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桂静 《当代韩国》2014,(2):51-63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的各种利益优势正在显现,而且超越区域范畴而成为全球的问题,因此对于非北极国家也具有重要意义。韩国出于国内和国际两方面的长远考虑,综合采取法律、政治、经济、行政、科学、科技等多种手段,拓展其北极利益。中国同样在北极有着重要战略利益。当前,及时跟踪北极相关国家政策动态并加以分析,对中国北极战略利益的实现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2.
日本参与北极起步很早,上世纪中叶就开始了北极科研,曾开展过一系列国际联合调研课题。全球变暖导致北极冰块融化以后,北极的资源和航运价值开始引发日本的关注。安倍晋三重新出任首相后,日本全面加快参与北极的步伐,任命了北极大使,加强了与俄罗斯的北极合作。在如愿以偿成为北极理事会观察员后,日本今后将积极推动改变目前的北极治理架构。虽然目前中日关系处于前所未有的低谷,日本国内舆论对中国的相关海洋动向更是喋喋不休,但日本对中国的北极参与却持较为理性的态度,对与中国和韩国的北极参与合作也持向前看的姿态。这显然是因为中日韩在北极参与问题上携手合作的效应要远大于各行其是。  相似文献   

3.
与北极相关的国家身份建构,是现阶段俄罗斯海洋战略、北极战略实施过程中的核心议题。"北方研究",是当代俄罗斯学术界围绕北极空间开展的区域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北极正在成为后苏联时期俄罗斯重新定义国家身份的一个重要因素,俄罗斯正在被塑造为一个"世界上最为独特的北极大国"。而以北方研究为代表的"学术北极话语",是这一身份建构过程中的关键性因素。俄罗斯学术界通过不断重复使用"俄罗斯北方"这一核心概念和基本话语,采取用"北方"代替"北极"的策略,从而获得一个更为广泛的自然、精神空间范畴,并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北方话语体系"。北方研究学术话语与官方政治北极话语、媒体北极话语、企业北极话语一起,从"过去"、"现在"和"未来"维度共同建构俄罗斯北极大国的国家身份。  相似文献   

4.
孙凯  郭宏芹 《美国研究》2023,(2):9-29+5
北极问题日益增强的紧迫性和复杂性使其在美国政府的议程中占有越来越优先的地位。涉北极研究的科学家及研究机构拥有北极专业知识,在美国北极政策形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美国北极科研也日益呈现出导向多元化和活动系统化的特点。科学家参与美国北极政策制定的直接方式包括在政府机构任职、出席国会听证会提供立法咨询,以及作为顾问通过非政府组织、媒体等渠道间接影响北极政策。美国科学家在北极事务中的有效参与,推动了美国“北极大国”的身份塑造,明晰了美国的北极利益,并推动创造维护美国北极利益的国际规范。美国科学家参与北极政策的进程也受制于美国政治极化阻滞、利益集团施压以及科学权威受到质疑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韩国作为第一个颁布国家北极战略的亚洲国家,出于获得最大经济收益、推进能源进口渠道多元化以及推动国家北极综合政策的实现等因素的考量一直高度重视北极航道.为推动北极航道的开发利用,韩国国内形成了政府、企业、学术界等共同参与,以本国船舶制造优势为突破口,以港口建设和"勒拿河走廊"开发为重点,不断推进本国破冰船制造进程的多主体、多层次的北极航道开发模式.同时,在国际上,韩国积极融入并参与北极航道相关的国际法律规范构建,并就北极航道开发利用问题不断强化与相关国家的双边和多边合作,为韩国加强对北极航道的利用提供便利.但是,由于参与身份、船舶、技术等条件的限制,韩国开发利用北极航道始终受到北极地区复杂恶劣的自然条件、北极国家的戒备与排斥以及大国关系波动等因素的制约.围绕北极航道开发利用问题,中韩两国既是合作伙伴,也是竞争对手,应相互借鉴有益经验,在可能范围内加强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6.
于宏源 《欧洲研究》2015,(1):21-34,5-6
科学家团体正在不断为专业领域的全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专注于北极研究的科学家团体是人类提高北极认知的基石,同样也是了解北极环境的重要渠道。正是通过这些科学家的研究,客观存在的环境因素和自然现象才能成为社会存在,他们建立起来的理论才能够被社会理解和接受,也由此进入北极政治的议程。与北极相关的科学研究旨在认识和把握北极治理现象背后的规律,同时也为北极问题的解决提供指导性建议。与哈斯强调的知识共同体的权力过程不同,本文聚焦于科学家团体的知识和规制两种作用,表现在北极治理上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极地问题的知识化;二是北极事务的规制化。这两重作用体现在北极事务的议程制定、议题确定的过程以及阐述、实施和评估政策的交互作用中,并且推动了极地治理事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北极航线开通后,中国将成为受益方。中国到达欧洲、北美等世界经济重心地区的航路将增加新的选择,而且距离更加接近。另外,与原有世界海洋交通干线相比,"北极航道"不存在诸如索马里海盗之类的安全威胁。尽管如此,对于中国而言,北极航线依然面临诸多安全威胁。这需要我们未雨绸缪,从现在起就筹划如何有效维护中国北极航线的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8.
在全球权力竞争、国际共识赤字与俄乌冲突三重问题叠加的变局之下,北极地区的权力竞争、机制停摆、规则冲突等问题错综复杂地呈现出来。各方对北极的认知发生变化,也加速了在北极的战略布局调整。在这一背景下,“北极例外论”似已消融。突破了“例外论”的北极地区秩序走向中,蕴含着冲突与风险。当前,各方应致力于建立容纳安全诉求的协调框架,构建基于国际法的地区规制安排。在观念协调层面,可尝试跨区域的复合地区主义路径,即在跨区域的大国协调机制或经济论坛与北极地区现有的治理体系之间,创设新的合作框架,在此基础上构建起能够兼容稳定与可持续发展的地区秩序,实现北极“长和平”的阶段性目标。  相似文献   

