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名句遐思     
诚者,天之道;思诚者,人之道“诚者,天之道;思诚者,人之道”,此语出自《孟子·离娄上》。诚,真实无妄的意思。天指自然,天之道就是自然之道,或自然的规律。自然界的一切,宇宙万物都是实实在在的,真实的,没有虚假;真实是宇宙万物存在的基础,虚假就没有一切,所以说诚是天之道。人之道,是指做人的道理或法则。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人道与天道一致,人道本于天道。《中庸》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教”;《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周易》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都反映了这种思维方式。讲到诚也是…  相似文献   

2.
唐飙 《奋斗》2014,(12):24-24
"据于德,游于艺"是传统的儒学经典,成为历代为文者遵循的准则。众所周知中华民族道德的思想源远流长,是人类最早施行道德教化的民族之一。《说文解字》认为:古代的"德"字和"得"字是相通的。德,是说通过自身修正,养成高尚德行,"内得于己";同时还要德施于人,使众人得益,这就是"外施于人"。那么广大文艺工作者必须严格地"内得于己",才能更好的"外施于人"。  相似文献   

3.
杨美艳 《世纪桥》2007,(12):56-57
儒家生态伦理思想以天人关系作为思想焦点。它从道切入天人关系,以人道体天道,将天道人伦化,以仁义思想为棱心,并且把人类社会道德的属性赋予自然界。它要求人们尽心、知性、知天,积极利用自然万物。倡导人与天地相参的进取观和"仁民爱物"的道德观,希望人们积极发挥主体性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盈满也,盛也。传统“持盈论”渊源流长,如《周 易》言“天道亏盈而益谦”、“人道恶盈而好谦”,范蠡言“国家之事有持盈”,老子言“保此道者不欲盈”,孔子言“持满有道乎”,管子言“持满者与天”、“釜鼓满则人概之,人满则天概之”,仍至王船山的“盈而后奋”和曾国藩的  相似文献   

5.
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题“中国传统文化的主题”是什么?如果要用文字语言来表示的话,就是探讨天道和人道的关系。什么是天道?就是讨论天地的来源和自然的法则。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题“中国传统文化的主题”是什么?如果要用文字语言来表示的话,就是探讨天道和人道的关系。什么是天道?就是讨论天地的来源和自然的法则。  相似文献   

7.
论中国文化传统的优秀民族文化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中国文化传统具有优秀的民族文化特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多种学说相生相成,形成了"以民为本"的民族文化特性;二是以朴素的唯物主义的天道、人道、文道三者的统一来解决文化方向问题;三是道与德相统一的特性;四是继承性与时代性相统一.  相似文献   

8.
《老子》以"道"为逻辑出发点,将诚实守信视为人生理应追求的道德境界,更是彰显人的道德性存在不可或缺之本,并从"道"、"德"及二者关系层面深刻阐释诚信何以存在的内在缘由。在此基础上,通过经由"敬畏天道"到"敬畏德性"的逻辑进路和哲学智慧,阐明践行诚信品性的必然要求和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9.
游于艺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四者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杨伯峻《论语译注》将此解释为:“目标在道,根据在德,依靠在仁,而游息于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中”。将艺归结于礼、乐、射、御、书、数等技艺,这也是儒家一贯的观点,朱熹就将艺解释为“礼乐之父,射、御、书、数之法”。如果深究“艺”的含义,它在英语里的意思是指耕种出来的东西或人造自然物,引申为心灵耕种的产品。中国古代的“艺”也是此意,所谓“艺,种也,种之然后得麻”。(《毛传》)它是人的文艺创造能力,这种创造  相似文献   

10.
《党课》2014,(18):23-23
近来,又有一批中高级领导干部因为腐败问题而落马。其中,不乏才华突出、政绩骄人者。他们之所以落马,主要是在德上出了问题,没有经受住金钱和美色的诱惑。这一事实再次提醒我们:在用人问题上,应切实贯彻我们党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标准,更加突出“德”的权重。《论语》有云:“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相似文献   

11.
李颂华 《唯实》2014,(12):83-85
在中国历史上,官,是最古老的职业之一。"官"字在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本土词。官,上面是一个"宀"(mian),会意指的是一间屋子,屋子里面挂着一把"弓",表示权威之所在。《辞源》解释:"官,职也,谓各守其职为国治事者也。"因此,中国古代各个重要思想学派都十分重视对"官"的要求,尤其是对官德的要求。"治国之要在治吏","治吏之要在治德"。  相似文献   

12.
也说官德     
前不久,《人民日报》以本报评论员的名义,连续在一版发出多篇说官德的文章,都有道理,也都不够到位,老夫也狗尾续貂,说说官德。德,体现在国人的身上是不等值、不等价的。比如,为人师表者,要有师德,悬壶济世的,要有医德,为民做主的要有官德……可面朝黄土的就没听过有"农德",也没听过做买卖的人要有"商德",商人只要做到买卖公平,为人诚信就足够了。  相似文献   

