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5 毫秒
1.
"寒夜客来茶当酒。"客来奉茶,以茶会友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传统,茶以其独特的魅力在人际交往中发挥着"和平使者"的作用。福建"天福"茗茶和台湾"天仁"茗茶两大茶叶集团创办人、台商李瑞河先生生于1935年,现年85岁,被很多人尊称为"世界茶王""当代陆羽""和平茶使"。2016年,李瑞河先生完成了一个心愿,把他在台湾南投县名间乡松柏岭的出生地故居重建成一座兼具茶历史文化展示和祭祖等多功能的文化馆,命名为"李氏家园",供民众免费参观。  相似文献   

2.
《台声》2020,(14)
正武夷山每年举办茶博会,台湾茶人池宗宪总是提前3天到达,他的足迹遍及武夷每一个茶区、茶企业。他在武夷山一待就是半个月,在这里,探望老朋友、结交新朋友,叙说不完武夷茶事。同时,他还有"武夷茶百年史料的文本记录,有活现的影像!有岩韵光谱!有它在异域文化渗透的感染力,有它造就出的中西混杂而富美的趣味!"他对武夷茶可谓如痴如醉。他就是池宗宪——茶人雅兴传媒CEO、马克波罗国际茶文创总监和台湾中华茶人雅兴文化艺术协会理事长。当然,由于这十几年来研究茶文化而编著的30多本论茶专著,在茶学与茶文化都有很深造诣,他首当其冲是著  相似文献   

3.
<正>正午。电炉,铁壶;水沸,茶香。听张洪玮讲茶。"我"—张洪玮的自述我叫张洪玮,是南京"我茶台ONE味人文茶馆"的投资人。这间茶馆的投资人一共两位,另一位叫许中豪。他卖卤肉饭、牛肉面,我卖台湾乌龙茶。他好动,我好静。我籍贯福建诏安,生于台湾南投,长在台北。大学读的是电机专业,因为从小喜欢拆东西嘛,闹钟啊,电灯啊。我是双子座的,思想蛮活跃的那种。我家五代做茶。听爷爷说,台湾茶最早是从大陆传  相似文献   

4.
《台声》2020,(1)
正武夷山毎年举办茶博会,台湾茶人池宗宪总是提前3天到达,他的足迹遍及武夷每一个茶区、茶企业。他在武夷山一待就是半个月,在这里,探望老朋友、结交新朋友,叙说不完武夷茶事。同时,他还有"武夷茶百年史料的文本记录,有活现的影像!有岩韵光谱!有它在异域文化渗透的感染力,有它造就出的中西混杂而富美的趣味!"他对武夷茶可谓如痴如醉。他就是池宗宪—茶人雅兴传媒CEO、马克波罗国际茶文创总监和台湾中华茶人雅兴文化艺术协会理事长。当然,由于十几年来研究茶文化而编著的30多本论茶专  相似文献   

5.
《小康》2016,(5)
正台湾之行,我们到阿里山山下的一家茶叶店喝茶,大家都说茶好喝,但却没人买,即便如此,临走时,店员仍旧面带真诚的微笑,与大家甜声道别,我想我们真该向阿里山人学点什么几十年,大概与工作的性质有关吧,天南地北跑过不少地方,全国所有的省份几乎都跑遍了。说几乎,就是因为还有台湾没去过。对台湾,可以说是"心驰神往"久矣。台湾有那么多故事:千帆竞发,郑成  相似文献   

6.
茶之味     
《台声》2008,(11)
虽然台湾茶的种原及制茶技术由祖国大陆流传而来且发展史并不长,但岛内茶种及制茶方法经长期改良,荼的种类和品质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各主要茶区都努力塑造出自己的特色茶,打出自己的茶品牌。如今台湾茶所具有的特色及良好的香气滋味已被世界所公认。  相似文献   

