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人们常说,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是信誉经济,是道德经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道德建设越来越受到普遍的重视,企业道德建设的内涵也越来越丰富。什么是企业道德?它的内涵是什么呢?我认为,所谓企业道德,就是调整企业与国家、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用户、企业与员工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良好的企业道德的形成是以企业员工和企业管理者严格遵守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为基本前提的,同时,良好的企业道德又为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奠定了基础。对于服务业来说,有没有良好的企业道德,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社会形象,关系到企业在社…  相似文献   

2.
义利观剖析     
“利”者,势利、利益、利己也,“义”者,道义、道德、规范也。“义”与“利”两者关系的和谐统一,也就是利益行为与道德行为的契合与融通。对“义”与“利”的争辩古已有之。归纳起来,不外乎两种意见。其一,主张“义”与“利”对立。一味把金钱与财富看成毒蛇猛兽,是盛开罂粟花的罪恶根源。孔夫子曾言: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袁柯加以发挥道:何必言利,唯有能义而已矣。西汉董仲舒概括孔孟的义利观为“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其影响悠远绵长。及至宋明理学来嘉之辈,孔孟义利观发展…  相似文献   

3.
“以德兴企”是贯彻落实江总书记“以德治国”思想的主要措施,它不仅仅是一个宣传主题,更是我们要长期实践的企业管理谋略。市场经济是一种平等经济、信誉经济,也是一种道德经济,因而帮助企业职工增强“以德兴企”的认识大有必要。首先要强化岗位竞争,实现以德优岗。当前企业内部的优化组合还存在诸多名不符实的地方,在岗而不优岗,违章作业、简化作业、择利作业和混时作业等现象仍然存在。解决这些问题不能仅仅靠提高岗位技术业务能力,更要通过有的放矢的思想工作,增强岗位责任感、危机感,靠义与利、荣与辱、是与非、诚实与虚伪等…  相似文献   

4.
企业道德规范 ,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应自觉遵守的各种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它是企业社会责任观念的一部分 ,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国际国内竞争日趋激烈的大环境下 ,企业道德规范已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源泉 ,许多国际性大公司和国内优秀企业都有自己的企业道德规范 ,或把培育企业道德规范作为主要目标。企业像人一样 ,也有着自己的性格、气质、个性、风貌和品德。中国有句古话叫“以德服人” ,企业要在市场立足 ,首先要有信誉 ,而信誉是企业道德的第一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是法制经济 ,也是道德经济。当前在经济生活…  相似文献   

5.
美国外交的基本价值取向是道义和利益交织,人权承载贸易,利己超越利他,权力胜于民主。美国外交对现实权力和利益的追求大大超过它对道义的忠诚。国际道德的困境在于“大国失效”,具体说就是“美国失效”。就本质而论,美国同十九世纪的大英僭主别无二致。  相似文献   

6.
“海风”吹了两年、势头仍然不减。“下海”,把许多人撩拨得心旌摇荡。 然而究竟什么是“下海”? 报纸上写到:“下海”就是直接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 企业就是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政工人员已经身处“海”中。为什么又要把那些离开政工部门而直接去倒钢材、贩水泥、卖合同、开公司才称为“下海”?  相似文献   

7.
企业的经营行为除了创利这一经济尺度外 ,还有伦理的尺度。如何处理好“义”与“利”的关系 ,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进一步发展面临的课题。按照传统的儒家伦理 ,“重义轻利”才是合理的选择。这里的“义” ,指的是一种道德追求 ,而当时所谓的“利” ,则主要指个人利益。“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就反映了儒家思想集大成者孔子的价值倾向。不可忽视的是 ,孔子同时也主张“见利思义”。他所反对的是那种光讲利而不讲义 ,即所谓“放于利而行” ,只顾追求物质利益 ,而将伦理道德置于脑后的行为。墨家代表人物墨子曾经提出过“兼相爱 ,交相利”…  相似文献   

8.
刘曙光 《学理论》2009,(10):18-19
中国古代功利主义的“利”其实和“义”紧密相连的,他们的修身不是修利己之身追求个人的幸福,而是追求天下人的幸福。西方的功利主义的基础是利己主义、个人主义。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传统道德一次次被冲击面临崩溃的边缘。我们不妨用中国文化融合西方文化,把经济建设引向健康的轨道。胡锦涛提出的“八荣八耻”就是对传统“义”的丰富和开掘。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传统政治经济学中,有一个习以为常的命题:地方政府和企业是“相对独立的经济主体”,即不完全的利益主体。它好象是我国制度变迁和企业改革中一个不可变更的前提。其实,在现代社会经济生活中,经济利益主体具有完全的独立性。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社会经济结构中同样如此。一、利益的社会本质及利益主体利益来自于人的自然属性。按照马克思的思路,要理解利益必须先理解需要。什么是需要呢?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人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它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  相似文献   

