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锦涛同志指出:“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自觉坚持和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牢记‘两个务必’,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认真解决党风方面人民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坚决克服和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这不仅是对全党各级干部作风建设提出的明确要求,  相似文献   

2.
殷霞 《政法论丛》2001,(4):56-59
回首中国共产党走过的 80年风雨历程 ,人们总是会情不自禁地把中国共产党和三个人的名字联系在一起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尽管这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所处的时代各异、肩负的历史使命不同 ,思想有着各自的理论特色 ,但是有一个共同的东西始终如一地贯穿着他们的思想体系 ,那就是他们共同的价值观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毛泽东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马克思认为 :“‘价值’这个普遍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① 人既是价值的主体又是价值的客体。一方面他的言行满足他人、社会的需要 ,进行奉献 ,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3.
“《安徽省价格条例》是一部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地方性法规,这部条例出台的很及时,是百姓的一盏‘利益’明灯。价格管理事关政治、经济、社会全局,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国民经济运行的‘调节器’.社会事业发展的‘晴雨表’。保持社会稳定、人心安定的‘稳压器’.  相似文献   

4.
王彬  曹萌 《中国审判》2011,(1):76-77
李郧钦常说:"法官不是‘官’,我们只是为当事人解疙瘩、化纠纷的社会一员,如果一个法官把自己放在神位上高不可攀或者把心思放在谋取‘官位’上,那么他就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法官’啦!"这就是李郧钦,以他孜孜不倦的求索和对审判事业的执着追求,书写着一个平民法官的不平凡人生。  相似文献   

5.
王巍巍 《江淮法治》2013,(19):46-47
省十二届人大代表、霍邱县水务局副局长童建华是一位连任的“老代表”。多年来,她立足本职,开拓创新,依法履行代表职务,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当好人民群众的代言人。采访中,她滔滔不绝:“一直和‘水’打交道.所以.我履职的主要内容就是紧扣‘水文章’,让老百姓过上安逸祥和的生活。”。  相似文献   

6.
“一些公务员一方面习惯于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另一方面却总是不自觉地把自己当成了群众的‘主人’.把群众纳税视作理所当然.却不把为纳税人尽职服务看成分内之事。”云南省政协委员袁野提交议案,建议给全省公务员上一堂以“尊重纳税人”为主题的思想教育课。  相似文献   

7.
论行政道德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道德原则在行政道德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是行政道德之指导思想和根本宗旨,集中反映其社会本质、阶级属性和职业特征。我国行政道德概括为一句话,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我军、我国革命和建设取得步步胜利的基本“法宝”。国家公务员制度建立和实施,亦把它作为国家行政人员、党政干部必须遵循的行政道德原则,并在《公务员暂行条例》中予以确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曾出现了  相似文献   

8.
如何看待有利被告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利被告原则或有利被告论是法学界十分敏感的学术问题,从50年代开始,一直是法学研究禁区。1957年整风反右时曾经成为批判的对象,认为有利被告论已不是思想范畴的问题,不是学术争论的问题,而是属于站在什么立场上的政治问题。有人不得不对自己提出的有利被告论进行自我批判,认为有利被告论是“资产阶级由欺骗劳动人民而变成镇压劳动人民的一个政治问题。在我们无产阶级掌握政权的国家里,既不存在‘不利被告’的理论和作法,也不会存在任何‘有利被告’的基础,这是由于社会主义的司法本质所决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法学界对无  相似文献   

9.
段中虎  樊凯 《政府法制》2011,(34):56-56
免费治疗、免费咨询检测、免费母婴阻断、免费义务教育、享受政府生活救助……这是国家在艾滋病防治中的"四免一关怀"政策,是艾滋病防治条例的重要内容。如何落实这些政策,让艾滋病感染人群感受到政府的关怀,是关系到民生和社会稳定的一件大事。山西省新绛县疾控中心一班人本着对国家和人民负责的精神,坚持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积极倡导和动员社会参与,谱写了一曲爱的赞歌。  相似文献   

10.
"‘饮水思源,回报社会’是我们浙江沪鑫律师事务所的优良传统。作为沪鑫所的律师,我们应继承和发扬这一优良传统,在努力提升专业理论水平、为当事人排忧解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同时,更应牢记社会责任感,为社会公益事业贡献自己的绵薄  相似文献   

