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进一步提高仲裁员办案能力、提高仲裁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本会就建立仲裁员培训、考核制度作出如下决定: 一、仲裁员仲裁业务方面的培训、考核工作,本会委托北京大学法学院、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暂定,以下简称培训机构)组织进行。二、今后本会将优先聘用符合《仲裁员聘用管理办法》且通过培训机构培训、考核的人士担任  相似文献   

2.
北京仲裁委员会自成立以来始终注重仲裁员队伍的建设工作,不仅制定了《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守则》(以下简称《仲裁员守则》)、《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员聘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等仲裁员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而且,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开展仲裁员的培训工作。近两年,仲裁委员会进一步提高了对仲裁员参加业务培训的要求,除了明确新仲裁员“应参加仲裁委员会组织的《仲裁员守则》、《管理办法》、办案规范和裁决制作标准方面的培训”外,还规定“未参加培训的,本会主任将不指定其审理仲裁案件”。这些要求是基于以下考虑:  相似文献   

3.
新闻综述     
——2007年6月29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二庭庭长刘兰芳女士围绕“金融案件的法律适用问题”,在本会2007年第8期(总第28期)仲裁员沙龙活动中作了主题发言,原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嵇昆梅女士主持了本次沙龙活动。刘庭长在发言中延续了她一贯的深入浅出、注重实例分析的讲解风格,就目前金融理财纠纷如何审理、应当注意哪些风险等问题与参加沙龙的仲裁员进行了沟通交流。——2007年7月19日,本会应邀参加了最高人民法院主办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项目专题组成立会议,会议修改确定了《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项目工作方案》和《专题…  相似文献   

4.
(2006年8月14日第四届北京仲裁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修订并通过,自2006年9月1日起施行)第一条为提高仲裁案件质量,吸纳学识精深、品行高尚之专业人才担任仲裁员,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北京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本会”)仲裁员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以下简称《仲裁法》)第十三条规定的条件,同时还应满足下列条件:(一)遵守《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以下简称《仲裁规则》)、  相似文献   

5.
新闻综述     
——北京仲裁委员会实施新的《仲裁规则》2008年4月1日,北京仲裁委员会将实施新的仲裁规则(以下简称2008规则)。2008规则修改主要涉及以下方面:一、取消国内仲裁案件的公证和公告送达,统一采用邮寄企图的国际通行做法;二、不再区分国际和国内仲裁员名册并在国际商事案件中允许当事人在仲裁员名册外选择仲裁员;三、增加了约定适用本规则,即视为同意将争议提交本会仲裁的条款。此次修  相似文献   

6.
这次修改涉及《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守则》(以下简称《仲裁员守则》)、《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员聘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聘用管理办法》)和《北京仲裁委员会章程》(以下简称《章程》)三个规定,主要围绕同一个主题,就是保证仲裁员队伍的公正性、纯洁性,提高当事人对仲裁  相似文献   

7.
2011年7月22日至7月23日,第二届中美法律信息及图书馆论坛(CAFLL)在美国费城召开。中国政法大学张保生副校长作为中方执行委会共同主席之一,率团出席并主持了本次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图书馆馆长曾尔恕教授在论坛上做了题为《中国高校法律图书馆的变革与未来发展趋势》的主题发言。来自中美法学院校、法律图书馆和法律信息领域的法学院院长、图书馆馆长、专家学者及图书馆馆员90余人出席了本次论坛,中方参加此次论坛的注册代表  相似文献   

8.
关于仲裁员责任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已经加入世贸组织,许多法律法规需要修改完善,《仲裁法》及仲裁规则也不例外,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也要与WTO规则接轨。我国《仲裁法》在实施过程中,暴露出理论与实践中的一些问题,尤其对作为裁判者的仲裁员的规定过于简单。本文从仲裁员责任制度的必要性、有关仲裁员责任的诸家观点及立法建议等方面对仲裁员责任制度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2007年11月8日晚上7点,本会王红松秘书长应邀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经贸法律博士论坛上就中国仲裁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作了专题演讲。王秘书长的演讲围绕我国《仲裁法》颁布前后中国仲裁的情况,以及中国仲裁未来的发展方向展开,主要就中国仲裁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作了自己的分析和建议。同时,王秘书长还与到会同学畅谈了本会在仲裁机构民间化问题上的探索与尝试,并就本会这些年处理的案件的数量、争议的案件类型、涉案标的额、效益纳税额、办公面积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讲解和说明。演讲结束后,到会同学踊跃提问,王秘书长耐心地回答了同学们的提问。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王晓川老师为本次论坛做了点评。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今国际贸易与投资中,因仲裁在公正,效率及可执行范围方面的巨大优势,大量的纠纷都用仲裁的方法解决。随着我国对境外仲裁机构的开放,以及我国仲裁机构与国际机构的不同,我们有必要对国际仲裁机构及其仲裁规则做一定了解。在仲裁程序中,如何请求仲裁员回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本文以《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为适用法,对世界上几个著名仲裁机构,如美国仲裁协会(AAA)、国际商会仲裁院(ICC)、伦敦国际仲裁院(LCIA)与解决投资争端国际中心(ICSID)的仲裁条款以及实践中关于请求仲裁员回避的规定作出阐述,并讨论《国际律师协会关于国际仲裁中利益冲突的指导方针》(IBA Guidelines)中规定的具体可以申请仲裁员回避的多种情况。  相似文献   

