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并不断深化的改革,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性变革。它不仅涉及到我国的经济、政治、科技、而且也波及到人们的社会意识,引起人们的社会心理的巨大变化。十年来,在改革的大潮流中,人们理解改革,支持、拥护并积极参与改革的社会心理占据主流地位。但是,我们也不难发现,在改革的浪潮中,也还存在着一些不利于改革的社会心理,如习惯心理、守旧心理、怀疑心理、牢骚心理等。要深化改革,就必须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的反映论认为,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否正确,取决于人们的认识是否符合于客观实际,是否能经受住实践的检验。但是这种反映决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能动的,人们的认识往往受着他们的立场、观点、方法的制约。在这种主观能动作用中也包括着人的心理承受能力的状况。我们现在提出要增强对改革的心理承受能力的问题,是为了改善人们的心理机制,使之对改革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能如实地理解我们改革的措施,从而正确地对待改革,积极地参加改革。  相似文献   

3.
改革不仅在经济领域和政治领域向纵深发展,而且已经引起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心理方面的许多深刻变化。但是,社会心理在社会改革中乃至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并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本文想对此发表一点议论。 (一) 社会心理在历史发展和社会改革中具有  相似文献   

4.
当前,心理因素在改革实施中的巨大作用已日益为人们所意识。分析人们对改革的主观感觉,端正人们对改革的态度,提高人们对改革的信心、期望水平与心理承受能力等等,是顺利进行改革的必要条件,同时,也  相似文献   

5.
社会心理是人们自发形成的不系统、不定型、不具理论形态的社会意识,它是一定社会和社会群体中的人们对现实生活中的经济关系、政治生活和其它社会关系的直接的、经验的反映。伴随着现实的改革从酝酿发育、逐步发展到全面深入推进,社会公众对改革的社会心理反应经历了一个过程。公众的社会心理是推进改革的社会基础,又向改革提出社会期待。改革既改造了公众的社会心理,又要顺应公众的心理价值趋向。  相似文献   

6.
职工下岗是我国经济发展中必然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体制的转轨、结构的调整、国企的改革和买方市场的形成,必然会引起职工下岗.职工下岗又必然会导致人们的心理发生急剧的变化.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有关资料表明,至1997年,我国的下岗人数逾千万,如果他们的心理得不到有效地调整,心理冲突和失衡就会不断加剧,成为改革的障碍.为了推动改革事业的发展,我们必须了解、掌握下岗职工的心态,采取有效的调适方法,及时调整其心态结构,改善其心理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7.
改革给我国社会和人民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也对人们的社会心理产生了深刻影响。研究社会改革与社会心理之间的关系,探讨社会改革中的社会心理状态,把握群众的社会心理动向,努力优化社会心理,这对目前我国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努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我国正在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和对外开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它必然触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引起人们社会心理的种种变化。反过来,人们社会心理的种种变化又对改革开放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因此,研究改革开放与社会心理的辩证关系,对于改革开放能否顺利地进行和人们社会心理的健康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在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的今天,许多社会成员萌生了互相攀比的心理。这种攀比心理具有极大的消极作用,它消腐着人们的工作积极性,阻碍着改革的深化。因此,从理论上和现实上分析攀比心理形成的原因,正确地认识它,并找出克服的措施,就成为一个十分迫切的社会任务。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先探讨一下公平心理和公平理论。一、公平心理和公平理论  相似文献   

10.
心理承受力是指个体承受心理负荷并化解精神压力的能力。部分大学生对改革的心理承受力脆弱的主要表现是: 1、思想认识上存在着困惑 人们的行为是受思想支配的。对改革的心理承受力,首先应建立在牢靠的思想基础之上。对于思想尚不成熟的大学生来说,由于对改革抱有过高的期望值和思想方法上存在片面性,加之在改革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新问题和新矛盾,不少大学生在思想认识上容易产生一些疑虑,如对分配中的“脑体倒  相似文献   

11.
唐芳  孙勇 《求实》2003,(Z1)
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化和社会的全面转型,过去各种平衡稳定的社会关系和格局被打破,人们面对社会竞争加剧,社会流动加快,社会矛盾增多等来势汹汹的巨大变革,心理上不堪重负,产生诸如情绪受挫、焦虑心理、精神空虚等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怎样增强人们的心理承受力,保持心理健康是值得深入研究的社会课题,心理健康首先反映在一个人健康的人生态度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心理健康的第一要义。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着深厚的道德修养智慧,对于我们今天进行有效的心理保健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实现经营机制转换,改革劳动用工、工资分配和养老保险制度,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企业新机制,是当前企业的重要目标和紧迫任务。劳动用工、工资分配和养老保险制度是企业的三项基本制度,它的改革是人们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和利益格局大面积、全方位的变更和调整,直接涉及人们的切身利益,必将对职工思想产生巨大冲撞并引起震荡。因此,通过强有力的思想工作,解惑释疑,增强职工改革意识和对改革的心理承受能力,  相似文献   

