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声》2020,(4)
正郭衍劭台湾青年,就读浙江大学医学院,现于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实习。筑梦温州台湾青年联谊会杭州分会会长。即使相隔一片海峡的距离,但两岸同心,风雨同行,抗"疫"路上不分你我!在这场困难中,我们看到了台湾青年的爱心行动,他们温暖人心的声音也应该被听见、他们对大陆真挚的情感也应该被传递。  相似文献   

2.
正浙江省温州市于2015年获国务院台办批准设立首批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温州台湾青年创业就业服务中心。几年来,温州以打造"筑梦温州"服务品牌为引领,努力走出一条做台湾青年工作和人才引进的特色之路。现已吸引3000余名台湾青年来温联谊交流、近700人实习创业就业、65名台湾博士任职温州高校和民企,促成50个台青创业项目和台湾团队落地。温州被台湾青年誉为"离家工作最近的大陆城市"。  相似文献   

3.
正2016年5月18日,由温州台湾青年创业就业服务中心主办的2016"创业创新·筑梦温州"台湾青年人才对接会在北京举办。这是该中心继去年在北京成功举办"创业创新·筑梦温州"在京知名高校台湾青年创业就业座谈交流会后,大力支持台湾青年创业就业工作的又一积极举措。本次对接会带来温州当地高校及企事  相似文献   

4.
《台声》2016,(1)
正2015年12月12日下午,为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积极推介温州支持台湾青年创业就业工作,由温州市台办、温州台湾青年创业就业服务中心等主办的首届"创业创新筑梦温州"在京知名高校台湾青年创业就业座谈交流会,在北京大学举行。150多位在北京高校深造的来自台湾的本科生、硕士及博士生参与了此次座谈交流会。据悉,台湾青年创业就业服  相似文献   

5.
正他是豪门之后,拥有亿万家财,然而在旁人的眼里,他却节俭得近乎"吝啬"。他出生成长在台湾,却为"打造可敬的温州人"而奔走疾呼,不辞辛劳、殚精竭虑,穿梭于两岸之间。他就是何纪豪,一个将慈善视为毕生事业,誓将微笑洒满每一个角落的温州籍台胞。——题记"温州制造、台湾交货""我是温州制造,台湾交货。"谈到自己的身世,出生于1950年元旦的何纪豪幽默地说。原来,何纪豪的父  相似文献   

6.
《两岸关系》2021,(9):47-48
正"这趟"筑梦温州"之旅,让我更确定自己前进的方向。"8月17日,"创业创新筑梦温州"2021台湾大学生实习实践月成果汇报会在浙江温州举行,在温州实习的台湾大学生通过作品展示、视频展播分享在温州实习心得以及生活体验,畅谈对温州的印象与认识。  相似文献   

7.
《台声》2017,(8)
正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下,为积极推介温州支持台湾青年创业就业工作,让台湾青年充分了解温州的创业就业环境、扶持政策、发展空间、福利保障,4月8日,温州台湾青年创业就业服务中心再次在北京举办第三届"创业创新·筑梦温州"台湾青年人才对接会,推介温州人才新政,支持台湾青年在温创业就业,现场对接工作岗位。本届活动吸引了150多位在京高校深造的台籍青年人才参加。会上,浙江省台办副主任何永明  相似文献   

8.
全国人大代表、温州市市长陈金彪在"两会"上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金融改革确实不能一蹴而就,温州传统的金融业态并不成熟,现在还在"补课"。在浙江省温州市金融改革综合试验区获批近一年后,温州已推出民间借贷中心、民间借贷利率指数等多项改革举措,但仍有声音认为温州金融改革进展过慢。2012年3月,国务院批准温州设金融改革试验区,并对温州作出规范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在两岸青年交流、台青创业就业领域被国台办多次提及的明星城市不多,温州是其中之一。作为大陆民营经济最发达的城市,温州与台湾产业结构相似、人缘地缘相近。随着海峡两岸温州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建设的持续推进,温州人的交通、教育、旅游、慈善、文创、生态农业观光、医疗养生等各领域中的"台元素"越来越多,温州也成为台湾青年登陆创业就业的首选地。9月12日至15日,由浙江省政  相似文献   

10.
<正>2月23日,来自浙江温州的泰顺廊桥"圆桥"暨项目交接仪式在台湾南投县集集镇举行。两岸嘉宾及南投民众约3000人参加了仪式。这是泰顺廊桥首次走出温州,在台湾南投县集集镇清水溪"安家落户"。2017年10月廊桥开工奠基,2018年10月举行上梁仪  相似文献   

