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浅论核心期刊评价功能的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心期刊被赋予学术评价功能,尽管有人非议,但在我国学术评价制度缺失的情况下,核心期刊的评价功能有它的合理性和积极意义:它可以促使期刊之间的规范竞争;为学术论文评价提供一种简便快捷且客观公正的工具;同时还有利于作者提高论文质量。但是不恰当的使用也可能带来负面效应,应理性思考如何克服核心期刊评价功能的缺陷和弊端,拿出合理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21世纪以来,我国学术期刊进入发展新阶段,“核心期刊”已经成为学术期刊发展的风向标,在学术期刊的发展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呈现出对构建学术期刊优良品牌的导向作用和对学术期刊价值追求的引导作用,政府行政主管部门的积极介入也成为主流导向.党校期刊学术影响力构建应当在“核心期刊”的导向之下,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勇于改革创新,不断提升办刊质量.  相似文献   

3.
在网络时代,读者获取知识信息需求的多元化和差异化,对期刊网站的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顺应这一变化,需要从扩大期刊传播及增强读者与作者访问便利性等方面入手加强期刊网站建设,以最大程度地发挥期刊网络化功能。  相似文献   

4.
张泉 《瞭望》2008,(24)
原本只是图书馆工作方面的一部专业工具书,近年来却离奇地被学术界奉为与各种利益挂钩的学术评价通用标准,一系列怪现象由此生发  相似文献   

5.
健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关键所在。为此,要充分发挥核心价值体系的导向凝聚、主导控制、兼容整合、规范自律、教育矫正、支撑保障等诸多功能。  相似文献   

6.
张泉 《瞭望》2008,(24)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一版(1992年),从1988至1990年出版的万余种期刊中筛选出2174种核心期刊,编制成131个中文核心期刊表,其中文科61个,理科16个,医科17个,农林11个,工科26个。第二版(1996年),从1992至1994年出版的10331种期刊中,选出1578种为  相似文献   

7.
董爱玲 《学理论》2011,(7):24-26
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预测社会发展趋势、整合社会力量、调控非主流价值的功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种价值认同的路径与观念引导,需要不断地探索和阐发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中的核心理论,以作为对其进行系统合理全面理解和丰富内涵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8.
《理论导刊》2021,(4):F0002-F0002
《理论导刊》主编先生/女士:我们谨此郑重通知:依据文献计量学的原理和方法,经研究人员对相关文献的检索、统计和分析,以及学科专家评审,贵刊《理论导刊》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0年版(即第9版)政治学(含马列)类的核心期刊。该书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书中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的学科体系,列出了74个学科的核心期刊表,并逐一对核心期刊进行了著录。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身份标识,是中国作为大国走向世界的文化象征,是中国向世人展示的文化名片,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的思想理论前提。科学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务必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自己"的,而非任何其他地方的,打着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旗号全盘复制西方核心价值观是不可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性质"的,而非任何其他主义的,将资本主义乃至封建主义的核心价值观采取"拿来主义"的策略也是不可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阶段"的,而非任何其他阶段的,超越发展阶段提出只有未来社会才能确立的核心价值观也是不明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价值观的"核心"部分,而非边缘部分,将那些无法占据道德制高点的价值理念提升至核心价值的高度是不现实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观点",而非"体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取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不科学的。  相似文献   

10.
康清兰 《学理论》2014,(4):189-19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中华民族在当代社会意识的集中反映,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新中国国际竞争力的需要。而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无产阶级性,中国共产党通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群众和干部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巩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思想政治教育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维护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提供群众基础、引导社会思潮和抵制不良西方思想进攻。  相似文献   

11.
学术不端行为屡禁不止,已经成为一个困扰学术界的难题。学术期刊论文的剽窃抄袭、一稿多投、重复发表、虚假署名等学术不端现象的产生,主要原因在于作者,但学术期刊编辑的责任心及管理漏洞也是重要因素。学术期刊作为科研成果的发布平台,理应承担起把关者的角色,通过深化编辑队伍建设、采用技术手段、规范期刊管理制度、加强公众监督与评价等有效措施,构建科学的学术不端防范机制。  相似文献   

