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内“考研热”持续升温,有人称之为“全民考研”。这种说法不免言过其实,但在大学生、青年教师、党政官员及其他行业人员中,“考研热”确是一浪高过一浪。从1999年扩招以来,研究生招生一直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年递增26.9%。1998年,研究生招生7.2万人,2003年是26.89万人,2004年是33万人,2005年上升到36万人。  相似文献   

2.
2002年"考研热"忧思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你爱一个人,你就让他去考研,因为他会进天堂;如果你恨一个人,你就让他去考研,因为他会进地狱……考研考研考研!那是一次人生选择。在考研热的背后,有着太多太多的辛酸、无奈。它反映了时代变革的需求,也折射出诸多的社会现实矛盾问题。1月26日,是2002年全国普通高校硕士研究生招生统一考试的第一天,全国62.43万考生在同一时间一齐奔赴各个考场。如此大规模的报考人数创下了建国以来研究生报考纪录之最,使得近年来一再掀起的考研热再度升温,呈现出白热化的态势。  相似文献   

3.
李琳 《观察与思考》2007,(12):44-45
<正>过去高考被形容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如今用来形容研究生考试也不为过。考研热、考研经济、考研村等字眼不断地出现在媒体上,考研人数在不断地刷新。而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研究生日益成为一种“学位教育”,计划拿一个硕士、博士学位,以提高自己的起点,但将来并不打算从事高教或科研的报考者越来越多。研究生入学考试已经成为许多人的第二  相似文献   

4.
研究生教育的三大怪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甲禄 《半月谈》2005,(9):53-55
近几年.研究生扩招及考研热的持续升温.使高校中形成了一股考研应试风。记者调查发现.人们传说的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考研科举化,学业本科化,教学放羊化”现象,在各高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严重影响了高等教育的质量。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诸多怪现状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5.
正究竟为何要考研,恐怕一千个人中就有一千个答案,每一年,都有大批人加入考研大军,其中的甘苦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无论最终结果如何,考研热都引人深思——学历与人才之间有着怎样的关联。为什么要考研?也许到了被录取那一刻,林琳的心中还是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她从来没有想过要走科研这条路,也没有一路直通博士的"野心"。可能是为了躲避本科毕业就业的激烈竞争,也可能还没有  相似文献   

6.
从"考研心态"看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欢 《青年探索》2002,(2):32-35
在研究生教育逐步取代本科教育而成为精英教育的今天,我国原有研究生招生制度显出了诸多弊端。本文透析近年来出现的“考研热”以及“考研专业户”现象,对现行研究生招生制度存在的弊端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性对策。  相似文献   

7.
最近几年,我国的考研热越来越热。为了对我国考研热现象至少一个方面的解释和分析,本文引进了一对启发性概念———租和寻租,认为考研过程中也存在寻租现象。我们把租定义为由于不同体制、权力和组织设置而获得的“额外收益”。寻租就是人们在某种制度环境下的行为,使个体价值最大化的努力产生的社会浪费。政治权力先进行了财富或其他实际利益的转移,但只有具有某种资格或身份的人才能分享转移后的财富,这样,具备这种身份或资格的人较之其他人就享有一块额外收益。获取这种身份和资格的努力就是寻租,无论获取活动是否合乎形式公平的…  相似文献   

8.
新疆医科大学罗育红同学来信说,如今就业越来越难,很多大学生都选择考研深造,这种选择好吗?答:据统计,全国考研人数已连续8年达到100万以上,201 3年更是达到创纪录的180万,"考研热"呈现出不断升温之势。莘莘学子为何如此热衷考研呢?众多研究表明:逃避就业是学生选择考研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高校扩招等一系列原因,"最难就业季"近几年不断来袭。一方面用人单位对学历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拥有高学历、各种"证"的人才也越来越多,二者互为因果,使得本  相似文献   

9.
周立英 《北京观察》2003,(11):24-26
硕士——古语意为品格高尚,学识渊博之士。在当今的高等教育中居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之中,承上启下。硕士既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又有独立工作能力,能说会干,用人单位中意。硕士研究生在人才市场上很吃香是连续数年考研热高烧不退的起因之一;而连续四年大学本科的扩招使本科生感到就业的压力,今年是扩招后学生毕业的第一年,以北京为例至6月底有半数毕业生签约无望,为延迟就业压力学子们又纷纷返回课堂复习考研,这是连续数年考研热高烧不退的另一起因。根据国家有关部门公布的数字统计,北京市有173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培养研究生,占全国研究生培养机构总数的四分之一;以2001年为例,北京市在学研究生7.9万人,占全国在学研究生总数的五分之一。可见。北京是培养研究生的大摇篮。据查,1999至2002年,北京市硕士研究生招生增长率分别为:14.0%、19.6%、36.2%和20.7%。有句话叫“萝卜快了不洗泥”,接二连三的扩招,高速增长的研  相似文献   

