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城市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国内大中城市的市容景观日新月异,新建筑新景观层出不穷.与此同时,在城市旧城区中由于历史上和经济上的客观因素制约,一大批旧建筑特别是旧住宅还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与新建筑新景观毗邻共存着,而这一大批旧建筑旧住宅景观品位比较低,严重影响和削弱了城市新景观的环境品质,有的甚至与周边新景观产生冲突而有格格不入之感.  相似文献   

2.
王瑾瑾 《理论视野》2012,(12):62-64
从广义建筑学、民俗学、环境心理学,尤其是中国古代建筑观念看,家宅,显然不仅仅是安置我们身躯的建筑,它还肩负着安置我们心灵的重任。中国文化非常重视家宅对我们人格乃至心灵的教化。因此,我们也许可以说,城市建筑是社会人心的物化,反过来城市建筑也会影响和改变置身其中的人的心。从居住者心灵感受的角度,反观在城市建设中我们家园的变迁,也许能给我们建设“美丽中国”带来更多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香港商人和企业家,积极投资参与改造北京旧城的建设,是众多外商投资项目中难度较大,投资金额较多的项目。目前这些项目正在陆续展开。旧城改造引起港商关注和兴趣1992年,北京市政府出台了1990年到2010年的《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要求天安门广场两侧和东西长安街两侧继续改造;王府井、西单、前门三大  相似文献   

4.
王军 《瞭望》2000,(45)
北京市副市长汪光焘近日对记者说:“今后我们不再通过房地产开发方式来改造危房,我们将通过居民与政府的力量,大大加快危改步伐。”北京在城市拆迁问题上正在趟出一条新路。而透视当前几乎每个城市在危旧房、旧城改造中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一拆了之的做法也划上句号了。 近一段时期,拆迁已成为许多 城市的敏感话题,在一些历 史文化名城,大量历史遗迹在拆迁与建设的大旗下被剃了光头;随着动迁人口的增加,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出现了、加剧了,一些城市屡次出现因城市拆迁而引发的群众上访。 改造危房,改造旧城,本该是政府的德政,…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这片土地上,逐步具备了进行世界级高水平建筑作品创作的条件中国近三十年的建筑设计有非常迅速的发展,它与中国整体经济社会的转型密不可分。我们从分别于1959年、1988年、2001年、2007年进行的4次北京十大建筑评选的背景和结果可见一斑。1950年代北京十大建筑也可视为国家十大建筑,它是建国10周年的献礼工程。周恩来总理提出古  相似文献   

6.
王军 《瞭望》2004,(18)
2008年的北京将呈现怎样的面貌,无疑是个巨大的悬念。 悬念的产生,是奥运会将历史性地在北京举办,为迎接盛会,近些年北京市每年都有2000亿元的建设资金投入,如此大的建设规模为当今世界城市罕见,这意味着到2008年,这个城市可能形成其难以逆转的形象,一代人将向后人交出一份难以被再度重写的答卷。悬念的产生,是北京这个曾经拥有辉煌建筑成就的城市,仍处在保护与改造的夹缝之中,旧城内普遍存在着的房屋危破状况与旧城巨大的文化价值共存,对这一矛盾的化解,各方认识依然千差万别,理论与实践的准备尚不充分,而推土机却时不我待了, 悬念的产生,是北京城又被历史性地放在了一个转折关口上。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已经启动,它将努力为奥运经济所诱发的巨大城市能量寻找一个合适的释放空间,但总体规划目前已初步明确的各项原则要在怎样的政策环境下,才能够一一落到实处?不重复以往的教训?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尚有可忧之处。  相似文献   

7.
城市精神与文化,最终要落实到人的身上,人的文化素养与精神境界,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品质与风貌梁思成先生在世时曾经感慨:城市里到处是房子,而没有建筑。的确,在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首先发现,和世界那么多号称国际化大都市相比,我们似乎最缺少的就是高楼大厦。于是,人配衣服马配鞍,大家越来越重视城市的外观,便越来越倾心倾力地盖房子,住宅楼盘此起彼伏,争先恐后,肆意扩展着城市的地平线,切割着城市的轮廓线。不少城市多年以来都是一座大工地。  相似文献   

8.
城市建筑形象关系着一个城市形象,城市形象是城市发展的基础,是城市魅力的重要表现。城市建筑形象的培育和形成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大事,是城市诸建设中的基本和重要建设。哈尔滨是中国北方的大城市,有着自己独特的建筑形象和建筑风格,表现较突出的城市建筑形象特色是中西合璧、冰雪文化建筑特色鲜明、教堂建筑集中的城市建筑形象。保护和培育哈尔滨城市独有的建筑形象,要唤起大家对哈尔滨独有建筑形象的保护和认知、新建筑中要注意反映和配合哈尔滨建筑形象、建设好必要的标志性建筑物和标志性景区、注意气候和冰雪文化在建筑上的反映。  相似文献   

9.
文化竞争:欧洲城市复兴的核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吴晨 《瞭望》2005,(Z1)
吴晨博士,英国皇家特许建筑师,中国第一位系统研究当今欧洲城市复兴的学者,揭示了这场运动的核心:文化竞争。他认为,虽然中国还处在城市化的高速发展阶段,但是一些城市或个别地区也面临着城市复兴问题,同样需要借助文化的复兴拉动城市的复兴。  相似文献   