11.
"要有一颗‘责任心’,做大做强企业,承担更多社会责任;要有一颗‘代表心’,牢记人民重托,忠实履行神圣职责",这是延安市人大代表石东峰的履职承诺。身为采油厂厂长的石东峰,立足本职岗位,勇于迎接挑战,积极拼搏进取,不断开拓创新,换来了企业的发展壮大,为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留下了一串串坚实的足迹。作为人大代表,石东峰恪守"人民代表为人民"的诺言,时刻把人民的要求放在心上,把群众的冷暖  相似文献   

12.
大连市炮台镇党委书记姜云胜为全镇的经济发展一心扑在工作上,全身心地为全镇人民着想,他说:“其实,我当官可以有两种做法,一种是做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勤政廉洁的清官;一种是做平平庸庸的轻松官。即清官和‘轻’官。”为大众的利益操心甘为孺子牛,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真诚拥护,才会有威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干部只有“多学习、少应酬”,不断提高自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才能带领群众走上市场经济的主战场去拼搏。姜云胜作为一名党的基层领导干部,踏踏实实地造福一方,他还把上级发给自己的奖金全部用在镇基础…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同志指出:“国家机关必须依靠人民群众,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为人民服务.”江泽民总书记进一步强调:“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公务员是国家机关的组成人员,必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将“让人民群众满意”作为自己的工作标准和行为准则.正确认识权力权力是任何管理不可或缺的支配力量,它可以作为更多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条件,也可以成为谋取私利的工具.这里关键是要正确认识和理解公务员的权力.  相似文献   

14.
聂鑫 《中外法学》2007,(1):51-70
<正> 现代国家一般均在其宪法上明文肯定基本权利的存在及其价值,但人民基本权利的实现并非是毫无限制的。20世纪以来的各国宪法往往也会或多或少地规定基本权利的法律限制,这是权利内涵复杂化的结果,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如何能在宪法的最高理念及拘束力的影响下,使基本权利的‘实现’及其‘限制性’的问题,能在法律制度内尽可能完善地运作",实现二者的平衡,这是宪法学上的重大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5.
论行政法的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一、行政和法虽然人们从未对行政的涵义达成共识,但行政总是表示国家的一种职能,其主要内容是将普遍的政策和法律适用于具体情况。马克思在《评‘普鲁士人’和‘普鲁士国王和社会改革’》中给行政下过一个著名的定义——“行政是国家的组织活动”,这可以说是对实质意义行政的经典表达。如果把行政理解成国家组织管理的职能活动,则行政的历史就和国家本  相似文献   

16.
《中国监察》2010,(21):55-58
不准“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沽名钓誉的‘政绩工程’”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是指某些领导干部为了个人或小团体的目的和利益,不顾群众需要和当地实际,不惜利用手中权力而搞出的劳民伤财、浮华无效却有可能为自己和小团体标榜政绩的工程。“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历来为党和政府严令禁止、为人民群众深恶痛绝,不仅浪费大量国有资产,在人民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没有说过"以人为本"这样的词语,但是,邓小平理论中是包含着丰富的以人为本思想的。邓小平的以人为本思想主要体现在:第一,指出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体和主人,中国共产党必须以人民群众为自己的群众基础;第二,强调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努力实现人民群众共同富裕;第三,指出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依靠人民群众,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和各方面人才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精神。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一切国家权力机关都是代表人民、为了人民而行使权力的,这是一条不容置疑、不可动摇的思想理论原则和实践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也明确规定:检察官必须忠实执行宪法和法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检察机关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检察机关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法律监督职权,这一基本性质决定了检察工作的最高准则是人民满意。要使人民满意,就必须把党和人民的要求作为检察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和执法机关,执行国家法律的本…  相似文献   

19.
正司法公信力提升是"十八大"和今年"两会"的热词。近年来,上海二中院用实践走出了一条由诚取信、由公取信、由能取信、全面建设的阶梯式道路。一心为民由诚取信二中院院长王信芳用内、外两个"心"来谈司法公信力建设这一课题:"从法院之外来看,司法公信不高、司法权威不足,就会动摇人民群众的法治信仰和信心;从法院之内来看,法官只有坚持‘公正司法、一心为民’,坚持‘人民法官为人民’,才能以诚心换取人民群众的信心。"  相似文献   

20.
孙新民 《中国审判》2014,(10):70-71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民法院恢复组建30年来,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为保障国家安全、维护新疆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希望兵团各级法院大力弘扬兵团精神,紧紧围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牢牢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工作主线,不断推进人民司法事业创新发展,为新疆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和经济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