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毛泽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首创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 195 6年到 1976年 ,毛泽东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 ,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最高领导人 ,在这二十年中 ,毛泽东领导党和国家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在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 ,力求走自己的路 ,对什么是社会主义 ,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主义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进行了艰辛探索 ,对一些重大问题作出了理论上的阐述 ,形成了毛泽东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一、率先提出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新任务195 6年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开始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当毛泽东领导…  相似文献   

2.
张晖 《党史博览》2022,(5):4-10
1943年3月,毛泽东正式成为中共中央政治局主席和中央书记处主席.为"使事权更加统一与集中,以达到更能增强中央的领导效能",毛泽东对"书记处会议所讨论的问题"有"最后决定权". 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作为全党领袖、全军统帅的毛泽东,对组织纪律性、对请示报告制度一再强调,对无视中央权威、不及时请示报告、先斩后...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逐步形成了邓小平关于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的理论。这一理论阐明了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的根据、内容、目标和基本原则,是马克思无产阶级专政学说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对毛泽东有关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9月29日,中共中央在北京举行学习《胡锦涛文选》报告会,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不断总结经验、探索规律中开辟和前进的。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探索和实践,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探索和实践,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中心的转移,开启了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虽然没有提出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的命题,但他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并赢得最终胜利,为建立社会主义制度、选择中国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根本前提;基于我国国情探索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和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为全面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筑牢了制度之基;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形成的关于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的若干思想,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理论基石;在"一穷二白"基础上进行的全方位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为成功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坚强保障和有力支撑。因此说,毛泽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奠基者。  相似文献   

6.
<正>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撰的《毛泽东年谱(1949—1976)》,是一部较全面地反映毛泽东领导建立新中国,建立中国社会主义制度,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27年历程的编年体著作,共6卷。这部年谱为研究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的思想理论和工作实践,研究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历史成就和经验教训,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基础,提供了丰富史料。一、关于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  相似文献   

7.
<正>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的建军之本、强军之魂。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漫长岁月里,毛泽东作为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核心,对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这一根本原则的提出和确立做出了历史性贡献。三湾改编:确立“支部建在连上”的原则和制度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发端于南昌起义,奠基于三湾改编,定型于古田会议,经过长期发展日臻完善。  相似文献   

8.
沈传亮 《党的文献》2014,(2):118-121
把中国变成"一个大强国而又使人可亲",这是毛泽东的强国梦。对于实现强国梦的时间表,毛泽东有过多次表述,每次不尽一致,因时因势经历了一个从需要"几十年"到"很长的时间"再到"不太长时间"的变化。尽管有时毛泽东对于国家建设目标的实现过于乐观,但多数情况下态度还是十分谨慎的。可以说,毛泽东为了实现强国目标,殚精竭虑、不懈探索,领导我们党和国家制定并实施了五年计划,制定了"两步走"发展战略,全国人民为之付出巨大努力,取得了独创性的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9.
在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革命形势变化,不断总结革命斗争和政权建设经验,逐步形成和不断完善着关于新中国的构想。1947年6月之后,随着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和革命形势的不断发展,毛泽东关于新中国的认识和构想更加清晰和完善。自1947年10月10日提出"民主联合政府"口号至1948年4月设计中华人民共和国雏形,毛泽东关于新中国的构想逐步形成,并根据形势作出相应调整;自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出建立新中国的"五一口号"至1949年3月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关于新中国的构想逐步成熟,对国家基本制度作出进一步设计;自1949年3月七届二中全会结束至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毛泽东关于新中国的构想逐步定型并基本实现。毛泽东关于新中国的构想和设计,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追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经验总结,为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0.
我们党90多年来,在领导人民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做了从根本上改变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三件大事: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并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三件大事,镌刻着毛泽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的彪炳史册的不朽贡献,头两件大事是在毛泽东的领导下进行和完成的。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开辟出中国革命成功之路,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第三件大事,是在毛泽东领导建立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基础上进行的。毛泽东领导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第三件大事的开创和发展提供了制度条件、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1.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近百年来执着探索的使命。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为此做出过巨大贡献。从大历史的角度看,毛泽东的贡献集中表现为:"两条道路,两个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改造道路;探索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方式,保持党和国家政权纯洁性的手段。在取得成功的同时,也出现一些失误,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对后继者接力探索、继续追梦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反对官僚主义是个老话题。毛泽东1933年8月在《必须注意经济工作》的报告中,提出"要把官僚主义这个极坏的家伙抛到粪缸里去。"1950年2月27日,毛泽东一生唯一一次到哈尔滨,就为省委写了"不要沾染官僚主义作风"的题词。1980年,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中指出,"官僚主义现象是我们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广泛存在的一个大问题",他还列举了有关官僚主义的24种主要表现和危害,认为"已达到令人无法容忍的地步"。  相似文献   

