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2 毫秒
1.
在长期的养生实践中,中国古人总结出了非常丰富的养生经验。纵观中国古人的养生之道,最重要的、行之有效的,不外乎这样四个字:慈、俭、和、静。  相似文献   

2.
崔小英 《学理论》2010,(17):247-247,249
《说文》中的相同部件字,有些是不同的字,有些是异体字。在异体字的两种形体中,有正体和或体的区别。建国以后,为规范汉字而出台了《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表中有一部分是相同部件字。面对相同部件字,应注意区分不同的类型。  相似文献   

3.
大师的闲章     
毕淑敏 《党政论坛》2013,(18):27-27
石涛有一枚闲章,上面刻有“搜尽青峰打草稿”七个字。这充分显示出他作画绝不限于临摹古人.而是要跳出古人的艺术框范,创造出别具一格的艺术风格来。这样的话语不但是他对自己的要求,而且也成了著名的画论之一,被后人尊为经典。吴昌硕的闲章上有九个字:弃官先彭泽令五十日。刻这旬话是因为他52岁时被人保举为江苏安东县令,可他的性格根本不适合混迹官场,于是仅仅做了一个月就辞职了,闲章上的这句话意为比东晋不愿做官的陶渊明做彭泽县令还少五十天。短短九个字,正直形象跃然纸上。  相似文献   

4.
论道德自律     
道德作为调整人们社会行为的一种特殊规范,对主体的内在精神世界有很高的要求。古人说,“德者,得也。”道德的本质特征是:人为自己立法,即“自律”。  相似文献   

5.
"谑而不虐"一词,出自《诗经·卫风·淇奥》:"善戏谑兮,不为虐矣。"指开玩笑而不伤人。想想古人真是智慧,短短几字就概括出人际交流方面的某些规范。不过,与"谑而不虐"如影随形的还有两个词——"谑而近虐"和"谑而虐",分别指开玩笑近于伤人和开玩笑伤人。这就生动揭示了三种开玩笑的境界。  相似文献   

6.
毕飞宇 《党政论坛》2008,(14):10-10
“谑而不虐”一词,出自《诗经·卫风·淇奥》:“善戏谑兮。不为虐矣。”指开玩笑而不伤人。想想古人真是智慧,短短几字就概括出人际交流方面的某些规范。不过,与“谑而不虐”如影随形的还有两个词——“谑而近虐”和“谑而虐”,分别指开玩笑近于伤人和开玩笑伤人。这就生动揭示了三种开玩笑的境界。  相似文献   

7.
广田 《瞭望》1991,(44)
宋代马永卿撰《嫩真子》,考证“文房四宝”的起源,曾说:“文房四物,见于记传者若纸、笔、墨,皆有据,至于砚则无考。”又说:“古无砚字,古人诸事简易,凡研墨不必砚。”“砚”字古时作“研”。最早见于史籍的是:“西汉张彭祖,小时与上同砚席书。”同砚,就是现代的同学,古称“砚兄砚弟”。唐代刘禹锡《送鸿举游江  相似文献   

8.
知识爆炸时代,人们和汉字打交道比古人多了几万倍.然而还使用着两千年前古人制作的方块字,在欣赏其富有表现力的同时,又饱尝着数量芜杂、笔画繁多、书写烦难之大苦!汉字知多少?东汉《说文解字》收录9353个,清《康熙字典》收47035个,最近编印的《中文字海》收87000多个,吓人一跳.《新华字典》砍掉汉字的八分之七选收11100多个,说是“供中等文化程度读者使用的”,但就是具有高级职称的“高知”,不少人也是认不全的.汉字认起来有多难?有人著文批评教师、干部、医生、科技工作者、节目主持人常把字认错,如把“卫戍”读成“卫戌”.有故事说中国教授考留学生用“戉戊戍戌戎”五字分别造句,老外当场晕倒.其实就是炎黄子孙,又有多少人能辨别  相似文献   

9.
语法病句就是违反语法规范的句子,它不能清楚地表达言者的意思或者把意思表达错了.但一些语法病句从语言运用技巧的角度看又是一种艺术的语言,它们隔壁而居,互为表里.主要探讨了艺术语言和语法病句在浅层上的相似性,艺术语言亿朽为奇的特异性,并分析它们在深层的差异性,指出导致二者差别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0.
做买卖得讲“商业道德”,做游戏得讲“游戏规则”,做学问当然也得讲“学术语法”。遗憾的是,眼下这种不成文的“学术语法”,并没有受到应有的尊重。讲“语法”、讲“规范”、讲“常规建设”,不被扣上落伍保守的帽子,起码也给人缺乏才气的印象。“天马行空”、“横空出世”、“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当然潇洒得很,可非常人所能学得。况且,我有点怀疑,如今这种蔑视“学术语法”的洒脱劲,是否真的有利于学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舒芜 《瞭望》1992,(11)
杨万里《诚斋诗话》云:“句有偶似古人者,亦有述之者。……杜云:‘薄云岩际宿,孤月浪中翻。’此庚信‘白云岩际出,清月波中上’也。‘出’、‘上’二字胜矣。” 王士祯《带经堂诗话》卷二云:“何逊诗:‘薄云岩际  相似文献   