9.
日本的海洋战略经历了扩张——收缩——再扩张的发展阶段。出于对北极地区的资源、环境、战略价值、经济价值的多方面考量,日本政府近年在海洋国家战略框架下积极参与北极事务,谋求北极权益。日本对北极事务介入力度的加强,也将引起北极地缘政治格局的较大变化。文章首先分析了日本国家海洋战略的发展历程以及未来趋势,指出日本的海洋战略主要受其国家身份认知(发展成为海洋国家或是大陆国家)、东亚大陆地缘政治格局及海洋霸主国——美国的影响,并得出未来日本的海洋战略将呈现出对外扩张的趋势,进而探究了日本国家海洋战略受北极地缘政治格局的影响以及日本海洋战略的未来发展趋势,得出日本未来将制约中国的北极参与战略、缓和对俄关系、并增强其军事力量,最后从俄罗斯、日本、中国、美国4个国家为出发点分析北极地缘政治格局的演变。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北极事务已成为全球治理的新兴议题,中国对北极事务的参与也日渐深入。根据参与环境的变化和参与范围的拓展,本文将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的历史进程划分为蛰伏期、准备期、初步参与期和全面参与期四个阶段。每个阶段,中国的北极政策实践都受到了一定时空条件的影响,具体可从参与意愿、参与能力等内部因素和参与需求、参与渠道等外部因素进...  相似文献   

11.
欧盟利益集团研究虽然已经有了多年的进展,但仍未形成共识性的概念和理论框架。本文从概念和研究议题出发,分析了欧盟利益集团研究的重要性、面临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文章认为,欧盟利益集团研究需要在统一概念和理论框架下对已有的各个角度的相关研究进行统和,进而形成较为完备的适合欧盟这一特殊政治实体的利益集团研究体系,这是目前该研究领域迫切需要突破之处。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正名溯源、思想之旅、中国观念和作者的研究风格四个方面对张小明撰写的《国际关系英国学派:历史、理论和中国观》一书做了介绍和评论,认为该书从一个中国学者的角度,把英国学派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对中国的国际关系理论建设具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从建构主义视角看,作为一个关键因变量,俄乌冲突的爆发使北极地区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社会事实,涵盖北极治理体系、北极安全框架、北极国际科学合作以及北极地区文化、体育交流等不同领域。这些新的社会事实反映出俄乌冲突背景下作为北极最主要行为体的北极国家的集体意向的断裂,而这种断裂为以合作为导向的北极国际机制带来了解构风险。随着俄乌战事的推进及内外环境的变化,北极国家的集体意向转为消极不合作的方向,进一步暴露了以规则为基础的北极国际机制的脆弱性。这一脆弱性的重要表现就是北极国际机制框架在结构上对北极理事会的依赖,即一种并非源自外在强制力的主动依赖。后俄乌冲突时代的北极国际合作,在大趋势上或表现为“北极精神”的倒退,进而导致一个新的“断裂期”的出现。北极七国与俄罗斯主动消解对彼此“敌人”形象的自我构建,或将是阻止断裂期全面到来的积极尝试。  相似文献   

14.
随着北极地区态势的变迁,美国政府对北极事务的认知也发生着变化,这包括从传统的军事安全与国家安全到综合安全与非传统安全;从单纯的经济利益到涵盖资源、环保、战略等多元化的利益;以及在北极事务治理观方面的更趋国际合作。鉴于美国在北极地区的综合利益,北极事务的决策也要求政府多部门的参与。美国北极事务的决策体制存在参与因素复杂,协调性差的特点,这导致了美国北极事务决策的低效与滞后,形成共识难度大,政策执行缺乏保障。这些问题制约着美国引领北极事务议程的雄心及国内北极政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5.
编者的话     
正作为国际关系研究的传统方法,历史方法历来受到学者们的高度重视和广泛运用,尤其是通过将历史经验与理论相结合,不仅可以推动国际关系理论的创新与发展,还可以检验理论的有效性。在构建中国特色国际关系理论的时代背景下,学者们日益重视总结古代中国乃至东亚的历史经验,力图从中提炼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概念与话语体系,以期对以西方经验为主要依据的国际关系主流理论形成新的超越。本期"中国特色国际关系理论与实践"专  相似文献   