10.
张锦东  董藩 《团结》2013,(2):61-64
北京历史悠久,文化遗产极为丰富,旧城内大量的胡同、四合院等院落建筑与皇宫建筑、庙宇寺观,共同构成了北京独特的历史风貌,直观地反映了古都的历史变迁,见证了曾经的繁华和原住民的生活。对北京旧城院落建筑进行保护性再利用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钱军 《团结》2009,(2):53-54
扬州曾经在农耕中国较早孕育了以商贾文化为内涵的现代性因素。“新城花开映水明,旧城花也弄春晴。二分明月多情种。半照新城半旧城。”(郎葆辰《广陵竹枝词》)近人有“两个扬州”之说,大抵说的是“俗好商贾,不事农桑”“十里栽花算种田”的扬州,在商业文化与农业文化互动中表现出的既俗又雅的城市品格。这种两城并举的悖论现象。在古代中国是一个异数,  相似文献   

12.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总是孤立地把发展工业生产作为城市的中心任务。衡量一个城市先进与否,往往只看产值的高低。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市长们整天只好用主要精力管工厂、抓厂长。抓来管去,结果是把生产和生活、工业发展与城市建设人为地割裂开来。三十三年来,我市工业产值虽然增长一百多倍,但城市中的问题却越积越多,群众的意见越来越大。前几年沙市市人民代表大会的提案三分之二是这类问题。三中全会以来,我们本着量力而行,着眼急需,积极努力,讲究实效的  相似文献   

13.
我觉得中国以前不很重视规划,首先,在计划经济时代,对土地的价值、税收也不在乎。再有,根本不讲究形象,苏联式的建筑,每一个城市复制。城市的成长,基本是控制性的成长,而不是市场经济性的成长。随着经济的发展,现在越来越重视规划了。  相似文献   

14.
深圳自建立特区的十五年来,在小平同志改革、开放路线的指引下,几十万建筑大军前仆后继,用血和汗,用一砖一石,把深圳从一边陲小城镇,建设成为初具规模的、现代化的美丽城市,创造了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创造震惊中外的深圳速度,创造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辉煌的一页。然而,作为这些奇迹创造者主体的建筑劳务大军是谁呢?他们以什么形态、方式存在着?有哪些问题和矛盾?怎样去解决?这是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也是把深圳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的重要课题。一、目前深圳建筑实体中劳务队伍的状况据…  相似文献   

15.
姜敏  李斌 《瞭望》2000,(13)
对于沈阳这个老工业城市来说,计划经济时期遗留下来的问题实在不少,经济结构与机制方面的矛盾不提,老百姓最关心的还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身边事──城市布局不合理、交通不畅、建筑风格单一、空气污染、绿地稀少、遍地垃圾、污水乱排乱放等等,不一而足。近年来,沈阳市结合经济结构调整、旧城改造等,逐步清还城市建设管理方面的历史欠债。抓信要害逐步推进 据沈阳市城市建设管理局负责人介绍,近几年在城市建设和管理方面成效显著,主要是坚持规划高标准、实行全方位立体改造,确定了集中财力、抓住要害,逐步推进的城市改造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6.
四 下面介绍一下中国的城市和城市带。当开封有120万人口的时候,欧洲还没有出现5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所以当时欧洲人到中国来,就和刚刚改革开放我们到欧洲的感觉是一样的。目前的状况。2007年建制市是656座,二级核心城市是369个,城镇人口是6个亿。为什么说金融危机没有改变我们基本的经济特征?其中最重要的是我们目前仍处在高速城市化的过程当中,未来20年,中国还会有5至6个亿的人口进入城市。实际上我们正在进入大规模的城市化过程,我们大规模建设还在开始当中。  相似文献   

17.
当代中国的解放思想,应当把人们继续从“马教条”、“洋教条”和“古教条”中解放出来。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当前继续解放思想的主题和方向。  相似文献   

18.
六本木是位于东京都中心的一处著名的闹市区,白天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络绎不绝;晚上灯红酒绿,轻歌曼舞,彻夜不眠。这里,不乏最新的高楼大厦。但是,也有不少五六十年代建造的建筑。它们无论是在高度上,还是装潢设计方面,都已显得陈旧、落后。因此,这一带在1986年被东京都政府指定为“再开发诱导区”,也就是所谓的“旧城改造区”。根据东京都的“城市建设计划”,这里将建设成为融住宅、商业、业务和信息等各种功能于一体的城市小区。在方圆6500余平方米的区域内,预定建设3座写字楼,4栋高层住宅以及  相似文献   

19.
认识身边的志愿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直到1993年我国才出现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志愿服务,但中国的志愿服务发展迅速,短短几年,服务领域已涉及农村扶贫开发、城市社区建设、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20.
“新扩建的平安大街,鲜明地表明了今天的北京人对传统文化的态度。”谈及人们对北京平安大街在文化名城保护方面存在的疑问,主管这条大街设计工作的北京市城乡规划委员会副主任陈刚,神态从容。“在这条贯穿北京明清旧城的大街建设中,北京人并没有表现出对短期经济利益的狂热,并没有以历史文化遗产的丧失为代价,在道路两侧大搞房地产开发。”陈刚对记者说,‘湘反,我们所做的工作是把一处处珍贵的文化遗迹保护起来,把那些城市肌里的片断修复、整理起来,道路两侧二三层的建筑一律是‘老北京’特有的灰色调,不喧宾夺主、搞轰动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