13.
正1935年2月7日,根据遵义会议决定,政治局常委分工,由"洛甫同志(张闻天)代替博古同志负总的责任",主持党中央工作。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后,张闻天逐步将总书记工作移交给毛泽东,实际主持中央领导工作近四年。在此期间,他与毛泽东彼此尊重,密切合作(史称"洛、毛合作时期"),领导党和革命事业从失败走向胜利,在党的集体领导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创建并形成了民主集中制领导制度,对党实现科学领导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晚年在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过程中,既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思想,开辟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也出现了严重的失误。关于探索出现失误的原因,众说纷纭,有的倾向社会历史原因,有的侧重国内外条件,有的把握经济因素;但很少有人涉及毛泽东自身因素。本文拟从个人因素角度把握毛泽东晚年在社会主义建设探索过程中出现失误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尽管遭受过严重挫折,但仍然取得了很多积极成果,在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意义,为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开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提供了借鉴,奠定了基础。邓小平理论就是在纠正毛泽东晚年错误理论与实践的过程中,在继承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理论观点的基础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研究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为探索…  相似文献   

16.
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矢志奋斗的梦想。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追逐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也是一部不断探索现代化道路、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毛泽东领导党和人民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为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领导党和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领导党和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同时,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式现代化宏伟事业的奠基和实践探索提供了科学指引。  相似文献   

17.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领导中国革命与建设的重大历史关头,往往通过参鉴历史来寻求解决现实问题的答案与思路,从对历史规律的不断认识和把握中寻找指导前进的正确道路和成功经验。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过程中,通过分析历史上农民起义的悲剧命运,提出开辟和巩固发展革命根据地的思想;抗战时期,为进一步认识和把握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历史地位与任务,全党大兴研究历史之风;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开辟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道路,从"以俄为师"学习借鉴苏联历史经验到"以苏为戒"探索总结适合中国情况的建设道路和经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开始后,又倡导领导干部通过读史、鉴史来提高领导国家经济建设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8.
以毛泽东为核心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领导我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对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进行了成功的探索,获得了宝贵的经验,其主要表现在:建立思想教育制度,提高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自觉性;健全反腐倡廉法制规范,增强其对党员干部的约束力;坚持民主监督制度,发挥纪检监察等反腐机构的作用;严格执行惩治制度,坚决遏制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实行廉洁自律,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一、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军队思想政治建设的初步探索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创建人民军队的过程中,结合军队的实际,建立各项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坚持思想政治工作引领军队的各项建设,对军队思想政治建设作出了初步探索,发挥了开创和奠基的作用。(一)确立党对军队的领导"三湾改编"是毛泽东创立我军思想政治工作的开端。1927年9月,毛泽东发动秋收起义,组建了工农革命军,并在江西省三湾村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针对当时部队组织严重不纯,思想混乱,思想政治工作薄弱等情况,对部队实施革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晚年在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过程中,既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思想,开辟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也出现了严重的失误.关于探索出现失误的原因,众说纷纭,有的倾向社会历史原因,有的侧重国内外条件,有的把握经济因素;但很少有人涉及毛泽东自身因素.本文拟从个人因素角度把握毛泽东晚年在社会主义建设探索过程中出现失误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