16.
尽管北极宏观区域在当代俄罗斯语境中具有显著的战略重要性,但在俄罗斯民众的心理地图中,"北极"尚未完全作为一个独立、统一的空间概念而存在。这既与"区域"概念的复杂性、动态性相关,也是由北极宏观区域自身地缘环境的复杂性所决定的。俄罗斯北极地区严酷的自然条件导致该地区长期居住的人口稀少,缺乏形成共同性自我身份认同的客观基础。俄罗斯北极地区同其他地区之间同样不存在自然状态下生成的、较强的关联,因此对于俄罗斯北极宏观区域来说,基于共同性自我身份识别过程的、"自下而上"式的身份建构路径相对缺失,而更多依赖于政策层面的官方主导。在"自下而上"式身份建构方式相对缺失的背景下,稳定的俄罗斯北极宏观区域身份建构、维持和传播,需要更多依赖官方政策话语之外的其他建构因素的支持。尤其是需要更多话语主体长时间、多维度的持续性话语建构。当代俄罗斯北极宏观区域存在多种身份话语,主要包括"北方(Север)"话语、"极地(Заполярье)"话语和"北极(Арктика)"话语。多种身份话语的同时使用,一方面说明在俄罗斯官方和民间层面,缺乏有关北极宏观区域的组成部分、边界以及相关意义体系的统一、连贯的既定看法;另一方面也说明俄罗斯北极地区作为宏观区域身份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7.
既有的全球治理的地域性研究较少关注各个国家基于自身独特的历史经历、文化土壤和制度属性所形成的不同的治理实践和治理观念。因此,文章重点研究中国的全球治理观及其形成过程。全球治理观是一个抽象和宏大的概念,文章在对全球治理进行要素解构的基础上,提出了全球治理观的概念内涵,建构起国家行为体全球治理观的可操作性分析路径。进而,文章借鉴并整合建构主义的规范传播研究,并结合中国关于主权的既有认知,梳理和考察了中国全球治理观在治理价值、治理主体、治理规制、治理对象和治理效果等五个方面的不同立场偏好。从整体上看,中国的全球治理观主要是国家中心治理观,而非超国家中心治理观。规范意义上的全球治理立足于世界整体和人类中心的意识,强调跨国家、多主体治理,中国特色的国家中心治理则从实证意义上丰富了全球治理的实现形式,向世界展示了全球治理的中国主张。在未来,随着中国继续参与全球治理和提升综合国力,中国在形成自身全球治理观方面将更加从容,在主动塑造全球治理规范方面也将更有作为。  相似文献   

18.
在北极自然环境快速变化的背景下,俄罗斯地缘类属身份从陆权国家向陆海复合型国家转变,这是北极地缘政治的关键因素。北极地缘政治的本质特征,则是俄罗斯发展区域海权与美国护持全球海洋霸权的结构性矛盾在北冰洋的具象化。本文为地缘政治理论和地缘战略心理学的交叉研究,以新的理论视角审视北极地缘政治态势,尝试构建由地缘类属身份、地缘战略心理和地缘战略行为构成的互动模型,分析北极地缘政治行为体的认知和动机。本文认为,海洋霸权国、陆海复合强国及其陆海邻国,基于知觉警觉、知觉审慎和知觉防御等地缘战略心理认知,表现出不同的地缘战略行为特征。海洋霸权国对陆海复合强国发展区域海权奉行实力威慑和同盟制衡的遏制战略;后者则奉行战略适度原则,为分化海权同盟实施防御性楔子战略,为平衡力量对比实施建设性稀释战略;陆海邻国对陆海复合强国发展区域海权倾向于合作和推责,但如果威胁感知加剧,陆海邻国将选择追随和投靠海洋霸权国。这进而导致陆海复合强国的战略适度转向战略集中,对海权同盟实施进攻性楔子战略,加强与域外国家合作以实施重构性稀释战略。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关于风险防范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当前国际国内风险动荡源和风险点日益增多的敏锐观察和理论创新。这一重要论述具有丰富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居安思危”的风险意识观、“具有先手”的风险准备观、“守土尽责”的风险责任观、“驾驭风险”的风险本领观、“敢于斗争”的风险意志观、“健全机制”的风险实践观。这些基本内涵具有实事求是的理论品格、强烈的问题导向、辩证的底线思维、高瞻远瞩和统揽全局的战略思维等鲜明时代特征。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党要主动践行习近平关于风险防范重要论述的相关内容,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看家本领,全面提升防范风险能力,汇聚广大民众磅礴之力,补齐风险防范“短板”,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发挥制度威力,为打赢重大风险防范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美国智库对中国社会的热点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研究涉及的问题主要包括中国医疗体制现状、人口政策、退休制度、社会阶层和收入分配的状况、食品安全和营养问题,以及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幸福感等问题。美国智库学者对当代中国社会问题的研究呈现出了新的特点:他们的研究与中美两国政府形成了互动状态,体现出了前瞻性的特点。但是,其研究也存在明显的缺陷:意识形态的偏见和攻击屡见不鲜,缺少中国社会文化史维度的研究,易犯以西方社会科学理论裁剪中国实际的错误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