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7 毫秒
1.
3月6日上午习近平在江西代表团参加审议.会上,习近平强调指出,要着力推动老区特别是原中央苏区加快发展,决不能让老区群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掉队,立下愚公志、打好攻坚战,让老区人民同全国人民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这是我们党的历史责任.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不能手软,不能下不为例.  相似文献   

2.
正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要完成这第一个百年目标,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贫困人口的脱贫,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因此,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打好脱贫攻坚战,必须坚决贯彻习近平扶贫开发战略思想。习近平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内涵丰富、思想深刻、体系完整,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行动指  相似文献   

3.
正2019年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福建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饮水思源,决不能忘了老区苏区人民。要确保老区苏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一个都不掉队。福建省牢记殷切嘱托,全力推动老区苏区振兴发展。老区苏区人民继承优良革命传统,努力拼搏,奋发有为,在向"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前进中展现时代风采。  相似文献   

4.
<正>"要饮水思源,决不能忘了老区苏区人民。要梳理排查、抓紧工作,确保老区苏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一个都不掉队。"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福建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指示。龙岩是全国著名革命老区,原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脱  相似文献   

5.
《新东方》2015,(4)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多次深入贫困地区、革命老区调研,对扶贫开发工作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的理论思考,深刻阐明了扶贫开发的重大意义、工作目标、基本方法和动力机制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习近平扶贫开发思想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扶贫开发思想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指导思想。学习领会、贯彻落实习近平扶贫开发思想对于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福建代表团审议时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要做好革命老区、中央苏区脱贫奔小康工作""确保老区苏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一个都不掉队",同时,他还语重心长、振聋发聩地告诫"忘记老区,就是忘本;忘记历史,就是背叛"。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4月9日,福建龙岩、江西赣州、广东梅州三市人大常委  相似文献   

7.
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和国家在新时代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一个阶段性目标任务,是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五中全会和全国两会反复提到的一个重要关键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向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订立的一份"军令状",也是一份庄严的"历史契约"。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8.
《小康》2020,(18)
正衡量全面小康社会建成与否,既要看量化指标,也要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状态和现实获得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最后一公里",补短板是硬任务。什么样的短板是各级党委、政府应该全力以赴、真抓实干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问题》重要文章中强调指出:一是要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二是要解决好重点地区环境污染突出问题,三是要加快民生领域工作推进,四是要健全社保兜底机制。  相似文献   

9.
钟炳明 《人民论坛》2012,(33):68-69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当中提出,要进一步加大对革命老区的支持力度。这让老区人民非常感动,进一步激励了我们永远跟党走,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信念,进一步坚定了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信心和决心。苏区精神是属于全国人民共有的宝贵精神财富去年11月,习近平同志在纪念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8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将苏区精神精辟地概括为28个字: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  相似文献   

10.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必须实现,而且必须全面实现,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千年梦想,百年奋斗,今朝圆梦。2020年,注定是载入史册的一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成为现实。在这最后冲刺阶段,"全面小康决胜年"先遭疫情影响,后又遇洪水灾害,决胜全面小康已经成为一  相似文献   

11.
《小康》2020,(7)
正"我们要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和老区苏区一起脱贫奔小康。"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确保老区苏区人民如期脱贫、共享发展成果,成为福建省长唐登杰最牵挂的事。"带着感情带着责任促进老区苏区振兴发展。"2020年1月11日,福建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福建省长唐登杰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福建省要发扬  相似文献   

12.
《人民论坛》2015,(6):26-27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确保到二〇二〇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时间表,以及"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等"五位一体"的战略部署。习近平论小康社会我坚信,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  相似文献   

13.
<正>2019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并且多次对江苏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作出明确指示,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根本遵循。当前,江苏以系统谋划高质量发展为主线,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既通过精准施策补齐短板,又通过持久发  相似文献   

14.
《群众》2015,(6)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准确把握当代中国实际,热切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明了正确方向。全面小康的核心在"全面",既体现在覆盖的人群是全面的,是"一个不能少、一项不能少和一步都不能迟"的全面小康,又体现在涉及领域是全面的,覆盖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建成  相似文献   

15.
《前进》2015,(4)
<正>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这就是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四个全面"中具有总揽全局的地位,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必须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为引领,促进其如期实现。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确定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以战略眼光和全局视野,提出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以及"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时间表。党的十九大报告又作出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决策和战略部署。近几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形成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科学回答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诸多重大问题。从历史、理论、价值三个维度解读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论述,有助于厘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演进,有助于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科学内涵,有助于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7.
彭京宜 《新东方》2015,(3):42-45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阶段作出的新的战略布局。笔者认为,"四个全面"共同构成了一个整体,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是飞鸟之"两翼",全面从严治党是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8.
方涛 《桂海论丛》2015,(3):19-22
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确立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到2020年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是强大动力,全面依法治国是可靠保障,全面从严治党是根本保证,共同支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如期实现。深刻把握"四个全面",对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周文彰  岳凤兰 《前进》2020,(10):20-24
正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接力之年。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进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时间节点,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与科学谋划。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20.
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第一次提出"四个全面",立意深远。"四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的治国理政的战略布局。深刻领会"四个全面"科学内涵、准确把握"四个全面"辩证关系,对当前正处于后发赶超、加快脱贫、加快发展战略机遇期的民族贫困地区湘西州全面推进依法治州、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