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6月22日至6月29日,第三届大陆老台胞赴京参观学习活动在北京举行。这一活动是由全国台联举办的,现已举办了三次,前两次分别是在1993年10月和1994年5月举办的。 用与会老台胞的话讲,举办这一活动是大陆老台胞的福音,真是功德无量之举。此次与会乡亲共有79位,平均年龄则为66.5岁。台北乡亲郑来富84岁,最为高寿。他们虽然来到大陆几十年了,但由于种种原因,始终未能来过首都北京,怎不遗憾?此一番总算夙愿得偿。  相似文献   

2.
1993年,58岁的李瑞河在大陆创办天福茶叶有限公司,迄今天福茗茶已经在大陆23个省开办357家连锁店,成为大陆茶行业的龙头老大……  相似文献   

3.
<正>2007年,27岁的蒋浩廷从台湾来大陆工作,因缘凑巧,他和一位陌生的江西女孩走到了一起。如今,他们经营着一家培训学校,还有两个可爱的孩子。两个弟弟在大陆求学回台湾都成"学霸"在大陆刚开始工作的两年时间里,蒋浩廷在上海的一家公司负责协助台湾企业来大陆投资。"其实是我爸爸先来大陆,他带着我的两个弟弟到上海念书。"蒋浩廷说,"两个弟弟当时成绩不好,爸爸也对  相似文献   

4.
台湾 《两岸关系》2001,(4):30-33
《自立晚报》两名记者的大陆之行,为两岸新闻交流开启了一扇大门。 1987年下半年,台湾当局对大陆的政策出现重大突破:解除实行了38年之久的“戒严令”,并传出可能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台湾的新闻界对此反应最为敏感,各个报社都在四处打探,希望能提早获得一点消息。 创立于1947年、具有很浓地方特色的《自立晚报》,是颇有影响的台湾第三大报。老板吴丰山40多岁,  相似文献   

5.
正梦的什刹海2005年9月,我从建国中学毕业,结束高中三年生涯,考进台湾大学外文系就读。在民进党继续执政下,台湾的"去中国化"愈来愈严重,但我仍坚持收集关于大陆的最新资讯,定期关注大陆的新闻。也因为上了大学,自己能做主的事也就愈来愈多。到了大学第一年的暑假,我就迫不急待想到大陆看看。虽然5岁那年,就曾和家人一起到大陆旅游,但毕竟年纪太小,印象早已模糊,何况这么多年过去,大陆也早就  相似文献   

6.
陈邦钰 《台声》2003,(11):36-37
一群18岁到35岁之间的新世代,他们专业而自信。他们想抓住浪潮,西进大陆,在2005年之前,站稳脚跟———  相似文献   

7.
易靖茗 《台声》2013,(6):86-89
来自台湾省台中的邱崇源,从23岁列39岁,从本科刮博士,再到独立行医,娶了美丽的大陆新娘,16年来,他把自己的青春和事业全部交给了大陆,交给了南京这个让他很喜欢的第二敞易。  相似文献   

8.
洪冰 《两岸关系》2001,(10):28-30
“台湾特务”这个词对于今天的许多大陆人来说可能已经相当陌生了,然而,实际上台湾的特务们从来没有停止过在世界各地的活动,特别是针对大陆的间谍活动。大陆屡破台湾间谍案2001年7月14日上午,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李少民间谍案。李少民,现年45岁,美籍华人,任教于香港城市大学的高级知识分子。然而,李少民放着安稳舒适的教学生活不过,却鬼迷心  相似文献   

9.
4月初,台湾邱永汉集团总裁邱永汉先生率领台湾赴大陆工商考察团一行40余人考察了安徽省合肥市的投资环境,认为这是一个有投资前景的地方。邱永汉年近七十岁,在日本和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享有“赚钱之神”的美誉。近年来,他经常组织日、台两地的工商界人士赴大陆考察,以寻求商机。为了发展对大陆的投资,邱永汉已将住家由  相似文献   

10.
数字新闻     
72岁考生进考场2001年高考考场上出现了一位72岁高龄考生,他就是南京市已退休老人汪侠。汪老顺利完成了3天的高考,并称今年考不取,明年还会考。三大机遇 两岸合作面临新发展国务院体改办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常务副所长陈立指出,大陆国有企业正面临着新经济发展、加入WTO、电子商务等新生产方式的挑战,而这三方面正是台商参与大陆国企改革的机遇,台商可充分发挥优势,与大陆国企合作发展。  相似文献   

11.
15岁的少女刘修齐第一次踏上大陆的土地,疑虑中夹杂着戒备、好奇。在一次次的与外界打交道中,大陆的方方面面展现在少女的眼前,有怀着梦想的年轻人,有不堪言苦的打车难题,也有如诗如画的风景……最终在3年之后,少女独自一人踏上大陆的求学路。她想用自己一辈子的时间去探索大陆,一直在路上!  相似文献   

