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伟光 《实践》2011,(11):56-56
有人曾说:物质的最高境界是科学,精神的最高境界是信仰,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文化。还有一种通俗的说法:一年获利靠机会,三年不败靠领导,五年成功靠制度,百年发展靠文化。  相似文献   

2.
企业文化对一个企业发展的影响是长远的,工会对促进企业文化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一定的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背景下,为实现企业目标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建设中形成的、被广大职工群众接受的共同的行为准则,以及企业形象、经营理念、道德规范、企业精神等。企业的发展既要靠有效的经营运行机制,同时还要靠用一种精神去统一人们的思想,约束人们的行为。发展企业文化的目的就在于用一种无形的、  相似文献   

3.
企业精神是指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和发展过程中,逐步培育和形成的群体意识和观念,它是企业共同理想、共同目标、共同利益、共同追求的综合体现。这种意识和观念对于企业广大职工来说,具有极其强大的凝聚力、感召力、引导力和约束力,由此可增强企业职工对企业的信任感、归属感、荣誉感和责任感。基于企业精神这种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企业精神已当之无愧地成为带动企业文化建设的先遣队和排头兵。  相似文献   

4.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一定的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背景下,为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建设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是被该企业广大职工群众所接受的共同的行为准则,企业文化包含企业形象、经营理念、道德规范、企业精神等方面的内容.企业的发展既要靠科学有效的经营管理,同时还需要靠用一种精神去统一职工群众的思想,约束职工群众的行为.发展企业文化的目的就在于用一种无形的、精神、相通的力量去统一职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职工的行为价值观念.通过发展企业文化,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有利于增强企业的活力,使企业的每一个职工都能亲身感受到一种文化的氛围,一种精神支柱的存在.  相似文献   

5.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共识和集体记忆,是深植于历史传统的共同的价值追求和信仰,影响、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前途未来.对于广大的农村而言,加强和谐文化建设,提高广大农民素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颇为重要.笔者通过深入走访了解邢台县龙化村传统文化教育成功案例,对如何加强我国农村和谐文化建设进行了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6.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企业精神、核心价值观和经营管理理念的集中体现,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首旅集团在十多年的改革、重组发展中,形成并深化了以"人本、和谐、干事、创新"为核心理念的企业文化。这一内聚力量、外塑形象的共同价值追求,成为推动集团改革发展的强大内在驱动力和外在塑造力,打造了以"中国意识""中国品格""...  相似文献   

7.
推进政党文化的发展和创新.是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没的重要途径.政党文化是由政党意识形态及其宣扬的价值观念.以及政党成员共同的政治取向和由此决定的政党形象等内容所构成的政党的精神结构。政党文化是政党的灵魂,它是一套协调政党行动的价值、准则和信仰。  相似文献   

8.
吴凯  杜凯 《理论建设》2012,(6):35-39,89
道德与文化是一对多维的概念,都有着丰富的内涵,它们之间是一种既简单又复杂的关系。道德文化力不是道德力与文化力的简单相加,它是一种精神动力、生产力和调节力。需要、体悟、实践是道德力的三大要素,三要素之间有着逻辑的必然性和可能性,需要是体悟、实践的前提和基础,而实践又是需要和体悟的旨归。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多元道德文化格局的影响,道德文化力的构建应从人格的完善、幸福的追求、信仰的确立、认同的强化等四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9.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信念的通俗表达。从形而上层面看,中国梦是一种文化理念,是主体追求真善美的一种价值选择和价值定向。中国梦作为一种共同理想信念或信仰,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精神价值意义: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精神定力、一种精神定向、一种精神支柱、一种精神动力及一种精神纽带。它们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的精神价值系统,共同促进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 ,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 ,是现代企业竞争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 ,当前不少企业还对企业文化的重要性、什么是企业文化、如何建设企业文化等问题存在着不少模糊的认识。本文以飞翔集团为例 ,联系实际工作中的体会 ,就当前企业文化的几个热点问题谈一谈自己的看法。热点之一 :企业文化管用吗 ?乡镇企业从诞生的那一天起 ,就有了乡镇企业的企业文化。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 ,是靠什么发展起来的 ?靠的是一种精神———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 ,奋发图强的自立自主精神 ,以及吃尽千辛万苦、想尽千方百计、…  相似文献   

