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台声》2017,(15)
<正>7月5日星期三阴雨今天上午,我和营员们一起聆听了一场台胞青年在大陆就业创业的讲座。主讲人是早期到大陆就业创业的台胞青年郑博宇,现为北京创业公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品牌运营部高级经理兼台湾事务负责人。他表示,广阔的发展空间让他决定到大陆发展,在工作中,他结交到各地的朋友,从而融入到大陆中,也不断增加了对大陆  相似文献   

2.
《台声》2019,(21)
<正>10月15日至17日,由全国台联、辽宁省台联主办,沈阳市台联和大连市台联承办的"第三届台湾创新创业青年辽宁行"活动在沈阳举行。来自辽台两地的140余位青年、企业家代表参加了活动。对话交流、经验分享、实地考察、项目洽谈……亲历亲见,大陆蓬勃的发展生机,让台湾青年感受到来大陆发展的机会、舞台与未来。"我在大陆挺好的""大陆经济发展前景给台胞台企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出席开幕式的全国台联副会长纪斌表示,去年以来,大陆先后发布"31条惠台措施"、取消台湾居民就业证、  相似文献   

3.
《两岸关系》2023,(4):58-60
<正>“我是2015年从台湾来到孝感的,当时东城区还没有发展,现在高楼大厦林立,企业纷纷进驻,发展之快、变化之大让我切实感受到了‘孝感速度’。我将把大陆的变化情况带回台湾,讲好孝感故事,让更多的台湾人知道大陆翻天覆地的变化。”湖北工程学院音乐学院台籍青年钢琴老师林甄琪说。像林甄琪一样的台籍教师,  相似文献   

4.
《台声》2020,(12)
正近几年来,大陆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惠台政策措施,台湾青年到大陆发展有了更加扎实巩固的平台。台湾青年到内地创业的意愿越来越凸显,加快了台湾青年在大陆求学、工作及生活步伐,他们积极参与到两岸融合发展的新时代浪潮之中,分享祖国大陆发展的自豪和机遇。两会期间,全国人大台湾省代表团代表和台联界全国政协委员纷纷表示,落实好惠台政策,为台湾青年来大陆创业就业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机遇,让越来越多青年台胞到大陆发展。  相似文献   

5.
参观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基地.感受大陆的基本政治制度,到鸟巢、水立方圆自己的奥运梦想.和大陆的大学生畅谈交流互动——这些活动让第一次来大陆的台湾学生零距离、全方位地感受到真实、亲切的北京.增加了他们对祖国振兴发展的认同感。  相似文献   

6.
正盛夏时节,骄阳似火。两岸迎来了暑期交流"热",丰富多彩的两岸青年大学生实习实践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在大陆多地开展。来自台湾的千余名大学生通过在大陆体验创业就业的职场环境,累积总结实践经验,加深对大陆经济、社会发展的了解,找到未来的发展方向。参加活动的大学生深深感受到大陆欢迎台湾青年的诚挚心意,纷纷表达了毕业后想来大陆就业创业的意愿。  相似文献   

7.
微博摘登     
《台声》2016,(8)
正1从一名在大陆学习生活的台湾青年视角出发,我观察到整个大陆学子的氛围都有股正能量源源不绝的流出。我认为,台湾的发展离不开大陆,两岸之间应该持续和平发展共同创造和平利基,大陆的发展建设,身在台湾的青年们是可以共同参与其中的。——新浪微博环环  相似文献   

8.
《台声》2016,(20)
正"来到这里,真正感受到北京作为国际大都市的气魄,这里的每一处都设计的十分精妙。如今,北京为台商创业提供了各种优惠政策,让两岸民众,特别是青年孩子们一起奋斗创业,真真是太好了。"离别之际,北京市台联2016年"十一"接待暨台湾企业代表人士北京考察团(以下简称"2016台湾企业家考察团")成员吴和珍满怀感叹。9月25日至30日,"2016台湾企业家考察团"在京参访活动展开。  相似文献   

9.
《台声》2017,(1)
<正>"我认为大陆是台湾青年来创业的最好地方,我也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在大陆创业者的典范,回去再向岛内700万台湾青年讲好我的大陆故事。""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且新业态不断快速发展的今天,企业、特别是新企业如果想在夹缝中闯出一条发展之路,真的需要好好动动脑子,静下心来思考新路子、新点子。""来北京前,我已经在台湾创业4年多,去年八九月份来到大陆,在大  相似文献   

10.
《台声》2020,(2)
正"我们热忱欢迎台湾青年来祖国大陆追梦、筑梦、圆梦。"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重要讲话引发两岸热议,也让越来越多的台湾青年热血沸腾,跃跃欲试。深化两岸交流融合发展,青年人是当之无愧的主力军和生力军。以"31条措施""26条措施"为代表的惠台措施和实施办法相继出台,受到了台湾各界特别是台湾青年们的热烈欢迎,它更好地助力台湾青年共享大陆发展机遇,更好地融人大陆,筑梦大陆。在民族复兴进程中,两岸青年同胞的发展天地更加广阔,内生动力更加充沛。  相似文献   

