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相对于保护个人利益的私益诉讼。公益诉讼是有关的个人、社会团体或一定的国家机关为了保护社会公共利益.以自己的名义向法院提起的诉讼。这是把保护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相结合特别是更多保护公共利益的行为,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相似文献   

2.
公益诉讼始于20世纪60年代,目前这一制度在西方一些国家已趋于成熟。而在我国,随着环境污染、国有资产流失等侵害公共利益,国家利益的案件频繁发生,在缺乏相关法律依据的情况下,公益诉讼悄然出现在诉讼实践层面。本文从借鉴国外公益诉讼的经验出发,立足国内公益诉讼的实践,分析了构建公益诉讼制度的一些想法,旨在探索一条维护公共利益和国家利益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公益诉讼始于20世纪60年代,目前这一制度在西方一些国家己趋于成熟.而在我国,随着环境污染、国有资产流失等侵害公共利益、国家利益的案件频繁发生,在缺乏相关法律依据的情况下,公益诉讼悄然出现在诉讼实践层面.本文从借鉴国外公益诉讼的经验出发,立足国内公益诉讼的实践,分析了构建公益诉讼制度的一些想法,旨在探索一条维护公共利益和国家利益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价值从“个人本位”向“社会本位”的转变,公共利益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以保护公共利益为目的的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在我国几近空白,给司法实践带来了种种困难.本文从立法和司法层面提出几点建议,以对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制度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5.
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对于保护公民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防止行政主体滥用职权具有重要意义。该制度现已成为我国法学研究的热门问题之一。我们应当从行政公益诉讼案件的原告与侵害后果的关系、行政公益诉讼中的违法行政行为的范围等方面把握行政公益诉讼的内涵。  相似文献   

6.
冯勇 《唯实》2008,(11):69-73
要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就必须解决原告资格问题,即要有适格主体代表国家和社会公众提起诉讼。而检察机关代表公益的特性,使其可以成为行政公益诉讼的原告。因此,对涉及重大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行政案件,检察机关应当可以原告身份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相似文献   

7.
周春丽 《世纪桥》2008,(5):59-60
当前,对于侵害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民事、行政违法行为,没有相应的制度予以规范和救济,是我国法律制度的缺憾。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构建国家与公众合作的高效公益诉讼制度迫在眉睫。构建我国公益诉讼制度的几点建议:确立公益诉讼制度模式;规定宽泛的公益诉讼范围;设定公益诉讼先行程序;明确法院立案审查权;适用公益诉讼调解机制;设立国家奖励制度。  相似文献   

8.
当前,对于侵害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民事、行政违法行为,没有相应的制度予以规范和救济,是我国法律制度的缺憾。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构建国家与公众合作的高效公益诉讼制度迫在眉睫。构建我国公益诉讼制度的几点建议:确立公益诉讼制度模式;规定宽泛的公益诉讼范围;设定公益诉讼先行程序;明确法院立案审查权;适用公益诉讼调解机制;设立国家奖励制度。  相似文献   

9.
由于法律有关公益诉讼的制度、规范不健全,尤其是诉讼主体适格问题,使得受害者无法及时、有效地寻求救济的情况屡现更是引起广泛热议。最近讨论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建议增加规定: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有关机关、社会团体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可见,公益诉讼已被重视,并且必将成为对付公害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李长健  刘进  李昭畅 《唯实》2009,(5):78-83
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对公共利益的救济成为关注的焦点问题。公共利益是公益诉讼的利益源头,从利益出发,对公共利益进行法权凝练,进而建构社会公益权这种新型的权利,并以此为权利契机,对公益诉讼的主体进行分析,赋予社会中间层组织以原告资格,是对现有权利体系与诉讼制度的完善与修正。  相似文献   

11.
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对公共利益的救济成为关注的焦点问题。公共利益是公益诉讼的利益源头,以利益出发,对公共利益进行法权凝练,进而建构社会公益权这种新型的权利,并以此为权利契机,对公益诉讼的主体进行分析,赋予社会中间层组织以原告资格,是对现有权利体系与诉讼制度的完善与修正。  相似文献   