11.
正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企业精神、核心价值观和经营管理理念的集中体现,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首旅集团在十多年的改革、重组发展中,形成并深化了以"人本、和谐、干事、创新"为核心理念的企业文化。这一内聚力量、外塑形象的共同价值追求,成为推动集团改革发展的强大内在驱动力和外在塑造力,打造了以"中国意识""中国品格""中国性情""中国品质"和"中国传统"为丰富内涵的"中国服务"品牌。  相似文献   

12.
曾仕强 《先锋队》2012,(26):38-39
企业文化其实是一种观念。大家都在追求生产力,生产力的提高一定要企业的上下都能够贯通,所以生产力的强弱取决于企业文化健全不健全。我们仔细去观察一家企业,如果它的企业文化很好,那么它一定会提高企业整体的生产力。这是我们到处都可以得到印证的事实。管理是没有定论的,不是说非得这样或非得那样才行。管理一定要适合实际的需要才会有效,所以合不合用是最重要的,如果合这家企业用,管理就有效;不合这家企业用,管理就没有效。合用不合用靠什么决定?靠企业文化。换句话说,有什么样的  相似文献   

13.
企业凝聚力是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理想追求、共同责任使命、共同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的集中体现。它是凝聚和支撑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合力与精神支柱,是企业活力与实力的重要标志。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产品有无竞争力,技术有无开发力,资产有无增值力,对市场有无应变力,最终反映和体现在企业有无凝聚力上。如何增强和保持凝聚力,成为国有企业脱困和  相似文献   

14.
罗进 《世纪桥》2013,(12):29-30
红色文化资源传递的是一种精神、一种追求、一种崇拜和一种信仰,其精髓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奉献精神。作为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我们不仅应该理解“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弘扬“红色文化资源”精神,更应该发掘“红色文化资源”价值,并将其运用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  相似文献   

15.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北京城建集团来说,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发展企业文化,不断培育企业精神,用文化力驱动生产力。在集团企业精神的塑造培育方面,我们主要在铸魂、立道、塑形三个基本步骤上下功夫。铸魂:推行人本管理,以文化力培养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北京城建集团大力倡导“同心图治、唯实创新、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培育职工热爱企业、忠于企业、关心集体、团结和谐、奋发向上的良好品质,唤起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自豪感和使命感,达到目标共识、感情共鸣、任务共保、难关共渡、利益共享的命运共同体。以规范教育…  相似文献   

16.
李韬  林经纬 《党建》2013,(6):22-25
自古以来,中国先贤就以"天下大同"即共同社会理想为追求目标。 共产主义理想契合了中国人心灵深处的精神信仰和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基础,与中国自古以来所倡导和追求的大同理想有一定的异曲同工之处。 传统大同理想中闪耀的理想主义色彩,具有不因时代发展而褪色的永恒价值。没有什么比信念更能产生梦想,也没有什么比梦想更能孕育未来。  相似文献   

17.
《党课》2012,(21):23-24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辛鸣认为,就政党的本质来说,信仰是一个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根本。曾几何时,西方社会将共产主义信仰视为洪水猛兽,欲除之而后快。为什么如此?绝不仅仅是因为共产主义信仰与他们的信仰相对立,更主要的是共产主义信仰有实现其追求的能力,堪比“精神的原子弹”。  相似文献   

18.
罗进 《世纪桥》2013,(9):29-30
红色文化资源传递的是一种精神、一种追求、一种崇拜和一种信仰,其精髓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奉献精神。作为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我们不仅应该理解“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弘扬“红色文化资源”精神,更应该发掘“红色文化资源”价值,并将其运用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  相似文献   

19.
刘东阳 《前线》2015,(2):5-7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十八届四中全会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高度,深刻阐述了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意义,并就如何增进全民法治观念,树立法律信仰,建设法治国家作出了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  相似文献   

20.
企业文化(或称企业精神),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一种信念、风格和行为。它集中了企业的群体意识,反映了企业共同的理想和追求,是企业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对广大职工起着导向和向心的作用。培育富有各自特色的企业文化,可以丰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从根本上培植企业的生机与活力,将会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企业文化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既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