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段时间来,一些乡镇干部“迟出早归”,夜不回镇,村民有事找不到干部,严重地脱离了人民群众,被戏谑为“走读官”。为此,龙海市把纠正乡镇干部“走读”现象作为改进干部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切入点来抓,变“走读”为“住镇”,取得了明显成效。农民们欢喜地说:“‘走读’干部转变了,乡镇大楼打亮了,乡官变成好兄弟,夜谈话儿倪心里。”  相似文献   

2.
古书中有“官管官”之说,“官者,管也”,还把官分为“管官的官”和“官管的官”,说明官是要管的。管是权力的象征。不管,权力就会越轨,就会膨胀而导致腐败。 我们的领导工作中。选“官”任“官”已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然而对于管“官”,在一些地方和单位却不大被人重视,更谈不上管好管严,管出成效来。由于只任不管,或管而不严,往往勤的变懒,廉的变贪,谦  相似文献   

3.
民告官,这个在封建时代被视为“自找罪受”的“叛逆”举动,在今天的法治社会中早已司空见惯。但是,当政府成为被告时,庭审中却常常是只见“民”不见“官”。如何破解“告官不见官”的难题?浙江省一些地方的做法让人眼前一亮。  相似文献   

4.
新闻回放:报载,某县委书记为防止底下干部在班子换届之际“跑官要官”,防止各方“说客”,在其大门上张贴了一张“告示”,敬告“要官别找我”。另据报载,某县不久前通知全县干部,今后凡是找县委领导或组织部“跑官要官”的,一律记录在案,并将其名单在电视台曝光。——要制止“跑  相似文献   

5.
周伟 《半月谈》2004,(16):86-86
为官之道本应一心执政为民,然而少数干部却背离宗旨.热衷于“秀官”、“跑官”、“等官”、“混官”、“告官”——百姓们辛辣地将其讽刺为为官“五部曲”。  相似文献   

6.
共产党 员吴金印在 河南卫辉市 狮的头乡 10 年工作期间 广施德政, 造福山区农 民。他离开 狮豹头乡以 后,群众自 发地为他立 起一块“德 政牌”他却千方百计动员群众撤去这座碑;群众不依,就在大山绝壁上为他刻下“太行公仆”四个大字,让子孙后代永远记住吴金印的名字。 近读《嘻谈续录》,上有记载:某官贪赃枉法,营私舞弊,民怨甚深。一日卸任,他却要大家给他立“德政牌”、众议之后,合送一匾,上书“五大天地”四字。官自喜,但不知是什么意思,悄悄打听,原来说他:“走马上任,金天银地;日常生活,花天酒地;坐堂断案,昏天…  相似文献   

7.
做人做事做“官”翟振序说到做人、做事、做“官”,不同的社会、不同立场的人们,见解往往大不相同。我们所说的做“官”,是指做“社会负责的公仆”,即人民的干部。这本来是我们历来所坚持和要求的,但在新形势下,有些人却经不起考验,背离了党的要求,背离了共产党人...  相似文献   

8.
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青少年有强烈的自尊心,害怕在大庭广众面前丢人现眼。如果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会使他们产生愤懑、怨恨等消极情绪,严重影响师生关系,因此,要避免这种做法。例如有一次,一位学生报告说,放在门厅的一辆刚买的新自行车丢了。我经过多方调查,确认是走读生小王偷走了,但没有直接找他,而是召开了一个“侦破会”,把走读的几个学生都集中到我的办公室,名义上是让大家积极提供线索,协助侦破。通过分析,虽然没有指出姓名,但也能使小王意识到大家所分析的作案者就是他本人。同时,又对全班的学生进行了道德教育。最后,我郑重说明,只要…  相似文献   

9.
有人说,眼下人格最低的要数“跑官”的。这些人不学无术,抱着“只要敢伸手,乌纱保证有”的决心,整天打听某书记、某部长和谁是亲戚,和谁最要好,和谁是老上下级关系,然后厚颜无耻地进行“感情投资”,以求得一官半职。那副嘴脸,很容易让人想起封建王朝时的奴才形象。 在社会日益昌明的今天,为什么还有人宁愿不要人格而去跑官呢?其中关键之关键恐怕应该是“跑”了之后有人给官。如果跑官要官的人要不到官,甚至本来可以提升的也因为伸手要官而不予提升,那谁还会再去跑官要官呢?史载北宋王旦当宰相时,推荐、提携了很多官员,但他…  相似文献   

10.
如雷 《半月谈》2005,(4):80-80
近读贵刊“读者之页”中的《农民不欢迎走读干部》、《乡镇干部不得违法行政》两篇文章.深有感触。乡镇干部给人的印象往往是:素质差,能力低,对群众生、冷、硬,工作有法不依.“在其位.不谋其政”,心不在焉.“走读”成风,甚至在一些地方“土匪”、“强盗”也成了乡镇干部的代名词。不错,乡镇干部队伍中确有害群之马,但大多数正派乡镇干部的苦又该向谁诉说呢?  相似文献   

