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日浙江》2008,(23):F0004-F0004
第三届中国龙泉青瓷·龙泉宝剑节于11月28日晚隆重开幕。本届中国龙泉青瓷、龙泉宝剑节紧紧围绕做强做大龙泉宝剑、龙泉青瓷传统产业的主线,分剑祖欧冶子公祭、龙泉宝剑锻造技艺展示、“古韵、名剑”精品刀剑展、国宝青瓷回乡展暨龙泉青瓷精品展、经贸洽谈签约仪式等16个活动,高潮迭起,亮点纷呈。  相似文献   

2.
鄢鸣 《今日浙江》2014,(18):24-24
正"龙泉青瓷产业的65年,就是我们国家65年大发展的缩影。"陈根如是说。陈根,1949年出生于龙泉一个青瓷世家,至今已从事龙泉青瓷生产、管理、工艺研究40余年。他几乎经历了龙泉青瓷由凋零走向兴盛的全过程。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给衰败至极的龙泉青瓷行业送来了希望之火。在政府的支持下,龙  相似文献   

3.
《今日浙江》2010,(2):F0004-F0004
“千峰翠色千年传,千年龙泉千禧来。”2009年12月18日-20日举行的龙泉置县1250周年庆典大会、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入选“人类非遗”庆祝大会、第四届中国龙泉青瓷·龙泉宝剑节亮点纷呈。2009龙泉国际民间艺术大巡游、龙泉青瓷博物馆开馆仪式、“祈福龙泉”华严塔重建落成典礼、千年青瓷探古、公祭剑祖欧冶子、“回望千年”龙泉文化遗产展、“古韵龙泉”品赏会、浙商龙泉巅峰论剑、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国际论坛、  相似文献   

4.
蔡晓春 《今日浙江》2012,(22):38-38
“世界青瓷看龙泉,上蝉青瓷远名扬”。作为现代龙泉青瓷的发祥地,上蝉自古商贸繁荣,民间制瓷盛行。新中国成立后,龙泉县根据周恩来总理“五大名窑首先恢复龙泉窑生产”的批示,在上蝉镇设立国营龙泉瓷厂总厂及青瓷研究所,使龙泉青瓷在极短时间内恢复到较高的历史水平。50多年过去了,上蝉国营瓷厂青瓷研究所、工业厂房、大烟囱、龙窑、倒焰窑等保存良好,成为不可复制的青瓷文化历史。  相似文献   

5.
《黄埔》2010,(2):64-64
2009年9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76个项目,中国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榜上有名,成为全球第一个入选该名录的陶瓷类项目。龙泉青瓷产于浙江省南部的龙泉、庆元、逐昌、云和县等地,青瓷以瓷质细腻,线条明快流畅、造型端庄浑朴、色泽纯洁如美玉著称于世。龙泉窑系是我国历史上烧制时间最长,窑场分布最广、产量最大的窑系,在中国陶瓷史上乃至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浙江龙泉青瓷,是我国瓷器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以釉色青翠、造型古朴而著称的。龙泉地处浙闽边界,这里的崇山峻领中盛产优质瓷土。茂密的原始森林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烧窑燃料。清澈的瓯江横贯全境,为龙泉瓷器外运提供了水上通道。龙泉青瓷始于五代(九○七——九○六年),到南宋时(一一二七——一二七九年)达到鼎盛。当时,瓯江两岸,瓷窑林立,烟火相望,江中运瓷器的船舶来往如梭。相传,宋朝时有章氏兄弟两人。均擅窑术,各有一窑,所烧瓷器,各有千秋,都为世人所珍爱。哥哥烧出的瓷器釉色粉青,胎薄质坚,紫口铁足,釉面显现纹片,十分美丽,人称「哥窑」。兴  相似文献   

7.
学院于2009年7月的一天,告诉我们浙江馆里“最浙江家庭”方案要交给同学们来做,从所有同学中选18个人分成6组来完成6户最浙江家庭设计方案。经过方案的初步筛选,我有幸和另外两名同学一起成了这六分之一。我们三人小组负责龙泉青瓷世家张家的展示。进入创作团队以后,首先要做的就是选择家庭。方案的主题是“最浙江”,我和组员将目标锁定在了龙泉,这个山灵水秀、世代传承的青瓷烧制与宝剑铸造的地方。起初的找寻家庭并不容易,  相似文献   

8.
尤蕾 《小康》2013,(9):94-97
用青瓷茶具泡金观音,青碧如玉,杯中茶色如琥珀。金观音身上融合了"瓯江源头水,江浙顶峰茶,千年龙泉窑"的独特优势,茶、水、瓷集于一身,现代与传统相得益彰初入龙泉,青瓷、宝剑、灵芝以及金观音茶叶元素随处可见,高速路旁的路牌广告、农家院落的宣传海报,无一不在提醒——你已进入"青瓷之乡"、"宝剑之邦"。显然,文字提醒还是不够具象,通往市区主干道的中央隔离带中矗立着  相似文献   

9.
钟建飞 《今日浙江》2014,(13):53-53
正漫步小梅镇的乡野,山风掠过鼻尖,青草味夹着古朴的气息扑面而来。这就是浙江历史文化名镇——小梅,一个因梅得名、凭瓷生辉的地方,是中国龙泉青瓷发祥地,也是八百里瓯江源头第一镇,到小梅镇任组织宣传委员后,我被这里的优美环境、古朴民风和历史底蕴  相似文献   

