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董宝瑞 《党史纵横》2007,(6):49-49,53
2006年5月4日,在纪念五四运动87周年之际,中国国民党在台北举办了五四名人书札展览,展出了孙中山、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蔡元培、胡适、鲁迅、钱玄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高等教育肇始于北京的京师大学堂,而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大学则是蔡元培先生任校长后的北京大学。蔡元培先生对中国近代政治、学术文化及教育方面的贡献是独特的,他是中国现代大学的接生者,他“囊括大典,网罗众家”的气魄和胸怀,尤使其声誉恒远而不朽。蔡元培为中国革命和现代化建设培养了许多栋梁之才,毛泽东、邓中夏等都曾是蔡元培的学生。1940年蔡元培逝世后,毛泽东高度评价他是“学界泰斗,人世楷模。”辛亥革命后,面对国事的衰微,很多有识之士认为袁世凯的称帝、复古是国民的愚昧所致。蔡元培也认为“吾人倘从教育入手,未尝不会使国…  相似文献   

3.
<正>被毛泽东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蔡元培一生为国家的教育、科学事业奔走呼号,功勋卓著,但他却一直两袖清风,至年逾古稀仍居无定所,率全家租住"二手房"。1936年1月16日,蔡元培在南京迎来70岁生日。他在北大时的同事和学生胡适、蒋梦麟、王星拱、丁燮林、赵畸、罗家伦6人发起为他购屋祝寿。胡适、蒋梦麟等人在1935年9月给蔡元培的信中说:"我们知道先生为国家、为学术劳瘁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的学术知音范文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毛泽东一生结交了许多学术界朋友,在历史学界,范文澜是其中之一。按说,范文澜与毛泽东是同龄人,而且同在北京大学工作过。1917年范文澜毕业留校做了蔡元培的私人秘书。那时毛泽东在北大图书馆做登记工作,范作为校长的秘书断不了到图书馆查资料,他们那时是否认识,作过交谈,后来两人都未提及此事,现在也就不得而知了。但自从他们在延安相识后,便成了学术上的朋友、知音,而  相似文献   

5.
齐荣晋 《学习导报》2012,(13):61-62
"愚公移山"是中国老百姓耳熟能详的故事,毛泽东的《愚公移山》是一篇家喻户晓的名作,它最初是毛泽东1945年6月11日,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式上所作讲演中的一段话,是七大近百万字文献中的点睛之笔。毛泽东作《愚公移山》讲演时,在场代表共752人,代表着121万党员。毛泽东是在向全党发出"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号召时讲起"愚公移山"故事的,讲演令现场每个人激动不已,终生难忘。  相似文献   

6.
回忆毛泽东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的讲演——纪念抗大建校六十一周年奚定怀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是抗日战争时期大批培养革命干部的摇篮,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毛泽东是抗大的创建者和指导者,他在抗大集会上的多次讲演,反映着这一光辉历史业绩。抗日军政大...  相似文献   

7.
梁漱溟是20世纪中国文化思想界的一位名人,著名的社会活动家。1950年1月,他接受毛泽东和周恩来的邀请来到北京,成为全国政协的一名委员。  相似文献   

8.
正毛泽东不但是伟大的政治家、理论家和军事家,而且也是伟大的文学家。毛泽东喜欢文学,尤其是中国文学,终生保持着对文学的浓厚兴趣。毛泽东不但文学素养极高,而且在讲话、讲演和写诗文时经常"古为今用",且又恰到好处。毛泽东是把中国古典诗文当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当  相似文献   

9.
丁毅 《党的文献》2011,(6):114-115
《三国演义》是一部充满政治、军事智慧的长篇历史小说,毛泽东早年到韶山井湾里私塾读书时就喜读此书,三国故事从此“在毛泽东生命中扎下了根”。后来,毛泽东在一些论著、讲演、谈话中屡屡提及此书,可以看出他从中汲取到不少有益的养分。  相似文献   

10.
梁漱溟,桂林人,年少敏于学,24岁应蔡元培之聘,当上了北京大学的教授,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便成了名满天下的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号称是“中国最后一个大儒”。毛泽东与梁漱溟二人同庚,他们初识于1918年,在杨开慧的父亲、北京大学教授杨昌济家里,那时毛泽东只是北大图书馆的一个小职员。  相似文献   

11.
1918年,毛泽东第一次到北京,并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工作了一段时间,这对毛泽东此后的思想转变产生了重大影响。关于毛泽东与北大图书馆的有关问题,学术界有各种说法。通过考证,可以初步认定毛泽东是经杨昌济向北大校长蔡元培推荐,并得到李大钊的安排,于1918年10月22日至26日之间进入北大图书馆工作,直到1919年3月12日之前。  相似文献   

