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台湾散记     
<正>也许是台湾与大陆分割的时间太久了,也许是台湾风光太富有神秘色彩,我们乘机飞临台北桃园机场,我便用心走进台湾,用笔记录观感。感受台北冬雨冬至时节投宿台北,同行的人们尚未起床,我已独自漫步在台北的大街上。晨曦还没有散去,雾霁弥漫空中,似雨非雨。放眼之处不见雨,伸手空中霏轻挨。远程躲避的雨,近身顽皮的霏,它们来在不来在,在我的眼睛里尽显漂泊、浮游,浸润在我的心境深处,叫我徜徉在少小时听说并  相似文献   

2.
陈键兴 《两岸关系》2006,(11):40-43
我不断地走进台北深处,将曾经收藏在脑海中的各种有关台北的传媒图景拼贴起来。当更深层次地去阅读台北的时候,我发现自己恍然在时光构筑的一个狭长隧道里悠游,我看到了一个时光交错的台北城。  相似文献   

3.
有一首歌叫《冬季到台北来看雨》,今年春节前夕,我真的到了台北,参加在台湾举办的第一次祖国大陆期刊展,然后又伴着绵绵的细雨,马不停蹄地参观、访问了台湾几家有名的期刊企业集团并考察了他们的发行渠道。 两岸期刊同业真情碰撞首届大陆期刊展设置在台北繁华的敦化路  相似文献   

4.
3  连日阴雨绵绵、到处湿湿漉漉,只觉得心也找不到一片晴朗的地方。   夜里听着雨轻一声浅一声地敲打着窗玻璃,那声音就像催人在记忆里快快穿行的鼓点,午夜里独自一个人站在阳台上看雨,远远的桔黄的灯光里雨幽幽怨怨地飘动着,我忽然想起翠叶跟岑海在另一个雨夜里曾说过的话:“我要是这赤条条来去无牵无挂的雨就好了 !”那个声音飘飘忽忽的,一定是有什么沉重的东西磨蚀着她,很久远的一种磨蚀吗 ?那种久远跟她今天的恨有什么样的关联呢 ?雨丝丝缕缕让我逐渐看到一些清晰,我在记忆的小路上沿着渐近透明的思路找到了一些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楼兰 《福建乡土》2007,(1):41-41
你漂泊的海有多长我走过的路就有多长在我的世界里这海的色彩辨不清是日出的辉煌还是日落的苍凉榕树的家起风了现在,海上的一叶飞舟正如我看不透是期待启航的踌躇还是满含归来的疲倦下雨的上午我独坐在城市的办公室里窗台外一棵榕树雨水沿着它的枝叶落到我的脸颊我的家乡在乡下也有一棵这样的榕树在每一个下雨天都能看到它抽出新芽雨的祝福l伤秋即景雨还在下着我在遥远的地方请雨捎去我对你的祝福我在昨天离去但今天我就启程回来秋天到了这是黄昏下我的家我的爱人就住在这里为了赶赴一个约会明天我就彻底消失你将听见一阵风的声音那是我最…  相似文献   

6.
人在异乡,最不愿碰上下雨天了,尤其是在冬天。可当汽车从嘉义往台北驰奔时,看着窗外淅淅沥沥的小雨,我心中却充满了窃喜。这种不一样的情愫,来源于20多年前,那个叫孟庭苇的歌手唱红的那首细雨纷飞的歌——《冬季到台北来看雨》。  相似文献   

7.
《台声》2011,(12):98-98
《冬季到台北来看雨》“冬季到台北来看雨,别在异乡哭泣,街道冷清心思却拥挤……”多年前,孟庭苇感伤而清丽的歌声,叩击了多少人的心扉。  相似文献   

8.
正每次到台北,朋友总会邀我去品尝美食。席间,大家的话题围绕的无外乎是佳肴。然而,雨菡女士两次款待我到"五角船板",我们的关注却不是吃了什么,而是看到了什么?看懂了什么?"五角船板",位于捷运内湖站附近。究其功能,是一个餐厅。但是,初来之客,急着品味的不是料理,而是这里的文化氛围。站在北安  相似文献   

9.
凌君 《台声》2001,(11)
我去台湾采访的日子里,在晨光里看着老人翩翩起舞,在公园里看着老人缓缓散步,在茶馆里看着老人悠悠地品茗,尤其是在马路旁看着老人骑着摩托车飞驰,使我产生了解台湾老人的愿望:他们如何面对人生的晚年?台湾新闻界的朋友告诉我,他们把老人称作“银发族”。多好的比喻啊,这是辉映着雪山之光的群体,因为岁月的积累而饱含着聪慧。尽管儿女成人,颐养天年,许多老人的银发之下,仍然有一颗年轻的心。“活出快乐健康的余生”成为众多老人的信条。乐观是无价之宝在台北的一个老人协会里,有一个“银发族”的宣言,颇有启示性:“银发族”…  相似文献   