12.
说“直说”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陈毅诗)中国人是很喜欢“直”字的。古人把直抒己见、直言正谏颂之为“直声”。《宋史》上称好诗为“直言动天下”。对“直言”的评价真是不低啊! 因此,对中央电视台的  相似文献   

13.
<正>我这里要做一个界定,下面讲的主要是汉族中国的文化。第一个是汉字的阅读、书写和通过汉字思维,这个是非常重要的。汉字仍然和它最起初的象形性、原初性,保持着直接的联系。因此,用汉字来说话、思考、阅读、书写,就会带来很多特征,可能会有一些重感觉重联想、但语法相对简单的特点。中国人对于"文"和"字",有一种自然的感受和联想。古代的"人"字,一看就是人,如果这个人嘴巴朝天,就是"兄",兄原本不是兄弟的兄,是庆祝的"祝",人的口朝天是向  相似文献   

14.
周千业 《侨园》2013,(9):48-48
<正>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这是李白奉旨为杨贵妃所做三首诗中的一首。"云想衣裳花想容",把杨妃的衣服,比喻真如霓裳羽衣一般,簇拥着她那丰满的玉容。"想"字有正反两面的理解,可以说是见云而想到衣裳,见花而想到容貌,也可以说把衣裳想象为云,把容貌想象为花,这样交互参差,七字之中给人以花团锦簇之感。同时,也反映出古人十分注重对女人衣服的欣赏。相比于现代女子的洒脱奔放,古代女子更显温婉含蓄。这不仅是由于古  相似文献   

15.
王震亚 《民主》2012,(10):21-24
古人云:"经师易遇,人师难遭。"(晋·袁宏《后汉记·灵帝纪上》)在20世纪的中国教育界,却有一位堪称经师与人师合一的史学家陈垣(1880—1971)。陈垣,字援庵,广东新会人。从前清、民国到新社会,可谓历尽沧桑;从曾经的基督教徒到共产党员(1959年入党),又能与时俱进;20世纪50年代,被毛泽东誉为"国宝"。不为乾嘉作殿军陈垣既不同于陈寅恪,系名门之后,有家学渊源;亦不同于胡适等人,有游学欧美的经历;完全是靠持之以恒的苦读,得以自  相似文献   

16.
政工干部要干出点“景”来,总结我从事部队政治工作20多年的经验,我认为最基本的要具备10个字,即:看、问、思、辩、抄、背、记、写、改、熬。如果加点语法修饰,可在每个字前加个“多”字。多即投入,投入越多产出越多,量变到质变,成才也就水到渠成了。 多看。政工干部一是要耐住性子看必须看的大文章。如党的十四大报告、江泽民同志在五中全会上的讲话等。看这些文章可把握上边的精神,增强  相似文献   

17.
一、关于“所字结构”1.语法分析 a.“所字结构”的构成。 通过对《孟子》218例“所字结构”的调查考稽。“N·所·V”是其基式,其余的结构形式皆由此式而演化派生出来。一般说来,或隐去N,成了“所·V”式;或在“所·V”之间加上介词、介宾结构、副词、形容词等;或在“N·所”之间加个结构助词“之”,成了“N·之所·V”式,等等。 b.“所字结构”的语法功能。  相似文献   

18.
委婉词语     
读汪澂先生谈“古人作文难”的随笔,说到元朝延祐元年,朝廷就曾公布了一百六十七个字,严禁在进呈皇帝的贺表文中作用,如:极、尽、归、晏、哀、毁、危、愚、老、患、墓、去、反、厌、罪等。只因有贬义就不准用了,至于与死亡有关的字眼如亡、遐、仙、死、  相似文献   

19.
王欢 《学理论》2013,(15):241-242
英语语法是高校英语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英语语法是一门具有独立性的基础学科,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它是语言的组织规律,赋予语言以结构系统。语法的学习一定要与语言的运用有机地结合起来。旨在探讨如何构建以语用能力为导向的英语专业语法教学模式,以期探索英语专业语法教学的新思路,是一次很有意义的尝试,有益于教学理论的深入研究与创新。  相似文献   

20.
有所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师王女士告诉记者:在一节语文课上,她向学生们布置了组词作业,结果让老师们大吃一惊:有的用“老”字组成了“老婆”,用“情”字组成“情人”,用“勾”字组成了“勾引”……是错还是对,让老师犯了难。 从语法的角度来说,小学生这样组词不能判错,但是在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中出现这样的“另类词组”,无论怎么说,都应该引起社会各界的反思:我们的社会究竟给孩子的成长提供了怎样的环境和成长空间。 审视一下我们今天的社会文化环境,在一些方面确实令人担心。打开电视,似乎不来一点“三角恋”、床上镜头,就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