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破解空壳村     
《云岭先锋》2017,(7):23-23
针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部分地区村级组织'无钱办事'无能力办事',一些地方集体经济收入缺乏稳定性,持续增收后劲乏力,村级组织带领群众脱贫致富能力不强等问题,我省在2016年开展'基层党建推进年'和2017年开展'基层党建提升年'工作中,不断探索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有效途径,使'空壳村'薄弱村'比例大幅下降,形成一批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集体经济强村。  相似文献   

2.
小宫城村在武清区崔黄口镇西南,全村三百来户,一千多口人。十几年前的小宫城村,集体经济非常薄弱,村里仅有几家家庭小作坊式地毯厂,村民收入很低。由于村集体穷,不能为村民干事,“两委”班子自然缺少凝聚力。  相似文献   

3.
3550米,这是俄达门巴村的海拔高度,也是俄达门巴村175户830名村民过去发展的"痛点".康定市俄达门巴村地处素有"康巴第一关"之称的折多山垭口,这里的村民祖祖辈辈都靠放牧为生,收入来源单一.高寒气候、资源匮乏、人才紧缺,一直是制约该村发展的瓶颈. 近年来,俄达门巴村党支部创新"村企联姻",通过引进龙头企业,采取"企业+资源""新建+保护""股份+资产"的发展方式,带领全村探索出了一条"资源变资产、牧区变景区、牧民变'股民'、村民变市民"的脱贫奔康新路子.2021年俄达门巴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193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突破22000元.  相似文献   

4.
田海霞 《实践》2020,(1):43-44
在群众眼中,他以解百姓之忧、排群众之难为己任,带领大家共同致富奔小康;在村干部眼中,他坚持原则,全心全意带领支部班子发展村集体经济,他就是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白脑包镇西海村党支部书记王继伟。2015年,有着丰富农村工作经验的王继伟当选为西海村党支部书记。凭着一腔为民服务的热忱,王继伟主张用村集体土地租金修建水泥路18公里、小油路3.2公里,投资30万元修建桥、涵、口闸50多个。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让西海村11个村民小组彻底改变了雨天窝家里、步行一身泥、蔬菜烂地里的旧面貌。  相似文献   

5.
最近,旺苍县首批村级集体经济专项扶持村(社区)产生,标志着旺苍在破解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难题的道路上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为切实解决“村级集体经济薄弱”这一问题,旺苍县及时出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专项扶持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从2015年起,县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100万元专项扶持资金,重点扶持10-20个集体经济脆弱的贫困村(社区),每个村(社区)投入扶持资金5—10万元,专项扶持资金项目所形成的资产和收益归集体所有,扶持村(社区)可根据实际情况,在项目见效后的头3年提取不超过20%的收益,见效3年后提取不少于30%的收益,用于发展公益事业、扶持贫困户发展产业等。  相似文献   

6.
《新长征》2022,(1)
东辽县辽河源镇公平朝鲜族村党支部以党建为引领,以建设美丽乡村为目标,稳步改善人居环境,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逐步实现产业兴村。近年来,公平朝鲜族村新建60米长的钢筋混凝土大桥一座以及水泥路6.5公里、浆砌排水沟2100米、机耕路7.5公里,实现了水泥路户户通,极大便利了村民生产生活。新建123户室外卫生厕所,统一改造2300延长米农户围墙和大门,创建"美丽庭院"99户、"干净人家"116户。  相似文献   

7.
贴钱救穷村     
<正>6年前,密云县巨各庄镇蔡家洼村集体欠债700多万元,村民告状的不断。在这个节骨眼儿上,拥有上亿元固定资产的党员王大林,在党员群众的期盼中,于2003年8月走马上任村支书。  相似文献   

8.
辛民 《学习月刊》2013,(24):96-96
武汉市洪山区光霞村地处洪山区白沙洲大道中段,在二环与三环之间,有土地资源3000亩。多年来,这里的村民靠种菜、养鱼、发展大棚蘑菇为生,过着温饱有余富裕不足的农耕生活。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帮助下,村党组织把改变村里面貌,提高村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主动作为,勇于担当,以周到的前期准备,顺利完成了"城中村"改造,安定了人心,创新思路,用市场眼光,精心发展村集体经济,取得了显著的效益,不仅让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有亮点,也得到上级党委的肯定,赢得了村民群众的信任和好评。  相似文献   

9.
马小营村地处新乡市区东南部。1993年前,该村还是一个土里刨食的农业大村,人均年收入不足200元,村民的温饱问题虽然得到了解决,但生活仍然十分贫困。随着新乡市市委、市政府的东迁和城市建设框架的拉大,马小营村已逐渐划人新乡城区。如何发挥本村的区域优势、壮大村集体经济,怎样让村民们过上富裕的生活,是摆在村“两委”面前的首要问题。时任村委会主任的韩保成更是夜不能寐,他通过走访村民,  相似文献   

