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践》2016,(8)
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牢记使命,不忘重托,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为加快革命老区发展步伐,做好老区扶贫开发工作,让老区农村贫困人口尽快脱贫致富,确保老区人民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不懈奋斗,带领老区人民在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的新征程上书写了感人的篇章。  相似文献   

2.
《实践》2016,(9)
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是13亿多中国人民的共同期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看老乡,千万别忽视了分布在农村牧区、边疆广大地区的少数民族群众。"长期以来,边疆民族地区为全国发展稳定大局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只有这些地区实现全面小康,我们才能自豪地说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但边疆民族地区大都生产生活条件较差,处于发展和民生"洼  相似文献   

3.
正出生于革命军人家庭,成长在陕北黄土高坡,习近平总书记有着深厚的"老区情怀","红色基因"融入血脉。多年来,习近平不但时刻牵挂着老区发展和老区人民的生活,更频繁地踏上红色大地,汲取治国理政的智慧和营养,思考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与担当。"对这个问题,我一直挂在心上""我们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没有老区的全面小康,特别是没有老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那是不完整的。"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经常讲的一句话。5月20日,正在江西调研的习近平  相似文献   

4.
正"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过这样深刻的话。我省是扶贫任务较重的省份。截至到2014年底,还有62个贫困县,7366个贫困村,486万贫困人口。根据中央要求,结合河北实际,到2018年,我省将力争基本解决全省面上的脱贫问题;到2020年底  相似文献   

5.
<正>"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看脱贫攻坚工作做得怎么样。"消除贫困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大全球挑战之一,也是人类的共同使命。脱贫攻坚直接关系到贫困群众福祉,集中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到2020年,在现行标准下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县全部摘帽,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是中国共产党面对全国人民立下的军令状,也是中国政府向全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  相似文献   

6.
历尽沧桑,初心不改.穿越近百年风霜雨雪,中国共产党人的情怀如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便是13亿多中国人民的美好向往和共同期盼,也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打赢脱贫攻坚战事关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作为扶贫攻坚任务较重的省份,脱贫攻坚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的“一号”工程.全省党员干部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以更加振奋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砥砺奋进.  相似文献   

7.
正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指出,"越是进行脱贫攻坚战,越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实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时间紧迫、任务艰巨,必须切实加强脱贫攻坚的组织领导,把脱贫职责扛在肩上,把脱贫任务抓在手上,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充分发挥党的领导这一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  相似文献   

8.
<正>开篇的话"坚决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今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强调,扶贫开发是我们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是最艰巨的任务。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没有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小康,就不能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新时期的扶贫开发被提升至新的战略高度,置于现代化建设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9.
《理论与当代》2020,(3):46-52
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小康不小康,关键在老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一个标志性指标。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脱贫攻坚还有哪些堡垒,脱贫硬任务如何不折不扣完成?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了安排部署,吹响了决战决胜的冲锋号角。  相似文献   

10.
正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脱贫攻坚质量怎么样、小康成色如何,很大程度上要看"三农"工作成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是  相似文献   

11.
《实践》2017,(6)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帮助困难群众特别是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的困难群众脱贫致富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相似文献   

12.
<正>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黔西南州打出一系列组合拳,在不断创新中推进同步小康创建,取得阶段性成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难点在西部,关键在农村。贵州是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最艰巨的一个省份,黔西南外又是贵州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难度最大、任务最艰巨的地区。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面小  相似文献   

13.
正一当历史的指针指向又一个5年开局,当我们进入全面小康决胜之役的时空,脱贫攻坚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国家战略高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小康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小康""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没有贫困人口的脱贫,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清晰具体的目标界定,强调"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相似文献   

14.
<正>编者:江西农村贫困面较大,贫困人口较多,脱贫任务艰巨,能否确保老区人民同步全面小康?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委书记鹿心社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江西把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作为精神动力,将举全省之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老区人民与全国人民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5.
王茂才 《当代贵州》2014,(16):46-47
正如何在全省同步小康创建活动中"走前列、作表率",仁怀市结合实际制定了"两率先、双千亿"的奋斗目标,并试图通过"微观小康"的具体实践,探索"率先小康"的仁怀路径,以此回应68万酒都人民的期待,给省委、省政府交出一份创新试验的答卷。乡镇为单位个人感受来评价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调研时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能忘记我们在为谁发展、发展成果由谁来享受。要突出"三农"这个关键,找准短板所在,  相似文献   

16.
缓解和消除贫困,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现在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从我国的未来发展看,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当前,我省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人口,虽然数量不多,但是解决起来难度很大,初步解决温饱的群众,巩固温饱成果的任务也很艰巨。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只是扶贫开发、实现共同富裕的一个阶段性胜利,巩固扶贫成果,在这个基础上实现小…  相似文献   

17.
陈代文 《当代贵州》2016,(21):44-45
正铜仁市碧江区以率先在铜仁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出台扶贫攻坚"1+14"配套政策,形成政策扶贫、精准扶贫、产业扶贫、市场扶贫、开放扶贫、教育扶贫和城镇化带动扶贫"七位一体"大扶贫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看贫困老乡能不能脱贫。"近年来,铜仁市碧江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  相似文献   

18.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在贫困的老乡能不能脱贫.” 甘肃作为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省份之一,深入推进新一轮扶贫开发,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不仅是中央对甘肃工作的殷切期望,更是摆在全省各级党委、政府以及广大党员、干部面前最紧迫的政治任务之一. 我们必须清醒看到,虽然我省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现状依然十分严峻,脱贫任务异常艰巨.  相似文献   

19.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提出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这"四个全面"是当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主要矛盾。在推进这"四个全面"过程中,我们既要注重总体谋划,又要注重牵住"牛鼻子"。比如,我们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全面部署,又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既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顶层设计,又强调突出抓好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既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系统部署,又强调  相似文献   

20.
尽快实现富裕,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这一代贵州人的政治任务和神圣职责。我们要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必须是人民群众得实惠的、认可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小康。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认可不认可,是衡量小康的根本标准。要让人民群众感到有奔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要让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我们要坚持以县为单位实现全面小康,不以省的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