我希望借《黄埔》杂志,寻找在台同学。  相似文献   

2.
张我军 《台声》2013,(2):95-99
2012年,为纪念台湾文学家张我军先生110周年诞辰,北京台海出版社增订出版《张我军全集》。在增订编辑过程中,张我军先生长子张光正先生(何标)收到台湾文学研究学者秦贤次先生,发来的两篇张我军佚文。一篇是1949年7月刊登在台湾《台旅月刊》的散文《关西镇上看采茶》;另一篇是1928年9月发表在北京《新晨报》文艺副刊的小说《老北京》。遗憾的是,这两篇佚文发来时,新版《张我军全集》己付印,而未能收入。现将这两篇佚文分别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2001年9月,台湾静宜大学校长陈振贵、主任穆仁和等人来到中原古城开封市寻访“静宜大学”之根——河南静宜女中。这不禁使我想起了十多年前曾经担任台湾静宜大学校长的衡阳去台人员郭藩先生到大陆寻访台湾“静宜”之根的一段往事。郭藩先生祖籍湖南衡阳,毕业于辅仁大学教育学院,毕业后致力于教育事业,抗战时在衡阳创办  相似文献   

4.
书(篇)名作者出版一,;、处,郑成功满文档案史料选译台湾当代小说艺沐采光台湾中篇小说选(第三集)台湾中学生作文选编评(离中版)台湾中学生作文选编评(初中版)清代台湾的游民阶层关口氏‘言兵降}背事件乃退论台湾走省一方案形成过程的考书从台湾建省背景看刘铭传改革的戍败清代台湾大租的性质和作用郑成功三次战略大转移试析台湾民间宗教和民俗信仰的负而 功能试L全台湾二二八事件中的民主与地方 自治要求试论郑成功对郑芝龙的批判与继承台湾建省后岁入考订陈在正、孔立等主编黄重添黄重添等许建生郑启五等孔立孔一立陈在正陈碧笙陈碧笙陈碧…  相似文献   

5.
张光正 《台声》2003,(2):33-33
为纪念先父张我军先生百年生辰,我在北京编辑出版了《张我军全集》和《近观张我军》两本书。有关的事情,在《全集》的“编者后记”和“编后话”中,已经说过,不再赘述。现《张我军全集》由人间出版社在家乡台湾,用繁体汉字重排出版,这将满足岛内台湾文史研究学者和台湾文学爱好者的需求,也将告慰于葬身故土近半个世纪的先父英灵了!张我军先生自1955年逝世后,有20年左右在台湾毫无声息。直到上世纪70年代,台湾一些文化工作者,为倡导乡土文学,反驳台湾当局推行文化专制,抹杀台湾本土文学早已存在的事实,张我军和其他一些…  相似文献   

6.
邀请我们赴台访问的是台湾中华民俗艺术基金会副董事长徐瀛洲先生.徐先生是台湾原住民——山胞(大陆称高山族同胞)传统文化研究专家,在台湾被传媒尊称为“土著文物大师”.他毕生研究台湾原住民各部族的文化,还是台湾专门保存原住民文化艺术——九族文化村的创办人之一.他恳切地希望我们去游览日月潭时一定要先去九族文化村,说来台  相似文献   

7.
马克昌,1926年8月出生,河南西华县人,现任武汉大学资深教授(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法学会董必武法律思想研究会副会长、最高人民法院特邀咨询员等。克昌先生是著名法学家、新中国刑法学的奠基人之一,他言传身教,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法律人才。在法律实务方面,马克昌最引人关  相似文献   

8.
正从背井离乡被迫踏上战场的台湾少数民族少年,到参加开国大典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88岁老台胞、台盟中央原副主席田富达传奇一生里值得回忆的经历不少,但最让他萦怀于心的,是与两个弟弟刻骨铭心的聚散离合。1929年,原名尤明·巴都的田富达出生在台湾新竹县关西镇,祖祖辈辈都是居住于此的泰雅人。以狩猎为生的泰雅人是台湾少数民族的一支,剽悍尚武,在台湾日据时期多次举起刀枪反抗压迫,因而屡受镇压,生活  相似文献   

9.
《台声》2017,(10)
<正>梁永禄先生曾任"台湾省旅平同乡会"会长。1949年5月15日(周日),他在日记(手稿)里写道:上午九点在同乡会开(会)欢迎参加这次全国青年大会(按,指"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台湾代表几位,内有女士二三位,由石门(按,即石家庄)军政大学(按,指华北军政大学)来一位高砂(山)族代表,还有陈天大公子也从石门来出席。谢雪红女士、苏申(新)先生、  相似文献   

10.
这是台湾金融研训院副院长陈泰隆先生给漳州市政协海峡文史馆的一封回信,而类似的往来信函还有许多。漳州作为台胞的晕要祖籍地,每三个台湾民众之中,就有一人的祖籍在漳州,台湾主要的一百多个姓氏,基本都能在漳州找到根源。  相似文献   

11.
公元2001年2月8日,客居台湾的国民党元老陈立夫先生以102岁高龄在台中逝世。台湾新闻媒体首先发布了这条消息。北京《光明日报》也以《台湾知名人士陈立夫先生逝世》为题向读者介绍其情。时隔不久,我便收到了“陈故立夫  相似文献   

12.
高伟 《台声》2011,(5):46-49
黄威廉教授是台湾新竹县关西镇深坑乡人,是定居在祖国大陆的台湾省籍植物地理学家。1947年台湾“二·二八”起义爆发时,他正在台湾大学森林系求学。“二·二八”起义后,为躲避战乱和白色恐怖,他不得不暂时返回祖国大陆,来到他父亲——著名台籍教育家黄国华年轻时从日本回国曾经工作和生活过的贵州,进入贵州大学农艺系读书。  相似文献   