12.
正1987年下半年,台湾当局对大陆的政策出现重大突破:解除实行了38年之久的"戒严令",并传出可能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台湾的新闻界对此反应最为敏感,各个报社都在四处打探,希望能提早获得一点消息。创立于1947年、具有很浓地方特色的《自立晚报》,是台湾颇有影响的第三大报。老板吴丰山40多岁,一向敢做敢为、处事果断。  相似文献   

13.
《两岸关系》2014,(12):22-22
<正>2011年是陆生在台湾的"元年",742位刚刚跨出中学校门的大陆学生,在17、18岁的青涩年纪,跨越海峡来到台湾求学,转眼首届陆生就要在明年毕业,绝大多数人要离开台湾,回到大陆。他们满怀憧憬而来,经过4年"台湾经验"的浸润,会抱着什么样的"台湾认知"回到大陆?长期而言,他们会是台湾的朋友?敌人?或冷漠的他者?台湾《旺报》10月31日刊发社评文章《让  相似文献   

14.
董珊 《两岸关系》2013,(2):53-55
台北古越阁与大陆文物界的交流,要从1992年说起。1992年11月,中国古文字学研究会第九届年会在南京大学召开,古越阁主人王振华、王淑华伉俪与会,并以幻灯片向大陆学术界介绍他们藏品中的铭文资料,立即引起学界的重视。从此开始,古越阁的收藏和研究闻名于大陆学术界。在这次会议上,我初次结识了王振华夫妇。当时我才20岁,参加这次会议算  相似文献   

15.
赵辉 《台声》2006,(8):46-48
“台胞青年夏令营,爸妈给我的最好礼物!”——台北医学大学林鼎原19岁的林鼎原来自台中,目前是台北医学大学牙医学系一年级的学生。林鼎原告诉记者,自己是第一次来到大陆,之前只是从课本和电视上看到过关于大陆的一些片段介绍,这次来大陆其实是父母送给他的19岁生日礼物。爸妈在他生日的时说要给他一个惊喜,但是他没有想到这个莫大的惊喜竟然是参加台胞青年夏令营。在出发之前,爸妈还特意嘱咐他要好好看看大陆,用自己的心去感受,去聆听。说到此时,看得出此次台胞青年夏令营让19岁的林鼎原感触颇深。林鼎原告诉记者:“说实话来了以后才发现比…  相似文献   

16.
《黄埔》2017,(5)
正2017年6月—7月6月第九届两岸电影展"大陆电影展"在台北举办第九届两岸电影展"大陆电影展"1日在台北光点华山电影馆开幕,来自大陆的7部影片与台湾观众见面。此次参展的大陆影片为:《不成问题的问题》《夜色撩人》《百鸟朝凤》《少年》《28岁未成年》《谁的青春不迷茫》以及《清水里的刀子》。  相似文献   

17.
李永煌1966年生于福建晋江。1985年于福建银行学校毕业后,分配到晋江人民银行工作。中国大陆的改革开放,给年轻人提供了充分的机遇和广阔的天地。1987年,21岁的李永煌毅然辞去公职,迈入了充满竞争的商界,他在大陆和香港创办了多家公司,努力拓展业务,李永煌爱国爱乡,  相似文献   

18.
马壮  陈文韬 《台声》2023,(5):85-86
<正>从初入大陆到见证大陆发展,他们是参与者亦是见证人。近日,3名台湾青年做客中国新闻网《青听·两岸》栏目,畅谈在大陆的求职经历,讲述他们所见证的大陆变化。对话29年前的自己丁翊凯:《狂飙》《后宫甄嬛传》在台湾很火台青丁翊凯,2岁时跟随家人来到大陆,对大陆有着深厚的感情。赴台湾念大学时也选择了和两岸事务相关的专业,研究生毕业后再次回到大陆工作。  相似文献   

19.
林剑 《两岸关系》2006,(1):55-56
一炮打响, 还挺悦耳的江正平的模样与想象中的台湾人不一样,不但高大魁梧,还不老相。他本来是1941年生人,看起来也就50来岁;说话声音不大,吐字却清晰有力, 谈笑风趣,举止儒雅,是一位富有学者味的商人。江正平祖籍徐州,5岁随父到了台湾。当时,父亲本以为去个十天半月就能回来,谁料想一去不返,好在赶上了大陆改革开放。江会长简单地给我们讲了一下过去,便谈起了来大陆创业的情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台湾很多高级 人才抢着来大陆。在 这个精英群体中到大陆求职已逐渐成为一种时尚。 2002年,华南、上海浦东两地的企业在香港举行了两次大规模征才活动,吸引了大批港、台人才前往;广东、深圳、珠海一带的企业也引来数百位台湾高科技、金融管理人才加盟。这些精英人才年龄均在30岁至50岁,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高学历、有资金、懂技术、有较高消费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