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1 毫秒
1.
我国目前正处于对外直接投资规模成倍增长的上升时期,投资区域不断扩大,但同时也出现了对外投资结构不合理、直接投资管理体制不健全等阻碍对外投资发展的瓶颈。"一带一路"战略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带来了新环境和新视角,挖掘和发现"一带一路"战略中的投资空间对于企业、地区和国家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因此,我国不仅要加快建设和完善我国的对外投资法律体系,还要建设对外投资的信息服务系统、投资风险基金、国际投资争端解决途径,以保障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健康发展,促进"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2.
对外直接投资是提升投资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对外直接投资可以带动本国本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以新的国际分工强化自己的竞争力。发展对外直接投资,有助于利用比较优势实现国内产业的优化与升级。  相似文献   

3.
对外开放:发达资本主义发展的外在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外开放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与经济活动与国际市场相联系的程度 ,既受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影响 ,同时也影响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运行状态。从经济上说 ,对外开放主要表现为对外直接投资和吸收外国直接投资两大方面。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其发展过程上一直保持着这两方面的优势 ,使之成为一种不可枯竭的外在动力。分析、研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开放、特别是其直接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理论与实践及其经验 ,对中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经济金球化的加速推进,促进了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大流动;而国外直接投资已经成为促进经济增长和繁荣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在国际范围内,迄今未有任何共同的国际规则来规范国外直接投资。欧盟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区域性经贸集团,其国外直接投资近年来大规模增长,针对欧盟企业在国外投资操作  相似文献   

5.
徐杰 《理论视野》2023,(1):59-64
党的二十大提出,要“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当前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变化,也要求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必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经过过去数十年的发展,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能力明显增强。下一步应强化政企合力,着力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大制度型开放的力度,为对外直接投资打开更大空间;二是加强对外直接投资的支持体系,为对外直接投资提供强有力支撑;三是为民营企业赋能,鼓励民营企业更多地对外投资;四是企业应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全球布局供应链;五是企业应探索多元化对外投资方式,在趋紧的国际环境中挖掘机遇。  相似文献   

6.
析谈WTO对国际投资法的规范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申萍 《理论导刊》2002,(3):19-20
二十世纪后20年是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发展的时期,其增长速度已超过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随着国际投资的迅速发展,国际投资法近年来也发生了许多新变化。最具代表性的是《世贸组织协定》中三个协议性文件:即《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简称TRIMs协议)、《服务贸易总协定》(简称GATS)以及《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简称TRIPs协议)。这三个文件尽管类别彼此各异,性质各有不同,但都直接或间接地对国际投资原则和措施作出较为详细的规定,是对国际投资法新的重大发展。一、关于《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TRIMs协…  相似文献   

7.
李建华 《侨园》2001,(5):30-31
中国“入世”,不仅仅是“请进来”,还要“走出去”。中国企业跨国发展将会成为中国“入世”后的经济新趋势。然而,选择何种方式走向海外,是企业跨国发展必须首先考虑的问题。企业跨国发展模式比较分析企业跨国发展的途径和方法,总体上有三种模式可供借鉴选择:一是通过进入东道国直接生产经营的跨国直接投资模式;二是通过无形资产如技术、经营方法、管理经验等转移到东道国的契约经营方式;三是出口产品到海外的贸易经营形式。 (一)跨国直接投资模式利弊评价跨国直接投资模式是国内企业通过资金、技术、设备、劳务等形式在国外开办企业的行为。跨国直接投资是资本要素国际移动的主要方式。由于投资行为本身具有集资本、技术、贸易和人力培训等生产要素流动为一体的特点,在当代世界经济一体化潮流中占据日益重要地  相似文献   

8.
在一些涉及东道国的国际投资仲裁案件中,由于仲裁庭过分偏袒投资者的利益,从而影响东道国的公共利益。国际投资仲裁引发东道国公共利益风险的原因包括:根本原因——国际投资条约的自由化,直接原因——仲裁庭坚持私有财产权神圣不可侵犯的价值取向,程序原因——仲裁程序的秘密性。有效防范国际投资仲裁中东道国的公共利益风险,应制定兼顾公共利益保护的新型国际投资条约,建立权威的条约解释机制,弱化仲裁庭投资者利益至上的立场,增加仲裁程序的透明度。  相似文献   

