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六盘水按照“全域旅游”发展理念,积极招商引资、完善配套设施、丰富旅游业态、提升景区品质、带动贫困户脱贫……昔日“煤都”华丽变身为今日“凉都”,旅游发展亮点纷呈. 2016年,六盘水市接待游客达1901.41万人次,同比增长52.1%;实现旅游总收入124.65亿元,同比增长68.9%,旅游总收入增速全省第一,实现旅游业“井喷式”增长发展目标,呈现出十大亮点.  相似文献   

2.
正针对同质化、产品少、层次低等问题,贵州各地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丰富供给,打造特色化、品牌化乡村旅游产品模式和经营业态,助力全域旅游及乡村振兴发展。古镇、名村、山水、田园、乡愁……乡村游已经成为旅游新时尚。得益于迅速增长的休闲市场需求影响,贵州乡村旅游接待人数和收入连年攀升。2017年,全省乡村旅游接待游客3.46亿人次,同比增长42.97%,占全省接待游客的46.6%;乡村旅游总收入1572.79亿元,同比增长53.51%,占全省旅游总收入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旅游资源的逐渐开发和利用,旅游业逐渐成为黔西南经济发展的新产业。黔西南政府部门先后推出了一系列的发展战略举措,并提出建设旅游业金州的想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和政策环境下,黔西南州的旅游业有了划时代的变化。2014年,旅游总收入2亿元,位于全省第8位;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2%,增长速度位于全省第2位。黔西南州的旅游呈现出越来越好的态势。一、黔西南州旅游业中存在的  相似文献   

4.
近两年来,全省旅游业呈现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势头。2001年全省共接待境外(含港、澳、台地区)旅游者3.97万人次,较2000年增长21%;创汇902万美元,同比增长21.9%;接待国内游客370万人次,同比增长16.5%;旅游总收入13.2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6%,相当于全省GDP的4.4%。  相似文献   

5.
贵州速度     
《当代贵州》2012,(13):10
贵州省首季旅游收入超300亿 一季度,贵州省实现旅游总收2,.368.2亿元,同比增长33.26%,接待旅游总人数4150.26万人次。同比增长31.40%,全省旅游经济运行实现“开门红”。据抽样调查,  相似文献   

6.
2004年12月27-28日,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在贵阳举行。 这次会议,是我省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去年经济工作经验、全面部署今年经济工作的重要会议。 2004年,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要求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积极推进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社会协调地、较快地发展。全省生产总值预计(下同)达159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11.4%,创1985年以来最高增长水平。三大产业全面提速;其中粮食生产是我省历史上第二个高产年,企业实现利润创我省历史新高,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42%。投资、消费和外贸三大需求形成了拉动经济增长的合力;其中利用外资增长30.1%,进出口总额增长42%、居全国前列。全年财政总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都有提高,同比分别增长16.4%、8%和5%;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到9‰以下。 2005年是我省实现"十五"计划关键的一年。应当看到,我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取得的成效还是初步的、阶段性的,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些长期性和深层次的矛盾依然存在,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问题也需要及时解决。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此,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今年经  相似文献   

7.
九州方圆     
《党的建设》2012,(11):8-9
10月8日,省旅游局发布信息称,今年中秋节国庆节假期,全省实现旅游收入33亿元,同比增长21%;接待海内外旅游者588万人次,同比增长19%。  相似文献   

8.
正经济增速达到17.7%,在铜仁市排名第1位;在全省同步小康示范推选投票活动中位居全省第1位,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89.3%,列全省第9位、全市第1位;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从全省第64位上升到第28位;全年完成地方生产总值94亿元,同比增长17.7%;财政总收入25.2亿元,同比增长20.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8亿元,同比增长50%……  相似文献   

9.
春节后,四川省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消息:2011年春节黄金周,全省共接待游客2430.06万人次,同比增长25.4%;实现总收入83.13亿元,同比增长35.8%,名列全国第二。其中,成都、德阳、绵阳、广元、雅安、阿坝等6个重灾市(州)共接待游客1042.5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33.59亿元。  相似文献   

10.
仁怀自1995年"撤县设市"以来,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取得可喜成绩.2004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3.75亿元,同比增长13.7%;人均生产总值7222元,同比增长12.76%;财政总收入10.86亿元,同比增长39.88%;地方财政收入2.68亿元,同比增长23.66%;农民人均纯收入2262元,同比增长9.6%;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6835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8%.创建经济强县(市)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位列全省经济强县(市)第六位,在西部百强县(市)中排名58位.  相似文献   

11.
贵阳和全省一样,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旅游业一直保持着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势头。全市1995年与1990年比较,接待海内外旅游者人数和旅游营业总收入,分别增长2.3倍和29.67倍,年均增长27%和96.96%。其中,接待海外游客人数和旅游创汇,分别增长2.68倍和14倍,年均增长29.77%和71.88%;接待国内旅游者人数和旅游营业总收入,分别增长2.3倍和31.64倍,年均增长26.97%和1倍。这些旅游经济主要指标的增长速度均高于全省和全国的平均增长速度。1995年,全市接待海外游客人数7.27万人次,占全省的53.38%;旅游创汇2239万美元,占全省的77.26%;接待国内游客人数720.45万人次,占全省的41.09%;旅游营业总收入4.93亿元人民币,占全省的51.41%,始终保持着全省旅游中心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正思南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以"工业投资年、城镇提速年、减贫摘帽年、旅游宣传年、民生改善年、小康推进年"为抓手,全面开启思南加速发展的新征程。2013年,思南县完成生产总值73.55亿元,同比增长17%,总量列全省第35位、铜仁市第2位;经济社会发展满意度测评列全省第12位,铜仁市第3位;经济发展增比进位综合测评居铜仁市第2位,政风行风满意度测评居铜  相似文献   