10.
1月16日下午.南通市文峰街道解放坝村五组75步的老队长孙金祥(右)与村民们一样领到了年终分红款。据了解,解放坝村五组的32户村民在组长的带领下.2005年广开致富门路.增收32.6万元.无论男女老少均获得了数千元的年终分红。  相似文献   

11.
刘文江 《党史文汇》2008,(10):16-22
改革开放30年,北京市房山区韩村河村坚持集体经济发展方向,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艰苦创业,开拓进取,全村经历了“吃饱肚子”——“挣上工资”——“住上小洋楼”三大飞跃,2007年,全村集体总资产达到28亿元。韩村河村村民都住上了小别墅,人均楼房居住面积68平方米;只要是有劳动能力的村民,100%就业,人均年工资收入加福利达3万多元。  相似文献   

12.
"我将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领村民扩大生猪、黄羊、巴山土鸡养殖规模,争取年底出栏生猪2000头、黄羊150只、巴山土鸡2万只,实现收入700万元,彻底甩掉'穷帽子'."今年初,新当选的南江县蒲坪村党支部书记罗蛟向村民作出郑重承诺.  相似文献   

13.
村集体经济实力薄弱,村党组织“无钱办事”,是当前制约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普遍难题。近年来,新民市新农村乡靠山屯村党支部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中心工作,探索出一条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旧村改造为牵引的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子。截至2013年,村集体总资产达到3500万元。  相似文献   

14.
彭海红 《理论建设》2018,(1):110-112
塘约村,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乐平镇的一个普通村庄。2014年之前,塘约村还是一个省级二类贫困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足4000元,村集体经济不到4万元,全村138户贫困户645人贫困人口,全村30%的土地撂荒。2014年,塘约村遭遇特大洪灾,农田房屋被毁,村内一片狼藉。为了重建家园,改变昔日村穷、民弱、土地撂荒的现象,塘约村探索出以"党建引领、改革推动、合股联营、村民自治"为主线的发展思路,使村容村貌和村民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15.
《党史文汇》2005,(11):F0003-F0003
山西省黎城县黄崖洞镇佛崖底村有55户250口人.70亩耕地.山高坡陡,十年九冲.自然条件十分恶劣.近几年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贾保庆.带领村民打了一个又一个翻身仗.他们修建防洪大坝1000米.根治了洪水泛溢;投资30万元建成占地4000平方米的养鱼池3个,占地1000平方米游泳池一个;投资28万元建成占地3600平方米文体广场一个;投资10万元,  相似文献   

16.
<正>看不到一望无垠的农田、曲曲弯弯的乡间小道、纵横交错的沟沟渠渠,在这个"村",你领略到的是别样的风景:整齐的楼房、宽阔的街道,还有熙熙攘攘的市场。这就是宁夏有名的"亿元村"——青铜峡市小坝镇小坝村。二十年的发展,成就了小坝村今天的辉煌。透过小坝村闪光的"光荣榜",你会看到它的每一步坚实步履——先进党组织、发展乡镇企业先进单位、五个好村党支部、新农村建设先进集体、红旗村党支部、文明村……自1991年至今,小坝村获得的荣誉近100个,上至自治区、吴忠市、青铜峡  相似文献   

17.
灯塔市西马峰镇新生村是辽宁全省闻名的“星级文明村”和小康示范村。全村有5个自然屯,1578户村民,4804口人。村党总支部下设8个党小组,有党员92人。2005年全村实现社会总产值2.5412亿元,村集体资产达2000万元,人均年纯收入达到6100元。近年来,村党总支积极引导村民解放思想,更  相似文献   

18.
“当村干部就是要为群众办实事,如果宋坝村两年没变化,我就自动‘下课’!”这是两年前,峨眉山市龙池镇宋坝村村民胡海青在村主任竞选大会上作出的承诺。  相似文献   

19.
5年,村民人均年收入从6080元增长到10285元;村集体企业由无到有,发展到3个,村年集体收入由2400元增长到30余万元……杨玉梅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以来,界牌村发生的这些可喜变化让不少村民感叹:“这个女‘村官’,确实不一般!”  相似文献   

20.
《党史博采》2009,(5):57-57
<正>前台头村,远离县城,地处武强、深州、武邑交界地带。这是一个传统农业村,村民们祖祖辈辈拼搏在家门口的黄土地上,过着贫穷落后的苦日子。最近几年,卢建仁的劳务输出给前台头村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