12.
编辑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在不断地深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随着形势的变化和哲学理论研究的深入,研究者的研究也发生了转向,由传统的主—客体二元对立,到主体性的探讨。哲学理论研究成果被积极地引入学术期刊编辑实践中来,并指导编辑工作。在中国新闻出版体制改革背景下,传统的编辑活动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新的需求,旧的模式必须要做调整。在对西方哲学研究做一番梳理之后,试图运用马克思主义主体间性的理论来指导学术期刊编辑活动的调整。  相似文献   

13.
在人工智能时代,任何学术期刊出版单位、作者、读者都有责任、有义务防范和抵制学术不端行为。全面构建人工智能环境下学术期刊学术不端行为的预防机制可以从五个方面入手:优化学术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建立学术期刊学术不端治理共享平台,提升学术期刊编辑流程的智能化水平,改善学术期刊审稿专家遴选及审稿流程的智能化水平,构建道德教育与法律监督机制。只有这样,才能有力地遏制学术不端行为,有效地净化学术生态,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14.
依据《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本文通过抽样量化分析的方式考察了行政学院类学报编排规范化的问题,以期促进这类学报的编排进一步规范化。  相似文献   

15.
学术期刊公益性保护的悖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期刊的公益性源于学术期刊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表现在,它不同于商业期刊有很大的受众市场,它的价值在于其是学术成果的载体和交流的平台,肩负着推动学术发展、促进社会科学文化进步的责任.学术期刊的公益性要求其应该受到主办单位、相关部门以及全社会的保护和扶持,不能走完全的市场化道路.但是,学术期刊的公益性并不应该成为学术期刊逃避竞争、不求创新的借口.强调学术期刊的公益性本来是为了促进学术期刊的发展,但如果这种公益性发生异化,保护扶持也会阻碍其发展,这无疑形成了学术期刊公益性保护的悖论.在公益性的背景下,学术期刊需要整个社会的保护和扶持,但经常将保护挂在嘴边的学术期刊,却往往正是不应该受到保护的对象.畸形的存活换来高投入和少产出,却要美其名日"保护",这种情况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科技学术期刊作为科学知识的主要载体,质量是其持续发展的根本.从科技学术期刊的形成过程角度分析了其质量构成要素,将其归结为稿源质量、审稿质量、编辑质量和出版质量四个方面,剖析各个因素对科技期刊质量的内在影响,为提高科技学术期刊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洪瑞  李良 《学理论》2012,(4):130-131
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关于文化产业体制改革的阐述,为我国继续深化文化产业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总体要求。在深化文化产业体制改革,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我国学术期刊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许多困难,学术期刊的改革已经势在必行。文章就目前学术期刊所遇到的困难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19.
人类学学科史的研究是跟随学科实践之后进行的另外一种人类学学术活动.人类学在中国已有百年的历史,在人类学与民族学、社会学的关系,大陆与域外同行学术对话,社会科学本土化等议题方面,值得我们进行探讨和反思.  相似文献   

20.
As postgraduate students, researchers or junior lecturers, we all aspire to climb the highest peaks of academic life, to bask in our reflected glory and to have the (small disciplinary) world at our feet. Yet how do we assail those peaks? More often than not, they seem like sheer cliff faces or mountain ranges where the noviciate assemble at the bottom and gaze skywards in disbelief. When we look around at academics who have successfully scaled those heights, it is obvious that an effective publication record is essential, where refereed journal articles are particularly prized. Yet the numbers who gather to attempt their own ascent ask the question – is there any straightforward publication route the beginner can follow? Surely we cannot all be left to cut our own path without really knowing where, how, or even whether we should be travelling at all?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writing academic journal articles has been mystified. For many wanting to get started, it seems like the final destination is a secret place, somewhere that you might stumble across but one where the locals jealously guard the short-cuts. Here we aim to de-mystify journal article writing and provide 20 steps for the prospective writer. These 20 steps, however, provide more a series of useful directions than a definitive map of the terrain. As beginning academics themselves, the authors are, at best, merely amateur cartograph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