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呼啸山庄》作为文学研究和文化研究的经典文本,内隐着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Emily Bronte)对于维多利亚时期的父权文化、父权话语的反抗:女主人公凯瑟琳是作家的女性代言人,是父权文化的女性反叛者;希刺克厉夫的复仇实际上代表着边缘族群对于优势地位的白人男性文化也就是传统父权文化的抵抗;两种爱情模式的不同结局,则象征着自然和文化的对抗,吁唤着自然人性的复归,隐秘地抵抗着父权文化对人性的强制性改造。  相似文献   

2.
呼市:杨勇、亢容生、云峰、云鹏、胡晋强、贾平、马峥;包头市:杨柏军、韩冬莉(女)、卫燕林巴彦淖尔市:吴敬民、刘绪昌、任德祥、周增强、赵玉海、郭图雅、李亚岐、赵志刚;鄂尔多斯市:张丽(女)、文化(女)、乔建功、闫生发;  相似文献   

3.
女村官是民族地区农村文化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她们是党的农村文化政策和民族文化政策的重要宣传者和实施者,是民族文化传播和民族文化产业开发的重要推动者,是乡风文明、和谐农村的示范者和引领者。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女村官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为此,需要通过健全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机制,建设民族地区农村女性人才库,构建先进性别文化,分层次、多渠道培训女村官等多种途径,推动女村官在民族地区农村文化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自治区人民政府经研究决定:黄永春同志任广西科技大学副校长(试用期一年);免去严霜同志(女)的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职务;王兴辉同志任广西开放大学校长;董塔健同志任广西开放大学副校长;陈建新同志任广西开放大学副校长;邓艳葵同志(女)任广西开放大学副校长;杨雄同志任广西开放大学副校长;龙雪津同志(女)任广西开放大学副校长;付天德同志任自治区统计局副局长,免去其自治区统计局总统计师职务;  相似文献   

5.
女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弱势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女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遭受性别歧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从社会方面看,一是传统文化偏见观念的影响,二是社会政策法规的不完善;从学校方面看,一是近几年高校扩招的影响,二是高校培养方式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脱节,三是就业指导的不到位。另外,还有女大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社会要为女大学生搭建良好的就业平台;其次,学校要为女大学生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最后,女大学生自身要更新观念,自我完善。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女大学生创造力培养的影响是深刻而复杂的.中国传统文化根深蒂固,它的改变和负面效应的消除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女大学生自身的转变是一个关键因素.所以,女大学生要努力摆脱传统文化的影响,提高自身创造能力和创造水平.  相似文献   

7.
乔惠芳  杨艳萍 《传承》2010,(12):86-87
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女大学生创造力培养的影响是深刻而复杂的。中国传统文化根深蒂固,它的改变和负面效应的消除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女大学生自身的转变是一个关键因素。所以,女大学生要努力摆脱传统文化的影响,提高自身创造能力和创造水平。  相似文献   

8.
她是一位杰出的旅日华人女企业家,她在国内学的是医学,却在日本创办了人才派遣公司;她在日本声名鹊起,被誉为日本最成功的华人女企业家、崛起于日本男权商业社会的中国女性;她旅居日本18年,随时可以加入日本国籍,却始终愿意只做一个中国人;她投资拍摄环保电影《鹤乡情》,她承办世界华商大会的第一届书画展,她把中国的绘画艺术、舞蹈艺术、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文化元素一项一项弘扬到日本,促进着中日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受到中国文化部、文联、中国驻日本大使馆,以及日本各界的高度评价……今春奥运圣火在日本传递时,她慷慨解囊提供赞助;在胡锦涛主席访日之际,她又作为200位华人华侨代表之一受到亲切接见,这更坚定了她文化报国的信念。她就是华人女企业家、日本太阳升集团总裁吕娟。  相似文献   

9.
<正>津政人[2019]26号各区人民政府,各委、局,各直属单位:市人民政府决定:张剑任天津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杨明远任天津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陈莉(女)任天津工业大学副校长;陈建国任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副校长;杨冠声任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副校长;曹军任天津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副局长;免去吴丽祥(女)天津市财政局副局长职务;免去何智能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职务;  相似文献   