10.
台北闹饥荒     
每次回到乡下老家,要返回台北的时候,妈妈总是塞到我的行李箱里很多东西,一直到完全塞不下为止,那种场面就好像台北正在闹饥荒。“妈,你什么都不用带,台北什么都有。”我说。妈妈总是这样回答:“骗你的!台北什么都有,台北又不是极乐世界。”我把芭乐、橘子、哈密瓜拿出来,说:“至少,这些水果都有。”妈妈又帮我塞进去,说:“我们乡下的较好吃,也较便宜。”我把一大包肉干、肉松、肉脯拿出来,说:“我们家楼下就有新东阳呀!”她又帮我塞进去,嗔怪道:“你知道什么?我是买给我孙子吃的,又不是买给你吃,何况人家这些都是手工做的呢!”我看拗不过她…  相似文献   

11.
由于工作原因,我有机会去台湾做短期研究,深感中华传统文化在台湾无处不在。无论是坐在淡水老街品小吃,还是在台北的博物馆赏珍品,无论是在阿里山看日出,还是暮色之中访宜兰,我始终想找出一个词,或者一句话,来概括我对台湾这片土地和这里人民的感觉。走马观花间,浮光掠影里,蓦然回首中,我忽有所悟:台湾,其实浸透了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汲取天地之灵气,可以任人一品再品而回味无穷。感受中华传统文化在台湾初到台湾,漫步台北街头,只  相似文献   

12.
雨落的时候     
不知道什么时候什么原因开始喜欢雨。喜欢撑着一把伞,在雨里缓缓地走,雨落的声音便好听地滴在伞上,嘀嘀嗒嗒地响。当然,爱雨还因为雨天总是把我带到另一个地方,离这纷纷扰扰的世界很远。  相似文献   

13.
正7月17日,由台北市教育局、台北市数位学习教育中心主办的"酷课云,阅读创作学园发表会"在台北举行,100多部精彩纷呈、出自学生之手的电子书新鲜出炉,让老师和家长惊喜不已。近年来,得益于"酷课云"平台的推广,台北市各中小学校掀起了一股"数字学习"的浪潮……创作电子书:人人都是作家"花花轿儿人抬人。我是胡雪岩,发迹于江南一带,我从钱庄的一个小小学徒做起,从此沉醉于金钱的世界里。有关我的故事,且听我为各位娓娓道来……"打开手  相似文献   

14.
在我的印象里,宝安区的5月炎热干燥、令人心烦。不过这个5月,宝安区却经常刮风下雨,而且所降的雨水还不少。深夜,伴着雨水而来的凉风从窗户缝隙挤进来,还觉得有一点凉。夜里无眠,我的思绪又一次回到了家乡。我的家在北方一个贫穷的小乡村,那里夏秋两季都有雨,比宝安区的雨还要大。记得小时候,我最怕下暴雨的夜晚,因为下暴雨时常会夹杂着  相似文献   

15.
于阳春三月的台北观看来自广东省话剧院演出的《与妻书》,是在一个并不十分专业却很有专业水淮的“新舞台”剧场里。  相似文献   

16.
2018年9月,作者作为交换生,申超赴台北科技大学进行为期半年的学习。作为一个纯正的北方汉子,习惯了四季轮替,落叶与大雪纷飞,身处台湾的绵雨与长青树,仿佛有一种穿越感。但台湾街头小巷、杂货铺里、行人的交谈又让作者感觉到舒适,仿佛回到母胎。文化和习俗的力量终究比外在自然风雨更能给人以洞穿时光的温厚力量,让异乡的学子能够在陌生中找到历史与生活的坐标。  相似文献   

17.
保城掠影     
去保亭县城保城,是在一个雨天。保城像一个精致的梦,在雨中飘飘洒洒,时隐时现。透过车窗,看着那雨,我以为它会一直下着,没想到只一会儿工夫,便是雨过天晴。朋友告诉我,这就是山地特有的气候,雨来得快,也去得快。我便明白了,因为有了这样的雨,保城才会有那么蔚蓝的天空,  相似文献   

18.
阅读台北     
台北,存在于我的想象版图中,很多年。因为工作的原因,我有机会多次走进台北。一次次步入这个城市的深处,我都不断地将曾经收藏在脑海中的各种有关台北的  相似文献   

19.
无论是坐在夜晚淡水的老街品小吃,还是在台北的博物馆赏珍品,无论是站在阿里山看日出,还是在暮色之中访宜兰,我始终想找出一个词,或者一句话,来概括我对这片土地和这里人民的感觉。走马观花间,浮光掠影里,蓦然回首中,我忽有所悟:台湾,其实浸透了中  相似文献   

20.
路在手上     
春末夏初的中午,温暖的阳光照在我身上,昨天刚下过雨,大地散发着沁人肺腑的芳香,记住这样一个并不特殊的平常天气,是因为我的许多故事,都很奇妙地发生在这样的日子里。这天上午,陈校长派车接我和小红去参加一个聚会。我和小红是朋友介绍认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