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澜 《当代贵州》2013,(11):65-65
领导力是什么?领导力就像爱情一样,每个人都渴望它,每个人也都能感觉到它的存在,但是就是说不清楚它是什么。在我的领导力讲演中,我也会问现场的学员:领导力是什么?有的经理人回答说,是带领团队实现目标。我问:那跟管理有什么区别?管理不也是带领团队实现目标吗?有的经理人说:领导力就是影响力。我问:李宇春很有影响力,那么她有领导力吗?还有人说,领导力就是领导的能力。我问:你说的"领导"是身处"领导职位"的那个人,还是实施了"领导活动"的那个人?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经常运动有助延年益寿。有的人每天专门抽出时间去运动,而且认为每次运动不出点汗,就觉得运动量不够。有的人给自己下了"军令状",不论多忙、多晚,都要去24小时健身房运动一会儿。也有很多人对缺乏运动有不得已的"苦衷"。有的人说,每天工作那么辛苦,下了班就想躺着,哪有时间运动啊。还有的人说,二孩到来,照顾孩子的精力都不够用,哪儿还有时间锻炼呀。问题是,不论什么时间段都可以运动吗?运动一定要有合适的场地吗?其实,一天中,有一些时间段是不适合运动的.  相似文献   

3.
树有根,人也有"根";树无根会枯萎,那么,人无"根"会怎样?什么又是人的"根"呢?不久前,在西部某地举行的一个会议上,有一位来自某大都市、派头十足的人,一发言就"语出惊人":"刚才,我问过许多人,知道什么是CEO吗?结果没有一个人答得上来。现在,我还想问一下,在坐的各位有谁知道?"台下居然没有人吭声。不知道在坐的是真不知道呢,还是虽然知道但不屑于回答他  相似文献   

4.
谭健 《学习导报》2012,(18):1-1
媒体在转型,新闻工作者要转型。"你说或者不说,它就在那里。"但你转还是不转,结果就迥然相异。不转,它会离你而去;转了,才会与你并辔前行。于是,怎么转就着实让人"坐卧不宁"。互联网盛行导致的浅阅读,使人们把文字看得不那么重要了,甚至有人把转型当作颠覆文字、颠覆美文、颠覆深度报道。转型就是让文字坐冷板凳吗?其实,媒体不论如何转型,技术不论怎样发展,文字仍然是王道。文字是什么?文字是一种符号,是用来记录语言的,而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马克思说"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从这个意义上说,语言、文字、思维能力是连在一起的,忽视语言文字,某种程度上讲就是忽视思维能力。人是"一根能思维的苇草",是靠思维才成为万物之灵长的。可以说作为这根苇草盛开的"最美丽的花  相似文献   

5.
头脑风暴     
正1.象棋和围棋最大的区别是什么?2.有一个东西,可以洗,可以碰,可以吃,但是不能晒,不能吞,你能猜到是什么吗?3.你能做,我能做,大家都做;一个人能做,两个人不能一起做。这是做什么?想知道答案,请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黑龙江党的生活"微信公众号,在"编读互动"栏查询即可。  相似文献   

6.
正2011年12月,通过遴选考试,我从公安队伍转岗到纪检战线。此后,每次上班前妻子的例行叮嘱由"注意安全"变为"少得罪人"。我偶尔会回她一句:"纪检工作不得罪人只有不做事。"妻子总是微微一笑:"那你就只得罪可以得罪的人。"说出这句话倒是轻松,工作对象中哪有"可以得罪"的人啊?我常常感叹,纪检工作讲求的是执纪必严,一把尺子量到底,为了少得罪人搞选择性执纪不就乱套了吗?妻子是一名医务工作者,每天的工  相似文献   

7.
读书之乐     
杨桂 《当代贵州》2014,(20):26-26
正读书是一种最优雅的素质,能塑造人的精神,升华人的思想。读书是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是提高人素质的有效途径,正如莎士比亚所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像鸟儿没有翅膀。"读书可以滋润心灵、开启心智;可以使人心智不那么闭塞、头脑不那么固执、思想不那么僵化、眼界不那么狭隘;读书可以陶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医疗纠纷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如何有效预防和解决医患冲突、构建健康和谐的医患关系,也是各国共同关心并努力解决的重要课题。医疗事故在国外就少吗?在发达国家,一些医生的水平也不那么"靠谱"。2015年德国预计会有4万至17万起误诊事件。误诊严重的病例,则被认为是医疗事故。据统计,在德国每年针对医疗行业人员的法律起诉超过4000起,外科与骨科医生最容易和病人对簿公堂。德国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9.
正热播电视剧《欢乐颂》海归金领安迪家门口安装了监控,实际生活中,擅自在自家门口安装监控探头,邻居会答应吗?会不会侵犯别人的隐私权?物业:只要邻居没意见,门口装监控也无妨南京城东苜蓿园大街上一小区的物业负责人表示,装监控的业主大都事出有因,有的新业主装个监控手机远程"看家",主要是看看快递员是否上门送快递,或是不在家的时候家里都有哪些人来访;有的小区居民因为有一次自家放在楼道的自行车曾被盗,而小区监控又"偏巧看不到",所以干脆自己装个"不眠之眼"以防"下一次"。还有一个业主因为之  相似文献   