10.
打造信用企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打造信用企业,这不仅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也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目标。现代市场经济要求“以德取胜”、“诚信为本”,企业应把道德建设放在办好企业的第一位。以德兴企,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是“诚”与“信”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蒋云根 《党政论坛》2001,(10):13-15
“以德治国”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一项重要战略。贯彻江泽民同志提出的这一治国方略 ,一个需要认真理解并搞清楚的关键性问题就是以德治国之“德”的具体涵义是什么 ?这个问题不解决 ,“以德治国”只能停留于形式而难以取得真正实效。道德是一个历史发展的概念 ,要探讨“以德治国”之德的确定涵义 ,不能离开现实的社会背景。经过二十来年的改革开放实践 ,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严重的腐败与道德滑坡现象 ,这些情况的存在与蔓延 ,同党风不正直接相关 ,就此而言 ,实行“以德治国”的关键 ,当着眼…  相似文献   

12.
王河 《党政论坛》2002,(12):26-28
党组织在非公有制企业的地位和作用在非公有制企业开展党的工作,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巩固党在这一日益扩大的经济领域的执政基础。作为党建工作的新领域,党组织处于什么地位,应当和能够发挥哪些作用?这是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中遇到的一个核心问题。党组织是在“企业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还是在企业职工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这是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功能定位的两种主要意见分歧。一些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曾经采用在“企业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定位,但是往往容易照搬国有企业党组织的做法,要参与企业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3.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坚持道德教育与社会管理相配合”是公民道德建设的方针原则之一。企业在贯彻执行《纲要》过程中,如何坚持这一方针原则,实现道德教育与企业管理相配合呢? 坚持把道德知识教育与职业知识传授相配合。道德知识教育是指对职工进行社会主义道德的理论、原则、规范等方面的教育;职业知识传授是指在企业管理中,向职工进行与岗位工作相关的职业理论、职业规范、职业纪律、职业素质要求等方面的传授。两者相配合,就是要把道德知识教育的内容纳入职业素质要求之中,纳入职业规范和职业纪律的内容之中,使两方…  相似文献   

14.
个人利益(“利”、“功利”)和社会整体利益(“义”、“道德”、“道义”、“国家利益”)的关系问题,是伦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也是每个社会都会碰到和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尽快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科学合理的伦理价值观(即社会主义义利观),并用其来指导人们的行为,处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各种利益关系,是目前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活跃了社会经济生活,促进了经济的增长和生产力的发展,同时,它也要求人们正确处理与此相应的各种关系,如竞争与协作、自主与监…  相似文献   

15.
在企业应当对谁负责的问题上,“股东至上”理论认为,企业应该对股东负责;“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企业要对所有利益相关的群体负责,应当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其实,企业最大的社会责任是合法地增加利润。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是承担社会责任的第一责任人。政府不应当寄希望于企业主动地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而应加强规范和引导,让“有德”的企业不吃亏,“缺德”的企业跌跟头。  相似文献   

16.
闫希军 《瞭望》2013,(31):9-9
什么是大健康?一般而言,即围绕人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对生命实施全程、全面、全要素的呵护,是追求个体身体健康,也追求精神、心理、生理、社会、环境、道德、家庭、人群等方面的完全健康简而言之,就是“生得优、活得长、病得晚、走得安”。  相似文献   

17.
伦理自主性是行政人进行道德行为选择的前提和基础,行政人伦理自主性的养成一方面以其对行政工作与行政伦理的必然性认识为基点,另一方面又以其自身的坚定意志为保障,同时合理的制度规范提供的伦理生长空间也是伦理自主性获得的重要外部条件。拥有了伦理自主性,行政人就具备了向“价值人”目标迈进的基础,就能超越以往“经济人”和“道德人”定位的各自局限,将其个体利益的实现蕴于对组织目标的追求中,以伦理自主性为动力,追求公共利益目标的实现,进而达致行政人之间及其与公众的外部和谐。  相似文献   

18.
卜慧芬 《学理论》2009,(5):21-23
“慎独”是儒家传统的道德修养方法,也是道德修养所达到的一种极高的境界.具有很强的道德主体规定性。“慎独”并非人人皆能做到,只有具有独立的道德意识、积极的自律精神和完整的道德人格。并能始终践行审慎的道德行为的人才能不断超越和完善自我,成为一位“能‘慎独’者”。  相似文献   

19.
陆伟然 《学理论》2008,(9):91-92
暗示是什么?《辞海》说:“利用隐蔽的形式传达信息”,“接受暗示者,对暗示内容的知觉和接纳,缺少明确的意识。”从创作上讲,就是让人们从不觉中接纳你的所示,谓之暗示。  相似文献   

20.
部分国有大中型企业亏损原因的探讨与对策周万才,张亚利,张国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很快,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最突出的就是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发生亏损。那么,我国国营大中型企业亏损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第一,干部素质问题。近年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