13.
经过多年努力推进强区建设,如今的南明区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名列全省前茅。2003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完成73.5亿元,同比增长13 1%财政总收人6.16亿元,同比增长29%;地方财政收人4.24亿元,同比增长39%;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0.97亿元,同比增长26.34%。城区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南明区不仅在贵阳市,而且在全省业已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记者从统计部门了解到,所谓西部强区,就是在西部各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中,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实力排在前10位的区、县、(币)。  相似文献   

14.
一句话新闻     
<正>我省调整失业保险金标准,按最低工资标准的70%执行。2014年,我省"十项民生工程"民生实事执行总额达1615亿。1-6月,全省旅游项目签约金额880亿元,同比增长94.6%;旅游项目完成投资532亿元,同比增长约36.5%。我省上半年新建新村聚居点1017个,2480个村完成"建、改、保"。  相似文献   

15.
袁彬 《当代党员》2014,(3):54-55
2012年,江津区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9.1亿元,同比增长33%;2013年上半年,全区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4.7亿元,同比增长35.9%。  相似文献   

16.
一、贵州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我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广度不断拓宽,旅游景点和旅游产品不断增加,旅游服务种类不断创新并提高档次,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步上升。1995年与1990年相比,全省接待海内外旅游人数由24112人次增加为136459人次,增长4.66倍,年均增长41.43%;旅游创汇收入由180.9万美元增加为2898万美元,增长15.02掊,年均增长74.15%;国内旅游收入由0.94亿元增加为7.2亿元,增长6.66倍,年均增长50.26%;旅游总收入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由0.13%(1美元=4.78元人民币)上升为1.35%(1美元=8.3人民币)。提高1.4个百分点;旅游总收入占全省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由1.53%上升为5.69%,提高4.16个百分点;人均占有旅游总收入由3.14元增加为27.39元。全省初步形成了国家、省、县等三级相结合的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体系和文物古迹保护单位体系,以及旅游调控管理和旅游接待服务等相结合的立体型、开放性综合旅游产业体系;以贵阳市为中心逐步向省内四周延伸的旅游经济带正在崛起,并逐步与省际、国际旅游圈接轨运转,旅游资源大省的雏型已初见端倪。这为提高贵州在国内外的知名度,促进民族地区  相似文献   

17.
《当代贵州》2012,(22):11
2012年上半年贵州省旅游总收入超过830亿元,全省旅游业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领先西部、高于全国,呈现出效益提升、转型加速、动力强劲的良好态势。据了解,上半年贵州省实现旅游总收入831.23亿元,同比增长34%;接待旅游人数超过1亿人次,同比增长32%。据测算,上半年全省旅游业增加值可达240亿元左右,约占全省GDP的7.5%,旅游业增加值在全省第三产业增加值中所占比例达17%左右,旅游业带动城乡就业新增1.6万人左右。为加快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建设,《贵州生态文化旅游  相似文献   

18.
一、关于经贸工作的总体情况今年以来,我省经贸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为契机,以“建设和谐平安江西,共创富民兴赣大业”主题教育活动为动力,按照年初全省经贸工作会议的要求,以全面实现“三年翻一番”为新起点,坚定不移抓招商引资、坚定不移抓工业园区、坚定不移抓支柱产业,团结拼搏、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各项经贸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绩。1、工业生产持续快速增长。1-7月,全省夫见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增加值427.2亿元,同比增长23.0%,高于全国平均增长水平6.7个百分点,列全国第5位,在中部六省中居第2位。其中,萍乡、赣州、吉安、新余、南昌五个市增速高于全省平均增长水平。2、企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1-7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销售收入1444.8亿元,同比增长33.8%,高于同期生产增幅10.8个百分点;产销率为98.2%,同比提高0.3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列全国第5位,在中部六省中居第2位,实现利税132.7亿元,其中利润47.1亿元。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35%,同比提高11.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9.
省内聚焦     
《党的建设》2014,(12):8-8
A 11月7日,省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甘肃调查总队联合通报我省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前三季度,全省实现生产总值4430.89亿元,同比增长8.5%.增速居全国第16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165元,同比增长9.90%,增速居全国第3位。  相似文献   

20.
一、贵州特色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重要性 (一)提升贵州旅游产业水平需要文化融合 随着人们对旅游消费需求的日趋旺盛,我省旅游产业快速发展。2011年全年贵州旅游总收入1429.48亿,同比增长34.70%,同比增长数排名全国第四,旅游创汇不断增加,影响力不断增强。然而纵观全省旅游业发展,取得成绩显著,但却与丰富资源不相匹配,或者说资源性价比不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