11.
“官“管民,民惧“官“,自古如此,似乎天经地义。但在潍坊市潍城区,却出现了一番新的气象:民约“官“,“官“为民,全区各级干部为民思、为民忧、为民服务的现象十分普遍。追溯其源,是该区不断完善干部监督制约  相似文献   

12.
汉语中的“官”字,就其字义而言,有八种解释之多。但是,在这里我并不想就“官”字的含义做学究式的考辨。当我细细玩味起“官”的影响时,忽然发觉其间有别具一格的魅力。有感于“官”中学问的奥妙无穷,颇有一吐为快之感。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官”的历史自然十分悠久。但“官”的最初职守,大概只不过是传说中的那位部落首领——黄帝——身边的一名观测天文地理的司四季的官,颇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伊春市日前为七种“官”亮了黄牌。他们是:心里没数的糊涂“官”、照搬照转的传令“官”、维持局面的太平“官”、光说不干的架子“官”、见风使舵的忽悠“官”、欺上压下的霸道“官”和贪赃枉法的黑心“官”。  相似文献   

14.
“做人必须像人,当官不可像官。”这是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江苏省泰州市信访局局长张云泉的一句名言。这句话质朴无华,看似平常,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值得各级领导干部深思。 常言道,要做好官,先做好人。此言不虚。做一个好人,是做一个好官的前提。古今中外,大凡为群众所称道和爱戴的“好  相似文献   

15.
就腐败的主体而言,有两种人的腐败:一种是“大人物的腐败”,另一种是“小人物的腐败”。官大到了什么样的程度算是“大人物”,没有定论。所谓“大人物”,总是相对而言的,像陈希同、王宝森这样部级以上的官自然算是“大人物”了。有一些地区性的属于处级、科级的官,他们的官按级别来算,实在是不大的,但是,在当地来说,却权倾一方,在一个地区、一个行业、一个部门、一个领域对资源有绝对的支配权,因此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贪什么就贪什么,权力实在是大得很,谁都惹不起,谁都想巴结他,这样的官也可以列为“大人物”。不过这样的人属于“地方级的大人物”。  相似文献   

16.
一、基层官怕兵现象种种1.布置任务——“协商”。一些基层干部在完成某项任务中,常常是官兵“协商”,请字上前,好似带着个人的某种情份。某连在组织战士挖菜地时,由于菜地大小不一,很难把“一碗水端平”。副连长的三次决定都  相似文献   

17.
不知从何时起 ,人们在日常实践和无数的文山会海、总结报告中常耳闻目睹这样的现象 :某单位管理水平明明较低 ,却在总结中“自我批评”道 :“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某部门明明纪律松弛 ,却在述职小结中“大胆剖析”为“组织纪律有待加强” ;某干部明明实绩甚少 ,问题甚多 ,却在考核结论上以“某某方面有待提高”而草草了事 ;甚至 ,某规章、制度有不合民意之处 ,却被冠之为“有待完善”而面目依旧。毋庸讳言 ,明白人自然清楚 ,所谓“有待提高”、“有待加强”、“有待完善” ,无非是“较低”、“较弱”、“不妥、不全面”的替换词 ,但这一替换…  相似文献   

18.
乡镇干部“走读”,乡镇机关一下班就唱起了空城计,严重影响基层工作,降低了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  相似文献   

19.
相夫人的“相夫之道”翟晓明,杨波这里的“相夫人”说的是唐朝宰相李日知夫人。日知夫人姓其名谁,何方人士,史书略而不载,无可稽考,故以“相夫人”代之。李日知历仕武周、中宗、睿宗三朝,官至相位。其政声虽不及同代贤相房杜、姚宋,却也是名列“孝友”的好相官。他...  相似文献   

20.
“赌博是万恶之源”,这早在全社会形成了普遍共识。然而,就是这种极易诱发各类犯罪的行为,如今在有些国家公务员特别是少数领导干部中却十分盛行,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人们将这种现象称为“官赌”。据报载,吉林延边原交通处长在朝鲜豪赌输光351万后潜逃,而近来有关“官赌”的新闻已是层出不穷。更可恶的是,一些“官赌”以赌博之名行贪贿之实,这不仅直接损害了国家利益,同时也助长了非法洗钱等犯罪行为,使权钱交易公开化、市场化。"  从大量赌博案例来看,赌博具有成瘾性,一旦嗜赌将难以自拔,而戒赌则比戒毒更难。倘若党员、干部参与赌博,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