13.
70多年前,台湾船只经常通航通商福建东山岛。有一位家住台湾高雄的海员陈如阜是台湾“海东号”船“大车”(舵手)。他频繁来往于东山与台湾之间,运来台湾土特产,运去大陆的烟茶酒。他认识了一个生得漂亮温柔的东山县城关姑娘廖玉华。廖玉华也看上了这位英俊的台湾轮船“大车”(舵手)。不久,他们就举行婚礼,建立了一个幸福的家庭,夫妻恩爱。陈如阜仍旧走船,并且一年中较多时间呆在东山城关顶街的家中,和妻子廖玉华相聚。不久,他们有了爱情的结晶,先后生了儿子陈明范、女儿陈雪琼。这样,陈如阜有两个家,一个老家在台湾,一个妻子的家在东山。陈…  相似文献   

14.
回归乡土 关怀社会──访台湾著名小说家陈映真徐晓燕陈映真先生,本名陈永善,是台湾著名的小说家兼评论家。不久前,他来北京参加两岸文学家、学者有关台湾文学的研讨会,笔者拜访了他。陈映真高高的个头,身材魁梧,穿一套深灰色西服,讲起话来声若洪钟。这位赫赫有名...  相似文献   

15.
台湾聋哑青年陈崇渊先生一直有个梦想,就是希望寻找一个有共同“语言”、志同道合的聋哑姑娘为终身伴侣。但是,多年来,在台湾他始终难以完成这个愿望。最近,陈先生终于美梦成真。   今年 10月13日,陈先生与广东省兴宁市聋哑姑娘刘清芳来到梅州市民政局涉外婚姻登记处,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熟悉他俩的人说,他们的结合完全靠缘分。   陈先生今年 35岁,出生在台湾省新竹县北埔乡。 4岁时因发高烧导致聋哑。去年,他母亲去世了,母亲是带着遗憾走的,她多么希望能看到自己的儿子成家立业,看一看自己的儿媳妇啊!   母亲走后,陈…  相似文献   

16.
台湾建省是台湾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人们自然地将它同刘铭传联系在一起,这是因为刘铭传作为首任台湾巡抚,对台湾建省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台湾原隶属福建省,当时身为闽浙总督的杨昌浚在建省过程中亦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本文拟对此进行初步的探讨,以求对台湾建省前后的形势有更全面的了解。一杨昌浚,字石泉,湖南湘乡人。咸丰二年(1852年)由附生随道员罗泽南练乡勇于长沙。  相似文献   

17.
黄威廉 《台声》2009,(5):28-30
我祖籍台湾新竹县关西镇深坑乡。上世纪初,父亲黄国华很小的时候就离开台湾外出谋生,先后在日本,法国、德国勤工俭学,后定居大陆,担任当时的南京东南大学蚕桑系主任《详见《台声》200B年12期)。我1925年出生在南京,一开始并不知道自己与台湾有什么关联。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本侵略者将战火烧到南京,父母不得不带着我们背井离当逃难到当时的大后方贵州。我在贵州读了7年书,直到大学一年级。后来,日寇又进攻贵阳,一度打到了独山,形势紧迫,  相似文献   

18.
《两岸关系》2021,(7):59-60
正在中国历史上,西晋"永嘉之乱"后,中原陈、林、黄、郑等八姓举族迁往福建。唐朝,陈政、陈元光父子和王潮、王审知兄弟先后率军由河南进入福建。明清时期,从河南迁徙到福建的中原人士后代,部分又从闽南渡海到台湾。因此,河南人口南迁奠定福建人口基础,福建人口跨海迁徙又奠定台湾人口基础。1945年台湾光复后,一些豫籍人士赴台供职或求学,1949年,大批豫籍公职人员随国民党撤至台湾,这些豫籍人士成为台湾地区河南同乡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陈俊谨 《台声》2002,(10):9-9
陈水扁先生阁下:先生姓陈,小弟姓陈,俗云五百年前是一家,忝列宗谊,乃不避唐突,奉劝先生一言。先生近日突发“一边一国”之论,“主权对等”之言,更作“公投立法”之说,海内外哗然,千万人戟指,台湾股市恐慌激跌,社会经济风雨飘摇,先生何颜以对百姓苍生?先生所举“一边一国”,据悉台湾“国安会”正研议英译为“onecountryoneachside”,此实贴切之至,换而言之,即“twocountriesonbothsides”,不言而喻与“两边两国”如出一辙,似此文字游戏,纵小儿亦能之,何其欺人之太甚!或曰“两岸主权对等”之语“只是描述现状”,然而…  相似文献   

20.
台湾杂忆     
应台湾省立交响乐团团长兼指挥陈澄雄先生的邀请,中国青年交响乐团一行85人,在文化部教育司司长陶纯孝和团长、中央音乐学院院长刘霖的率领下,于1996年9月17日至28日,赴台进行巡回交流演出。当17日晚顺利到达台湾桃园机场时,陈团长偕夫人已专程从台北赶来迎接。他见到我时讲的第一句话是:“洪老师你终于来了。”是啊,我能回到家乡台湾,实属不易,我还要感谢陈团长的特别邀请。陈团长在介绍客人时总要特别交代一句:“供老师是淡水人,这是第一次回到娘家来。”亲情9月25日到达我们在台湾行程的最后一站——台北。放下行李,马上打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