11.
《台声》2016,(13)
正6月18日,由温州市台办、温州台湾青年创业就业服务中心主办的2016"创业创新筑梦温州"台湾青年人才对接会(北京站)在北大中关新园举行,活动吸引了150多位在京高校深造的台籍博士、硕士等参加。温州市委组织部人才办负责人,向在场的台湾学生们介绍了温州人才新政、配套服务、最新就业岗位等在温州就业创业的相关信息,让台湾学生们充分了解温州的就业创业环境、扶持政策、发展空间、福利保障等,希望吸引青年才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温州以打造"筑梦温州"服务品牌为引领,走出一条引进台湾青年人才特色之路。近日,温州出台了《温州市贯彻关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的实施细则》90条,深化温台两地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助推台青在温创业就业。这是温州又一兑现便利台胞台企的举措。在温台青获知消息后纷纷表示,享受与温州市民同等待遇,能让他们更加安心、舒心地在温州工作和生活。同时,愿意将温州的好政策介绍给更多台湾青年,共同到温州创业就业。温州《细则》分为支持台资企业和台胞来温投  相似文献   

13.
《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一书,是台湾历史学者王明珂民族史研究的名著,1997年在台湾出版,2006年在大陆出修订版,2013年出全新修订本,在知识界一直很畅销。被评价为"历史人类学研究领域的典范",读这本书,可以了解最近民族研究领域的部分声音。  相似文献   

14.
正温州与台湾地缘相近、人缘相亲、习俗相似、商缘相连。改革开放40年来,温州与台湾的交流交往日益热络,大量的台资和台湾人才选择了温州。而随着海峡两岸(温州)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建设的持续推进,交通、教育、旅游、慈善、生态农业观光、医疗养生、文创产业……在温州人的生活中,更是处处闪现着台湾元素。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16,(24)
正很有趣,也很不理解,缘何一个艺文类的金马奖,在台湾却会被酸,会被死拉硬扯,会被戴了个政治帽,甚至占尽台湾某些媒体的头条二条。直到近几天,有台湾友人转来了其他能够代表正面声音的媒体文章,这才仿佛茅塞顿开。原来,这是一些"沉沦的台湾媒体正拖着台湾往下沉沦",是"毒(独)性"极强的那种。这个理论,出自台湾一位知名专家的口,他正在极其勇敢地用针,为台湾毒瘤挑血,丝毫未惧。  相似文献   

16.
《两岸关系》2023,(5):56-57
<正>近年来,温州以打造“筑梦温州”台湾青年服务品牌为抓手,努力建设温台融合发展“重要窗口”,走出了一条吸引台湾青年来温交流实习、就业创业的特色之路,被台青誉为“好近、好亲、好暖心的大陆城市”。累计组织两岸青年交流11000人次,其中台湾青年6000人次,吸引台青来温实习实践800人次。举办台湾青年人才对接会,提供高校和企业就业岗位近4100个,吸引1200多位台生参加。先后引进100余名台湾硕博人才在温州高校就业。  相似文献   

17.
《台声》2020,(4)
正黄柏翔1978年生于台湾高雄,2014年从台湾政治大学博士毕业,2015年被中国光大集团录取。2017年7月,博士后出站后,开始在光大集团下属的金融租赁公司风险管理部担任高级经理。筑梦温州台湾青年联谊会副会长。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更好地发挥金融对疫情防  相似文献   

18.
<正>"一片繁荣海上头,从来唤作小杭州。"素有"东南山水甲天下"之称的温州市,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北部的桥头堡,也是浙江省距离台湾最近的城市,与台湾交流合作空间十分广阔。浙江·台湾合作周是浙江省对台经贸交流的重要平台,自2013年以来,合作周在温州年年办专场,场场结硕果,为深化温台经济合作发挥了积极作用。今年合作周温州专场于9月22日开幕,两岸商界精英、专家学者、有关协会及企业家代表、创业就业青年代表等400余各界英才以"创享,让城市更美好"——创新创业·互享共享为主题齐聚一堂。浙江省委  相似文献   

19.
《台声》2020,(3)
正许晋铭台湾高雄人,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台湾是我们出生长大的故乡,大陆是我们求学筑梦的家园。"2月初,许晋铭作为负责人,连同"筑梦温州"台湾青年联谊会与在大陆台青台生自主发起募捐。他说,到目前为止,已经有200多位台湾同胞参与,募集到3万多元人民币,第一批捐助物资主要包括口罩和防护服等,如果顺利的话,这两天就可以到达温州。之后我们  相似文献   

20.
《小康》2008,(5):32-33
在温州官员看来,温州主动融入海西,可以实现与台湾的产业对接。促进"先行"联动,推进两岸经贸协商机制的形成、两岸产业合作基地的构建、两岸共同市场合作平台的搭建,已成为海西20城市的共同诉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