12.
正被误称复旦大学教授1940年1月8日,重庆北碚本土报纸《嘉陵江日报》刊登了《火焰山文艺社昨请老向萧红讲演》的消息。消息称:"火焰山文艺社,为扩大文艺宣传之影响,故社员等特积极学习写作方法,研究写作技巧,除自行编辑刊物等外,并欢迎区内文艺界名人讲演。昨日该社邀请教育部民  相似文献   

13.
正《实践论》是1937年7月毛泽东所写《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第二章的最后一节,毛泽东曾以此文的观点在延安的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做过讲演。《实践论》和《矛盾论》一起,构筑了毛泽东思想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毛泽东写作《实践论》有着鲜明的针对性,按照毛泽东《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  相似文献   

14.
正读过《党史文汇》2013年增刊载《毛泽东在"抗大"讲演全纪录》(以下简称《抗大讲演》),真切地感受到,这是一份活的马克思主义的典范之作。《抗大讲演》具体涉及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党领导下的群众生产、生活、抗日斗争的具体事,但这不是聊家常、说闲话,而是严肃的政治话题,讲的是活生生的马克思主义。它和书本上的马克思主义不同,它存在于实践中,是"在群众生活群众斗争里实际发生作用的活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驰函蔡元培请命西安事变之后,整整七个月过去了,蒋介石在解决事变中答应的许多事情都一直未能落实。眼看日本人已经武装占领了平津、上海,南京也已危在旦夕,可蒋介石还是下不了联合抗日的决心。怎样才能尽快地解决这个问题,使摩拳擦掌的红军早日开上抗日前线呢?毛泽东想了许久,决定与全国著名的专家、学者及社会团体负责人取得联系,得到他们的支持。于是,着手给这一大批著名爱国人士写信。这一夜,毛泽东坐在灯下,潇洒挥毫,伏案疾书,香烟一支接一支地抽,文字在他的笔下流淌。他写下一大摞信件,发送给马叙伦、许德衍、蔡元培、马相伯、…  相似文献   

16.
丁毅 《先锋队》2012,(13):46-47
《三国演义》是一部充满政治、军事智慧的长篇历史小说,毛泽东早年到韶山井湾里私塾读书时就喜读此书,三国故事从此"在毛泽东生命中扎下了根"。后来,毛泽东在一些论著、讲演、谈话中屡屡提及此书,可以看出他从中汲取到不少有益的养分。这部小说是否影响到他的诗词创作呢?笔者看来,这种影响不但有,而且是深层次的,  相似文献   

17.
主持人按语     
正今年是毛泽东同志发表《论持久战》讲演80周年。毛泽东在讲演中精辟阐述了中国必须采取持久战及中国取得最后胜利的根据。其中一项就是:"中国的战争是进步的,从这种进步性,就产生了中国战争的正义性。因为这个战争是正义的,就能唤起全国的团结,激起敌国人民的同情,争取世界多数国家的援助"(1)。正义的战争必能获得全国人民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同情和支持,即"得道多助"。全国的团结和抗战,是中国人民抗战最后取得胜利的重要国内因素;  相似文献   

18.
192 1年秋 ,毛泽东从上海参加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回到湖南后 ,携妻子杨开慧 ,风尘仆仆来到湖南古城衡阳 ,实地了解风起云涌的湘南学运工作。毛泽东与杨开慧到达衡阳后 ,下榻在衡阳城西北的一座古刹里。这个古刹名叫雁峰寺。毛泽东在寺里休息一日后 ,第二天就在寺里一间禅房召开湘南学联骨干会。他打着手势 ,用一口浓重的湘潭口音 ,滔滔不绝地阐述当前的形势。他的讲演 ,不时地赢得与会者的一阵阵掌声。正在这时 ,禅房门哗啦一声被推开 ,闯进五个女学生。毛泽东停止讲演 ,向门口望去 ,只见率先进门的那个女学生年约十七八岁 ,高挑的…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与北大图书馆的几个问题考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18年,毛泽东第一次到北京,并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工作了一段时间,这对毛泽东此后的思想转变产生了重大影响.关于毛泽东与北大图书馆的有关问题,学术界有各种说法.通过考证,可以初步认定毛泽东是经杨昌济向北大校长蔡元培推荐,并得到李大钊的安排,于1918年10月22日至26日之间进入北大图书馆工作,直到1919年3月12日之前.  相似文献   

20.
蔡元培是中国共产党所敬重的朋友,这不仅因为他是辛亥革命的先驱者和著名的教育家,更重要的是他任北京大学校长时塑造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校风校格可以使马克思主义作为学术自由讨论,从而聚首了中国早期共产主义运动的启蒙者,中国共产党的创立便是由这些人来担当的。蔡元培和中国共产党也曾有过不愉快的“过节”。但是,他在晚年主事民权同盟、投身全民抗日救亡运动时,又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声应相求、殊途同归了。蔡元培一生救助过许许多多的共产党员和革命者,历史应该铭记他的不朽功德。“诸君不可视蔡元培为一书生,当视为十万雄师……”蔡元培执掌北京大学后,给大学下了最精辟的定义,他说:“大学者‘囊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