10.
到山西平遥的人多数都参观过日?N昌票号.这家被梁启超誉为"执中国金融界牛耳"的票号,所开的分店在鼎盛时期几乎遍布全国,而且其经营触角已经延伸到俄罗斯、日本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早在100多年前,人们就用"一纸之符信遥传,万两之白银立集"来形容它的业务运营,并赞美它"汇通天下"、"九州利赖".日?N昌票号为什么会如此成功?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日?N昌票号所以成功,主要得益于它的信用好.  相似文献   

11.
眼下有些单位,开两三天的会,包括住宿费、伙食费、交通费、礼品费在内,动辄花费几万、几十万元,谁都知道这不是什么新闻了。当然,对这种事情,群情是激愤的,骂这样做的人是一群“败家子”,主张对这种事进行“严肃处理”。但我却想为“败家子”们喊冤,开一次会议,究竟应该花多少钱,国家有明确的规定吗?你说该花多少,可花多少是少?花多少是正好?既然国家和上级都没有明确规定,那就得单位领导自己掌握。我认为这个会重要,就可以多花一点;我认为这个会不重要,就可以少花一点。哪个单位有钱,就可以多花一点;哪个单位没钱,就可以少花一点。“多花”…  相似文献   

12.
在社会交往中,我们每个人都无法避免与别人打交道,做做下面的测试,看看自己是不是一个别人喜欢与你交往的人。1.在匆忙的路上,别人向你打招呼:"你好啊!"你会停下脚步,认真回答他们吗?A.是B.否2.你是否自动地、不经思考地随便表示意见?A.是B.否3.你喜欢独自进餐吗?  相似文献   

13.
《新长征》2004,(2)
假如你是一位统率千军万马的将军,你会过问每一个士卒的饥饱冷暖吗?事实上,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但是,你可以适时、适当地参加一些细致入微的工作或事务,这对你是有益无害的。如果你总是摆出一副官架子,不屑于做或者根本不情愿去做小事,那么,你的下属或同事就会对你产生成见,你的信誉就会受到威胁。  相似文献   

14.
在工作场所受的伤,都是工伤吗? 不在工作时间内受伤,就都不能算工伤吗? 关于工伤认定,让我们一起了解下. 老赵在上班时间接收私人快递,收快递时不小心摔伤,可以认定为工伤吗? 不可以!虽然老赵是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受伤,但取私人快递不属于工作原因受伤,所以不能认定为工伤.  相似文献   

15.
利令智昏     
有人说,贪官并非笨蛋,他们中的一些人可聪明着呢,只是没有把聪明用到正地方.这话我信.福建省建阳市原市委副书记李兵就是这么一个人.特剐是他那关于"埋地雷"的比喻,就足以作为他聪明智慧的佐证.他说:"领导干部违法就如同给自己埋地雷,有的是定时的,有的是不定时的,埋得多了,自己都不知道埋在哪里、埋了多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哪一颗会被引爆……"这比喻,多么形象,多么富有哲理,又多么耐人寻味!你能说他这个市委副书记不聪明、没水平吗?  相似文献   

16.
《党课》2014,(21):4-4
在一些领导干部眼中,抓党建同抓发展相比要虚一些,不容易出显绩,一年开几次会布置一下就可以了,不必那么上心用劲。也有一些人认为,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严治党面临两难选择:过宽没有威慑力,会导致越来越多人闯“红线”,最终法不责众;过严会束缚人手脚,影响工作活力,干不成事,甚至还会影响自己的选票。这些认识都是不对的。  相似文献   

17.
看到这个题目,人们自然会提出疑问:毛泽东终其一生,难道就这么绝对吗?其实,人们这里所说的“不……”并不是绝对的不,而是毛泽东的生活习惯罢了.那么.毛泽东生活习惯中到底有多少“不”呢?  相似文献   

18.
昨日听人朗颂一段歌词,反复的两句是:“噢,我们有了机会就要表现我们的欲望;噢,我们有了机会就要表现我们的力量.”感受到一股强烈的激情和生命的冲动.据说这首歌就叫《投机分子》.哦,“投机分子”……?对,投机分子!啊,真妙,投机分子.我们讲要抓住机运,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不就是要“投机”吗?古人说:“投机之会,间不额穟”(《新唐书》卷八九);常言道:“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可见“投机”原本都是好话嘛!  相似文献   

19.
20岁时你每天可以跑10公里,一口气能做30个俯卧撑,但到了40岁你就会发现关节已发出咔咔的响声,不那么灵活了。人的衰老是不可避免的,难道就这样任其发展吗?不能。事实上你只要从现在开始坚持锻炼,你就能保持青春活力。专家为各年龄段的男性朋友设计了一套增强体力、增强肺功能及保持肢体灵活性的锻炼方案,  相似文献   

20.
“身在福中不知福。”这是中国人经常挂在嘴边,用来说服人、教育人、批评人的一句古语。那么,“福”究竟是什么?怎么才叫“福”?这是一个真正需要弄明白的有关人生价值的大问题。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人莫兴高,自有生成造化。许多聪明人未必知道什么叫福,许多糊涂人反而“稀里糊涂”地得到了福。何其故也?原因就在于“糊涂人”因为“糊涂”才不知道世上有那么多的烦恼,才不会去追求那些本应该属于自己、更不用说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烦恼,皆因心中的非分之想所生,皆因腹内的贪念过炽所致,包括贪财之念、贪名之念、贪权之念、贪色之念、贪寿之念等等。可以说,一切烦恼都是自找的。平平淡淡才是真,平平安安才是福。拥有平常心,当个平凡人,幸福便会自然而然地常伴身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