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当今社会矛盾的特点与解决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也就是近一二十年,中国处于社会矛盾的高发期,也是一些非对抗性矛盾演化为对抗性矛盾的突发期.有一个时期,犯罪率很高,大案、要案居高不下,青少年犯罪十年翻番.  相似文献   

2.
问题的提出据统计,近几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率一直居高不下。20世纪80年代,青少年罪犯占全国刑事罪犯的70%以上,后来一直徘徊在30%-40%以较高水平。其中未成年人犯罪人数出现大幅增加,2003年达7万多,比上一年猛增12.7%。青少年犯罪率的增加反映了我国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对底层青少年教育和保护体系的欠缺,特别是那些处于无助境况下成长的未成年群体的救助、保护和教育体系方面  相似文献   

3.
防止青少年犯罪率上升的几点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一些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率不断上升,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据统计,五、六十年代,我国青少年犯罪比例在整个犯罪人数中,仅占20%至30%;而1974年以来,青少年犯罪在整个犯罪人数中已占到70%至80%。青少年犯罪率上升还有以下特点:第一是低龄化的趋势。据几个城市的抽样调查证明,六十年代的青少年犯罪的高峰年龄是17至21岁,从1979年开始,青少年犯罪的高峰年龄段前移到14至17岁,其中犯罪的高峰年龄男性为  相似文献   

4.
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加坡的青少年犯罪日益增多,引起了新加坡社会及司法界的广泛重视.在总体政策及思路上新加坡也经历了从只重惩罚到考虑青少年利益保护这样一个观念上的转变过程.本文介绍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加坡处理青少年犯罪的矫正措施,以期对我国的青少年犯罪处理思路能有一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社会问题.13年前党中央就提请全党重视解决这个问题.自那时以来,我国政府、社会有关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运用政治、经济、法律、管理、教育、改造等多种手段,采取家庭、学校和社区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综合治理,在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犯罪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近10多年来,我们虽然在预防和治理青少年犯罪方面取得积极成果,但是青少年犯罪增长的趋势一直在起伏中发展.粉碎"四人帮"后,青少年犯罪急剧增长的势头虽然一度得到遏制,1982年至1984年青少年犯罪率甚至连续3年下降,但以后几年,青少年犯罪率却有所回升.特别是近二、三年来,青少年犯罪数量增加较多.青少年犯罪的形态也正由传统的犯罪向现代  相似文献   

6.
救救他们     
有人预言,艾滋病的泛滥、全球变暖、犯罪活动升级将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三大灾难! 进入90年代,少年犯罪有增无减已成为困扰全球的社会问题。即便是在经济最为发达的美、德、日、法等西方国家,少年犯罪问题同样十分突出。堪称世界楷模的新加坡犯罪率已连续六年下降,唯独少年犯罪呈上  相似文献   

7.
一是犯罪率高,特别是在西方发达国家。美国青少年犯罪率高达5%,西欧国家为3—4%,日本也在1.3%以上。在阿拉伯国家犯罪人数中,青少年占50%以上。二是犯罪率增长快。联合国秘书处收到46个国家的报告,有36个国家反映犯罪率明显增加,只有1O个国家目称犯罪率有  相似文献   

8.
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从青少年犯罪率来看,美国1975年为4.58%,英国1977年为3%(西欧国家一般为3-4%),日本1978年为1.36%.而我国自解放至1986年的平均犯罪率为0.53%.对此,华东政法学院的夏吉先同志提出新论——犯罪源流规律论,他认为:当今世界上一切属于私有制的  相似文献   

9.
低层次青少年的产生机制与社会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犯罪问题全球瞩目。虽然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社会制度下的青少年犯罪原因有明显差异,但问题青少年、即低层次青少年的大量存在是产生青少年犯罪的客观基础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研究低层次青少年产生的机制及社会控制手段,无疑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0.
当今世界,尽管各国的社会制度不同,贫富强弱悬殊,国情千差万别,但都程度不同地面临着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有增无减这一困忧全球的社会问题。我国也不例外。近几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一直呈上升趋势,青少年犯罪的案件占刑事案件总数的比重,已从几年前的60——70%,上升到70——80%,有些地区甚至高达90%。更加令人忧虑的是,青少年犯罪低龄化趋向突出。据有关资料介绍,最小的杀人犯,强奸犯只有十一二岁;有些特大盗窃案的作案者,竟是八九岁的娃娃。一些有识之士把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忧心忡忡地说成是“一支不断繁衍滋生的犯罪后备军”;把这个严峻的社会现实,并非危言耸听地谓之“二十一世纪的最大忧患”。本文仅对未成年人犯罪中发案频繁的盗窃、性罪错和打架斗殴三大罪种作一剖析。  相似文献   