7.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如今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仍离不开茶。我们赴台湾采访,固然感受到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咖啡和饮料与许多都市人相随,不过茶香并没有消散,无论是以茶为荣,还是以茶为友,爱茶的大有人在,那些有关茶的情景让人难忘。茶乡一家人宝岛台湾四季如春气候宜人,是中国茶的主要产地之一。我们在台湾期间正逢采茶时节,驱车前往中部的南投县,茶园的一片片绿色扑面而来。在南投县名间乡,我们与乡农会的茶业指导蓝芳仁先生见了面,他是个挺健谈的热心人,听说我们想采访茶农人家,很乐意当我们的向导。雨过日出,蓝天如洗。一条柏…  相似文献   

8.
正"两岸茶文化源自一家。大陆茶界崇尚茶艺,台湾流派追求使人静心的‘道’,虽表面不同,但本质相通,承载的都是中华文化。"——郑正郁走进"郑福星茶叶"厦门高崎美学馆,空气中飘来阵阵茶香,眼前跃动着精美的花艺和茶道,但耳畔传来的却是曼妙中略带慵懒的爵士乐。奇怪的组合让我们颇感诧异之时,一身休闲打扮的台湾郑福星茶业总经理郑正郁出现在面前。  相似文献   

9.
谭颖 《两岸关系》2014,(9):55-56
正"我发现很多朋友到台湾个人游,只有短短的几天,基本上是走马观花。我想写一本书,告诉大家怎么透过在台湾看到的景点去理解台湾,认识台湾,让大家知道现在的台湾人都在想些什么"——廖信忠因为《我们台湾这些年》一书走红的台湾青年作家廖信忠住在名人荟萃的上海静安区。邻居们谁也没有想到,这位来自台湾的"邻家大男孩"居然是畅销书作家,蜂拥而至的媒体都冲他而来……融入上海,成为"她的一份子"廖信忠,1977年出生在台湾士林,台北长大的他对大陆有着深深的好奇。2005年他退出兵役,摇身一变  相似文献   

10.
《台声》2020,(2)
正一直以来,台湾少数民族都只能随波逐流,被人选择,被历史边缘化。但是今天,我们已经有机会了,我们要参与写就历史,希望能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做出我们应有的努力和贡献。关于他杨品骅,1982年出生,台湾花莲县人,台湾少数民族。2012年,杨品骅成立自己的文化艺术团,取名为"漂流木"。  相似文献   

11.
正11月16日至18日,第十二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在福建省武夷山市举行。本届茶博会以"缘聚武夷、茶和天下"为主题,以"茶文化""茶养生""茶器具""茶食品""茶设备""茶旅游"等为博览会主要内容。茶博会特设"一带一路"展区,其中来自台湾参展商  相似文献   

12.
邓红华  陈标杰 《台声》2004,(7):66-67
何芳文坐在他那镶满了木板的办公室里,冲泡着从台湾带过来的茶待客。他指着这些胡桃色的木板说:“你看,这些木板将近二十年了仍然完好如初。” 何芳文是个懂木头的人,他16年前从台湾来到广东肇庆,开办了捷声木业有限公司,做木制品奖杯座,而在他来大陆之前,就已经在台湾做了20多年的木业,把奖杯座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相似文献   

13.
最近,在台北举办的"两岸财经贸论坛"上,台湾宏碁集团董事长施振荣表示,台湾经济发展已到了一定的限度,两岸"三通"是台湾突破成长极限的关键.他说,"三通"对货物的成本、人的时间成本都有明显的实质影响."三通"好处不仅于此,如果无法实现"三通",台湾经济真正的问题会逐渐显露出来.  相似文献   

14.
<正>品茶思源,因茶结缘,茶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中华民族"和合"文化的智慧。台湾茶文化与大陆茶文化一脉相传。追溯两岸的"茶缘"历史,早在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福建安溪乡民就开始入垦台湾,选择有山有水,地形与安溪相似的地方拓荒种茶。清嘉庆三年(1798年),大量的安溪人移居台湾,带去了茶苗,也带去了安溪的茶俗。台湾茶文化发展至今已有200多  相似文献   