9.
当前投资结构调整方向和投资重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投资结构调整方向和投资重点●张志强当前我国投资领域出现了一个可喜变化:投资风险的约束机制已经部分地建立起来,市场机制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投资是支持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总量矛盾缓解后,结构调整便上升为主要矛盾。而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都客观地要求我们...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存量被大大高估,中国人均使用外商直接投资存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当前,世界各国面临着全球跨国直接投资新一轮增长的形势,对国际资本的争夺日益激烈。”商务部部长助理陈健近日借助在厦门召开的第十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表示,就吸收外资而言,国际引资竞争日益加剧,国内对外资的需求也发生变化,中国企业对外商直接投资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国际投资发展模型与中国经验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田泽 《理论探讨》2006,(6):77-80
作为迅速崛起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吸收外资的大国,并且随着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参与国际直接投资的潜力巨大。加强对投资发展周期模型理论和中国FDI现状的分析研究,对于制定适合我国对外投资发展的政策措施,有效地促进中国对外投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陆燕 《瞭望》2000,(16)
目前,全球跨国公司已经垄断 了90%的国际直接投资。 1998年全球对外直接投资的存量增加了20%,达到4万多亿美元。随着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扩大,其参与国际贸易的规模也日益扩大。今天,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国际直接投资作为向国外市场提供货物和眼务的主要手段以及组织国际生产的主要要素,正在日益影响着世界贸易的规模、方向和构成,跨国公司所带动的贸易已成为世界进出口贸易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特别是跨国公司内部贸易额的迅速增加,创造了公司内国际贸易这一新领域,不仅成为战后世界经济活动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  相似文献   

13.
《求知》2010,(5):34-36
<正>一、在金融危机情况下国际资本流动的特点及我国面临的形势国际资本主要包括外国直接投资、证券投资以及国际银行贷款等。相对而言,外国直接投资(FDI)一般年限较长,稳定性较高,已逐渐成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利用外资的主要形  相似文献   

14.
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向,要求各国资金、技术、资源等生产要素的国际化.海外直接投资和跨国经营已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中国不仅要大胆引进外资,还要敢于大胆放手地向海外投资参股,争取我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大国地位大力发展对外经济贸易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基础.当今世界经济贸易呈现出"一体化"的新格局,生产的国际化成为历史的发展趋势.这就要求各国资金、技术、资源等生产要素形成国际范围的专业化和协作化,推进社会生产朝着最经济、最合理的方向发展.长期以来,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尚属低水平,经济的发展思路首先强调的是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忽视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90年代,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中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数额一直居于世界各国前列。2002年首次超过了美国成为全球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中国利用外资的规模将进一步增大。本文通过研究国际资本市场出现的新趋势,根据我国利用外资的总体情况,就我国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我国合理利用外资的对策。 一、国际资本流动的新趋势 1.国际资本流动总量减少 以全球外国直接投资为例,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近年来国际资本市场的发展变化,国际投资基金开始大量进入中国,为中国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基础产业开发,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新的机遇。当前国际资本市场的特征是,以西方发达国家共同基金和信托基金为资金来源的国际投资基金的地位与作用迅速上升,已成为一个新兴的金融行业和重要的资金来源。从目前的情况看,中国近年来吸收利用的少量国际投资基金大部分通过香港证券市场,导致中间环节多,大部分没有投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上。所以,中国亟需国际投资基金的直接投入。为了适应中国经济发展的变化和配合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国需要加强对利用外资流向的引导。从前一阶段的情况来看,利用外资特别是外商直接投资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平均规模较小,小型项目较多;二是加工项目较多,主要着眼于利用中国低成本劳  相似文献   

17.
后金融危机时期,各国为从金融危机中尽快复苏经济普遍加强了投资促进工作,国际投资促进机构运行呈现新特征。通过深入研究新特征透视国际直接投资走势,从而抢抓战略机遇,积极采取应对措施,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创新方式、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双向投资、优化投资服务和实施绩效评估,深化我国投资促进工作,提升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中国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持续扩大,国际间贸易摩擦进一步加剧,人民币面临较大的升值压力.在这种背景下,鼓励企业发展境外直接投资(ODI),有利于解决流动性过剩,平衡国内外经济,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从国内已有的研究文献看,很少有人研究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境外直接投资的影响,较多的研究集中在汇率变动对外商直接投资(FDI)流入的影响.实际上,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研究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境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对中国经济政策制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投资理论界应该关注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19.
王兰岩 《学理论》2010,(9):32-33
建设工程项目由于投资大、工期长,在建设过程中不可预见的因素较多,参建各方均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各种风险。因此,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风险管理水平,作为衡量建筑业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是决定我国建筑业将来核心竞争力的一项重要因素,建立健全以工程保险为主要内容的风险管理制度,是我国建筑业与国际接轨的一条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0.
对外贸易直接受国际市场波动影响,不同的对外贸易发展模式在面对由国际市场波动带来的外部风险时,抵抗能力有所不同。通过比较广东和浙江两省的外贸模式,分析金融危机以来两省的外贸表现,总结区域外贸发展模式的优劣,可以为区域外贸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