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8 毫秒
1.
在我国,监狱是司法机关,是行政机关,而且是国家机器的基本组成要素之一,监狱的特殊地位对监狱工作法制化有着特别的要求。监狱工作的法制化在不同层面也体现出不同的内涵,分别体现在监狱作为司法、行政机关和国家机器的基本要素的构成等三个方面上,监狱法制化的实现途径要求我们必须深化监狱体制改革,强化监督职能;坚持法制统一,完善法律体系;着力监狱的规范化建设,探索法律救助。  相似文献   

2.
监狱工作法制化,就是要形成完备的法律、法规、规章体系,把监狱的全部工作纳入法制化的轨道,依法管理,规范运行,切实做到依法治监。笔者认为,推进监狱工作法制化建设,关键在于树立依法、严格、科学、文明治监的理念。因为,依法、严格、科学、文明既是当前监狱管理的总体要求,也是现代监狱理念的核心内容。所以,牢固树立依法、严格、科学、文明治监的理念,对推进监狱工作法制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依法治监是法制化建设的根本要求监狱工作法制化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使监狱人民警察牢固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自觉养成良好的执法意识,全面提  相似文献   

3.
政治文明包括意识文明、制度文明、机构文明和行为文明等要素。监狱工作政治文明建设的目标可以确定为:加强思想素质建设,创造监狱行刑思想文明;促进工作规范化建设,实现监狱刑罚制度文明;深化机构管理体制改革,实现监狱行刑机构文明;促进依法科学文明管理,实现监狱执法行为文明。建设监狱工作政治文明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全国政法工作会议精神,实施“法德结合,文明改造”方略,推进监狱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建设;应树立政治文明意识,提高警察队伍素质;保障罪犯合法权益,实行人性化管理;推进监狱工作法制化建设,不断提高依法治监水平;深化狱务公开,促进行政透明化,确保执法公正。  相似文献   

4.
在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大背景下,监狱工作法制化建设问题引起监狱管理机关的高度重视,监狱工作法制化建设是监狱工作适应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方略的重要举措。监狱工作法制化建设首先应明确指导思想和基本目标,切实加强监狱执法、管理、教育工作的法规制度建设,特别是可操作性强的具体法规,以实现规范化;不断深化监狱工作法制化的认识,加强领导,深入开展相关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5.
闵征 《中国监狱学刊》2006,21(6):153-153
李尚银在《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上撰文《对监狱工作法制化的一般性理解》。与同类文章相比,该文不是泛泛地从几个方面谈怎样实现监狱工作的法制化,而是以中国法律传统、法律文化为视角,深刻分析了司法机关和监狱警察在现代法律意识方面的欠缺,指出了实现监狱工作法治化的进程和道路。该文认为,制度建设不是一种容易的事,不是颁布一些法律文本就可以了结的。培养科学的法律意识是现代法律制度建设的根本保证。现在,我国基本上不缺乏法律,也不非常缺乏有法律知识的人。1995年2月28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在一天之内就通过了《检察官法》、《法官法》、《警察法》等7部法律,创造了中国立法史上的新记录。90年代中期,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几乎平均每13天制定一部法律;国务院大约每6天制定一个行政法规,地方立法也是快速推进的态势。而我们缺乏的,恰恰是最重要的法治的观念和思维。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以下简称《监狱法》)自1994年12月29日颁布实施,翻开了我国监狱事业崭新的一页,使监狱工作走上了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快车道,确定了监狱国家刑罚执行机关的本质属性,监狱事业蓬勃发展。天津市监狱工作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和司法部的领导下,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各方面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从1996年开始,连续15年实现教育改造安全年,为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7.
监狱生产定位问题的困惑,不仅会使监狱的发展落后于时代前进的步伐,而且会使监狱的发展方向偏离正确的轨道,对监狱生产的准确定位,直接关系罪犯劳动改造的方向,监狱工作的持续稳定,21世纪我国监狱生产应该实现目的单一化,组织非企业化,管理国家化,项目特定化,生产行为法制化。  相似文献   

8.
洪炎江在广东监狱学会会刊《南奥监狱》2005年3月30日总第6期上撰文《公正执法:监狱工作的灵魂》说,“公开”是监狱工作法制化的关键环节。而狱务公开是公正执法主题中的应有之义。推行狱务公开不是监狱对处于弱势地位的罪犯的恩赐。而是实现监狱公正执法的客观要求。对于尊重和满足罪犯的知情权,消除罪犯及其亲属对监狱执法的偏见和抵触情绪,保障罪犯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社会各界了解和监督监狱执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辛国恩在《江苏警视》2003年第5期上撰文《监狱如何切实实现以教育改造为中心》指出,监企社会合一的监狱体制,几十年的思维惯性,说不清的利益纠缠,各种难以摆脱的制约,使得我们监狱并没有把全部精力放在教育改造上,而是分散到了中心以外的其他事情上,这是监狱工作者的悲哀。因为主业不兴,社会分工的分内之事做  相似文献   