12.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的《民事诉讼法(修正案)》对民事公益诉讼制度首次作出了规定,但是,就民事公益案件的范围规定而言并不全面,需要将来继续完善。遵循纯粹公共利益和私益附带公益这两条界定民事公益案件的标准,拓展民事公益诉讼的范围,将更多符合标准的案件,如垄断、不正当竞争、价格违法等公益违法行为也纳入到民事公益诉讼的范围之中,已成为现阶段充分保护社会公共利益的必要选择。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公益诉讼案件频发的原因是弱势群体的利益遭到损害,公共利益受到强势群体的侵害。中国社会急需加强公益法建设,但现行公益立法质量问题直接影响了对公共利益的保障;公益法律组织发展滞后,公益诉讼难,严重也影响到公益法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提高公益立法质量,扩大民事诉讼范围,加快民间公益法律组织建设,以支持公益诉讼,创新法律援助体制,保障法律援助经费。通过对公益法的完善给弱势群体以更多的保障.最终实现公共利益与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14.
詹明 《理论导报》2007,(12):55-56
行政权力的日益扩大,极易使社会公共利益遭受侵害。如何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从域外经验看,现代法治国家大多把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作为保障手段。但在我国,行政公益诉讼的立法尚处于完全空白的状态。这一法律制度的缺失,不利于构建社会和谐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建立中国特色的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成为当前理论讨论和司法实践的热点。构建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应当在的立法上,对诉讼主体、受案范围、举证责任和激励机制等问题作出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15.
浅谈公益诉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公众的公共利益遭受不法侵害时 ,无利害关系人是否可以通过合法的诉讼程序要求保护 ,这在我国目前的诉讼体制之中似乎还无法得到圆满地解决 ,笔者认为 ,建立完善的公益诉讼制度将有利于保护公共利益不受侵犯 ,同时也是对我国现有诉讼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16.
公益诉讼,是指国家、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以原告的诉讼主体资格,对侵犯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向法院提起民事或行政诉讼,通过法院依法审理,追究违法者法律责任、回复社会公共利益的诉讼制度。行政公益诉讼并非国际通用的专门概念,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名称、概念,我国目前也没有完整的行政公益诉讼体系。  相似文献   

17.
贺巍 《世纪桥》2014,(1):52-53
在公法领域,利用私人或法人的利益或理念驱动,启动法定救济机制,并达到客观上有利公共利益的效果,目前在我国立法领域还不为决策者所认同,只是在部分领域,基于国家利益需要,设置部分类似的机制,且多为非诉讼机制。本文从介绍我国现行法律制度中可以发挥私人作用的制度为出发点,在比较分析了日本、德国和印度等国家的公益诉讼制度的基础上,提出了强化我国公益诉讼制度中私人作用的具体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18.
《世纪桥》2014,(1)
在公法领域,利用私人或法人的利益或理念驱动,启动法定救济机制,并达到客观上有利公共利益的效果,目前在我国立法领域还不为决策者所认同,只是在部分领域,基于国家利益需要,设置部分类似的机制,且多为非诉讼机制。本文从介绍我国现行法律制度中可以发挥私人作用的制度为出发点,在比较分析了日本、德国和印度等国家的公益诉讼制度的基础上,提出了强化我国公益诉讼制度中私人作用的具体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19.
詹静 《唯实》2004,(12):52-54
一、行政公益诉讼的内涵及特征由于我国在立法初期,没有考虑到公益诉讼制度,致使整个诉讼法律体系中难以找到可以付诸实践的法律依据,直到目前,我国关于行政公益诉讼的概念学术界尚无定论。笔者试对行政公益诉讼概念作出如下界定:行政公益诉讼是指当行政机关或其他公权性机构的违法行政行为或不作为对公共利益造成侵害或有侵害之虞时,在法律赋予了诉权的情况下,非直接利害关系人为维护公共利益而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制度。和一般行政诉讼相比,行政公益诉讼有如下特征:(1)原告的特殊性。行政公益诉讼是由同被诉行政行为无法律上的利害关系的…  相似文献   

20.
博览之窗     
《先锋队》2012,(30):54-55
"公益诉讼"首入民诉法近年来,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公益诉讼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针对司法实践中的情况,全国人大常委会前不久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民事诉讼法的决定,并首次将公益诉讼制度写入民事诉讼法。修改后的法律规定,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根据修改决定,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者当事人双方为公民的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