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董立人 《学习论坛》2007,23(5):12-15
精神产品的社会功能是其社会价值的外在表现形式,或者说是它在社会进步与发展中所承担的角色。精神生产作为相对独立的生产活动,精神产品的社会功能也有正与负的表现。精神产品的社会正功能就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进步赋予正价值意义,起着激励人们积极向上、奋力进取的作用。精神产品的社会负功能是指它对人类和社会发展进步起的阻碍或抑制作用,从而给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就业是民生之本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就业,即人们在某种职业中从事工作和劳动。人们从事工作和劳动,是社会进行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创造的手段和方式,也是人们获得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以满足生存和发展需要的途径。没有就业,社会不可能进行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生产,人们也就失去了生存的条件和基础。所以,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是创造社会生产力的源泉,同时,就业又受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制约。我国人口多,是一个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家。目前就业状况总体趋好,但矛盾仍然十分突出。每年新增大量劳动力需要就业,压力很大;国有企业减员增效和政府机…  相似文献   

3.
精神产品的价值衡量许运江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从两大文明建设的角度,对我们的社会产品可分为两大类: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对物质产品价值的衡一,人们已有了共识;而对精神产品价值的衡一,人们谈论得不多,意见...  相似文献   

4.
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人们一直将高消费作为一个贬义词来对待。然而,近几年来,倡导、鼓励高消费之声不绝于耳。有人甚至认为,高消费是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需不需要克勤克俭 ?在促进经济增长上,高消费是弊大还是利大 ?对于这些问题,人们应当有一个清醒认识,避免掉入“高消费”陷阱。   改革开放 20多年来,国民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告别了短缺时代,甚至出现了某种程度的生产过剩。然而,这种生产过剩是一种在低就业、低收入、储蓄转化为投资渠道不畅条件下的生产过剩,与发达国家那种高就业…  相似文献   

5.
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系统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秀金 《理论学刊》2005,(2):115-116
一 旅游业的兴起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到一定水平和阶段的产物。在当代,旅游业的发展日益重要,它不仅以多样的产品形式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带给人们新的精神体验,也以全新的产业形态提供了一种不同于传统自然资源耗费型的经济增长模式,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兴要素。  相似文献   

6.
马浩  李岩 《山西青年》2022,(8):104-106
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从宏观上赋予了社会结构变迁的新动力,从微观上也正在不断决定和取代人们交往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是使用数字化技术产品的年轻群体,对其本身影响是深远的.本文从大学生社会认知能力培养路径方面进行探析,指出在数字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认知能力的培养所面临机遇和挑战,最后针对大学生社会认知能力的缺...  相似文献   

7.
关于精神产品的经济效果与社会效果,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搞清楚这个问题,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抵制追求精神产品商品化的不良倾向,是有益处的。人们把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产品概括为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虽然所起的社会作用不同,但都是以一定的物质形式来适应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的。大多数精神产品是以商品形式进行流通的,因此在产、供、销等方面,就不能不同物质产品一样,或多或少地要受到客观经济规律的制约和影响,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经济效果的问题。我们应该正视它,而不应  相似文献   

8.
实践证明,“高消费”并不适合大多数老百姓;而目前的高消费者,也决然不是般老百姓。高消费必然要有高收入,而普通老百姓其收入虽然较之于过去有了明显提高,但却并没有高到可以高消费的地步;即使大家靠诚实劳动而包包鼓起来了,也不一定非要学“大款”和“富婆”而来个什么高消费。因而  相似文献   

9.
“人才高消费”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些年来 ,发生在社会生活中的“人才高消费”现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这种现象会对人才市场、教育体制产生什么样的冲击呢 ?本文将从经济学的角度剖析这个现象产生的原因 ,并对这种现象产生的经济影响及其对策作些探讨。所谓“人才高消费”,就是指企业倾向于用教育水平或技能水平相对较高的人来填补那些本来只需要教育水平或技能水平较低的人就能够胜任的工作岗位。目前 ,人才市场上常可以见到的打字员、收银员、文秘这类职业高中或中专毕业生就胜任的工作却要求有大专甚至大本的学历 ,这就是人才高消费的表现。…  相似文献   