15.
动态扫描     
《台声》2016,(23)
正两岸茶博会成交59.92亿元第十届海峡两岸茶博会11月19日在福建武夷山落下帷幕。从组委会获悉,两岸"茶博会"成效显著,共完成交易59.92亿元人民币,并现场签约项目38项,合同签约金额达289亿元。本届茶博会由台盟中央、全国台联、台湾农会、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南平市人民政府等13家单位联合主办,国台办支持,武夷山市人民政府承办。组委会负责人表示,本届两岸"茶博会"在参展规模和档次、经贸活动、品牌影响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升,加快两岸"茶博会"向国际性展会发展的步伐。(茶茶)  相似文献   

16.
《台声》2017,(22)
正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伴随旧时代落幕的,是成千上万名国民党官兵背井离乡,一去就是30年、40年,甚至永远。这些在台湾人被称为"荣民"、在大陆被称为"台湾老兵"的群体,除忍受思乡思亲的痛苦外,其中的很多人还要忍受生活之苦,有的人终其一生都找不到自己的爱情。李旭华是其中的一员。直到1992年,时隔43年,李旭华才重新踏上家乡的土地。如果他不是在回乡探亲的过程中遇到张泽进,那么他人生可能  相似文献   

17.
《台声》2020,(4)
正2019年11月15日,在武夷山举办的第八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作为茶博会的重头戏,第八届武夷山"裕元杯"民间斗茶赛在武夷山茶博园广场同时举行,作为"裕元杯"茶赛赞助人,台湾裕元工业集团董事长、鞋业大王——蔡其建应邀出席茶博会。武夷山民间斗茶赛已举办第八届。从第四届到第八届,连续5届武夷山民间斗茶赛的赞助都是蔡其建先生  相似文献   

18.
情溶工夫茶     
林长华 《两岸关系》2005,(12):58-59
我们闽南人是在工夫茶中泡大的,闽南与台湾一峡相连,共风同俗。台湾同胞看到闽南人喝茶的礼节和习俗,有一种亲近感,一下子拉近了距离我小时候,看着大人们津津有味地品啜酱油般的工夫茶,不禁感到好奇。我曾备足喝中药汤的勇气,皱着眉喝下去。初喝似嫌其苦,但苦过之后便充满着回味无穷的甘香,习惯后喝其它茶就不够滋味了。我们闽南人把工夫茶看成比大米还重要,把它与人生所有的活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举凡寻根谒祖、婚丧喜庆、敬老尊贤、交朋结友、和解是非等等无处不是以茶当先。所以,闽南人把茶冠于米之首,平时习称茶叶为"茶米",如果有谁说"茶叶"反而会让人感到别扭。在故乡闽南,几乎家家户户都置备有工夫茶具,每天必定要喝上几泡。一泡工夫茶几多人情味。它体现出闽南人的热情、豪爽。  相似文献   

19.
<正>轻轻端起茶盏,吹开水面的茶叶,让台湾高山茶的清香氤氲唇齿,这是台湾茶商陈世伟在济南时最喜欢的放松方式。"茶对我来说是最好的媒介,我因茶走遍大陆、扎根大陆。"最初为推广台湾茶来到大陆的陈世伟,如今已经与大陆结缘整整20年。山东省济南市是一座历史名城,境内名泉众多、风  相似文献   

20.
福建省古田县莪洋镇谷口村湾垱里的林姓人氏,提起台湾都有一种特殊的思念之情,都说那是他们林姓人祖婆的故乡.清朝康熙年间,村里出了一个叫林峰的先祖,先后任过台湾宜兰县、嘉义县和云林县的知县.他在宜兰县任职时,元配夫人"谷口婆"病死在那里.为了熟悉风俗民情和办事方便,他就又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