11.
仲裁员对仲裁的公正性、可接受性和仲裁事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仲裁员的法定资格作为仲裁员准人的前提条件,必然影响着仲裁员队伍的组成,是仲裁制度中一项重要的内容。我国《仲裁法》对仲裁员的法定资格做  相似文献   

12.
(2006年8月14日第四届北京仲裁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修订并通过,自2006年9月1日起施行)第一条为推动仲裁事业的发展,规范仲裁员行为,特制定本守则。本守则属于仲裁员道德准则,不是《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以下简称《仲裁规则》)的组成部分。第二条仲裁员应当公正、公平、勤勉、高效地为当事人解决争议。  相似文献   

13.
2006年6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六)》,该修正案第20条规定的"枉法裁决罪"再次引发了对仲裁员责任制度的探讨。结合"枉法裁决罪"条款,从法理的角度研究仲裁员责任制度,对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仲裁员责任制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广州仲裁委员会成立于1995年8月29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颁布实施后广州地区组建的唯一的民商事仲裁机构。本会自组建以来,秉承为当事人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的宗旨,锐意改革,立志创新,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受案数量逐年增加,2009年,广州仲裁委员会共受理各类民商事纠纷案件4345件,案件总标的额67亿元,位居全国仲裁机构前列。本会现拥有一支500多人的仲裁员队伍,荟萃内地和港台地区法律、经济及其他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资深律师、退休法官、会计师等。本会现有工作人员80余名,绝大多数工作人员通过了律师资格考试或国家司法考试。所有办案秘书都是从社会公开招聘,层层选拔,择优录用。现  相似文献   

15.
2004年3月1日,美国仲裁协会(the American Arbitration Association,以下简称AAA)和美国律师协会(the American Bar Association,以下简称ABA)新修订的《商事争议中仲裁员的行为道德规范》(以下简称“新规范”)正式生效。“新规范”的施行在商事仲裁界引起了很大的关注,人们普遍对这个世界首部仲裁员行为规范在内容上的变化表示出浓厚的兴趣。本文拟对该规范修订的一些具体情况与内容进行简单评介,以期成为我国仲裁界对此规范进行更深入探讨的基础,并对我国仲裁员行为规范理论与实践工作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6.
北京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本会)于2007年9月20日第五届第一次会议讨论并通过了《北京仲裁委员会调解规则》(以下简称调解规则),这是本会自成立以来第一次制定的单行的调解规则。调解规则将于2008年4月1日起正式施行。本会以成为公正、廉洁、高效的多元化争议解决机构为目标,本会之所  相似文献   

17.
《中国律师》2015,(2):1
国际仲裁的中国经验中国仲裁的国际品牌独立公正程序灵活专家裁判快捷高效费用经济贸仲委"2015仲裁规则"增设紧急仲裁员制度2015仲裁规则新增了紧急仲裁员程序相关规定(第二十三条第(二)款及附件三《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紧急仲裁程序》)。依照该规定,"根据所适用的法律或当事人的约定",当事人可以向贸仲委仲裁院申请紧急性临时救济;紧急仲裁员可以决定采取必要或适当的紧急性临时救济措施,且其决定对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  相似文献   

18.
第五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评选于2007年1月22日揭晓。西北政法大学校长贾宇教授获此殊荣,同时当选的还有曹明德、孔祥俊、刘俊海、薛刚凌、姚建宗、孙长永、杨松、蒋新苗、汪习根等学者。贾宇教授是目前西北地区唯一获此奖项的法学家,西北政法大学校友、中国社会科学院孙宪忠教授曾获此殊荣。同日,第二届“中国青年法学家论坛”在北京召开,图为贾宇教授在论坛上作题为《继承陕甘宁边区经验创建刑事和解制度》的演讲。西北政法大学校长贾宇教授当选第五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  相似文献   

19.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重要领域。《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金融争议仲裁规则》严格按照仲裁法的规定,紧密结合金融纠纷的特点,对公正、及时处理金融纠纷案件,作出了比较符合实际的安排。这个规则,根据仲裁法确立的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基本原则,努力把纠纷解决方式的选择权落实到金融领域及相关的市场主体,使他们能够根据自身的需要自主选择仲裁机构、仲裁规则、仲裁员和仲裁地点。  相似文献   

20.
刘京莲 《河北法学》2011,29(9):118-123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相互协商的基础上构建了现代国际投资仲裁体制,克服了外交保护和当地救济的不足。但是,晚近国际投资仲裁程序出现了正当性危机。其中仲裁员缺乏独立性尤为突出。因为仲裁员是国际投资争端的裁决者,是案件公正处理的保证,是整个国际投资仲裁程序顺利进行的核心因素。因此,应该构建常设性国际投资仲裁机构,避免仲裁员与案件的利益冲突,同时应该完善《ICSID公约》的规定,详尽界定仲裁员缺乏独立性的情形,以确保仲裁员独立性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