10.
《松州》2014,(2)
<正>任爱君,男,汉族,中共党员,1962年6月生,历史学博士,现为赤峰学院历史文化学院院长、赤峰学院契丹辽文化研究院院长、内蒙古自治区红山文化暨契丹辽文化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历史学教授、内蒙古契丹辽文化研究会理事、赤峰市契丹辽文化研究会会长、中国辽金契丹女真史研究会副秘书长、内蒙古草原文化学会副秘书长赤峰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兼职副主席、中国蒙古史学会常务理事。赤峰学院文物与博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女德班在各地以不同方式兴起,把古代儒家女教的文本奉为经典,并重新带入课堂;在性别平等早已成为共识的现代社会,儒家女教的重现带来了时光错乱的荒谬感。为解释这一现象,本文追溯儒家女教的产生及经典化过程,并指出,儒家女教以男尊女卑为价值内核,其知识论基于对封建父权制及其文化权威的认可,其施行手法主要借助对身体的空间区隔与言行训诫,其结果是禁锢了女性的发展并维护男尊女卑的等级制度。儒家女教的知识论立场决定其难以启动自身的现代化转型,在当今传统文化的复兴过程中,如果不加批判地直接引用,不但对妇女发展和男女平等会产生极其负面的影响,而且将阻碍国家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刘雄伟 《传承》2011,(25):64-66
江永女性文化较为繁荣,主要包括:女书、花山庙、龙母庙、女亭、姊妹节、女红。江永女性文化是在一系列条件下产生,其蕴含的伦理价值对今天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3.
熊坤敏 《传承》2013,(6):138-139
女书文化的生成,并不是"天启""神授"或者是妙手偶得。楚粤古道的信息辐射、明清营堡兵制的推行、广西西江龙母文化的东渐、明清大量营堡兵外调、花山庙祭祀文化、大量流官通过楚粤古道进入江永、官兵和农民起义军频繁的对抗与厮杀构成江永女书独特的文化生态。  相似文献   

14.
作为儒家经典的《周易》离卦,是具有"中女"为"主"、治"如日月之明"意蕴的符命。武则天拥有"中女"身份及诸多女主符命,并根据《周易》离卦改名为"曌"。这是武则天对儒家正名文化的实践及离卦符命的政治宣传,更是对武则天正统地位具有天命合法性的理论论证。道家文化、女娲崇拜也是影响武则天改名称帝的重要因素,武则天称帝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之上。开基立国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武周政权得以建立的文化特点。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17,(8)
<正>4月11日,以"大爱嫘祖、情怀丝路、诗画远安"为主题的丁酉年湖北远安嫘祖文化节在嫘祖镇嫘祖文化园隆重开幕,来自两岸三地的6万余名炎黄子孙齐聚嫘祖故里——湖北远安,共祭华夏人文女祖——嫘祖,共贺嫘祖诞辰,共勉嫘祖懿德,共拜人文女祖,一起祈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祭人文女祖显文化魅力经过前日春雨的洗礼,嫘祖雕像愈显庄严神圣。高13.15米由汉白玉雕刻而成,嫘祖像坐西朝东,头插桑  相似文献   

16.
云南少数民族神话中蕴含着突出的女性意识,关于女性在创世、感生、文化创造等各方面业绩的神圣叙事,充分体现了云南少数民族尊重女性的原初观念。这种文化传统中原初的女性意识,与西方社会中历经男权压制后才产生的女性主义觉醒有所不同,是人类知识积累中更为可贵的经验。云南少数民族神话中的女性意识,在当代少数民族口头传统的传承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于当下社会和谐两性文化的构建,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王伟萍 《前沿》2014,(13):227-230
清世善教母氏甚多,时人多有以母氏课读为题材的画作,但从课读者视角出发图写课读情状的课读图并不多见,江苏句容女诗人骆绮兰自绘并有题诗的课女图《秋灯课女图》为其中代表。该图特异于其他课读图处有两点:一,他图均以课子为题材,而此图以课女为题材;二,该图向世人展示的不仅仅是寡母秋夜灯下课读的凄凉与艰辛,更暗藏了清世母教文化得以兴盛的密码,即才德不相妨,教女为切要;诗能和心志,理性情,女当教以诗。  相似文献   

18.
刘雄伟 《传承》2013,(4):138-139
女书文化的生成,并不是“天启”“神授”或者是妙手偶得。楚粤古道的信息辐射、明清营堡兵制的推行、广西西江龙母文化的东渐、明清大量营堡兵外调、花山庙祭祀文化、大量流官通过楚粤古道进入江永、官兵和农民起义军频繁的对抗与厮杀构成江永女书独特的文化生态。  相似文献   

19.
2007年10月,在湖北省荆门市,大型彝族风情歌舞《太阳女》的演出引起轰动,登上第八届中国艺术节竞技台的《太阳女》,向世人展示了彝族艺术的魅力。《太阳女》是楚雄州近年来涌现出的众多文化精品之一,是楚雄州文化事业不断走向繁荣的一个缩影。从自治州建立到如今,彝州的文化发展和经济发展血脉相连,文化事业的繁荣,为50岁的彝州书写了无尽的辉煌。特别是近年来,一批批艺术精品不断登上国家乃至世界的舞台,彝州基层文化设施的不断完善等,无不诠释着全州文化事业发展的方兴未艾。  相似文献   

20.
女书作为世界上唯一的女性文字,随着最后一位自然传承人的谢世,而变得愈加难解和神秘。这种难解和神秘集中表现在它的起源上:它在何时生成?何以要生成?本文运用默顿的越轨理论,结合史记材料和女书文本,从社会失范与规范的社会学角度来解析女书的生成与兴衰。通过分析,笔者认为,社会的失范正是女书生成的首要原因,而规范却直接导致了女书的消亡,女书作为文字的消亡并不是社会的悲剧,却恰恰体现了社会的进步。现阶段女书文化的兴起,体现了社会变迁后在文化多元化背景下,国家主旨与民间立场的共同遵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