13.
在杠杆的承受力范围之内,它所负担的物体就不会失落下来,或使杠杆折断。物理学上的这个道理,似可用来比喻人们对改革的承受力。若是大家对改革具有较强的心理承受力,就不会产生“失落感”。 无奈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同,“失落感”还是在一些同志身上不同程度地流露出来。譬如党政机关减员缩编的改革,广大党员、干部从大局上想,都认为势在应改。但当撤、并、减落到自己头上时,有的同志又承受不住,产生了“失落感”:做领导工作的,有的感到“大权失落”;调动、改行的,有的感到“优势失落”等等。在其它方面的改革中,亦不乏类似的表现。  相似文献   

14.
向往对人类自身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的进步都有着重大的影响。今天,它也是我们进行改革、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不可缺少的心理基础。对向往的研究,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课题。向往是个体对某一目标的追求,是人们的需要、动机、目的、意志、信念、理想等心理活动的综合表现。它直接影响着人们行为的效果和社会价值。向往水平是指人们为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我国社会生产力有了较大发展,社会物质产品日趋丰富。充裕的物质供应,琳琅满目的商品,激起了群众强烈的消费欲望,唤醒了在短缺经济条件下长期被压抑的消费意识,导致了消费方式的变化。然而,在改革发展的不同时期,由于收入水平、年龄层次的差异,人们的消费心理是不一样的。在国家采取多种措施扩大内需的今天,老百姓并没有形成火爆的消费场景。原因何在?出路何在?本文就这个问题探讨一下社会改革与群众的消费心理。 一、消费心理及其特征 消费心理是消费者对消费品产生的认知、情感、兴趣等内心活动。消费心…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所进行的各项改革,是一场大规模的社会变动,它不仅引起人们经济生活的重大变化,也冲击着人们的社会心理、引起人们精神状态的重大变化。社会心理是由人们所处的经济和政治制度、生活方式等直接决定和自发产生的特定的历史时代、特定的阶级和团体中普遍流行的一种精神状态。它是一种不系统,不定型的反映形式,表现为情感、愿望、意  相似文献   

17.
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目下已成为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问题和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着重分析了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心理障碍,如习惯心理、依赖心理、心理承受力弱以及改革参与意识淡薄等。同时,就化解这一矛盾提出了相应对策;一方面下岗人员要正确认识下岗现象,树立就业新观念,正视挫折并寻求拓宽心理承受阀的方法;另一方面应加强改革过程中的信息沟通,强化政府对此的宏观调控职能,以保证改革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8.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公众的社会心理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从积极方面来看,人们的自由平等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开放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和开拓创新意识有了很大增强,社会心理从整体而言日益走向成熟和理智。但同时,市场经济本身的弱点反映到人们的精神世界中,滋长了一些消极、落后、颓废的社会心理,进而影响到社会稳定和现代化进程。这种消极的社会心理主要有:一、高期望心理。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人们增加了收入,改善了生活条件,但同时也进一步刺激了人们的欲望。这种不满足的心理,一方面能够刺激人们积极上进,努力提高生活水平;但另一方面,当人们的期望和要求在社会现实中得不到满足时,会形成对社会的不满,影响社会稳定。期望增长只有同经济增长同步趋进,才能实现社会满足,但经济发展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制约,不可能一帆风顺。当满足的增速低于期望的增速时,公众期望的挫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的社会心理也在与外界环境的互动的潜移默化中实现着转变。建立法治社会和法治国家是我国改革的重要目标,而公民意识的觉醒和强大是法制建设的重要内驱力。改革的春风在国内外环境的相互作用和互联网技术的催化下,已渐渐深入到了每一个人的心理。我国的公民意识在一次次的公共事件中促成了政府与社会的良性对接.而自身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强大起来。  相似文献   

20.
一个人要成长起来,最终成才,取决于众多因素,其中社会心理环境如何是重要的一条。所谓社会心理环境,主要是指大多数社会成员具有的社会价值观,它包括人们如何看待人的价值,各种职业的价值,以及社会上各种事物的价值。在改革的新形势下,需要良好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同样,改革中的人才成长,也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社会心理环境。一个人在较好的社会心理环境中进行创造,就会产生一种良好的心境,焕发强大的内驱力。这种内驱力能推动一个人百折不挠地为其所确定的高尚目标进行艰苦奋斗,用顽强的意志迎接艰苦环境的磨练,从而创造出最佳成果。反之,人才在落后的社会心理环境中受到干扰甚至打击,就可能会使他们产生心理痛苦,以至于在成才的道路上半途而废。这样,即使有优裕的物质环境也难使他们摆脱忧郁的羁绊 ,人才的迅速成长将是一句空话。当前,制约人才成长的不健康社会心理主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