11.
《台声》2016,(13)
正两岸关系从"破冰之旅"以来,台湾青年来大陆求学的人数与日俱增,不断发展,现已具备相当的规模。据悉,教育部将继续推进对台湾学生免试招生工作,进一步完善招生及培养管理制度,为台湾学生在大陆就学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台湾青年大陆求学热随着大陆经济实力的腾飞,台湾青年看好大陆的发展,想紧跟大陆的步伐,一同走向世界。这使得越来越多的台湾青年来大陆求学。从2001年  相似文献   

12.
在当前大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实施“一带一路”等一系列经济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两岸青年创业就业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国台办副主任龚清概在两岸青年创业就业考察交流团在福州参访时表示,我们要珍惜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局面,共同努力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为台湾青年创业就业创造条件,让更多台湾青年分享大陆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13.
编后语     
《台声》2017,(18)
<正>台湾青年媒体人实创基地已经开张,今年寒假将迎来第二批台湾青年媒体人。未来,还会给台湾青年媒体人创造更多机会,到大陆其他的媒体单位轮岗实习,到大陆各省市采风摄影,深化台湾同胞对大陆媒体行业及风土民情的认识。嘤其鸣矣,求其友声。我们期待有更多的大陆媒体同行加入"台湾青年媒体人实创基地"项目,与我们同行,也欢迎有志磨练自己的台湾青年报名参与我们的新闻实训项目。让我们携手,一起共同为台湾青年媒体人培树正  相似文献   

14.
《台声》2020,(2)
正大陆惠台政策的温暖、细致和完善,让王孟筠在做好学校教职的同时,自愿成为联结桂台青年交流的"摆渡人"。在她看来,伴随大陆惠台政策"说到做到"的强度与力度,会有更多的台湾青年选择到大陆发展。关于她王孟筠,1986年出生,台湾台南人。2017年7月,在台湾东海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同年赴大陆广西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就业。2019年3月份,获得了广西"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5.
7月14日晚,全国台联在北京举办台胞青年夏令营。共有1200余名台胞青年参加了此次活动。其中来自台湾岛内的青年558人、在大陆就读的台生343人、大陆台籍大学生  相似文献   

16.
<正>7月25日上午,由两岸企业家峰会主办的2019两岸青年实习就业创业研讨会在昆山开幕。两岸企业家峰会大陆方面理事长郭金龙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近年来,大陆持续为台湾青年来大陆追梦,为两岸青年携手筑梦、圆梦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大陆正努力构筑支持台湾青年来大陆求学深造、创业发展的平台体系。今后,大陆还会继续充实完善"政策包",为台湾同胞特别是青年在大陆发展创造更加便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17.
2月3日下午,生活在北京的台湾省籍青年学生和在北京就读的台湾大学生,与来自台湾的“华夏青年交流协会2002年寒假冬令营”的营员共80多人欢聚一堂,畅叙乡情。全国台联副会长郑东宁、北京台联会长卢咸池到会并对来自家乡的青年朋友表示欢迎。来自台湾的大学生们,大多是第一次来到北京,在7天的参观、旅游中,他们的感慨颇多,他们说:“百闻不如一见,北京不愧是中华5000年的灿烂文化与现代科技文化融为一体的世界大都市,无论我们走到哪里,到处都洋溢着大陆人民对台湾同胞的热情与友好。”两岸青年学生用他们熟悉的语言亲…  相似文献   

18.
江欣璇 《台声》2003,(12):23-24
屈指一算,我来北京大学已经快两年了。记得刚来北大时,对什么都感到陌生,充满好奇,就这样开始了对我来说完全不一样的生活。我在进入北京大学以前从没有来过大陆。对大陆、对北京,所有的印象都是在中学和高中时的历史或地理课本里得知的。我也从来没有想过有朝一日会来大陆甚至会来北京学习。直到高三时,我开始注意到大陆近年来的发展,而且获悉从1987年开始,大陆高校正式招收了第一名台湾学生。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到目前为止,据我保守估计,来大陆学习的台湾学子也已超过万人。大家趋之若鹜让我对大陆的高校也产生了兴趣,于是我参加了大陆大学…  相似文献   

19.
《台声》2017,(16)
<正>7月22日上午,为期7天的"情系青春——两岸青年中原行"活动在河南郑州启动。本届活动由中华文化联谊会、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办,100位来自两岸的青年学生将前往黄帝故里新郑市举行祭祖大典,之后分为武术体育组、美术创作组、文艺表演组,沿嵩山少林寺、信阳鸡公山、三门峡等线路开展活动,全面感受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让台湾青年感受到根在大陆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音乐  相似文献   

20.
台湾青年在大陆求学、就业或生活的整体适应情况与满意度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调查显示,在大陆的台湾青年社会适应性主流是客观理性、积极向上、主动作为的,多数台湾青年对自己在大陆求学或就业的整体满意度较高;超六成被调查者表示能主动适应两岸文化差异,并能客观理性看待大陆政治体制。但两岸政治生态、价值观念、文化氛围、社会发展程度及社会结构的差异,大陆惠台政策重制订轻落实的制度缺失,台湾青年自主择业或创业难度大,身份尤其是户籍难以得到有效解决等问题也对他们的社会适应造成困扰。"主动调整"成为当前大多数台湾青年在大陆求学、就业或生活的首选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