10.
<正>毋庸质疑,所有的辩解,都是为了否认这样一个事实:研究生收费改革直接导致了考研人数的减少,考研温度因“收费”而骤降。2007年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1月20日开考,全国共有128.2万人报名参加2007年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与往年相比,今年全国考研首次出现“降温”现象,全国仅增加7000人,明显低于往年增长幅度。其中,广东省首次出现报考人数低于往年现象,上海比去年减少6562人,减幅为6.5%,复旦大学、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报考人数比2006年分别下降了13.5%、11.3%、11.3%和8%,北大亦降低9%左右。多数考生表示考研压力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1.
随便找个学生问一问,大学里现在什么最热,得到的回答十有八九是“考研”。2004年考研人数为94.5万,2005年为117.2万,这说明更多的人已意识到,接受研究生教育,对个人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但考研如此之“热”,也存在一些负面问题。  相似文献   

12.
“考研热”一浪高过一浪.今年报考人数、在校生人数更是双双突破了百万大关,对于这种现象,社会上众说纷纭.褒贬不一“考研热”为何持续不退?其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复杂问题,对此。本刊记者展开了深入调查。  相似文献   

13.
聂银学 《前沿》2013,(15):122-124
为了激发和保持“90后”大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兴趣,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新尝试:新结合:把“专业课”相关知识中蕴含的哲学、政治经济学思想发掘出来,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新导向:将“问题”贯穿于教学全过程,由此让学生深刻体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乐趣;新手段:通过新兴媒体使“思政课”老师和学生进行心灵交流、情感互通与思想碰撞这些更高层次的“互动”.新转换:让学生上台唱主角,要求每位学生写出三千字以上的论文或制作出PPT,再从每班选出十位学生择时登台给全班同学演讲或演示,让学生体验成就感;新穿插:讲课中择时辅导“考研政治真题”.这是激发考研同学学习兴趣的好办法.文末以哲学思考作结.  相似文献   

14.
对“考研热”中的大学生自我价值观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作为备受社会瞩目的高智力青年群体,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进入21世纪,大学生中流行的“考研热”折射出其自我价值观上的深刻变化,使我们不得不对当代大学生进行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15.
随着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入,高科技人才在社会上的地位日趋上升,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发展强烈地呼唤着有识之士在社会舞台上大显身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口号的提出使人们正确认识了知识的价值。在这种情况下,前几年一度冷下去的“考研风”如今又开始热乎起来了,在大学生、社会青年中又刮起了强劲的“考研风”。在“十亿人民八亿经商”的经济社会里为什么会有这么多血气方刚的青年不去经商赚钱而偏要争先恐后地要挤入这读研的“苦行僧”队伍呢?据笔者观察,当前青年考研读研有如下几种  相似文献   

16.
透析“考研热”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正> 考研已成为时下非常热门的话题,据有关资料统计,不少院校的本科毕业生中报考研究生的人数达一半左右,有的甚至高达80%。笔者对在校本科生的考研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采取随机发放及无记名方式,共发放问卷1500份,回收有效问卷1271份,回收率为84.7%。被调查对象中,大一学生为295人,大二学生为390人,大三学生为401人,大四学生为185人。旨在进一步了解大学生考研的思想动机、目的、原因等,以便能更好地对本科生考研进行引  相似文献   

17.
常成  徐冉 《中国青年研究》2023,(4):104-110+103
在社会“内卷”语境下,青年学生群体的“反向考研”在与“躺平”的网络共振中发展成为备受关注的社会现象。基于半结构化访谈素材和参与式观察证据,本文构建了“理性选择-客观约束”的分析框架,由两个维度的解释变量交叠形成四种“反向考研”类型:自发型、回应型、战略型和内耗型。研究发现,“反向考研”现象的生成根源在于稀缺资源的超载竞争与集成改革的内生驱动、用人单位的隐形门槛与“双非”院校的内涵发展、身份迷信的悄然退潮与个体意义的高调回归。客观认识“反向考研”现象,需要进一步推动“青年优先发展”战略的实施,按照分类施策的原则从完善政策措施上予以回应。  相似文献   

18.
《两岸关系》2002,(4):56-57
“你理想的学历是什么”?如果问10名大陆的大学生,会有6个告诉你是“硕士”,3个会说“博士”,只有1个对“本科”满意。这是《中国青年报》2001年底完成的一项调查的显示。 2O02年1月26日,62万名考生参加了研究生入学考试,创下了考研历史上的最高纪录。大陆的大学生考研的热情似乎过高了,这不,参加20O2年研究生考试的考生心里刚有点儿谱,2003年的考研大军就已拉开阵势。  相似文献   

19.
创业是许多人的梦想;而他只能躺在床上实现他的创业梦,因为病痛让他成了一块“平躺的木板”。“中国寻人中心网”是他的事业,“张大勇寻人热线”是他生命韵律中跳动的音符;设立寻人银行、建立全国统一的寻人信息收集机制,最终建立寻人数据库——是他目前最大的梦想。让我们祝福他——好人,好梦。  相似文献   

20.
三言两语     
《当代广西》2007,(1):5-5
和谐是社会前进的动力,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改革是让人“换饭碗”,而不是让人“丢饭碗”;改革是人才流动,而不是人才流失。我们不能简单地让职工下岗、搞财政“断奶”,不能一卖了之、一推了之。改革是为了发展,发展中促进改革,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可以有机统一的。不能把改革当成“扔包袱”,变成“翻烧饼”。——中共海南省委副书记罗保铭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