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解决国有企业的问题,搞好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改革分配制度,建立激励机制;改革劳动人事制度,建立竞争机制;进行公司制改造,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建立企业内部监督约束机制;建立有效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加强企业的外部监督约束机制;改...  相似文献   

2.
石油企业内部分配制度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有薪酬制度不完善、不健全,劳动人事制度尚未改革到位,分配形式单一等。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有其外部因素,也有其内部因素和分配观念的影响,分析其形成的原因有助于找准深化改革的方向和目标。深化石油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改革,必须按照中央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收入分配秩序的要求,坚持市场化的原则,建立和完善薪酬制度,协调配套改革劳动人事制度,强化绩效考核,采取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持续稳妥推进的办法进行。  相似文献   

3.
一、国有中小企业工资分配制度历史沿革 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企业的工资分配制度长期实行单一的等级工资制度.1985年以来,我国对国有企业的工资分配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主要目标是理顺工资关系,设立正常的工资升级制度,逐步建立一种适应经济体制改革需要的企业工资制度.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企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大多数中小企业从国有企业改制分离出来,组成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这种经济实体大多以股权为纽带,以职工完全控股或国有企业参股等形式出现,企业的性质、内部管理体制、生产经营机制、分配制度和监督机制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本文只就改制企业监督机制作一探索。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四大以来,国有企业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转换经营机制的过程中,围绕建立新的人事制度、劳动制度、分配制度进行了实践。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又一次提出了现代企业制度条件下的用人机制问题。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现状来看,尽快建立起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用人机制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吴方辉 《理论前沿》2003,(16):12-14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原则是对马克思的劳动和分配理论的创新和发展。贯彻这一原则在国有企业分配制度的改革中,关键是确认企业人力资本要素参与企业净利润的分配。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建立和健全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实行经营管理者收入与企业的经营业绩挂钩,”“少数企业试行经理(厂长)年薪制,持有股权等分配形式。”这无疑是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分配制度在理论上的重大突破,也引起了企业界和理论界的广泛关注。本文拟从这一制度产生的理论基础、现实意义和实施的  相似文献   

8.
关于国企党建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对于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总的看来,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在改革中有所加强,有力的促进了企业的生产、发展和稳定,同时也存在着企业党建工作重视程度不够、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不到位、党建工作缺乏统筹规划和具体计划、党员管理困难等问题。因此,必须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的方法和途径,切实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和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改进党员管理的方式和模式,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  相似文献   

9.
国有企业改革现正处于"攻坚阶段"、"关键时期",经营者对企业的关切度对搞好企业关系重大。建立健全对经营者的激励约束机制,是保证他们对企业尽心尽职的一个重要方面。从一定意义上说,年薪制的问题现已成为影响改革和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实行经营者年薪制,是改革实践的呼唤,是改革国有企业分配制度的重大举措,是建立经营者激励机制、保障所有者权益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具有成功经历的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流失 ,其原因是十分复杂的。但从表面分析 ,不外乎这么三种情况 :一种是被非国有企业的“老板”挖走 ;一种是自己主动离开企业 ,另创天下 ,或“跳槽”到其它效益好的企业、单位 ;还有一种是由于各种原因走上犯罪道路而“自我”毁灭的。在国有企业急需优秀的经营人才时 ,有必要对造成国有企业经营人才“流失”的深层原因进行反思 ,从而找出减少和防止流失的办法。反思之一 ,需要建立健全合理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分配制度。随着市场的开放 ,人才封闭的现象打破了 ,国有企业经营人才与非国有企业经营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