10.
近日,文化部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分为民间文学、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共224名代表性传承人。其中,释永信作为少林功夫的代表性传承人,而传统医药方面,中国中医科学院共有17名专家被推选为中医方面的代表性传承人。在本次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中,浙江省共有16位成功入围。龙泉宝剑锻制技艺沈新培、龙泉青瓷烧制技艺徐朝兴、绍兴黄酒酿制技艺王阿牛等榜上有名。  相似文献   

11.
近日,文化部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分为民间文学、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共224名代表性传承人。其中,释永信作为少林功夫的代表性传承人,而传统医药方面,中国中医科学院共有17名专家被推选为中医方面的代表性传承人。在本次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中,浙江省共有16位成功入围。龙泉宝剑锻制技艺沈新培、龙泉青瓷烧制技艺徐朝兴、绍兴黄酒酿制技艺王阿牛等榜上有名。  相似文献   

12.
正6月18日上午,"秀山丽水美丽中国—‘绿水青山’即开型福利彩票"全国首发仪式在浙江省丽水市白云国家森林公园举行。此次发行的"绿水青山"即开型福利彩票一共10张,正面是丽水特色风景图,选用了云和梯田、田园松阳、景宁畲乡、应星楼、龙泉青瓷小镇、缙云仙都等主题。每张彩票面值10元,最高奖金为15万元。"绿水青山"即开型福利彩票上市,不仅填补了丽水市地方特色即开型福利彩票票种的空白,  相似文献   

13.
<正>浙江的龙泉青瓷小镇、天津的杨柳青小镇等集产业、文化、旅游和社区为一体的特色小镇模式,对疏解北京城区人口、缓解交通拥堵、加快新农村建设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都有很强借鉴意义。当前北京特色小镇建设和发展中主要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缺乏整体规划指导,存在布局与功能失衡问题。二是小镇建设特色不强,存在同业同态现象。三是资源配置渠道单一,发展动力不足。四是市场配置作用不足,存在政府推进式发展现象。为此,民革北京市委员会为北京特色小镇建设和  相似文献   

14.
张昊武 《台声》2010,(7):30-35
<正> 2009年9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了中国22个项目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它们是:中国蚕桑丝织技艺、福建南音、南京云锦、安徽宣纸、贵州侗族大歌、广东粤剧、《格萨尔》史诗、浙江龙泉青瓷、青海热贡艺术、藏戏、新疆《玛纳斯》、蒙古族呼麦、甘肃花儿、西安鼓乐、朝鲜族农乐舞、书法、篆刻、剪纸、雕版印刷、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端午节、妈祖信俗。继4年前韩国"江陵端午祭"被联  相似文献   

15.
尤蕾 《小康》2013,(9):98-99
坐拥如此优质的生态、文化、旅游资源,龙泉如何打好这三张牌,使之成为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小康》:都说龙泉是个神奇的地方,在您看来,龙泉的优势在哪里?蔡晓春:从地理位置上看,龙泉有些偏远,经济上也还属于欠发达地区,但是在生态文明的背景下,龙泉的优势也呼之欲出:  相似文献   

16.
《中国周刊》2016,(4):100-101
"江南百工——首届长三角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上海举行。这次博览会由上海朵云轩、上海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和凤凰文化等机构携手长三角20多个城市文广新局、共同发起。近百个国家级、省(市)级非遗项目入选"江南百工"非遗大展。国家级水准的朵云轩木版水印、龙泉青瓷、宜兴紫砂、云锦织造等展品分布在四个特色场馆内。博览会按照艺术主题展方式打造了石库门人家、江南织造、浙里风物和徽派文房四大非遗传统文化场景。  相似文献   

17.
隰县龙泉学校是一所民办公助学校,被评为所属临汾市先进学校。学校以育人为本,教师以敬业为乐,学生以成才为志。现在隰县学生以上龙泉学校为自豪,小学毕业生以龙泉学校为目  相似文献   

18.
钟珮铭 《今日浙江》2010,(12):58-58
古人常以“青如玉,明如镜,声如磬”这种美妙贴切的比喻来形容青瓷,这是人们对于青瓷这朵“瓷中奇葩”的喜爱痴狂之情的最佳佐证。  相似文献   

19.
《今日浙江》2011,(11):91
龙泉市是全国著名的黑木耳生产基地,"中国黑木耳之乡"。好山好水好空气,造就了质地极佳的龙泉黑木耳:单片耳片厚、色泽深、口感松脆、耐浸泡,且具有良好的保健功能。龙泉黑木耳历史文化悠久,1209年嘉定《龙泉县志》对此就有详细记载。2010年,龙泉市栽培黑木耳13500万袋,产值4.05亿元,占食用菌产值的80%,从业人员近7万人,占农业人口的1/3,黑木耳已成为龙泉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打品种。  相似文献   

20.
蔡晓春 《今日浙江》2013,(22):53-53
龙泉的城市定位是“山水古城、剑瓷名城、旅游新城”。“山水古城”体现生态特质,“剑瓷名城”赋予文化禀赋,“旅游新城”展示宜居宦游晶质,也是龙泉城市发展的最终检验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