11.
从5.6%到8.4%,天津市未成年人的犯罪率在2000年到2008年的9年间,始终居高不下。2009年年底,天津市公安机关一改多年来的防治青少年犯罪方面仅仅针对涉案青少年的单一模式,开始走出案件  相似文献   

12.
当今世界,青少年犯罪率居不下,已构成全球性的严重社会问题。据报道,早在80年代,美国每年就有200万以上不到18岁的青少年被捕,青少年犯罪每年造成10亿美元的直接损失,美国司法机关每年用于拘留、管理犯罪青少年的经费高达600亿美元,大大超过文教卫生事...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青少年犯罪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罗斯青少年犯罪透视任建明/编译在刑事犯罪日益猖獗的俄罗斯,最为引人注目的是青少年犯罪率的提高。从各种调察结果看,青少年犯罪率高于成年人。14至29岁的青少年犯罪占所有犯罪现象的57%。现在的青少年一代刑事犯罪也高于上一代人。而最令人担心的是未成年人...  相似文献   

14.
自1996年以来,苏州市六城区和张家港市、太仓市、吴县市连续四年保持青少年学生零犯罪率的记录,其中,太仓市已经连续十年实现在校学生零犯罪率。常熟市和吴江市也仅各有一例。近几年来,苏州市全市青少年学生犯罪率一直处于十万分之一以下,1999年更达到十万分之零点三三。  相似文献   

15.
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进程中,校园暴力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这已成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一个焦点问题。在世界范围内,未成年人犯罪已被列为吸毒贩毒、环境污染之后的第三大公害。有关司法统计资料表明,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数量不断上升,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现象尤为突出,2004年未成年人犯罪人数达到70086人,比10年前增加了82.6%,未成年人犯罪占全国刑事犯罪的比例10年间由7%上升到10%。据统计,全国2.2亿青少年学生中,平均每分钟发生一起刑事案件。当前,未成年人犯罪呈现出低龄化、暴力化、团伙化的发展趋势。犯罪类型集中…  相似文献   

16.
我国在1950年曾经出现过第一个青少年犯罪高峰。当时全国犯罪率约为万分之九点二五,其中青少年约占二分之一。由于开展了镇压反革命分子的运动,尤其是1954年至1955年在全国开展了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活动,1956年青少年犯罪率由1950年的  相似文献   

17.
日本青少年的五大社会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75年以后,日本经济由高速增长期转入成熟稳定期,与此相应,日本教育也由“扩大期”转入“荒废期”,在此期间出现了许多让社会各界大为震惊的青少年问题,并以下列五类最为突出。1、青少年犯罪。这是诸多问题中最严重也是最受关注的一个。青少年犯罪率上升并且性质严重,不但涉及偷窃、斗殴,还包括卖淫、贩毒、凶杀。据统计,日本青少年的犯罪率在1983年后曾一度下降,但是从1996年开始又有反弹。1998年,日本少年犯达到1410人,比1997年又增加了2.7%。2、暴力倾向。据报载,1999年秋对2100名中学生实行的调查显示,有14.7%的男生对朋…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农村社会治安秩序基本上是稳定的。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自70年代末开始,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社会治安发生了急剧变化,犯罪率上升,犯罪危害程度日趋严重。透过当前整个农村严峻的治  相似文献   

19.
陈亚丽 《警察与体育》2001,(6):42-43,37
近些年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过程中,女性青年犯罪也逐渐呈现出新的特点。较之80年代及90年代初,女性青少年犯罪的类型、性质、年龄特点等方面,都不同程度的发生了变化。女性青少年犯罪具有较大的社会危害性,不仅在于犯罪本身,而且在于它是诱发其他治安案件和恶性案件的诱因。许多专家学者曾从不同角度对女性青少年犯罪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当前,青少年犯罪在整个犯罪中占很大比重,犯罪人数的增减和案件数量的升降无不伴随青少年犯罪的变化而变化。在新形势下加强对青少年犯罪的预测和研究,对于搞好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做好预防犯罪工作,都有重要的意义。一、河南省青少年犯罪概况建国以来,河南省青少年犯罪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959年以前,整个社会发案率,青少年犯罪率也低,平均每年300人左右。1955年是青少年犯罪最低年,全省只有46人犯罪,占全部案犯总数的0.81%。1959年以后,特别是十年浩劫的影响,严重败坏了社会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