10.
《求实》2014,(9)
网络成为人们精神生活不可或缺的场域,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精神生活方式。在网络社会中,人们的精神生活呈现精神生活丰富与异化并存、精神交往综合化与复杂化兼具、精神生产平民化与精神产品庸俗化伴生、精神思维创造力增强与丧失共存以及精神文化世界化与殖民化相伴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1.
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大潮中,我国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包括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观念、价值观念等,也都增添了许多富有时代气息的新鲜内容,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与此同时,在社会上和在我们军内也有一些同志对传统精神与时代精神,传统精神与科学精神,传统精神与开拓创新精神,提出了这样那样的疑义和看法,认为形势发展了,条件变化  相似文献   

12.
一、道德建设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道德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的道义基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实践证明,在制约社会和谐的各种力量中,由道德价值观凝聚起来的精神上的和谐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人们只有有了共同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追求,面对社会的诸多矛  相似文献   

13.
生活方式是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个重要的交叉点。人们以何种方式生活,不但归根到底受到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制约,而且直接受到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形态和人们思想意识的支配。因此,生活方式既能体现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更能体现人们的精神生活状态。 一、社会主义生活方式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是一个历史范畴。生产方式不同,社会形态不同,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不同。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人类的生活方式也经历了一个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 在人类社会初期的蒙昧、野蛮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具有愚昧、野蛮的特征。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尽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有了空前的进步,人类逐渐从自然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不断发生变化。但是,由于存在着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人们的生活方式并没有本质的变化。虽然物质资料的消费是人们生活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内容,但单纯具有较高的物质消费水平,还不足以说明生活方式的先进和优越,还不能表明生活方式已达到了最高类型,只有当社会既有较高的物质消费水平,同时又消灭了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人们的思想道德、文化水平提高到了较高的层次,整个  相似文献   

14.
从领导形象的外部特征和社会评价方面考察,可以将领导形象分为公仆形象、保姆形象和官僚形象。公仆形象,是领导者的榜样形象,也是社会评价最高的领导形象。马克思曾经指出:“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第7 页)公仆形象正是反映了领导干部所具有的优秀的政治品质、高超的领导能力和高尚的服务精神。在新  相似文献   

15.
市场经济的确立一方面带来了人们物质财富的丰裕,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现代人的精神生活的困惑。物化意识的凸显,科技理性的泛滥,道德信仰的缺失及休闲生活的失位,导致了人们生活意义的迷失。社会的现代化在于人的现代化,在小康社会建设的征途中,离不开具有健全精神世界的现代主体。因此,对现代人的精神生活偏失根由进行合理分析及对实践对策进行理性探讨在当前就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6.
一、社会事业市场化改革势在必行社会事业中的诸多行业,如教育、文化、广播影视、出版、体育、旅游等,其基本功能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通过向社会提供精神产品和服务,满足人们发展和享受的需要。与物质生产部门一样,上述行业的运行也是一个投入———产出的过程,因此也存在一个对资源如何进行配置的问题。当前我省社会事业各行业仍延续着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政府主导的公益事业型发展模式,而且这种模式一直被认为是社会公平的保证。然而实践表明,现阶段这种社会事业发展“官办模式”,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文艺伦理思想的现实意义王中强文艺活动是人类的一种重要的社会精神活动,文艺产品作为精神食粮总是潜移默化地塑造着人们的灵魂,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因而具有重大的社会道德效应。毛泽东同志作为一个伟大的革命家、文艺理论家和诗人,一生都十分关注文艺道德问题。...  相似文献   

18.
作为社会活动产物的人,基本的需求就是物质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而且人们的物质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是同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密不可分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在当今中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物质需求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满足。但由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使得我们更多地关注了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对人  相似文献   

19.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校际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校精神的重要体现。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不断深入,对传统的教育模式提出新的挑战.社会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在新时期培养出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已成为各学校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20.
李捷 《求实》2002,(Z2)
知识经济时代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它要求人们具有更高更全的伦理道德和素质素养。除了要有诚实、正派、献身精神、坚忍不拔、光明正大、廉洁正直等道德品质外 ,还应具有社会价值标准的合作精神 ,国家和世界价值标准的全球主义理念以及认识过程价值标准的科学精神。一、合作精神工业经济时代强调个人的成功 ,突出竞争精神 ,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准是竞争。竞争确实具有刺激作用 ,促进了经济的增长 ,但同时也造成了人与人之间“非人格化”的关系。竞争的压力牺牲了人们许多真实的追求。经济的增长不能等同于社会的发展。物的价值与人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