13.
"政者,正也"首先是一个政治哲学命题",正"是对政治的应然性质、功能与状态所作的规定。孔子认定只有与"天道"、"周制"、"圣言"相向,才能谓之"正"。①依凭由"人道"、"仁道"提升而来的"天道",孔子提出了政治合法性的依据与基础、检验现实政治成效的基本标准、社会循道运行的动力机制、政治的根本策略、未来理想与根本方法等一系列政治哲学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14.
作为先秦诸子论学核心话题之一的"道",其古义来自沟通"上"(神祇)"下"(人事)以求道途平安的祭祷仪式,含有祓祟、诅祝之义。"道"字古义此种内涵,在文明昌盛之后被逐渐淡化,演变为"人行之道",而在"天道"思想中呈现为另类衍变。《老子》"道"话语系统最终形成的决定性因素,源于"天道"思想,但在春秋时期上层话语系统中,"天道"与"道"仍未统合为一,而是表现为两种不同的思想取径:前者可以术数而祈禳沟通之,后者则须以"礼"而与"天"进行某种互动。此际,"天道"与"道"(人道)仍属分离。所有这些,正是先秦诸子所能承接的有关"道"思想的历史资源。  相似文献   

15.
为政最忌尸位素餐,所以为政者追求政绩就在情理之中,也是题中应有之义。问题是这里存有误区,且不说那些拼凑和假造政绩者,其动机不纯显而易见;就是那些确想做事的人,也往往事与愿违。很显然,这里涉及一个执政理念和政绩观问题。那么,究竟什么才是党和人民所需要的政绩呢?笔者认为,核心是要让“父母官”回归到“人民儿子”的位置上,时刻以人民的意志为转移。其一,要以德凝心。就是说,要施德政,行德举,做德者,真正将为人民服务宗旨化解到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用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巨大的人格魅力去感召群众,凝聚人心。实践证明,一个好的领导者必然…  相似文献   

16.
对于《中庸》“诚者,天之道也”,朱熹《中庸章句》讲“诚”是天所固有的“理”之本然,讲得是天,《礼记正义·中庸》讲“诚”是天所赋予的人的先天本性,讲的是人,二者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重要的是,朱熹从他的诠释中引申出对于天道的论述,认为天道之“诚”在于“不二”,即纯而不杂,而且由于“诚”,天能够生生不息,化生万物。同时,朱熹还引申出对于伦理道德的论述,认为“诚”既是天所固有的“理”之本然,又是人的先天本性、圣人之德,并且比“五达道”、“三达德”更为根本。  相似文献   

17.
坚守忠诚     
正忠,敬也;诚,信也。忠者,德之正也;诚者,天之道也;忠诚者,为人之正道也。自1921年7月成立之日起,为了实现共产主义事业,中国共产党行人间正道,几代共产党人生命不息、奋斗不已,坚守刚毅写忠诚。忠诚作为一种信念、一种品质、一种追求,不仅提升人的思想境界,而且激发内在动力,指明前  相似文献   

18.
为官须先“德”而后“得”邹治业少时读《礼记》读到"德者,得也"一句时,父亲解释说:"有德的人,也就有得;但得到的不是金银财宝,而是得到别人的尊敬,得到做人的尊严。"随着年事渐长,阅历渐丰,对《礼记》中这句话的理解也渐深。"德"、"得"二字虽然音同,但...  相似文献   

19.
以人为本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出发点,而人道主义无疑是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人道,也是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道德要求。然而,在这个全社会都在向文明和谐迈进的时候,偏偏有人居然背弃人道而奉行鼠道。  相似文献   

20.
孙太红  贾利芳 《求实》2003,(Z1):89-90
老子作为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其思想历来没有离开人们的关注视野,尤其对于他的“无为”思想,人们一向关注较多,但是,就“无为”的含义而言,人们的理解却各种各样、千差万别。比如有人以为“无为”就是“不为”,就是随波逐流,无所作为,使“无为”成了逆来顺受的代名词,这显然是把“无为”思想庸俗化了。 那么,什么才是“无为”思想的真正含义呢?要正确理解这一思想,追根溯源,还得回到他的创始人老子的著作中去。老子整个思想体系的核心是“道”,道的根本内容就是“无为”。老子说:“道常无为”。他的道包括“天道”、“人道”两方面,老子认为天道和人事都应该是“无为”的。 首先,“无为”是一种天道观(即自然观)。老子说:“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这是说,自然界的规律,不用争就会取胜,不用声张就会有应答,不用召唤就会到来,看来好似松懈疏散却善于安排。他还说:“生而不有,为而不持,长而不宰,是谓玄德”。“玄德”就是最高的道德,就是说自然界养育了万物却不把持万物,故而作了万物的首长却不宰制万物,这正是自然界的“玄德”,也就是“天道”的最高境界。由天对万物的“不争”“不言”“不有”“不宰”,可见“天道”是自然无为的。但天道能遵循自然规律行事,因而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