10.
张勇 《中国司法》2014,(9):68-70
正改革开放以来,监狱工作社会化程度得到了一定提高。监狱是社会的监狱,是国家的机器,社会是监狱的支撑母体。监狱工作社会化对于社会管理和罪犯回归社会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司法部《关于进一步推进监狱工作法制化,科学化,社会化建设的意见》指出:"监狱工作社会化,就是监狱工作在坚持以监狱人民警察为主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社会资  相似文献   

11.
一、监狱法修改的背景和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一直就比较重视监狱的法制建设工作,特别是以1994年《监狱法》颁布实施为契机,监狱工作实现了从有章可循到有法可依的历史性飞跃,监狱工作从此走上了法制化、规范化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道路。但是,法无恒常,《监狱法》已经颁布了十多年,由于时问的推移,社会的发展,加之《监狱法》在制定时的先天不足之处,致使《监狱法》许多地方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和形势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监狱警察要正确行使法定职权必须在观念上具有相应的职责意识,只有以较强的职责意识主导执法实践,才能保证其依法办事,公正执法,充分发挥监狱的职能作用。本文分析了目前部分监狱警察职责意识相对弱化的现象,初步探讨强化监狱警察职责意识的现实途经。  相似文献   

13.
监狱工作法制化是中国社会法制建设的一部分,其落足点不在于完善立法与强化执行,而在于法治精神的培育。监狱工作法制化的实质在于构建权力行使监督控制机制。监狱工作法制化应当是以法治的精神培育带动监狱工作的立法与执法,以法治精神指导监狱的立法与执法,以法的不断完善与对法执行的忠诚体现法治的精神。  相似文献   

14.
<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已于1994年12月29日颁布施行,这是新中国第一部监狱法。它的颁布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它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的刑事法律制度,为监狱正确执行刑罚,有效地惩罚和改造罪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监狱作为阶级专政的工具是随着阶级的出现,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我国监狱产生于公元前21世纪的夏朝,4千余年来,历史上先后存在过奴隶帛、封建制和半殖民地半封建制三种不同类型的监狱。这三种监狱尽管专政性质和管理制度各不相同,但却有着共同的特点,即它们都是少数剥削者阶级镇压广大人民群众的暴力工具,并且采用野蛮粗暴的方法管理犯人。新中国的监狱作为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机器的组成部分,既不同于旧中国的监狱,也不同于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15.
闵征 《中国监狱学刊》2004,19(4):127-127
《中国监狱》2004年第2期发表署名文章《对话:现代监狱制度需要文化的滋养》,作者高文指出,现代监狱制度需要文化的滋养。在谈到他最近出版的长篇小说《狱城之恋》时,高文介绍说,我们过去看到的关于监狱的小说、报告文学、剧本一类的文学作品,多属“外人”创作,我们监狱警察自己创作的作品很少。我们为什么不能  相似文献   

16.
《中国监狱》2004年第2期发表文章《对话:现代监狱制度需要文化的滋养》,作者张晶介绍了江苏监狱的文化建设情况。  相似文献   

17.
曹务顺 《中国司法》2002,(10):11-13
1992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警衔条例》(以下称《条例》)经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6次会议审议通过并颁布实施。《条例》的颁布实施,是监狱人民警察队伍正规化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监狱人民警察队伍的法制化、规范化建设迈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鲁西监狱自建狱以来,全面贯彻落实《条例》取得一定成效。一、以全面贯彻落实《条例》为着力点,狠抓政治建警首先,大力加强《条例》的宣传、学习和教育。《条例》的颁布实施,牢固了监狱人民警察的法律地位,激发了广大监狱人民警察的事业心、责任…  相似文献   

18.
监狱行刑行为是监狱机关依法行使国家司法权力、对服刑人员依法强制实施惩罚与改造的管理行为,是实现刑法惩罚任务、体现国家专政职能的基本方式,涉及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监狱行刑行为必须严格地按照法定程序进行,特别是执行刑罚过程中的重大行为、原则行为必须按照法定的程序进行,尤其是要按照国家刑事法律规定和法律授权行使职权,才能确保监狱的行刑行为的合法与有效,才能忠实地完成法律所赋予的神圣职责。  相似文献   

19.
新世纪困扰我国监狱工作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是历史形成的监狱布局问题。从全国和河南省监狱的分布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来看,可以采取新建、搬迁、扩建、改建、撤消或合并等途径对监狱布局进行合理调整,从而为新世纪实现对罪犯行刑的法制化、科学化、社会化奠定坚实的基础,监狱建设和布局调整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因此,我们应当探索一条多渠道、多方位的投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20.
明确监狱管理机关执法侵权的概念、归责原则、类型和救济途径,是监狱管理机关正确执行刑罚、保障罪犯人权的前提和基础。适应依法治国的理念,监狱管理机关要未雨绸缪,尽快完善罪犯权利保障范围和实现途径,使刑事执行工作尽快走上法制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